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動物成語故事大全四字成語

動物成語故事大全四字成語

發布時間: 2020-11-21 03:37:17

㈠ 兒童成語故事大全 四字成語大全

讓棗推梨

ràng zǎo tuī lí

【解釋】小兒推讓食物的典故。比喻兄弟友愛。

【出專處】《南史·王泰傳》:屬「年數歲時,祖母集諸孫侄,散棗栗於床。群兒競之,泰獨不取。」《後漢書·孔融傳》注引《融家傳》:「年四歲時,每與諸兄共食梨,融輒引小者。」

【結構】聯合式

【用法】聯合式;作定語、賓語;含褒義

【近義詞】讓梨推棗

【例句】《梁書·武陵王紀傳》:「兄肥弟瘦,無復相代之期;讓棗推梨,長罷歡愉之日。」

【英譯】offer dates and decline pears

【成語故事】南北朝時期,王泰幼年時,祖母給他們分棗子和栗子,他不去參與爭搶而是等他們拿完後自己再吃剩下的。漢朝時期的孔融4歲他與兄弟吃梨時,他從不挑大梨吃,而是把大梨讓給大人們吃,家人都誇他很懂事。

㈡ 動物的成語故事有哪些

一、狐假虎威

一天,狐狸和老虎相遇了,老虎便想將狐狸吃掉。狐狸靈機一動,說:我是上天派下的神,你敢吃我,就沒有好下場。」老虎不信。狐狸:您要是不信,就請和我去森林裡走走吧!

老虎半信半疑的跟著去了。狐狸走在前面,老虎走在後面。走進樹林,動物們都嚇跑了,老虎以為他們真怕狐狸,實際上還是怕他。

二、盲人摸象

從前,有四個盲人很想知道大象是什麼樣子,可他們看不見,只好用手摸。胖盲人先摸到了大象的牙齒。他就說:「我知道了,大象就像一個又大、又粗、又光滑的大蘿卜。」高個子盲人摸到的是大象的耳朵。「不對,不對,大象明明是一把大蒲扇嘛!」他大叫起來。

「你們凈瞎說,大象只是根大柱子。」原來矮個子盲人摸到了大象的腿。而那位年老的盲人卻說「唉,大象哪有那麼大,它只不過是一根草繩。」原來他摸到的是大象的尾巴。實際上他們一個也沒說對。後以「盲人摸象」比喻看問題以偏概全。

三、井底之蛙

一口廢井裡住著一隻青蛙。一天,青蛙在井邊碰上了一隻從海里來的大龜。 青蛙就對海龜誇口說: 「你看,我住在這里多快樂!有時高興了,就在井欄邊跳躍一陣;疲倦了,就回到井裡,睡在磚洞邊一會。

看看那些蝦和蝌蚪,誰也比不上我。而且,我是這個井裡的主人,在這井裡極自由自在,你為什麼不常到井裡來游賞呢!」 那海龜聽了青蛙的話,把大海的情形告訴青蛙說: 「你看過海嗎?海的廣大,哪止千里;海的深度,哪止千來丈。

古時候,十年有九年大水,海里的水,並不漲了多少;後來,八年裡有七年大旱,海里的水,也不見得淺了多少。住在那樣的大海里,才是真的快樂呢!」 井裡的青蛙聽了海龜的一番話,吃驚地呆在那裡,再沒有話可說了。

四、畫龍點睛

張僧繇是梁朝的一位著名畫師,技術很高超。傳說,有一年,梁武帝要張僧繇為金陵的安樂寺作畫,張僧繇在寺廟的牆壁上 畫龍,吸引了許多人前來觀看。不到半天的功夫他就畫好了四條栩栩如生的龍。

可是沒有畫眼睛。有人問他:「你為什麼不畫龍的眼睛呢?」張僧繇說:「眼睛是龍的精髓,只要畫上眼睛,龍就會飛走的。人們一陣鬨笑,認為他是個瘋子。只見張僧繇提起畫筆,運足了氣力,剛給兩條龍點上眼睛,烏雲滾滾,電閃雷鳴,兩條龍騰空而起,人們驚得目瞪口呆。

五、兔死狐悲

從前,有一隻兔子和一隻狐狸它們有一個共同的敵人就是獵人,兔子和狐狸互相結盟,發誓一定要同生死,共患難。有一天,兔子和狐狸在田野里享受大自然的美景的時候,沒想到身邊竟然有一群獵人正對它們兩個虎視眈眈,獵人一箭就射死了兔子,狐狸僥幸逃脫。

獵人離開後,狐狸就跑到兔子的身邊開始哭泣。有一個人路過,看見狐狸正對著兔子大哭,感覺很奇怪,就走上前問狐狸為什麼要哭。狐狸啜泣道:「我和兔子我們兩個都是森林中微小的動物,都是獵人喜歡獵殺的對象,我們曾經約定一定要共同對抗我們的敵人獵人,生死與共。

現在我的同盟兔子不幸被獵人殺死了,兔子今天死去,也就預示著他日我的死去。我們是真正的好朋友。你說你的好朋友死去了,你能不傷心難過嗎?」路人聽後嘆了嘆氣說:「你為你的同盟,你的好朋友哀悼和哭泣是有道理的。」

㈢ 關於動物的成語故事有哪些

守株待兔,亡羊補牢,畫蛇添足,狐假虎威,塞翁失馬。

1、守株待兔

春秋時代有位宋國的農夫,他每天早上很早就到田裡工作,一直到太陽下山才收拾農具准備回家。有一天,農夫正在田裡辛苦的工作,突然卻遠遠跑來一隻兔子。這只兔子跑得又急又快,一個不小心,兔子撞上稻田旁邊的大樹,這一撞,撞斷了兔子的頸部,兔子當場倒地死亡。

一旁的農夫看到之後,急忙跑上前將死了的兔子一手抓起,然後很開心的收拾農具准備回家把這只兔子煮來吃。農夫心想,天底下既然有這么好的事,自己又何必每天辛苦的耕田?從此以後,他整天守在大樹旁,希望能再等到不小心撞死的兔子。可是許多天過去了,他都沒等到撞死在大樹下的兔子,反而因為他不處理農田的事,因此田裡長滿了雜草,一天比一天更荒蕪。

2、亡羊補牢

從前,有個人養了一圈羊。一天早晨,他發現少了一隻羊,仔細一查,原來羊圈破了個窟窿,夜裡狼鑽進來把羊叼走了一隻。鄰居勸他說:「趕快把羊圈修修,把窟窿堵上吧!」那個人不肯接受勸告,說:「羊已經丟了,還修羊圈干什麼?」第二天早上,他發現羊又少了一隻。

原來,狼又從窟窿鑽了進來,又叼走了一隻羊。他很後悔自己沒聽從鄰居的勸告,便趕快堵上窟窿,修好了羊圈。從此,狼再也不能鑽進羊圈叼羊了。

3、畫蛇添足

相傳在春秋戰國時期,楚國有一個大戶人家請了一幫人在祭祀祖宗的典禮上幫忙,典禮結束後,還剩下了一壺酒,這個大戶人家的就想將祭祀用的剩下這壺酒給幫忙辦事的人喝,可是酒不是很多,每個人都喝的話根本就不夠分,一個人喝就綽綽有餘,到底要怎麼分這瓶酒呢,幹活的這幫人紛紛議論起來!

就在大家都七嘴八舌的議論的時候,一個聰明的人大聲說,大家都不要再吵了,我說下我的想法,大家聽聽可不可以,人群安靜下來,他說,為了公平起見,我們都在地上畫蛇,誰最先畫完,而且畫的又像,我們就把這瓶酒給誰喝。 大家都很贊同他的主意。於是大家都在地上開始認真的畫蛇。

其中有一個人特別聰明,很快就把蛇畫好了,而且畫的也很像,於是他就端起酒准備喝,這時候他看見其他人都還沒有畫好,就得意洋洋的說:「大家畫的都這么慢,我早早的就畫完了還真是不好意思呢!」

他便一手提著酒,一手拿起樹枝在畫好的蛇身上又添了幾只腳。就在他給蛇添腳的時候,另外一個人也把蛇畫好了。第二個畫好的人從他手裡搶過酒壺,說:「我們從來就沒有見過長著腳的蛇,你畫的帶腳的東西根本就不是蛇」。

4、狐假虎威

在茂密的森林裡,有一隻老虎正在尋找食物。一隻狐狸從老虎身邊竄過。老虎撲過去,把狐狸逮住了。狐狸眼珠子骨碌一轉,扯著嗓子問老虎:「你敢吃我?」「為什麼不敢?」老虎一愣。「老天爺派我來管你們百獸,你吃了我,就是違抗了老天爺的命令。我看你有多大的膽子!」

老虎被蒙住了,松開了爪子。狐狸搖了搖尾巴,說:「我帶你到百獸面前走一趟,讓你看看我的威風。」老虎跟著狐狸朝森林深處走去。狐狸神氣活現,搖頭擺尾;老虎半信半疑,東張西望。

森林裡的野豬啦,小鹿啦,兔子啦,看見狐狸大搖大擺地走過來,跟往常很不一樣,都很納悶。再往狐狸身後一看,呀,一隻大老虎!大大小小的野獸嚇得撒腿就跑。老虎信以為真。其實他受騙了。原來,狐狸是借著老虎的威風把百獸嚇跑的。

5、塞翁失馬

有位擅長推測吉凶掌握術數的人居住在靠近邊塞的地方。一次,他的馬無緣無故跑到了胡人的住地。人們都為此來寬慰他。那老人卻說:「這怎麼就不是一種福氣呢?」過了幾個月,那匹失馬帶著胡人的許多匹良駒回來了。人們都前來祝賀他。

那老人又說:「這怎麼就不是一種災禍呢?」算卦人的家中有很多好馬,他的兒子愛好騎馬,結果從馬上掉下來摔斷了腿。人們都前來慰問他。那老人說:「這怎麼就不是一件好事呢?」過了一年,胡人大舉入侵邊塞,健壯男子都被徵兵去作戰。邊塞附近的人,死亡眾多。惟有塞翁的兒子因為腿瘸的緣故免於征戰,父子倆一同保全了性命。

㈣ 成語故事大全 四字成語

成語】亡羊補牢
【拼音】wáng yáng bǔ láo
【釋義】表達處理事情發生錯誤以後,如果趕緊去挽救,還不為遲的意思。
【典故】
戰國時期,楚國的楚襄王即位後,重用奸臣,政治腐敗,國家一天天衰亡下去。楚國有一個大臣,名叫庄辛,看到這樣情況非常著急,總想好好勸勸他,但是楚襄王只顧享樂,根本聽不進別人說的話。有一天,庄辛實在忍不住了。對楚襄王說:「你在宮里和一些人奢侈淫樂,不管國家大事,國家遲早有一天會滅亡啊!」 楚襄王聽了大怒,罵道:「你老糊塗了吧,竟敢這樣詛咒楚國,說這些險惡的話惑亂人心嗎?」庄辛不慌不忙的回答說:「我實在感覺事情一定要到這個地步的,不敢故意說楚國有什麼不幸。如果你一直寵信這個人,楚國一定要滅亡的。你既然不信我的話,請允許我到趙國躲一躲,看事情究竟會怎樣。」就這樣,庄辛見楚襄王不納忠言,只好躲到了趙國。 庄辛到趙國才住了五個月,秦國果然派兵攻打楚國,楚國幾乎沒有什麼抵擋就讓秦國攻陷了楚國的都城郢城。楚襄王惶惶如喪家之犬,逃到城陽城(今河南信陽市一帶)。到這時,他想到庄辛的忠告,才覺得庄辛的話不錯,於是,又悔又恨,便派人把庄辛迎請回來,說:「過去因為我沒聽你的話,所以才會弄到這種地步,現在,你看還有辦法挽救嗎?」 庄辛說:「主公果真有悔改之意嗎?」 楚襄王說:「我現在太後悔了,不知道現在還遲不遲?」 庄辛說:「那我給你講一個故事吧」於是,庄辛就講道:從前,有人養了一圈羊。一天早晨,他發現少了一隻羊,仔細一查,原來羊圈破了個窟窿,夜間狼鑽進來,把羊叼走了一隻。鄰居勸他說:「趕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窟窿吧!」那個人不肯接受勸告,回答說:「羊已經丟了,還修羊圈干什麼?」第二天早上,他發現羊又少了一隻。原來,狼又從窟窿中鑽進來,叼走了一隻羊。他很後悔自己沒有聽從鄰居的勸告,便趕快堵上窟窿,修好了羊圈。從此,狼再也不能鑽進羊圈叼羊了。 楚襄王一聽到這個故事就明白了庄辛的意思,於是他接著對庄辛說:「庄愛卿,那麼我們該怎麼辦呢?」 於是,庄辛給楚襄王分析了當時的形勢,認為楚國都城雖被攻陷,但只要振作起來,改正過錯,秦國是滅不了楚國的。楚襄王聽了,便遵照庄辛的話去做,果真度過了危機,振興了楚國。 「亡羊補牢」這句成語,便是根據上面約兩句話而來的,表達處理事情發生錯誤以後,如果趕緊去挽救,還不為遲的意思。

㈤ 成語故事四字成語大全

畫蛇添足 望梅止渴
守株待兔 亡羊補牢

㈥ 成語故事的四字成語大全

塞翁失馬、老馬識途、馬革裹屍、伯樂相馬、鷸蚌相爭、守株待兔、畫蛇添足、羽扇綸巾、錦囊妙計、舌戰群儒、乾乾凈凈、彎彎曲曲、雪中送炭、一葉障目、指手畫腳、取長補短、嫦娥奔月、四海為家、管中窺豹、拔苗助長、女媧補天、精衛填海、垂頭喪氣、光彩奪目、金碧輝煌、千里迢迢

  • 塞翁失馬的成語故事:

  • 古時候,在我國北方的邊城住著一位老人,大家都喜歡叫他「塞翁」. 塞翁飼養了一匹壯馬.一天,馬走失了,鄰居們都來寬慰他.他笑著說:「怎麼知道這不是福呢?」幾個月後,走失的馬回來了,身後還跟著一匹好馬!鄰居們都來祝賀.塞翁說:「怎麼知道不能成為禍呢?」果然,他的兒子騎馬時跌斷了一條腿.鄰居們又來勸慰他.塞翁說:「怎麼知道這不是福呢?」一年後,打仗了.村裡的青年人都被強征入伍,十個有九個死在戰場上.只有他跛腳的兒子留在了家裡,保住了一條命.

    2.老馬識途的成語故事:

    公元前663年,齊桓公應燕國的要求,出兵攻打入侵燕國的山戎,相國管仲和大夫隰朋隨同前往.齊軍是春天出征的,到凱旋而歸時已是冬天,草木變了樣.大軍在崇山峻嶺的一個山谷里轉來轉去,最後迷了路,再也找不到歸路; 雖然派出多批探子去探路,但仍然弄不清楚該從哪裡走出山谷.時間一長,軍隊的給養發生困難.情況非常危急,再不找到出路,大軍就會困死在這里.管仲思索了好久,有了一個設想:既然狗離家很遠也能尋回家去,那麼軍中的馬尤其是老馬,也會有認識路途的本領.於是他對齊桓公說:「大王,我認為老馬有認路的本領,可以利用它在前面領路,帶引大軍出山谷.」 齊桓公同意試試看.管仲立即挑出幾匹老馬,解開韁繩,讓它們在大軍的最前面自由行走.也真奇怪,這些老馬都毫不猶豫地朝一個方向行進.大軍就緊跟著它們東走西走、最後終於走出山谷,找到了回齊國的大路. 

    3.馬革裹屍成語故事:

    東漢時,有一位能征善戰的將軍叫馬援,扶風茂陵人(今陝西興平東北人),字文淵.有一次,馬援在外作戰凱旋迴京,許多人前來歡迎慰勞.在這些歡迎的人中間,有一個叫孟冀的,也隨同眾人向馬援道賀.馬援說:「我總以為你要和我說什麼大事,怎麼也這樣隨波逐流地一味誇獎我呢?」孟冀笑了笑,沒說什麼.馬援說:武帝時代的伏波將軍路博德,開拓了七郡的地方,不過封了幾百戶的侯爵.我現在倒封了這樣大的地盤,賞過於功,能夠保住長久嗎?現在匈奴、烏桓還不時侵擾北方邊境,我想自告奮勇前去討伐.作一個好男兒,就應當准備把生命犧牲在疆場上,用馬革裹屍而歸,怎能躺在床上死在妻子、兒女的身旁! 孟冀聽了馬援的話,不勝佩服,說:「這不愧是一個大丈夫呀!」後來,馬援擔任了隴西太守一職,率軍擊破先零羌,並一直在軍中征戰,直到六十三歲,病死軍中,實現了他「馬革裹屍」的諾言.

    4.伯樂相馬的成語故事:

    伯樂本來的名字叫孫陽,他是春秋秦穆公時的人,很會辨別馬匹的好壞,是著名的相馬師,所以人們叫他伯樂(天上星宿名稱,傳聞專管天馬).有一次,伯樂經過虞阪,眼睛一亮,看見一匹千里馬;但是這匹馬卻被人當成劣馬,用來拉車.伯樂覺得十分的痛心,不禁淚如雨下.這匹馬彷佛也知道伯樂很同情它,也口吐白沫,連連嘶叫起來.伯樂有一個朋友名叫方九皋,也很會相馬.有一次,他找來了一匹駿馬,告訴秦穆公說這是黃色的雌馬.秦穆公牽來一看,卻是一匹栗色的雄馬,不禁大失所望.事後,穆公對伯樂說:「方九皋連雄馬、雌馬,以及毛色都分不清楚了,怎麼可能看得出馬的好壞呢?」伯樂不以為然,他認為方九皋看重馬的內在精神,而不重外形.穆公聽了,再牽出馬仔細的察看,果然是天下最好的馬. 人們常把具有賞識人才的眼力的人比做伯樂,而把有用的人才比做千里馬,這就是「伯樂相馬」 的故事.

    5.鷸蚌相爭的成語故事:

    戰國時候,秦國最強。它常常仗著它的優勢去侵略別的弱國。弱國之間,也常常互有磨擦。有一次,趙國聲稱要攻打燕國。當時,著名的游說之士蘇秦,有個弟弟叫蘇代,也很善於游說。蘇代受燕王的委託,到趙國去勸阻趙王出兵。到了邯鄲,蘇代見到了趙惠文王。趙惠文王知道蘇代是為燕國當說客來了,但明知故問:喂,蘇代,你從燕國到我們趙國做什麼來了?尊敬的大王,我給你講故事來了。講故事?他要講什麼故事呢?趙惠文王心中不禁一愣。接下來,蘇代講開了他要講的故事。他說這次到趙國來,經過易水的時候,看見一隻蚌,正張開雙殼,在河邊曬太陽。忽然飛來一隻水鳥,伸出長嘴去啄蚌的肉。蚌立刻用力合攏它的殼,把水鳥的嘴夾住了。這時候,水鳥對蚌說:不要緊,只要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會曬死的。等你死了我再吃你的肉。蚌不服氣,它回敬水鳥說:不要緊,只要你的嘴今天拔不出來,明天拔不出來,你也會活不成的。咱誰吃誰的肉,還說不定呢!它倆爭吵不休,誰也不肯相讓。正在它倆爭吵的時候,有一個打漁的人走了過來。那打漁的人毫不費力地伸手把它倆一起提拿去了。蘇代講完了上邊的故事,然後嚴肅地對趙惠文王說:尊敬的大王,聽說貴國要發兵攻打燕國。如果真的發兵,那麼,兩國相爭的結果,恐怕要讓秦國做漁人了。 趙惠文覺得蘇代的話有道理,便放棄了攻打燕國的打算。

㈦ 有什麼動物成語故事大全

兔死狐悲從前,一隻兔子和一隻狐狸為對付共同的敵人――獵人,彼此聯盟發誓,發誓要同生死,共患難。一天,當他們正在田野里享受大自然的美景時,不料一群獵人突然前來,一箭就射死了兔子,狐狸也險遭不測。獵人走後,狐狸就跑到兔子身旁,哀泣悲悼。
有個長者經過,看見狐狸在兔子旁邊哭泣,覺得奇怪,就問狐狸哭泣的原因。 狐狸悲哀的說:和兔子同樣是微小的動物,是獵人捕獵的對象。們相約共同對敵, 共生死,同患難。現在的同盟被獵人射死,他今日的死亡,意味著明天的死亡。們是真正的朋友,哪能不傷心哭泣呢!
長者聽了,嘆著氣,說:你為這樣的同伴哀悼哭得有理!
兔死狐悲這個成語就是由這個故事而來的。表示對同類的死亡或不幸的傷心

㈧ 關於動物的成語故事典故大全

守株待兔shǒuzhūdàitù
[釋義] 比喻死守狹隘經驗;不知變通;或抱著僥幸心理妄想不勞而獲。
[語出] 漢·王充《論衡》:「猶守株待兔之蹊;藏身破置之路也。」
[正音] 待;不能讀作「dǎi」。
[辨形] 待;不能寫作「侍」。
[近義] 刻舟求劍 墨守成規
[反義] 通權達變
[用法] 用作貶義。一般作賓語、定語。
[結構] 連動式。
[辨析] ~和「刻舟求劍」;都含有「不知變通」之意。但~重在「守」和「待」;形容人不作主觀努力;只是存在僥幸心理;想獲得意外成功;而「刻舟求劍」偏重於「刻」和「求」;強調雖然主觀上努力;但不了解情況變化;不知變通而採取錯誤方法。
[例句] 美好的生活要靠自己去創造;這樣如同~;能有好日子過嗎?
[英譯] waitforgainswithoutpains
[成語故事]
相傳在戰國時代宋國,有一個農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遇到好年景,也不過剛剛吃飽穿暖;一遇災荒,可就要忍飢挨餓了.他想改善生活,但他太懶,膽子又特小,干什麼都是又懶又怕,總想碰到送上門來的意外之財。

奇跡終於發生了。深秋的一天,他正在田裡耕地,周圍有人在打獵。吆喝之聲四處起伏,受驚的小野獸沒命的奔跑。突然,有一隻兔子,不偏不倚,一頭撞死在他田邊的樹根上。

當天,他美美地飽餐了一頓。

從此,他便不再種地。一天到晚,守著那神奇的樹根,等著奇跡的出現。

㈨ 成語故事大全四字成語小學三年級

【成語】: 水滴石穿

【拼音】: shuǐ dī shí chuān

【解釋】: 水不停地滴,石頭也能被滴穿。比喻只要有恆心,不斷努力,事情就一定能成功。

【出處】: 《漢書·枚乘傳》:「泰山之霤穿石,單極之綆斷干。水非石之鑽,索非木之鋸,漸靡使之然也。」

【舉例造句】: 乖崖援筆判雲:「一日一錢,千日千錢;繩鋸木斷,水滴石穿。」 ★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十

【拼音代碼】: sdsc

【近義詞】:磨杵成針、繩鋸木斷

【反義詞】:虎頭蛇尾

【用法】: 作定語;指堅持就會成功

【英文】: dripping water can wear through a stone

【故事】: 宋朝崇陽縣令張乖崖為官清廉,鐵面無私。一次見縣衙管理鐵庫的庫吏從錢庫里偷了一文錢,張乖崖認為數量雖小但性質嚴重,必須嚴懲。該官吏不服,張乖崖判他死刑並在判決書上寫道:「一日一錢,千日一千;繩鋸木斷,水滴石穿。」

這個成語出現在三年級語文課本上

㈩ 關於動物的成語故事大全

坐井觀天
一隻青蛙坐在井裡,一隻小鳥飛來,落在井沿上.
青蛙問小鳥:「你從哪兒飛來呀?」
小鳥回答說:「我從遠處飛來.我在天空中飛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來找點水喝.」
青蛙說:「朋友,別說大話了!天不過井口那麼大,還用飛那麼遠嗎?」
小鳥說:「你弄錯了,天無邊無際,大得很哪!」
青蛙笑了,說:「朋友,我天天坐在井裡,一抬頭就看見天.我不會弄錯的.」
小鳥也笑了,說:「朋友,你是弄錯了.不相信,你跳出井口來看一看吧.」
「坐井觀天」通常用來比喻某人的見識有限,眼光短淺;這則故事也同時在強調現在人們應該開闊思維、眼界放開的同時,卻忽視了其他值得關注的因素和信息,當我們再對這則成語故事分析後,會有更深刻和實際的啟示.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一隻蚌出來曬太陽,一隻鷸飛來啄它的肉,蚌馬上合上,夾住了鷸的嘴.鷸說:「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會乾死你.」河蚌也對鷸說:「今天你的嘴出不去,明天你的嘴出不去,就會餓死你.」鷸和蚌都不肯互相放棄,漁夫就把它們倆一塊捉走了.
說的是雙方相爭持,讓第三者得了利.這個故事說明看不到真正的敵人,就會給強敵製造有利的機會,給爭執雙方帶來滅頂之災.
兔死狐悲
從前,一隻兔子和一隻狐狸為對付共同的敵人――獵人,彼此聯盟發誓,發誓要同生死,共患難.一天,當他們正在田野里享受大自然的美景時,不料一群獵人突然前來,一箭就射死了兔子,狐狸也險遭不測.獵人走後,狐狸就跑到兔子身旁,哀泣悲悼.有個長者經過,看見狐狸在兔子旁邊哭泣,覺得奇怪,就問狐狸哭泣的原因.狐狸悲哀的說:"我和兔子同樣是微小的動物,是獵人捕獵的對象.我們相約共同對敵,共生死,同患難.現在我的同盟被獵人射死,他今日的死亡,意味著我明天的死亡.我們是真正的朋友,我哪能不傷心哭泣呢!" 長者聽了,嘆著氣,說:"你為這樣的同伴哀悼哭得有理!"
"兔死狐悲"這個成語就是由這個故事而來的.來比喻因同類的死亡或失敗而感到悲傷.現在多用於貶義.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