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語法功能的成語
【千金買骨】
「干金買骨」出自《戰國策·燕策》。公元前314年,燕國發生了內亂。齊宣王乘機派兵侵佔了燕國的一些城池。燕昭王即位後,決心振興燕國。因此,他廣招賢士,虛心求教。公元前312年,燕昭王去拜訪了一位很有才學的人——郭隗。在交談中,郭對燕昭王講了一個故事:從前有一位國君,拿出了千兩黃金讓手下的人去買千里馬。結果卻花了五百兩黃金給買回了一匹死馬的骨頭,國君一見,拍案大怒:「我是讓你去買千里馬,誰叫你買死馬?」手下人說:「大王息怒,你想,連死馬都肯花五百兩黃金買來,這件事情傳出去,還愁沒有好千里馬?」果然,不到一年,就有人送來了三匹千里馬。郭隗講完了這個故事,又接著說:「現在,大王如果真心求賢,就先從我郭隗開始吧!人們看到象我這樣的人尚且能夠得到您的任用,那麼還愁比我郭隗富有才能的英雄豪傑不來投奔嗎?」燕昭王聽罷,覺得這話很有道理,便為郭隗修築了官邸,責成他動工建造黃金台。不久,樂毅、鄒衍、劇辛等人,紛紛從周圍的國家投奔燕昭王而來。沒過幾年功夫,燕國就強盛起來,把齊國打得大敗。
後來,人們根據這個故事,概括出「千金買骨」這個成語,容求賢若渴的迫切心情。
負荊請罪
故事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講述了發生在趙國首都邯鄲廉頗和藺相如的故事,故事又被稱為將相和。 在邯鄲市串城街(邯鄲道)有一處巷子回車巷,這里就是藺相如迴避廉頗的窄巷。還在巷口立了一通石碑回車巷碑記,記述負荊請罪的故事。
意思:負:背著;荊:荊條。背著荊杖,表示服罪,向當事人請罪,形容主動向人認錯、道歉,給予自己嚴厲責罰,也表示向人認錯賠罪。
出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廉頗聞之,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示例:我今特來尋賢弟,~。 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四十六回近義詞:引咎自責反義詞:興師問罪語法:連動式;作謂語、定語;用於賠禮道歉的場合 負:背,背著。(荊是落葉叢生灌木,高四五尺,莖堅硬,可作杖,有刺。荊條長而柔韌,可以編制筐、籃、籬笆等。) 請罪:自己犯了錯誤,主動請求處罰讓對方原諒。(背著荊杖,表示服罪,向當事人請罪。) 負荊請罪:形容主動向人認錯、道歉,給自己嚴厲責罰。
② 帶有份的成語有哪些
安份守己,具體解釋如下:
【解釋】:分:本分。規矩老實,守本分,不做違法的事。
【出自】:宋·袁文《翁牖閑評》八:「彼安分守己,恬於進取者,方且以道義自居,其肯如此僥幸乎?」
【譯文】:那些安分守己,恬淡求取的,正在用道義自居,他肯如此僥幸嗎?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狀語;中性,指為人規矩老實不越軌
【近義詞】循規蹈矩、樂天知命、奉公守法、規行矩步、踏踏實實、安常守分、與世無爭、安守故常、安安分分、隱世無爭、安份守己、腳踏實地
(2)有語法功能的成語擴展閱讀
安份守己反義詞:為非作歹
【解釋】:做種種壞事。
【出自】:元·尚仲賢《柳毅傳書》:「我且拿起來,只一口將他吞於腹中,看道可還有本事為非作歹。」
【譯文】:我要拿起來,只一口將他吞到肚子里,看道可以回到有本事為非做歹。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近義詞】作歹為非、飛揚跋扈、惹是生非、任性妄為、輕舉妄動、打家劫舍、不可一世、為非作惡、作威作福、魚肉鄉里、妄作胡為、耀武揚威、無法無天、膽大妄為、橫行霸道、作姦犯科、為鬼為蜮、專橫跋扈、胡作非為、倒行逆施、為所欲為、肆無忌憚、橫行無忌
【反義詞】循規蹈矩、安分守常、奉公守法、安分守己、謹言慎行、嘉言懿行、安分守紀、安份守己
③ 語法功能方面易出錯的成語有哪些
1、振聾發聵
例:昨天晚上,忽然狂風大作,暴雨如注,我被振聾發聵的雷聲驚醒了。(2002全國春招卷)
「振聾發聵」的意思是發出很大的聲響,使耳聾的人能聽見,比喻用語言文字喚醒糊塗的人。這個成語是動詞性質,一般適合做謂語,不能充當形容詞來修飾雷聲。
2、墨守陳規
例:我們必須打破老一套的墨守陳規。
除了「老一套」與「成規」語意重復外,還犯了詞性誤用的錯誤。「墨守成規」是個動詞性短語。作者卻讓它帶上了「老一套」以個定語。顯然是把它當成名詞性短語看待了,可將「老一套」去掉,並將「墨守成規」改成「陳規陋習」。
3、文韜武略
例:歷史上也曾有那麼幾位文韜武略的英雄人物,想統一天下,但是未曾實現自己的抱負。
作者是把「文韜武略」當成形容詞或動詞短語看待了,其實「文韜武略」是個並列關系的名詞短語。如果要讓它作「英雄人物」的定語,必須在之前加上「具有」之類的詞。
④ 為什麼一些成語不能做定語,比如接發難數,誰能詳細解釋下成語的語法功能
擢發難數,
(zhuó fà nán shǔ),
漢語成語,擢:拔。形容罪惡多得像頭發那樣,數也數不清。
成語出自《史記·范雎蔡澤列傳》。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
⑤ 四字成語的語法結構主要有幾種形式每種關系舉兩例。
四字成語的語法結構主要有:
1、並列結構。如:東南西北、苦辣酸甜、高低長短、喜怒哀樂
2、主謂結構。如:春暖花開,鳥語花香, 山窮水盡
3、動賓結構。如:漫山遍野, 行雲流水,騰雲駕霧
⑥ 高考語文:帶有語法功能的成語
不在話下指事物輕微,或者理所當然,不值得一提。【出自】:元·秦簡夫《趙禮讓肥》四折:「以下各隨次第加官賜賞,這且不在話下.」 【示例】:太史之類,不過傀儡,其實是~的.◎《魯迅書信集·致章廷謙》【近義詞】:不言而喻、不足齒數【反義詞】:大書特書【語法】:動賓式;作謂語;用於人與事物。成語具有以下的基本特徵: 1、結構固定性成語的構成成分和結構形式都是固定的,一般不能隨意更變或增減語素。例如「唇亡齒寒」,不能改為「唇亡牙冷」、「唇亡牙寒」、「唇無牙冷」;「胸無點墨」,也不能增加成「胸中無有一點墨」。此外成語里的語序也有固定性,不能隨意更改。例如「來龍去脈」不能改為「去脈來龍」;「汗馬功勞」不能改為為「功勞汗馬」。 2、意義整體性成語在意義上具有整體性。「它的意義往往不是其構成成分意義的簡單相加,而是在其構成成分的意義基礎上進一步概括出來的整體意義。」2如「狐假虎威」,表面意義是「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勢」,實際含義是「倚仗別人的權勢去欺壓人」;「兔死狗烹」,表面意義是「兔子死了,獵狗就被人烹食」,實際含義是「給統治者效勞的人事成後被拋棄或殺掉」;「廢寢忘食」,表面意義是「不顧睡覺,忘記吃飯」,實際含義是「極為專心努力」等等。 3、語法功能的多樣性從漢語語法的角度來看,漢語成語在句子里相當於一個短語,因為短語在一個句子中能充當不同的成分,所以成語的語法功能也具有多樣性。漢語成語形式多樣,如上文所說的有四字成語、五字成語、六字成語、七字成語、八字成語等等,其中四字成語是漢語成語的主要形式。所以這里對成語語法功能的分析,主要集中在四字成語充當句法成分的分析。
⑦ 有關健康的成語有哪些
炯炯有神、兵強馬壯、如狼似虎、虎背熊腰、福壽康寧、蓬生麻中、滿面紅光、神采飛揚、神采奕奕、老當益壯、身強力壯、美意延年、生機勃勃、茁壯成長、槁項黃馘等。
(7)有語法功能的成語擴展閱讀:
成語解析:
一、滿面紅光
【解釋】:滿面:整個面部。形容心情舒暢,精神健旺的樣子。
【出處】:清《三俠五義》第二十八回:展爺道:「我看他滿面紅光,准要發財。」茶博士道:「多謝老爺吉言。」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形容人精神很好
【近義詞】容光煥發、神采飛揚
【反義詞】面容憔悴
二、美意延年
【解釋】:美意:樂意;延年:處長壽命。對一切樂觀的人,能夠健康長壽。
【出自】:《荀子·致士》:「得眾動天,美意延年。」
白話文:「很多人感動了上天,對一切樂觀的人,都能夠健康長壽。」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指一切樂觀的人能夠健康長壽
三、老當益壯
【解釋】:當:應該;益:更加;壯:雄壯。年紀雖老而志氣更旺盛,干勁更足。
【出自】:《後漢書·馬援傳》:「丈夫為志,窮當益堅,老當益壯。」
白話文:「大丈夫立志,貧窮會更加堅定,年紀雖老,心當猶壯。」
【示例】:劍波朝著這兩位堅守職務的老森鐵員工,伸了一下大拇指頭,「真英雄,老當益壯。」 ——曲波《林海雪原》一六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四、身強力壯
【解釋】:形容身體強壯有力。
【出自】:明·吳承恩《西遊記》第二十一回:「全憑著手疾眼快,必須要身強力壯。」
【示例】:那時,忠大伯還身強力壯,墩實個子,紅臉龐,短鬍子黑里帶黃。 ——梁斌《紅旗譜》十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形容男士
五、福壽康寧
【解釋】:祝頌語。謂幸福、長壽、健康、安寧諸福齊備。
【出自】:宋·陳亮《喻夏卿墓誌》:「福壽康寧,子孫彬彬然,皆有可能者,天於夏卿亦何所負哉!」
白話文:「福壽安康,子孫彬彬有禮地,都是有可能的,天在夏天你又有什麼對不起啊!」
【示例】:是的,皇上會永遠福壽康寧了。 ——郭沫若《高漸離》第二幕
⑧ 套話不成功反倒被別人套話的成語有
弄巧成拙[nòng qiǎo chéng zhuō]
詳細解釋
【解釋】:本想耍弄聰明,結果做了蠢事。
【出自】:宋·黃庭堅《拙軒頌》:「弄巧成拙,為蛇畫足。」
【示例】:孩兒系深閨幼女,此事俱是父親失言,~。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五十六回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含貶義,用於批評場合
同反義詞
【近義詞】:見利忘義、見錢眼紅
【反義詞】:見利思義
成語具有以下的基本特徵:
1、結構固定性
成語的構成成分和結構形式都是固定的,一般不能隨意更變或增減語素。例如「唇亡齒寒」,不能改為「唇亡牙冷」、「唇亡牙寒」、「唇無牙冷」;「胸無點墨」,也不能增加成「胸中無有一點墨」。此外成語里的語序也有固定性,不能隨意更改。例如「來龍去脈」不能改為「去脈來龍」;「汗馬功勞」不能改為為「功勞汗馬」。
2、意義整體性
成語在意義上具有整體性。「它的意義往往不是其構成成分意義的簡單相加,而是在其構成成分的意義基礎上進一步概括出來的整體意義。」2如「狐假虎威」,表面意義是「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勢」,實際含義是「倚仗別人的權勢去欺壓人」;「兔死狗烹」,表面意義是「兔子死了,獵狗就被人烹食」,實際含義是「給統治者效勞的人事成後被拋棄或殺掉」;「廢寢忘食」,表面意義是「不顧睡覺,忘記吃飯」,實際含義是「極為專心努力」等等。
3、語法功能的多樣性
從漢語語法的角度來看,漢語成語在句子里相當於一個短語,因為短語在一個句子中能充當不同的成分,所以成語的語法功能也具有多樣性。漢語成語形式多樣,如上文所說的有四字成語、五字成語、六字成語、七字成語、八字成語等等,其中四字成語是漢語成語的主要形式。所以這里對成語語法功能的分析,主要集中在四字成語充當句法成分的分析。
⑨ 有特殊語法功能的成語
金玉滿堂、
背水一戰抄、
霸王別姬、
天上人間、
不吐不快、
情非得已、
滿腹經綸、
兵臨城下、
黃道吉日、
偷天換日、
兩小無猜、
卧虎藏龍、
珠光寶氣、
簪纓世族、
金玉良緣、
掌上明珠、
皆大歡喜、
逍遙法外、
生財有道、
極樂世界、
情不自禁、
愚公移山、
龍生九子、
精衛填海、
海市蜃樓、
⑩ 對一個事情起到了助力的作用,用成語怎麼說
推波助瀾。
解釋:瀾:大波浪。比喻從旁鼓動、助長事物(多指壞的事物)的聲勢和發展,擴大影響。
讀音:tuī bō zhù lán
出處:隋·王通《文中子·問易篇》:「真君建德之事,足推波助瀾,縱風止燎爾。」
白話釋義:真君建德的事,值得推波助瀾,即使風停燒你。
(10)有語法功能的成語擴展閱讀
近義詞:煽風點火、火上澆油
1、煽風點火
讀音:shān fēng diǎn huǒ
解釋:比喻煽動別人鬧事。
出處:沙汀《青棡坡》:「倒不是怕有人煽風點火。」
2、火上澆油
讀音:huǒ shàng jiāo yóu
解釋:往火上倒油。比喻使人更加憤怒或使情況更加嚴重。
出處:元·關漢卿《金線池》第二折:「我見了他撲鄧鄧火上澆油。」
白話釋義:我看到了他撲鄧鄧火上澆油。
3、雪上加霜
讀音:xuě shàng jiā shuāng
解釋:比喻接連遭受災難,損害愈加嚴重。
出處: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十九:「饒你道有什麼事,猶是頭上著頭,雪上加霜。」
白話釋義:饒你道有什麼事,就像是頭上戴著頭,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