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中考帶紅的成語
① 激勵中考成功的成語
理想學校就在不遠的前方,先不要想一切可能的結果,認真答卷,答出你真正的水平,邁向理想的高中,向期待已久的大學沖刺!
② 解釋關於中考20個成語
1.破釜沉舟:表面意義是砸破飯鍋沉下船,比喻義是下定決心干到底。
2.鳳毛麟角:表面意義是鳳凰的毛,麒麟的角,實際是比喻稀少而可貴的人才或事物。
3.貓鼠同眠:既不是表示化敵為友,也非表示寬大胸懷,而是比喻上下互相包庇,一起干壞事。
4.危言危行:指正直的言論和行為。危,正直。
5.三人成虎:比喻謠言或訛傳一再反復,就有使人信以為真的可能。不能理解為「團結起來力量大。
6.文不加點:形容文章寫得快,不用塗改就寫成。點,古人寫文章在字的右上角塗上一點,表示刪去。不能理解為加標點。
7.不刊之論:比喻不能改動或不可磨滅的言論。刊古代指清除刻錯的字。不能理解為刊登。
8.不足為訓:不能當做典範或准則。訓。准則。不能理解為教訓。
9.不可理喻:指不能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愚昧或態度蠻橫,不講道理。不能理解為「不可理解
10.一文不值:是指一分錢都不值,形容比較廉價。
③ 關於中考的4字成語共16個字
1、戰戰兢兢:形容因害怕而微微發抖或小心謹慎的樣子,也形容因飢寒凍餒而戰抖的樣子。
2、如虎添翼:比喻強大的得到援助後更加強大,也比喻凶惡的得到援助後更加凶惡。
3、若即若離:好像接近,又好像分離。形容不近不遠,不親不疏,相互間有一定的距離。也指文情若實若虛。
4、入木三分:形客書法筆力強勁,也比喻見解、議論十分深刻、 恰切。
5、人仰馬翻:人馬被打得仰翻在地。形容慘敗的狼狽相,也比喻亂得不可收拾。
6、沙裡淘金:既比喻費力大而成效少,也比喻從大量的材料中選擇精華。
7、四平八穩:既形容說話、做事情、寫文章穩當,也指做事情志求不出差錯,缺乏創新精神。
8、甚囂塵上: 後用以形容議論喧騰。也形容反動言論十分囂張。
9、順理成章:寫文章,做事情,順著條理就能夠做好。比喻合乎情理不悖常例,也比喻某種情況自然產生某種結果。
10、有頭有尾:有開頭也有結尾。形容文章結構完整,也形容做事堅持到底,有始有終。
11、移宮換羽:原指樂曲換調。後也指事情的內容有所變更。
12、引而不發:意思是射手張滿弓,不發箭,比喻做好准備,待機行動,也比喻善於啟發、引導,而讓他人自己行動。
13、優孟衣冠:春秋時楚國著名藝人優孟,穿戴巳死的孫叔敖的衣帽,模仿他的言談舉止,假冒孫叔敖,去規諫庄王。庄王受了感動。現多用「優孟衣冠」指化裝表演,也比喻一味模仿,以求形似。
14、洋洋灑灑:形容文章或談話豐富明快,連續不斷;也形容規模或氣勢盛大。
15、右手畫圓,左手畫方:比喻用心不專,什麼事也辦不成。也形容心思聰明,動作敏捷。
16、捉襟見肘:原指衣服破爛,生活窮困。後來也比喻顧此失彼,無法應付。
17、左右逢源:事情不管怎樣進行都很順利,也比喻為人處世圓滑。
18、指手畫腳:說話時用手腳動作示意,也比喻瞎指揮,妄加評論指責。
④ 中考祝福語(四字成語)
【成語】: 金榜題名
【拼音】: jīn bǎng tí míng
【解釋】: 金榜:科舉時代稱殿試揭曉的榜;題名:寫上名字。指科舉得中。
【出處】: 五代·五王保《唐摭言》卷三:「何扶,太和九年及第;明年,捷三篇,因以一絕寄舊同年曰:『金榜題名墨上新,今年依舊去年春。花間每被紅妝問,何事重來只一人。』」
⑤ 形容中考日漸接近的成語
形容中考日漸接近的成語,可以在詞語詞典裡面去查一下,形容時間短暫的句子。
⑥ 哪個成語最能形容中考
過江之鯽 [guò jiāng zhī jì]
出自宋·劉克庄《竹溪生日二首》:「試把過江人物數,溪翁之外更誰哉。」。釋義:東晉王朝在江南建立後,北方士族紛紛來到江南,當時有人說 「過江名士多於鯽」。比喻某種時興的事物多得很。後用以形容趕時髦的人很多,但多含有盲目跟風之意。
中文名
過江之鯽
讀音
guò jiāng zhī jì
出自
《竹溪生日二首》
解釋
比喻某種時興的事物多得很
用 法
作賓語
注 音
guò jiāng zhī jì
用 法
作賓語;形容多而紛亂 。
⑦ 預祝中考成功的成語
預祝中考成功的成語有很多,常見的有如下幾個:
金榜題名:舊時指科舉得中。現在多用來表示高考或者中考考試很成功。
一馬當先:原來是指作戰時在前沖鋒陷陣。現在多形容工作或者是學習遙遙領先。
一帆風順:比喻事情非常順利,沒有任何的阻礙。
另外,含有這層意思的成語還有:登科及第、鵬程萬里等等。
⑧ 中考勵志標語狠一點的「四字成語」
發奮圖強、卧薪嘗膽、百煉成鋼、天道酬勤、爭分奪秒。
⑨ 關於中考的成語
中考詞語成語
如喪考妣
歷歷可考
考績幽明
彰往考來
循名考實
旁求博考
班班可考
考名責實
若喪考妣
詢事考言
⑩ 祝願考試成功的成語
祝考試成功的成語:
1. 郄詵丹桂:晉郄詵舉賢良對策為天下第一,自視為「桂林之一枝,崑山之片玉」。見《晉書·郄詵傳》。後因以「郄詵丹桂」喻科舉及第,獲得功名。
2. 郄詵高第:晉郄詵舉賢良對策試,為天下第一。見《晉書·郄詵傳》。後因以「郄詵高第」喻指科舉高中,榮登榜首。
3. 楊穿三葉:《戰國策·西周策》:「楚有養由基者,善射,去柳葉者百步而射之,百發百中。」原謂射技高超。後亦喻兄弟三人相繼科舉及第。
4. 月中折桂:在月亮中折桂樹枝。比喻科舉及第。
5. 朱衣使者:指科舉考試官。
6. 郤詵丹桂:〖解釋〗比喻科舉及第,獲得功名。
7. 郤詵高第:〖解釋〗比喻指科舉高中,榮登榜首。
8. 連中三元:三元:科舉制度稱鄉試、會試、殿試的第一名為解元、會元、狀元,合稱「三元」。接連在鄉試、會試、殿試中考中了第一名
9. 白蠟明經:白蠟:比喻光禿空白。明經:科舉制度中科目之一。比喻屢試不中。
10. 暴腮龍門:象魚仰望龍門而不得上一樣。科舉時代比喻應進士試不第,後也比喻生活遭遇挫折,處境窘迫。
11. 蟾宮折桂:蟾宮:月宮。攀折月宮桂花。科舉時代比喻應考得中。
12. 得意門生:得意:稱心如意;門生:親授業的弟子或科舉中試者對座師的自稱。後泛指學生。最滿意的弟子或學生。
13. 獨占鰲頭:鰲頭:宮殿門前台階上的鰲魚浮雕,科舉進士發榜時狀元站此迎榜。科舉時代指點狀元。比喻占首位或第一名。
14. 高步雲衢:步:行走;衢:大路;雲衢:雲中大路,比喻顯位。原指官居顯位。後也指科舉登第。
15. 及第成名:及第:科舉時代考試中選。通過考試並得到功名。
16. 金榜題名:指科舉得中。
17. 開科取士:科:科舉考試。指舊舉行科舉考試以選取優異的士人。
18. 年誼世好:年誼:科舉時代稱同年登科的關系;世好:兩家世代友好。科舉時代兩家因同年登科而為世交的人。
19. 十年窗下:科舉時代,讀書人要取得功名,終年埋頭在書本里。形容十年時間閉門苦讀。
20. 一舉成名:原指一旦中了科舉就揚名天下。後指一下子就出了名。
21. 攀蟾折桂:攀登蟾宮,折取月桂。喻科舉登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