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成語故事驕兵必敗

成語故事驕兵必敗

發布時間: 2020-11-21 09:39:13

⑴ 幼兒成語故事驕兵必敗

成語故事[驕兵必敗]

漢朝時,軍隊經常在周邊地區和匈奴國的軍隊發生戰爭。公元前68年,雙方又發生了一次戰爭,漢軍佔領了車師國,匈奴於是派騎兵襲擊車師國。

聽到這個消息,當時的皇帝漢宣帝趕忙召集群臣商量對策。在群臣中有兩種意見:將軍趙充國主張攻打匈奴國,使他們不再騷擾車師國;而宰相魏相則不以為然,他對漢宣帝說:「近年來匈奴並沒有侵犯我們的邊境,我們邊境上的老百姓生活困難,怎能為了一個小小的車師國再去攻打匈奴呢?況且我們國內還有許多事情要做,不但有天災還有人禍。官吏需要治理,違法亂紀的事情也在增多。現在擺在眼前的事情不是去攻打匈奴,而是整頓朝政,治理官吏,這才是大事。」接著,魏相又指出了攻打匈奴的後果:「如果我們出兵的話,即使是打了勝仗,也會後患無窮。因為如果仗著國家強大、人民眾多而出兵攻打別人,炫耀武力,這樣的軍隊就是驕橫的軍隊,而驕橫的軍隊一定會滅亡的。(原文是:『恃國家之大,矜民人之眾,欲見威於敵者,謂之驕兵,兵驕者滅。』)我們漢朝的軍隊應該做一支文明而威武的軍隊,而不是驕橫的軍隊啊!」漢宣帝認為魏丞說的有道理,便採納了他的意見,沒有出兵去攻打匈奴。

後來,人們便用「驕兵必敗」來比喻自負強大而輕敵的軍隊必會打敗仗。驕,驕橫;兵,軍隊。

⑵ 驕兵必敗的成語故事

驕兵必敗
jiāobīngbìbài
[釋義] 驕兵:恃強輕敵的軍隊。恃強輕敵的軍隊必定失敗。
[語出] 漢·班固《漢書·魏相傳》:「恃國家之大;矜民人之眾;欲見威於敵者;謂之驕兵;兵驕者滅。」
[正音] 驕;不能讀作「jiáo」。
[辨形] 驕;不能寫作「嬌」。
[近義] 一敗如水
[反義] 哀兵必勝
[用法] 多含勸誡性質。一般用於「古人雲」之類短語之後。一般作主語、賓語、定語。
[結構] 主謂式。

⑶ 驕兵必敗的成語故事

成語典故:

漢朝時,軍隊經常在周邊地區和匈奴國的軍隊發生戰爭。公元前68年,雙方又發生了一次戰爭,漢軍佔領了車師國,匈奴於是派騎兵襲擊車師國。

聽到這個消息,當時的皇帝漢宣帝趕忙召集群臣商量對策。在群臣中有兩種意見:將軍趙充國主張攻打匈奴國,使他們不再騷擾車師國;而宰相魏相則不以為然,他對漢宣帝說:「近年來匈奴並沒有侵犯我們的邊境,我們邊境上的老百姓生活困難,怎能為了一個小小的車師國再去攻打匈奴呢?況且我們國內還有許多事情要做,不但有天災還有人禍。官吏需要治理,違法亂紀的事情也在增多。現在擺在眼前的事情不是去攻打匈奴,而是整頓朝政,治理官吏,這才是大事。」接著,魏相又指出了攻打匈奴的後果:「如果我們出兵的話,即使是打了勝仗,也會後患無窮。因為如果仗著國家強大、人民眾多而出兵攻打別人,炫耀武力,這樣的軍隊就是驕橫的軍隊,而驕橫的軍隊一定會滅亡的。(原文是:『恃國家之大,矜民人之眾,欲見威於敵者,謂之驕兵,兵驕者滅。』)我們漢朝的軍隊應該做一支文明而威武的軍隊,而不是驕橫的軍隊啊!」漢宣帝認為魏丞說的有道理,便採納了他的意見,沒有出兵去攻打匈奴。

後來,人們便用「驕兵必敗」來比喻自負強大而輕敵的軍隊必會打敗仗。驕,驕橫;兵,軍隊。

⑷ 誰知道關於驕兵必敗的故事

驕兵必敗 【拼音】:jiāo bīng bì bài
【解釋】:驕兵:恃強輕敵的軍隊。驕傲的軍隊必定打敗仗。
【出處】:《漢書·魏相傳》:「恃國家之大,矜人民之眾,欲見威於敵者,謂之驕兵,兵驕者滅。」
【示例】:古人雲:「~。」這就是少劍波致死的原因。 ★曲波《林海雪原》二八
【近義詞】:一敗如水
【反義詞】:哀兵必勝
【歇後語】:關雲長失荊州
【語法】:作主語、賓語、定語;含勸誡性質
【英文】:the self-conceited troops are destined to fail
【日文】:おごる兵隊は必ず負ける
【德文】:Hochmut kommt vor dem Fall
【成語故事】:西漢時期,漢宣帝劉洵派鄭吉率軍攻打匈奴,並在車師附近屯田與駐軍。匈奴舉兵反擊。漢宣帝召集群臣商議,丞相魏相不主張增兵,仗著國大人多就會成為驕橫的軍隊,軍隊驕橫必定滅亡。漢宣帝決定不再派兵攻打匈奴

⑸ 寫十個歷史上有名的以少勝多的成語故事,如田忌賽馬,還有哪些

風聲鶴唳、草木皆兵、投鞭斷流:出自淝水之戰,又稱肥水之戰,發生於東晉太元八年(前秦建元十九年)(383年),前秦出兵伐晉,於淝水(現今安徽省壽縣的東南方)交戰,最終東晉僅以八萬軍力大勝八十餘萬前秦軍.淝水之戰發生在淝水之上,八公山之下.安徽壽縣古城.淝水又作肥水,源出肥西、壽縣之間的將軍嶺.東晉時,謝石、謝玄敗苻堅於淝水.前秦和東晉的淝水之戰,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弱勝強的戰例.
破釜沉舟、作壁上觀:項羽 巨鹿之戰
背水一戰:韓信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赤壁之戰
圍魏救趙:孫臏
驕兵必敗:曹操 官渡之戰

卧薪嘗膽,兔死狗烹:吳越爭霸

暗度陳倉,四面楚歌,卷土重來,成敗蕭何,項庄舞劍,意在沛公,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十面埋伏,國士無雙:楚漢爭霸

⑹ 讀《成語故事》有感300字

以前,我對成語是知之甚少,一度認為成語是非常枯燥無味的東西,但是自從讀了《成語故事》後,我才感到自己對成語的了解太少了,原來成語是這么的有趣,能帶給人很多很多的知識,不愧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記得《成語故事》中的有一則《驕兵必敗》。

它寫的是:魏相是我國漢朝的一名有名的官員,他當過好多的官。據說,他很小的時侯就讀過《易經》,文章寫得好,也很有見解。公元前65年,匈奴人攻打漢朝,匈奴人打了敗仗,向北方逃去。當時漢朝的皇帝漢宣帝,准備追擊打垮匈奴。那時魏相正當丞相。魏相對皇帝說:「我聽人家說兵分4種:義兵、應兵、貪兵、驕兵。還說義兵打仗會勝利,應兵一定能克服敵人的進攻,搶寶貝的貪兵不會打仗,驕兵必然會打敗仗。」皇帝聽了覺得有道理,就放棄了追擊的念頭。後來,人們就根據這句話總結出「驕兵必敗」這個成語。讀到這我才發現,魏相的學問真是太淵搏了。他用了寥寥數語就讓漢宣帝知道了驕兵必敗的道理。但我自己何嘗不是跟漢宣帝一樣?只要做了什麼好事,比如說老師今天誇獎了我,我回家就馬上得意地告訴爸爸媽媽,但是爸爸媽媽聽了後往往只會說:「知道了!」現在想想,真是汗顏。
成語故事是我國歷史不可磨滅的一大部分,每一個成語背後都有一個精彩的故事,蘊含了豐富的知識和人生哲理。大家都來讀《成語故事》吧!

⑺ 喻意驕兵必敗的成語故事

您好,很高興能為您解答,關於這個問題,我為您做了以下的解答:

漢朝時,軍隊經常在周邊地區和匈奴國的軍隊發生戰爭。公元前68年,雙方又發生了一次戰爭,漢軍佔領了車師國,匈奴於是派騎兵襲擊車師國。
聽到這個消息,當時的皇帝漢宣帝趕忙召集群臣商量對策。在群臣中有兩種意見:將軍趙充國主張攻打匈奴國,使他們不再騷擾車師國;而宰相魏相則不以為然,他對漢宣帝說:「近年來匈奴並沒有侵犯我們的邊境,我們邊境上的老百姓生活困難,怎能為了一個小小的車師國再去攻打匈奴呢?況且我們國內還有許多事情要做,不但有天災還有人禍。官吏需要治理,違法亂紀的事情也在增多。現在擺在眼前的事情不是去攻打匈奴,而是整頓朝政,治理官吏,這才是大事。」接著,魏相又指出了攻打匈奴的後果:「如果我們出兵的話,即使是打了勝仗,也會後患無窮。因為如果仗著國家強大、人民眾多而出兵攻打別人,炫耀武力,這樣的軍隊就是驕橫的軍隊,而驕橫的軍隊一定會滅亡的。(原文是:『恃國家之大,矜民人之眾,欲見威於敵者,謂之驕兵,兵驕者滅。』)我們漢朝的軍隊應該做一支文明而威武的軍隊,而不是驕橫的軍隊啊!」漢宣帝認為魏丞說的有道理,便採納了他的意見,沒有出兵去攻打匈奴。
後來,人們便用「驕兵必敗」來比喻自負強大而輕敵的軍隊必會打敗仗。驕,驕橫;兵,軍隊。


  • 望採納!來玩吧知道團隊教育科學總分類第14名,隨時為您解答問題!

⑻ 哀兵必勝成語故事

哀兵必勝
āibīngbìshèng
[釋義] 哀兵:由受迫而悲憤地奮起反抗的軍隊。一說「哀;憫也」。憐惜和慈愛士卒。①指因受欺侮而懷著激憤情緒為正義而戰的軍隊一定能打勝仗。反引申為由橫遭侵凌殘害而悲憤滿腔的國家和民族;能奮起抗戰;必獲勝利。②慈愛士卒而得人心者勝。
[語出] 《老子·德經》第六十九章:「故抗兵相加;哀者勝矣。」
[正音] 勝;不能讀作「shēnɡ」。
[辨形] 哀;不能寫作「衰」。
[近義] 師直為壯
[反義] 驕兵必敗
[用法] 用作褒義。
[結構] 主謂式。
[辨析] 「哀」是指悲憤激昂;不是「悲哀」的意思。
[例句] ~!中國人民終於贏得了抗日戰爭的最後勝利。
[英譯] 。

⑼ 成語故事驕兵必敗

驕兵必敗
jiāobīngbìbài
[釋義] 驕兵:恃強輕敵的軍隊。恃強輕敵的軍隊必定失敗內。
[語出] 漢·班固容《漢書·魏相傳》:「恃國家之大;矜民人之眾;欲見威於敵者;謂之驕兵;兵驕者滅。」
[正音] 驕;不能讀作「jiáo」。
[辨形] 驕;不能寫作「嬌」。
[近義] 一敗如水
[反義] 哀兵必勝
[用法] 多含勸誡性質。一般用於「古人雲」之類短語之後。一般作主語、賓語、定語。
[結構] 主謂式。
[例句] 古人說:「~"。這正是曹操敗於赤壁的根本原因。

⑽ 驕兵必敗的故事

《漢書·魏相傳》:「恃國家之大,矜人民之眾,欲見威於敵者,謂之驕兵,兵驕者滅。」

西漢時期,車師國騷擾漢朝邊境,漢宣帝決定派侍郎鄭吉等人,將一大批免刑的罪人送到渠犁城一帶,讓他們開墾耕種,屯積糧食,以備攻打車師國之用。秋收時節,糧食豐收,官帝才派漢軍去攻打車師。
車師國王不知所措,連忙向匈奴求救,誰知匈奴兵遲遲不到,車師國無奈只好投降了漢軍。戰後,侍郎鄭吉派三百士兵留駐車師國,自己帶兵返回了渠犁。
當得知漢軍主力撤出了車師,匈奴立即派騎兵襲擊車師,鄭吉迅速前來救援。因敵眾我寡,也被匈奴軍給圍圃住了,鄭吉趕緊派人去漢都求救。
漢宣帝聽到這個消息,立刻召集文武百官商議對策。趙充國主張趁匈奴勢力尚弱,派兵攻打其右翼,迫使它從車師撤軍。丞相魏相卻有不同的主張,他對皇帝說:「最近幾年,匈奴沒有來侵擾我們的邊境,現在為了車師而去攻打他,在道理上是講不通的:而且邊境上的百姓生活很困難,無衣無糧,只能穿羊皮、狗皮以草籽充飢。怎能輕易興兵打仗呢?再說國內也連年遭受災害,人民吃不飽穿不暖,加上郡縣的許多官吏不稱職,風俗、道德方面也出現了問題,發生了很多起兒子殺父親、妻子殺丈夫的案件。我認為眼前最重要的是整頓朝綱,任用賢能,如果一定要出兵攻打匈奴的話,即使勝利了,也會產生無窮的後患。倚仗著國人人多而窮兵黷武,就是驕傲的軍隊,這樣的軍隊是註定要失敗的。」
漢宣帝聽從了魏相的意見,決定不大規模地攻打匈奴,只是調動一部分軍隊開到車師附近,援助鄭吉的軍隊返回了渠犁。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