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文言文成語教學設計

文言文成語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 2020-11-21 10:14:18

Ⅰ 談怎樣進行文言文教學設計

1、原則:言、文結合。讀寫結合。
2、流程:常態課:分段講解,內容概括領先,文言詞語教學跟進。優質課:預習檢查生字——展開內容教學——點點句子翻譯——結合寫作訓練(過程中不斷閱讀推進)

Ⅱ 文言文蔡書生教學設計

杭州北關門外有一所房子,經常鬧鬼,人都不敢居住,所以把房子鎖的嚴嚴實實的。有一個書生姓蔡,想要買這所房子。人們都告訴他危險,蔡書生不聽。買好房子以後,他的家人都不願意去住,於是蔡書生自己一個人去房子里點著燈燭坐著。到了半夜,只見有一個美女飄然而來,脖子上系著紅綢子,向蔡書生盈盈拜下,隨後在房樑上系了一根繩子,伸著脖子就套進去了。蔡先生一點都不害怕。那美女又系了一根繩子在旁邊,向蔡先生微笑招手,蔡先生伸了一隻腳進去,美女笑著說:「您錯了呢!」蔡先生微微一笑:「是你錯了才有今天,我可沒有錯!」美女鬼莞爾一笑,又一次深深拜倒,飄然而去。從此以後,再沒有發生怪異的事情,蔡先生也高中及第,後來有人說,這個人士就是布政使蔡炳候。

Ⅲ 請談談文言文教學設計特別需要重視哪些問題

誦讀、積累是文言文課堂教學設計中不可或缺的兩大板塊,那麼如何指導學生進行誦讀和積累呢?聽了劉湘玉老師的報告,我對自己的文言文課堂教學進行了反思。

專家說:「背誦是教學的最佳途徑。」確實如此,從新課標對文言文教學的要求來看,越來越清晰的表露出對誦讀要求的情有獨鍾,因此,誦讀法成了初中文言文教學的基本方法,也是從教學實際中摸索出來的有效方法。俗話說得好,「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就是這個道理。

誦讀的形式方法很多。可以笑著讀,呼喊著讀,也可以搖頭晃腦的讀;有自由讀、齊聲讀,也有指名讀;有共性的賞讀,也有個性的品讀。總之讓學生反復的讀,在讀中感悟、讀中品味、讀中鑒賞,在讀中受到熏陶。對那些優秀篇章、名言佳句可反復誦讀體味,做到「讀了又思,思了又讀,自然有味,乃至愈讀愈有味,趣味無窮。」例如教學《岳陽樓記》這樣的名篇,就讓學生在反復的朗讀中體會駢句整齊、琅琅上口的特點,領略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曠達胸襟以及他那「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宏大抱負。讀時要「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進一步做到有輕有重、抑揚頓挫的讀出感情來,就能大大增強了閱讀的形象感、意蘊感和情趣感。對要求背誦的文言文,還要加強背誦的指導。如學《木蘭詩》一詩,背誦是本篇的教學重點,老師可以做如下指導:全詩共14節,除「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雲鬢,對鏡帖花黃」是六句一節外,其餘都是四句一節,一節一節的讀,一節一節的背,再合節為段,就比較容易成誦。另外,利用詩中的排比句、對偶句、復沓句、頂真句等句式特點,幫助記誦。經過這樣的指導,學生便可以做到當堂背誦,而且背得准確無誤。

讀文言文還要遵循誦讀的步驟和規律。第一,讀准字音;第二,讀清句讀、讀懂文意;第三讀美意境與情感。如學習《三峽》這種歌詠自然山水的優秀篇章,因為在作品中作者都融入了自己的細膩情思,所以更應注重誦讀。可以引導學生先默讀,對照注釋疏通文字,初步感知文章的內容,做到讀通;然後再通過反復朗讀,體會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做到讀懂;在此基礎上最後達到讀美,把句子的美、景色的美、情感的美都讀出來,體會作品的思想感情和風格特色。

誦讀是語文課堂教學中最重要的教學形式,課堂上應充滿琅琅的讀書聲,它對於培養學生的語感能力,提高學生聽說讀寫水平,都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尤其文言文教學更離不開讀,因此,在初中文言文教學中要高度重視誦讀的作用,不要因為課堂上時間緊張而忽略朗讀。應該讀得沸沸揚揚,讀得字正腔圓;讀出層次,讀出緩急,讀出情感。

在文言文課堂教學中,不僅要重視誦讀的設計,還要根據每篇文章的特點設計積累。

學文言文,摘錄積累尤其重要,要善於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積累習慣。要求學生都准備一個筆記本,建立文言知識庫。還可以指導學生准備卡片,摘抄常用文言實詞、虛詞、通假字、古今詞意差異,記錄一些成語、警句、詩詞曲中的名句。例如,學習《論語十則》,可以把以下幾項內容做成卡片積累起來或記錄在筆記本上。一是通假字:1、「不亦說乎」的「說」,同「悅」,有「愉快、高興」之意。2、「誨女知之乎」的「女」同「汝」,「你」的意思。3、「是知也」的「知」同「智」,「聰明」之意。二是文言虛詞「而」的用法:1、連詞,表示承接,如「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擇其善者而從之」2、連詞,表示並列,像「任重而道遠」。3、連詞,表示轉折,如「為人謀而不忠乎」「學而不思則罔」。三是名言警句,「溫故而知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等。如果在摘錄名言時,再做一點批註或點評,會更好。隨著新課的學習,所學文言文數量的增多,對每篇文言詞彙的整理積累就不能局限於該篇,要回顧翻查從前學過的意義和用法,並做到縱向積累和橫向積累相結合。此外,進行積累不是機械的照抄照搬,而是讓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聯系、歸類、比較。例如學到「薄暮冥冥」(范仲淹《岳陽樓記》)的「薄」時可引出成語「日薄西山」。講到「長煙一空」的「一」字,可以聯系「傳一鄉秀才觀之」(王安石《傷仲永》);學到「但坐觀羅敷」(《陌上桑》)的「坐」可聯系「停車坐愛楓林晚」(杜牧《山行》)。長此以往,就能體會到積累帶來的益處。也只有不斷積累,才能積跬步以至千里,聚細流而成江河。積累是一件很有趣的而又很有意義的事情,大部分學生會樂此不疲。

Ⅳ 成語在文言文教學中的妙用

注重成語在文言文教學中的妙用,寓教於樂,讓文言文教學由「 首怕」變為 「 首愛」。如果以一般中學生耳熟能詳的成語為切入點,利用成語中豐富的文言知識,來導入或融入文言文教學,或許能寓教於樂從而充分調動、發揮學生主體性,使學生循序漸進、化難為易、由已知輕松自覺地去探求未知,既提高文言文課堂教學質量,又體現了語文的人文性,順應終身學習的要求。
比如學〈論語〉十則,如果能從通俗易懂的成語入手, 了解孔子的七情六慾, 看看孔子的喜怒哀樂,來增強對孔子思想的理解認識。 反映孔子教育思想精髓的成語 ( 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循循善誘、為人師表 、 溫故知新、 實事求是、舉一反三),形容孔子的成語 ( 韋編三絕:孔子年老時,回家鄉編書和講學,工作挺忙的,但仍堅持學習。 有一次,他得到一部《 周易》。這是一部最難懂的古書。孔子決心要讀懂弄通。他把幾十斤重的 《 周易》抱回家去,一遍不懂,來二遍,三遍,因為讀的遍數多了把串聯竹木簡的牛皮帶子都磨斷多次,換了多次新帶子。後來人們就把這個故事編為一句成語,叫做 「 韋編三絕」,以此形容孔子勤奮好學的精神)由此,引導學生研究性學習或合作性學習去歸納收集 《 孟子》中的成語( 緣木求魚 杯水車薪 事半功倍 自暴自棄 一暴十寒 與人為善 赤子之心 當務之急 知人論世 出類拔萃 捨生取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成語在古詩鑒賞中也可以妙用。古詩鑒賞中抓成語典故把握主旨情感李商隱《 錦瑟》也可以從頷聯 「 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 中提煉寓言典故 ( 成語 「 莊周夢蝶」---昔者莊周夢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 表現了一種人生如夢的人生態度) ( 成語「 望帝啼鵑」常指悲哀凄慘的啼哭。 )把握全詩感情基調從而去推想與錦瑟的關聯。 原來,錦瑟繁弦,哀音怨曲,引起詩人無限的悲感,難言的冤憤,如聞杜鵑之凄音,送春歸去。

Ⅳ 文言文南轅北轍教學設計

寓言顯著的特點就是運用一個故事情節的開展,從而揭示一個道理。
在教學《南轅北轍》這一課時,因此必須讓學生充分的理解課文所蘊含的道理。出於這樣的考慮,可以確立兩個教學目標:1、朗讀課文抓住關鍵語句撰寫劇本,能感悟人物的說話語氣,並能通過合理的想像給人物添加合理的動作及表情。
2、通過表演,感悟人物形象,結合生活實際體會故事蘊含的道理。

Ⅵ 把成語教學揉進文言文的學習中

把成語教學揉進文復言文制的學習中,是一種不錯的教學設計,可以讓學生不但加深對文言文的理解,還能更好地掌握成語。例如:學習《守株待兔》時,有「兔走觸株,折頸而死」的話,其中的走,意思是跑,與成語「走馬觀花」中的走意思相同。

Ⅶ 如何開展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設計

注重基礎字詞的整理,各種此類活用、句式也要整理歸納,總之,要夯實基礎。

Ⅷ 六年級第一課《文言文兩則》教案

網路上有

學奕》

教學目標:

1、學會三個生字,理解語句意思,把握課文內容,體會做事要專心致志的道理。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做到正確、節奏停頓得當、抑揚頓挫,從反復誦讀中初步感受文言文的語言特點。

3、初步了解學習文言文的方法,培養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讀懂每句話的意思,正確地斷句,流利地朗讀、背誦。

教學過程:

一、 粗讀課文 設疑自究

(一)、激趣導入

1、老師復述《孟母三遷》典故,學生猜。

2、簡介作者,認識孟子。

學生自讀課本小資料:孟子名軻,字子輿,戰國時期魯國人,我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繼孔子之後的儒學大師,被尊稱為「亞聖」後世將他和孔子合稱「孔孟」他和他的弟子共同匯編了《孟子》一書。

3、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孟子的一篇經典文章

(1)、板書課題,質疑。

(2)、引導學生看插圖理解題目(課件出示插圖)。理解題目後還想知道什麼?

(二)、自讀設疑

1、自讀課文,讀准字音,讀通句子。

2、讀中談感受(文言文難讀、難懂)。

3、老師范讀

(1)、聽節奏,標出停頓和讀錯、讀不準的字音。

(2)、你們聽出剛才老師在讀這篇文言文時與白話文有什麼不同嗎?(總結朗讀方法:朗讀時速度比較慢,句中停頓多)

4、學生同桌互相練讀。

5、指明朗讀,注意正音:鴻鵠(hu) (fu)弗若與 弓繳(zhuo)

6、喲,你們一下子似乎變成了滿腹詩文的少年書生了!在熟讀課文情況下還有什麼疑問?

7、生質疑。

二、精讀課文 解疑合究

1、書讀百遍其義自現,如果方法恰到好處學起來會更省勁,讓我們拿起課本一起讀譯文初讀課文。

2、小組合作,古文、譯文對比閱讀,解疑探究。

三、品讀課文 質疑再究

1、安靜的思考,熱鬧的討論,讓老師覺得同學們對學習文言文很有熱情,有什麼收獲嗎?有什麼發現嗎?誰敢為天下先?―――就是誰敢第一個發言?(有生舉手)好!敢為天下先的人出現了。請大膽地匯報給大家聽

生:我發現文中有很多之,但是意思都不相同

2、真是一個偉大的發現

出示: 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

3、鼓勵學生在「之」字上批註字的意思或者在譯文中畫出對應的意思。

4、匯報交流

△「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

(1)、引導學生對照譯文,說說句子的意思,同時藉助圖片,幫助學生初步掌握理解文言文詞句的基本方法。

(2)、相機指導學生理解「者」、「也」的含義。

生:善於下棋的人。

師:說得都對。這樣看來,這個「者」字,嚴格地說應該當什麼「的人」來講。你看你剛才講的:作者――作文章的人,讀者――讀文章的人,勝利者――獲得勝利的人,都是「的人」,是嗎?

△「使弈秋誨二人弈……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

(1)、交流對這每句話的理解,再明白幾個「之」的不同意思。

(2)、大家讀通了課文,現在有讀懂了課文。那麼,同樣是跟弈學棋的兩個人?為什麼一個人學得好?另一個人學不好呢?

生:一個人專心致志,另一個人三心二意。

生:一個人學得很專心,另一個人想著怎麼把天鵝射下來。

師:能讀出他們各自的表現嗎?(文中)

生:找句子 讀

師:是後一個徒弟的智力不如前一個人嘛?---------------為是其智弗若與?

△「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

(1)、理解交流句意,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話把句子的意思說明白,說順暢。

(2)、指導朗讀,體會文言文朗讀的語氣(一問一答的形式)

5、他們倆對待學習各持有什麼樣的態度-----一人專心致志,一人三心二意,專心致志這個成語就出自《學弈》一文,你們還能用不同的成語概括他們兩人的表現?

專心致志----------心不在焉

一心一意----------三心二意

聚精會神----------心猿意馬

一絲不苟----------東張西望

6、表演讀

四、檢測反饋 拓展延伸

1、課文學到這兒,對你們來說一定有了很深的啟迪,那就是-----------無論做什麼事都要專心致志。是的,因為態度決定一切。來同學們,發揮我們的才能為生活中所有做事三心二意的人創作幾句警示語,為他們指明道路。

2、 學生自創警示語:

五、推薦閱讀 提高素養

1、推薦閱讀出示「今夫弈之為數,小數也,不專心致志,則不得也。」(《孟子?告子》原文中未選入本課的一句話),同桌理解交流,加深對課文思想內涵的感悟。

2、搜集《刻舟求劍》、《守株待兔》等文言小故事讀一讀。

3、擴寫或者創編故事。(假如兩個人都專心致志,結果會如何?)

附:板書設計

學弈

專心致志,學有所獲三心二意,一無所得

態度決定一切

《兩小兒辯日》教案

教學目標:
1. 組織學生閱讀課文,讀准、理解課文中的生字、新詞;
2. 結合課文中的書下注釋提示合作讀文,能掌握課文的大意;
3. 培養學生質疑問難,探究知識的興趣,激發學生的創新熱情。
教學重點:
1. 組織學生閱讀課文,讀准、理解課文中的生字、新詞;
2. 結合課文中的書下注釋提示合作讀文,能掌握課文的大意。
教學難點:
1. 培養學生質疑問難,探究知識的興趣,激發學生的創新熱情。
教學時數: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 情境導入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不知大家是否還記得這是誰的至理名言(孔子),誰能解釋這句話的意思?的確,孔子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列子》里記載的一則寓言故事就進一步證實了孔子的言行一致,同學們想聽這個故事嗎?
二、 整體感知
1. 師范讀課文。
2. 自由讀。(讀出朗讀節奏)
3. 指名讀。
4. 集體讀。
5. 學生質疑,從文中找出不懂的字、詞、句,小組合作。
預設:湯:熱水 去:距離 以:認為
東:向東 為:同謂說 知:同智,智慧
一兒以日初遠,而日中時近也。(省略句)
三、 合作探究
1. 文中兩小兒為什麼在爭辯?
明確:太陽離人的遠近
2. 他們各自的觀點是什麼?
明確:小兒甲:日初近,日中時遠
小兒乙:日初遠,日中時近
3. 支撐他們觀點的理由是什麼?
明確:視覺/觸覺
4. 那麼他們的想法有道理嗎?生活在現代科技發達社會的你,能用所學的科技知識對他們的看法作一合理的解釋嗎?
四、 領悟升華
1. 這場爭辯結果如何?有無勝負?
明確:沒有勝負,作為裁判者的孔子「不能決也」。
2. 作為裁判者的孔子為何不隨便下個結論呢?
明確:實事求是,大量事實表明,做學問、做人一定不能不懂裝懂,否則後患無窮。

3. 對與文中的人物,你最喜歡哪一位?給你一個機會,你想對他說什麼?
預設:兩小兒:(1)勇於探索和創新的精神;
(2)獨立思考,大膽質疑的精神;
(3)看問題不能片面,被事物表象所迷惑。
孔子: (1)人再有學問也會有自己不懂的地方,「活到老,學到老。」
(2)實事求是的精神。

五、 課堂小結
通過本堂課的學習,你對自己今後的人生或學習有何新的打算?
師小結:聽了幾位同學對自己以後的規劃,從你們的話語中老師感受到了真誠,心動不如行動,老師希望同學們都能有目標的認真踏實朝著自己的人生規劃邁進!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