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牛衣帶泣成語故事

牛衣帶泣成語故事

發布時間: 2020-11-21 10:30:36

A. 關於牛、虎的對聯、成語故事

成語
牛刀割雞、牛刀小試、牛高馬大、牛鬼蛇神、牛黃狗寶、牛驥同皂、牛角書生、牛角之歌、牛郎織女、牛馬襟裾、牛溲馬勃、牛蹄中魚、牛聽彈琴、牛童馬走、牛羊勿踐、牛衣病卧、牛衣對泣、牛衣歲月、版築飯牛、充棟汗牛、老牛舐犢、筆誤作牛、喘月吳牛、吹牛拍馬、槌牛釃酒、對牛彈琴、飯牛屠狗、放牛歸馬、犀牛望月、犀照牛渚、服牛乘馬、歸馬放牛、汗牛充棟、呼牛呼馬、瘠牛僨豚、瘠牛羸豚、繭絲牛毛、繭絲牛毛、九牛一毛、牽牛下井、敲牛宰馬、蛇神牛鬼、犁牛之子、馬勃牛溲、馬面牛頭、馬牛襟裾、

諺語
牛不吃水強按頭:比喻強迫人做不願作的事。
牛不知角彎,馬不知臉長:比喻人缺乏自知之明.
牛有千斤之力,人有倒牛之方:比喻對手再強也會有辦法制伏。
牛不吃水強按頭:比喻強迫人做不願作的事。
牛不知角彎,馬不知臉長:比喻人缺乏自知之明.
牛犢子追兔子,有勁使不上:指受某種條件限制,有力氣也使不出來。
牛耕田,馬吃谷:比喻待遇不公平,受苦的受苦,享福的享福。

名言警句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魯迅
我好象一隻牛,吃的是草,擠出的是奶、血。 —— 魯迅
老牛亦知夕陽晚,不用揚鞭自奮蹄。
風吹草低見牛羊。――《樂府詩集·敕勒歌》
系向牛頭充炭直。――唐·白居易《賣炭翁》
不數歲,田百頃,樓閣萬椽,牛羊蹄躈各千計。――《聊齋志異·促織》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魯迅
純離為牛。――《左傳·昭公五年》
東鄰殺牛。――《禮記·坊記》
牛曰太牢。――《大戴禮記·曾子天圓》
牛有千斤之力,人有倒牛之方。
牛套馬,累死倆。
牛頭不對馬嘴。
牛皮不是吹的,火車不是推的。
虎年祝福對聯:
◎春光萬道、虎威千山
◎春日春起色、虎年虎生威
◎歲是春作首、虎是百獸王
◎新年生虎氣、祖國起龍圖
◎虎膽英雄氣、龍魂志士心
◎道祖騎牛去、趙公跨虎來
◎宏謀抒虎嘯、士氣奮鷹揚
◎山嵐呈虎性、春色暖人心
◎春風春起色、虎歲壯虎威
◎燕飛水花俏、虎躍山勢雄
◎龍引千江水、虎越萬重山
◎虎躍龍騰碧海、鶯歌燕舞春風
◎人間喜慶康平世、虎歲承歡幸福春
◎虎躍龍騰生紫氣、風調雨順兆豐年
◎一代英豪生虎氣、三春楊柳動鶯歌
◎江山一統騰龍日、歲月三春入虎年
◎虎踞龍盤今勝昔、花香鳥語舊更新
◎春光春色源春意、虎將虎年揚虎威
◎人入虎年增虎勁、門添春色發春輝
◎丑舊寅新宏圖展、牛歸虎躍春意濃
◎丑去寅來人益健、牛奔虎躍春愈新
◎人入虎年鼓虎勁、景添春色揚春輝
◎中華虎年虎添翼、神州龍驤龍騰空
◎龍騰虎躍人間樂、鳥語花香天下春
◎虎步龍驤,一代英才造氣勢鵬飛鯤擊,千年古國炳新篇
◎春到人間,虎虎添生氣、日煊赤縣,熊熊炳壯姿
◎虎躍龍騰一代英雄造時勢、山明水秀萬里春色泛桃花
◎乘春風春雨播遍地春色、鼓虎年虎勁創驚天宏圖
◎虎躍龍騰碧海黃山妝玉宇、鶯歌燕舞春風旭日蔚神州 虎背熊腰:
像虎那樣寬厚的背,像熊那樣粗壯的腰。形容肢體粗大強壯。虎踞龍盤
踞:蹲。像虎蹲著,像龍盤曲。形容地勢雄偉險要。虎口拔牙
在老虎嘴裡拔牙。比喻冒著極大的危險除掉有害的人或物。例:馬鈺《玩丹砂·贈閻先生》:「猛虎口中敲玉齒,驪龍貪下奪神珠。這般手段稱吾徒。」虎尾春冰
踏著老虎的尾巴走在春季的正在消融的薄冰上。比喻處境極其險惡,心情非常憂懼。虎視眈眈
像老虎那樣兇狠而貪婪地注視著。虎頭虎腦
健壯憨厚的樣子(多指兒童、小夥子)。虎嘯風生
形容豪奮起,大展宏圖。放虎歸山
把老虎放回山林,比喻自留禍根。狼吞虎咽
形容吃東西又猛又急。如虎添翼
比喻本領很大的人又增加了新的助力,本領更大。也比喻凶惡的人得到援助更加凶惡。與虎謀皮
與虎商量,要剝下它皮。比喻與惡人商量,要他犧牲自己的利益,一定辦不到。風虎雲龍
比喻明君賢臣相遇而情投意合,相得而益彰。或可作"雲龍風虎" 虎體原斑
意思是說老虎生來就有美麗的斑紋,並以此來比喻出身將相富貴之家。虎生文炳
意思是說老虎生來就有鮮艷的彩色斑紋,比喻其本性不變,外表依然。虎豹之父
意思是說虎和豹的外表生來就有顯著的斑紋,易引起狩獵者的注意和捕獲,比喻人的才智流於表面,而常有意外之災禍。龍驤虎步
比喻人在行走時,像龍馬一們高昂著頭顱,像老虎一樣邁著雄健的步伐,形容人威武雄壯的不凡氣慨和神態。龍驤虎視
比喻人像龍馬一樣高昂著頭顱,像老虎一樣注視著獵取的對象,比喻某人雄才大略,或者襟袍不凡,高瞻遠矚的威武英姿。虎蟋虎踞
如巨龍一樣盤曲,如猛虎一樣踞坐,形容地勢的險要、雄偉與堅固。龍潭虎穴
比喻危險的地方或者說身處險惡之地。羊質虎皮
比喻某人虛有其外表,而無實際,忘乎所以,外強中干。羊入虎群
比喻身投羅網,身取滅亡,弱者落入強者或者好人陷入壞人的手裡或中了圈套,都可以謂之曰"羊入虎群"。虎口餘生
比喻危險的境地,如身在虎口中,隨時有被吃掉的危險或歷經大難大劫,得以死裡逃生,僥幸地保全了性命。虎尾春水
比喻人處境極其危險、凶惡。幫虎吃食
比喻幫助惡人做壞事。暴虎馮河
暴虎:空手搏虎;馮河:涉水過河。比喻有勇無謀,魯莽冒險。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焉:怎麼。不進老虎窩,怎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親歷險境就不能獲得成功。藏龍卧虎
指隱藏著未被發現的人才,也指隱藏不露的人才。鴟目虎吻
鴟:鷂鷹,一種猛禽;吻:嘴唇邊。形容人相貌陰險凶惡。初生牛犢不怕虎
比喻青年人思想上很少顧慮,敢作敢為。春冰虎尾
踩著老虎尾巴,走在春天將解凍的冰上。比喻處境非常危險。打馬虎眼
故意裝糊塗蒙騙人。 大人虎變
虎變:如虎身花紋的變化。比喻居上位者出處行動變化莫測。大賢虎變
虎變:如虎身花紋的變化。比喻居上位者出處行動變化莫測。調虎離山
設法使老虎離開原來的山岡。比喻用計使對方離開原來的地方,以便乘機行事。惡虎不食子
即使凶惡的老虎也不吃自己生下的小老虎。比喻不傷害親近者。餓虎飢鷹
比喻兇殘貪婪。餓虎撲食
象飢餓的老虎撲向食物一樣。比喻動作猛烈而迅速。餓虎撲羊
象飢餓的老虎撲向食物一樣。比喻動作猛烈而迅速。餓虎之蹊
比喻非常危險的處所。二虎相鬥,必有一傷
兩只凶惡的老虎爭鬥起來,其中必有一隻受傷。比喻敵對雙方實力都很強,激烈斗爭的結果,必有一方吃虧。放虎歸山
把老虎放回山去。比喻把壞人放回老巢,留下禍根。放虎自衛
放出老虎來保衛自己。比喻利用壞人而自招災禍。風從虎,雲從龍
比喻事物之間的相互感應。風虎雲龍
虎嘯生風,龍起生雲。指同類事物相互感應。舊時也比喻聖主得賢臣,賢臣遇明君。伏虎降龍
伏:屈服;降:用用威力使屈服。用威力使猛虎和惡龍屈服。形容力量強大,能戰勝一切敵人和困難。關門養虎,虎大傷人
比喻縱容助長壞人壞事,到頭來自己受害。官虎吏狼
官如虎,吏如狼。形容官吏貪暴。狐虎之威
狐狸與老虎相互勾結而表現出來的威勢。比喻權貴當道者與其爪牙串通一氣而發出的淫威。狐假虎威
假:借。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勢。比喻依仗別人的勢力欺壓人。虎背熊腰
形容人身體魁梧健壯。虎不食兒
老虎兇猛殘忍,但並不吃自己的孩子。比喻人皆有愛子之心,都有骨肉之情。虎鬥龍爭
形容斗爭或競賽很激烈。虎踞龍盤
形容地勢雄偉險要。虎口拔牙
比喻做十分危險的事情。虎口逃生
老虎嘴裡倖存下來的生命。比喻逃脫極危險的境地僥幸活下來。虎口餘生
老虎嘴裡倖存下來的生命。比喻逃脫極危險的境地僥幸活下來。虎狼之勢
形容極兇猛的聲勢。虎落平川
平川:地勢平坦的地方。老虎離開自己稱王稱霸的深山老林,落到了平地上。比喻有權有勢或有實力者失去了自己的權勢或優勢。虎珀拾芥
琥珀摩擦後生電,能吸引細小的東西。比喻互相感應。虎入羊群
老虎跑進羊群。比喻強大者沖入柔弱者中間任意砍殺。虎生三子,必有一彪
比喻眾多子女之中,一定有一個超群出眾的人。虎視眈眈
眈眈:注視的樣子。象老虎那樣兇狠地盯著。形容心懷不善,伺機攫取。虎體熊腰
形容身材魁梧,體格健壯。虎頭虎腦
形容壯健憨厚的樣子(多指兒童)。虎頭蛇尾
頭大如虎,尾細如蛇。比喻開始時聲勢很大,到後來勁頭很小,有始無終。虎頭燕頷
舊時形容王侯的貴相或武將相貌的威武。虎尾春冰
踩著老虎尾巴,走在春天將解凍的冰上。比喻處境非常危險。虎卧龍跳
形容字勢雄渾超逸。虎嘯風生
嘯:長鳴。猛虎長鳴,則大風四起。比喻英雄人物順應時代潮流而出現,並且對社會產生極大的影響;亦指豪傑奮起,大展宏圖。虎穴龍潭
龍潛居的深水坑,老虎藏身的巢穴。比喻極險惡的地方。畫虎成狗
畫老虎不成,卻成了狗。比喻模仿不到家,反而不倫不類。畫虎畫皮難畫骨
比喻認識一個人容易,了解一個人的內心卻難。畫虎類狗
類:象。畫老虎不成,卻象狗。比喻模仿不到家,反而不倫不類。飢鷹餓虎
比喻兇殘貪婪。將門虎子
將門:世代為將的人家。比喻父輩有才能,子孫也身手不凡。也指後生子弟不辱門庭。降龍伏虎
原是佛教故事,指用法力制服龍虎。後比喻有極大的能力,能夠戰勝很強的對手或克服很大的困難。九牛二虎之力
比喻很大的力氣。常用於很費力才做成一件事的場合。開柙出虎
柙:關猛獸的木籠。原指負責看管的人未盡責任。後多比喻放縱壞人。苛政猛於虎
指殘酷壓迫剝削人民的政治比老虎還要可怕。狼貪虎視
象狼一樣貪婪,象老虎一樣睜大眼睛盯著。比喻野心很大。狼吞虎咽
形容吃東西又猛又急的樣子。老虎頭上撲蒼蠅
比喻自己找死。老虎頭上搔癢
比喻不自量力。兩虎相鬥
比喻力量強大的雙方相搏鬥。龍盤虎踞
盤:曲折環繞;踞:蹲、坐。好像盤繞的龍,蹲伏的虎。特指南京。亦形容地勢雄偉險要。龍蟠虎踞
象龍盤著,象虎蹲著。形容地勢雄偉險要。特指南京。龍潭虎窟
窟:洞穴。潭:深水池。龍居住的深水潭,虎棲身的巢穴。比喻極其凶險的地方。龍潭虎穴
龍潛居的深水坑,老虎藏身的巢穴。比喻極險惡的地方。龍騰虎躍
象龍在飛騰,虎在跳躍。形容跑跳時動作矯健有力。也比喻奮起行動,有所作為。龍跳虎卧
比喻文筆、書法縱逸雄勁。龍驤虎步
象龍馬昂首,如老虎邁步。形容氣慨威武雄壯。龍驤虎視
象龍馬高昂著頭,象老虎注視著獵物。形容人的氣慨威武。也比喻雄才大略。龍行虎步
原形容帝王的儀態不同一般。後也形容將軍的英武姿態。龍吟虎嘯
象龍在鳴,虎在嘯。比喻相關的事物互相感應。也形容人發跡。龍爭虎鬥
形容斗爭或競賽很激烈。魯魚帝虎
指文字傳抄錯誤。騎虎難下
騎在老虎背上不能下來。比喻做一件事情進行下去有困難,但情況又不允許中途停止,陷於進退兩難的境地。前門拒虎,後門進狼
比喻趕走了一個敵人,又來了一個敵人。前怕狼,後怕虎
比喻膽小怕事,顧慮太多。前怕龍,後怕虎
比喻膽小怕事,顧慮太多。喬龍畫虎
形容假心假意地獻殷勤。驅羊攻虎
驅:趕。驅趕羊群去進攻老虎。形容以弱敵強,力量懸殊,必遭覆滅。如虎添翼
好象老虎長上了翅膀。比喻強有力的人得到幫助變得更加強有力。如狼似虎
象狼和虎一樣兇狠。比喻非常凶暴殘忍。乳犢不怕虎
比喻年輕人沒有畏懼,敢做敢為。三人成虎
三個人謊報城市裡有老虎,聽的人就信以為真。比喻說的人多了,就能使人們把謠言當事實。生龍活虎
形容活潑矯健,富有生氣。勢成騎虎
騎在老虎背上,要下來不能下來。比喻事情中途遇到困難,但迫於形勢,想停止也停止不了。談虎色變
色:臉色。原指被老虎咬過的人才真正知道虎的厲害。後比喻一提到自己害怕的事就情緒緊張起來。投畀豺虎
畀:給與。原指那種好搬弄是非的人,要把他扔出去喂豺狼虎豹。形容人民群眾對壞人的憤恨。為虎傅翼
傅:通「附」;翼:翅膀。替老虎加上翅膀。比喻幫助壞人,增加惡人的勢力。為虎添翼
替老虎加上翅膀。比喻幫助壞人,增加惡人的勢力。為虎作倀
倀:倀鬼,古時傳說被老虎吃掉的人,死後變成倀鬼,專門引誘人來給老虎吃。替老虎做倀鬼。比喻充當惡人的幫凶。畏敵如虎
害怕敵人如同怕虎一般。卧虎藏龍
指隱藏著未被發現的人才,也指隱藏不露的人才。握蛇騎虎
比喻處境極險惡。笑面虎
比喻外表善良,心地兇狠的人。燕頷虎頸
頷:下巴頦。舊時形容王侯的貴相或武將相貌的威武。羊入虎群
比喻好人落入壞人的手中,處境極端危險。羊質虎皮
質:本性。羊雖然披上虎皮,還是見到草就喜歡,碰到豺狼就怕得發抖,它的本性沒有變。比喻外表裝作強大而實際上很膽小。養虎遺患
遺:留下;患:禍患。留著老虎不除掉,就會成為後患。比喻縱容壞人壞事,留下後患。引虎自衛
引:招引。引來老虎,保衛自己。比喻企圖依仗惡人,結果反受其害。鷹揚虎視
象鷹那樣飛翔,如虎一般雄視。形容十分威武。與虎謀皮
跟老虎商量要它的皮。比喻跟惡人商量要他放棄自己的利益,絕對辦不到。與虎添翼
翼:翅膀。替老虎加上翅膀。比喻幫助壞人,增加惡人的勢力。雲龍風虎
虎嘯生風,龍起生雲。指同類的事物相感應。照貓畫虎
比喻照著樣子模仿。縱虎歸山
把老虎放回山去。比喻把壞人放回老巢,留下禍根。坐山觀虎鬥
比喻對雙方的斗爭採取旁觀的態度,等到雙方都受到損傷,再從中撈取好處。

B. 與牛有關的成語及典故

庖丁解牛:魏惠王時,庖丁解牛的技術令人贊嘆,掛牛頭賣馬肉的故事見於《晏子春秋》。而弦高販牛的故事更是傳為千古佳話。鄭國的弦高乾的是長途販運牛的生意。他趕著牛走在路上,正遇見一支打算偷襲鄭國的秦國軍隊。弦高急中生智,把販運的牛獻給秦軍主帥,說是奉鄭國國君之命前來勞軍,秦軍主帥以為陰謀敗露,便撤兵而回。
牛衣對泣:牛衣對泣說的是西漢時有個叫王章的人,家徒四壁,生活十分清苦。這年冬天,天氣寒冷,王章夫妻只得在地上鋪一層厚厚的草作床,身上蓋的是亂麻和草編成的「牛衣」。有一次,王章得重病,失去了生存的信心,躺在牛衣中哭起來。他一面哭,一面和妻子訣別。他妻子是個堅強、賢惠的女人,勸慰丈夫說:「我們雖然很窮,只要你養好身體,發憤讀書,目前的困境是可以改變的,為什麼要這樣絕望呢?」王章聽後,很受感動,決心生存下去。在妻子的照顧下,他的身體果然一天天好起來。終於功成名就,漢元帝時官至左曹中郎將,漢成帝時又從司隸校尉選拔為京兆尹。「牛衣對泣」這一成語,用來形容生活貧窮和困苦。
九牛一毛:出自於太史公司馬遷。漢朝名將李陵帶後討伐匈奴,不幸戰敗投降。漢武帝聽說後大罵李陵叛國。司馬遷認為李陵不是真心投降,而是在等待立功贖罪的機會,漢武帝聽到不同意見非常生氣,把司馬遷關入大牢,處以殘酷的腐刑。司馬遷本想自殺,但又想到自己只是一個地位低微的人。「假令仆伏法受誅,若九牛之一毛,與螻蟻何異。」司馬遷堅定了要活下去的信念,含辛茹苦寫成了《史記》這部偉大的世著,留芳千古。
牛角之歌:春秋時,寧戚很窮,想見齊桓公而出仕,一天,乘桓公出城迎客的機會,在車下喂牛,「扣牛角疾歌」。桓公聞而贊其為「非常人」,命後車載之,拜為上卿。見《呂氏春秋·舉難》、《晏子春秋·問下二》。漢劉向《說苑·尊賢》亦載此事。後以「牛角之歌」、「牛下歌」為窮士自求用。

C. 「牛」字有關的四字成語

太多了,網址自己看吧:

版築飯牛 (bǎn zhù fàn niú)
解釋:版築,造土牆;飯牛,喂牛。後以之為賢臣出身微賤之典。
出處:《書·說命上》載:相傳商代賢者傅說築於傅岩,武丁用以為相。《呂氏春秋·舉難》載:春秋時衛國賢者寧戚飯牛車下,扣牛角而歌,桓公異之,拜為上卿。
示例:古今相望,落落然如騎星辰,與夫起~者異矣。 ★唐·劉禹錫《唐故中書侍郎平章事韋公集紀》
更多相關內容(同義詞、反義詞、歇後語、典故、成語故事、英文、日文等......)

鞭打快牛 (biān dǎ kuài niú)
解釋:越是走得快的牛,越是用鞭子打它,讓它走得更快。比喻賞罰不明,獎懶罰勤。
出處:
示例:我們不能幹~的事情。
更多相關內容(同義詞、反義詞、歇後語、典故、成語故事、英文、日文等......)

丙吉問牛 (bǐng jí wèn niú)
解釋:看到牛的異常想起天氣變化,贊揚官員關心百姓疾苦。
出處:明·程登吉《幼學瓊林》第四卷:「楚王軾怒蛙,以昆蟲之敢死;丙吉問牛,恐陰陽之失時。」
示例:作為官員要像~那樣關心百姓疾苦。
更多相關內容(同義詞、反義詞、歇後語、典故、成語故事、英文、日文等......)

伯牛之疾 (bó niú zhī jí)
解釋:伯牛:人名,春秋魯國人,孔子弟子。伯牛不幸生了癩瘡,那裡是不治之症。因此用以指人患的不治的惡疾。
出處:《論語·雍也》:「伯牛有疾,子問之,自牖執其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示例:
更多相關內容(同義詞、反義詞、歇後語、典故、成語故事、英文、日文等......)

搏牛之虻 (bó niú zhī méng)
解釋:原意是說主要目標應像擊殺牛背上的虻蟲一樣去滅掉秦國,而不是像消除蟣虱那樣去與別人打敗。後來比喻其志在大而不在小。
出處:《史記·項羽本紀》:「夫搏牛之(虻),不可以破蟣虱。」
示例:
更多相關內容(同義詞、反義詞、歇後語、典故、成語故事、英文、日文等......)

蠶絲牛毛 (cán sī niú máo)
解釋:比喻多而細密。
出處:明·宋濂《答郡守聘五經師書》:「苟於孝道有闕,則雖分析經義如蠶絲牛毛,徒召辱耳。」
示例:
更多相關內容(同義詞、反義詞、歇後語、典故、成語故事、英文、日文等......)

草入牛口,其命不久 (cǎo rù niú kǒu,qí mìng bù jiǔ)
解釋:草進到牛嘴裡,牛一定會把它吃掉。比喻難以逃脫厄運。
出處:明·馮夢龍《古今小說》卷三十六:「我們只是草寇,常言:草入牛口,其命不久。」
示例:
更多相關內容(同義詞、反義詞、歇後語、典故、成語故事、英文、日文等......)

充棟汗牛 (chōng dòng hàn niú)
解釋:指書籍堆得高及棟梁,多至牛馬運得出汗。形容藏書或著述之富。
出處:語出唐·柳宗元《陸文通先生墓表》:「其為書,處則充棟宇,出則汗牛馬。」
示例:在最後的不到百年間則作者幾超出十倍,作品更為~,不可勝計。 ★鄭振鐸《插圖本中國文學史》第五八章
更多相關內容(同義詞、反義詞、歇後語、典故、成語故事、英文、日文等......)

初生牛犢不怕虎 (chū shēng niú dú bù pà hǔ)
解釋:犢:小牛。剛生下來的小牛不怕老虎。比喻青年人思想上很少顧慮,敢作敢為。
出處:《莊子·知北游》:「德將為汝美,道將為汝居,汝瞳焉如新出之犢,而無求其故。」
示例:天禪年方十七歲,正所謂「~」,催開戰馬,搖槍沖殺過來。 ★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七十三回
更多相關內容(同義詞、反義詞、歇後語、典故、成語故事、英文、日文等......)

喘月吳牛 (chuǎn yuè wú niú)
解釋:比喻因受某事物之苦而畏懼其類似者。
出處:五代·譚用之《寄王侍御》詩:「喘月吳牛知夜至,嘶風胡馬識秋來。」
示例:吠堯桀犬渾多事,~苦問天。 ★柳亞子《讀郭沫若<甲申三百年祭>》詩
更多相關內容(同義詞、反義詞、歇後語、典故、成語故事、英文、日文等......)

9 7 1 [2] [3] [4] [5] [6] [7] 8 : 頁次:1/21頁 總計:203條成語

D. 成語故事牛衣對泣 牛衣對泣的典故出自哪裡

牛衣對泣,是一個成語,典出《漢書·王章傳》,說的是西漢時的王回章家裡非常貧窮答,年輕時在京城長安求學,與妻子住在一起,過著艱難困苦的生活。有一次,他生病,沒有被子,只好蓋用亂麻和草編織的像蓑衣一類的東西。這是當時給牛禦寒用的,人們稱它為「牛衣」。王章蜷縮在牛衣里,冷得渾身發抖。王章以為自己快死了,哭泣著對妻子說:「我的病很重,連蓋的被子都沒有。看來我就要死去,我們就此訣別吧!」妻子聽了怒氣沖沖地斥責他說:「仲卿!你倒是說說,京師朝廷中的那班貴人,他們的學問誰及得上你?現在你貧病交迫,不自己發奮,振作精神,卻反而哭泣,多沒出息呀!」王章聽了這席話,不禁暗自慚愧。病癒後,他發奮讀書,終於成了有用之才。

E. 四字成語故事:牛衣對泣的故事 牛衣對泣什麼意思

  • 牛衣對抄泣[ niú yī ì qì ]

  • 釋義

  • 睡在牛衣里,襲相對哭泣。形容夫妻共同過著窮困的生活。

  • 出 處

    《漢書·王章傳》:「初,章為渚生學長安,獨與妻居。章疾病,無被,卧牛衣中;與妻決,涕泣。」

  • 牛衣對泣的故事

牛衣對泣,是一個成語,典出《漢書·王章傳》,說的是西漢時的王章家裡非常貧窮,年輕時在京城長安求學,與妻子住在一起,過著艱難困苦的生活。有一次,他生病,沒有被子,只好蓋用亂麻和草編織的像蓑衣一類的東西。這是當時給牛禦寒用的,人們稱它為「牛衣」。王章蜷縮在牛衣里,冷得渾身發抖。王章以為自己快死了,哭泣著對妻子說:「我的病很重,連蓋的被子都沒有。看來我就要死去,我們就此訣別吧!」妻子聽了怒氣沖沖地斥責他說:「仲卿!你倒是說說,京師朝廷中的那班貴人,他們的學問誰及得上你?現在你貧病交迫,不自己發奮,振作精神,卻反而哭泣,多沒出息呀!」王章聽了這席話,不禁暗自慚愧。病癒後,他發奮讀書,終於成了有用之才。

F. 成語故事《賣劍買牛

對牛鼓簧、犁牛之子、犀牛望月、目牛無全、九牛拉不轉、牛驥共牢、汗牛塞棟、如牛負重、瘠牛羸豚、羞以牛後、多如牛毛、牽牛織女、床下牛斗、買牛息戈、繭絲牛毛、牛角掛書、喘月吳牛、牛角之歌、版築飯牛、庖丁解牛、帶牛佩犢、氣喘如牛、賣劍買牛、牛衣病卧、

G. 與鮑魚有關的成語故事

: 鮑魚之肆 [bào yú zhī sì] 基本釋義 鮑:咸魚;肆:店鋪。賣咸魚的店。比喻壞人成堆的地方。 出 處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慕賢》:

H. 有那些成語故事

成語故事大全 共833個
愛鶴失眾愛屋及烏安步當車安居樂業
安然無恙安如泰山按兵不動按圖索驥
暗渡陳倉暗箭傷人八面威風八仙過海
拔苗助長拔山舉鼎拔幟易幟白面書生
白頭如新白雲親舍百步穿楊百尺竿頭
百川歸海百發百中百感交集百聞不如一見
百丈竿頭百折不撓敗軍之將班門弄斧半部論語
半途而廢傍人門戶包藏禍心抱殘守缺
抱薪救火杯弓蛇影杯水車薪背道而馳
背水一戰本末倒置逼上樑山比肩接踵
必恭必敬畢恭畢敬篳路藍縷髀肉復生
鞭長莫及標新立異別開生面別無長物
別有天地賓至如歸冰山難靠兵不血刃
兵不厭詐兵貴神速病入膏肓波瀾老成
伯樂相馬博而不精博士買驢卜晝卜夜
補天浴日捕風捉影不辨菽麥不逞之徒
不恥下問不打不成相識不打不相識
不得要領不敢越雷池一步
不寒而慄不合時宜不脛而走
不拘一格不堪回首不可多得
不可救葯不可同日而語
不倫不類不名一錢不求甚解不屈不撓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甚了了不識時務
不貪為寶不為五斗米折腰
不學無術不遺餘力不因人熱不遠千里
不知人間有羞恥事不知所雲不自量力
不足為外人道才高八斗才佔八斗
殘杯冷炙滄海桑田草船借箭草菅人命
草木皆兵差強人意長驅直入長袖善舞
唱籌量沙朝三暮四車水馬龍車載斗量
沉魚落雁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誠惶誠恐城狐社鼠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城下之盟乘風破浪乘人之危乘興而來
懲羹吹齏程門立雪魑魅魍魎尺短寸長
赤膊上陣躊躇滿志出爾反爾出類拔萃
出奇制勝垂頭喪氣唇亡齒寒此地無銀三百兩
從善如流寸草春暉寸木岑樓打草驚蛇
大筆如椽大材小用大放厥詞大腹便便
大公無私大逆不道大器晚成大義滅親
呆若木雞彈冠相慶當局者迷當頭棒喝
當務之急倒持泰阿倒屣相迎倒行逆施
道不拾遺道聽途說得過且過得隴望蜀
點石成金雕蟲小技東窗事發東山再起
東施效顰董狐之筆董狐直筆斗粟尺布杜口裹足短兵相接
斷頭將軍對牛彈琴對症下葯多多益善
咄咄怪事惡貫滿盈爾虞我詐二桃殺三士
發憤忘食發奸擿伏發蒙振落罰不當罪
反求諸己返老還童方寸已亂方寸之地
防微杜漸放虎歸山飛蛾撲火飛黃騰達
飛將數奇飛鳥驚蛇廢寢忘食分崩離析
分道揚鑣分庭抗禮焚書坑儒奮不顧身
風吹草動風聲鶴唳風燭殘年奉公守法
釜底抽薪釜底游魚婦人之仁負荊請罪
負隅頑抗負重致遠赴湯蹈火覆巢無完卵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覆水難收改過自新
改弦更張甘拜下風感戴二天感恩圖報
剛愎自用綱舉目張高山流水高屋建瓴高陽酒徒高枕無憂
割席分坐革故鼎新各得其所各自為政
公而忘私狗尾續貂苟延殘喘詬如不聞
孤注一擲顧曲周郎瓜田李下刮目相看
管鮑之交管中窺豹過河拆橋過門不入
海角天涯害群之馬邯鄲學步
汗流浹背沆瀣一氣
好好先生合浦珠還
河伯為患河東獅吼
涸轍之鮒鶴立雞群
鬨堂大笑鴻鵠之志
後顧之憂後來居上
後起之秀後生可畏
囫圇吞棗狐假虎威
胡服騎射華而不實
劃粥割齏畫餅充飢
畫虎類犬畫龍點睛
畫蛇添足黃絹幼婦
黃粱美夢黃粱一夢
揮汗成雨諱疾忌醫
火樹銀花火中取栗
機不可失雞口牛後
雞鳴狗盜及瓜而代
疾風勁草家徒四壁
家喻戶曉賈人渡河
價值連城堅壁清野
間不容發見怪不怪
見利忘義見獵心喜
江郎才盡膠漆相投
膠柱鼓瑟狡兔三窟
腳踏實地嗟來之食
結草銜環桀犬吠堯
竭盡全力解衣推食
借花獻佛巾幗英雄
金口木舌金石為開
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近水樓台噤若寒蟬
涇渭分明驚弓之鳥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精衛填海井底之蛙
九牛一毛酒池肉林
居安思危居心叵測
鞠躬盡瘁橘化為枳
舉案齊眉舉措失當
舉一反三拒諫飾非
決一雌雄絕妙好辭
開誠布公開卷有益
開門揖盜開天闢地
侃侃而談苛政猛於虎
克己奉公克勤克儉
克紹箕裘刻不容緩
刻舟求劍空洞無物
空前絕後空穴來風
空中樓閣口蜜腹劍
口若懸河扣盤捫燭
枯魚之肆誇父逐日
胯下之辱膾炙人口
曠日持久困獸猶斗
藍田生玉濫竽充數
狼狽不堪狼狽為奸
狼子野心勞而無功
老蚌生珠老當益壯
老馬識途老牛舐犢
老生常談老嫗能解
樂不思蜀樂極生悲
李代桃僵力不從心
利令智昏連篇累牘
樑上君子兩敗俱傷
兩袖清風臨渴掘井
臨難不懼柳暗花明
路不拾遺論功行賞
洛陽紙貴馬革裹屍
馬首是瞻買櫝還珠
滿城風雨芒刺在背
盲人摸象毛遂自薦
門可羅雀門庭若市
捫虱而談孟母三遷
名不虛傳名落孫山
名正言順明目張膽
模稜兩可摩肩接踵
磨杵成針木人石心
內助之賢南柯一夢
南山可移南轅北轍
南州冠冕難兄難弟
囊螢映雪
囊螢照書
鳥盡弓藏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牛鼎烹雞
牛衣對泣
弄巧成拙
奴顏婢膝
怒發沖冠
嘔心瀝血
排難解紛
攀龍附鳳
盤根錯節旁觀者清旁若無人拋磚引玉
賠了夫人又折兵
蓬生麻中
鵬程萬里
披堅執銳
披荊斬棘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疲於奔命
匹夫之勇
片言折獄
貧賤之交
平步青雲
平易近人
萍水相逢
破釜沉舟
破鏡重圓
剖腹藏珠
撲朔迷離
璞玉渾金
七步之才
七擒七縱
期期艾艾
齊大非耦
奇貨可居
歧路亡羊
騎虎難下
杞人憂天
氣壯山河
千變萬化
千金市骨
千鈞一發
千里鵝毛
千里送鵝毛
千慮一得
千人所指
千萬買鄰
千載難逢
前倨後卑
前倨後恭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前徒倒戈
黔驢技窮
強弩之末
巧取豪奪
青出於藍
青梅竹馬
輕慮淺謀
輕如鴻毛
傾箱倒篋
請君入瓮
慶父不死,魯難未已
窮兵黷武
曲高和寡
曲盡其妙
曲突徙薪
取而代之
權宜之計
犬牙交錯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人給家足
人傑地靈
人面桃花
人棄我取
人琴俱亡
人人自危
人死留名
人心如面
人言可畏
人自為戰
忍辱負重
任人唯賢
日不暇給
日暮途窮
日暮途遠
如火如荼
如膠似漆
如釋重負
如魚得水
如坐針氈
孺子可教
入木三分
入室操戈
入吾彀中
塞翁失馬
三寸之舌
三顧茅廬
三令五申
三遷之教
三人成虎
三生有幸
三折其肱
殺雞取卵
殺雞焉用牛刀
殺身成仁
山雞舞鏡
傷風敗俗
上下其手
上行下效
捨本逐末
舍舊謀新
舍我其誰
神機妙算
升堂入室
生花妙筆
生靈塗炭
生吞活剝
聲名狼藉
屍居余氣
屍位素餐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師出無名
十面埋伏
十目一行
十行俱下
識時務者為俊傑
拾人牙慧
食不甘味
食指大動
始終不渝
始作俑者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
世外桃源
市道之交
勢如破竹
室如懸磬
手不釋卷
守株待兔
首鼠兩端
熟能生巧
雙管齊下
水滴石穿
水落石出
水深火熱
司空見慣
死不旋踵
死而不朽
死灰復燃
死裡逃生
四海之內皆兄弟
四面楚歌
隨珠彈雀
所向無前
太公釣魚,願者上鉤
泰山壓卵
貪得無厭
貪小失大
坦腹東床
探驪得珠
螳臂當車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桃李滿天下
天奪之魄
天花亂墜
天經地義
天羅地網
天下無雙
天涯海角
天衣無縫
天真爛漫
天之驕子
鐵杵磨成針
同仇敵愾
同甘共苦
同工異曲
同流合污
同舟共濟
投筆從戎
投鼠忌器
圖窮匕見
屠龍之技
土崩瓦解
兔死狗烹
兔死狐悲
退避三舍
脫穎而出
外強中干
完璧歸趙
玩火自焚
玩物喪志
萬馬齊喑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萬死不辭
亡戟得矛
亡羊補牢
王顧左右而言他
妄自尊大
望梅止渴
望門投止
望洋興嘆
危如累卵
威武不屈
為富不仁
為虎作倀
為人作嫁
為淵驅魚
韋編三絕
圍魏救趙
惟命是從
尾大不掉
未可厚非
未能免俗
未雨綢繆
味如雞肋
畏首畏尾
聞雞起舞
聞雷失箸
聞一知十
刎頸之交
卧薪嘗膽
烏合之眾
無出其右
無功受祿
無價之寶
無可奈何
無能為役
無妄之災
吳牛喘月
吳市吹簫
吳下阿蒙
吳越同舟
梧鼠技窮
五日京兆
五色無主
五十步笑百步
物極必反
物以類聚
徙宅忘妻
瞎子摸魚
下筆成篇
下筆成章
下車泣罪
下里巴人
先發制人
先聲奪人
先憂後樂
相敬如賓
相提並論
項庄舞劍,意在沛公
削足適履
小時了了
小題大作
小巫見大巫
小心翼翼
笑裡藏刀
脅肩諂笑
心曠神怡
心有靈犀一點通
欣欣向榮
信誓旦旦
興高采烈
行將就木
胸有成竹
休戚相關
朽木不雕
徐市求仙
栩栩如生
懸梁刺股
雪泥鴻爪
尋章摘句
揠苗助長
言不由衷
言過其實
言人人殊
言猶在耳
奄奄一息
偃旗息鼓
掩耳盜鈴
燕雀處堂
羊質虎皮
陽春白雪
洋洋得意
仰人鼻息
養虎為患
葉公好龍
夜郎自大
一敗塗地
一暴十寒
一筆勾銷
一不做,二不休
一場春夢
一成一旅
一籌莫展
一代楷模
一發千鈞
一飯千金
一傅眾咻
一鼓作氣
一國三公
一寒如此
一狐之腋
一揮而成
一揮而就
一箭雙雕
一夔已足
一鱗半爪
一毛不拔
一鳴驚人
一木難支
一目十行
一諾千金
一錢不值
一竅不通
一丘之貉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一日千里
一日三秋
一身兩役
一身是膽
一事無成
一絲不苟
一網打盡
一問三不知
一誤再誤
一蟹不如一蟹
一薰一蕕
一言九鼎
一言為定
一葉障目,不見泰山
一衣帶水
一意孤行
一扜黃土
一字千金
一字之師
依樣葫蘆
以古非今
以管窺天
以規為瑱
以鄰為壑
以卵擊石
以貌取人
以強凌弱
以身試法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以逸待勞
倚門倚閭
義不容辭
義無反顧
亦步亦趨
異軍突起
易如反掌
意氣揚揚
因人成事
因勢利導
引狼入室
引錐刺股
飲醇自醉
飲鴆止渴
郢書燕說
映月讀書
憂心如焚
游刃有餘
有備無患
有腳陽春
有名無實
有恃無恐
有志者,事竟成
有志者事竟成
予取予求
愚公移山
與狐謀皮
與虎謀皮
羽毛未豐
欲蓋彌彰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鷸蚌相爭
緣木求魚
約法三章
月下老人
越俎代庖
運籌帷幄
運斤成風
糟糠之妻
鑿壁偷光
曾參殺人
債台高築
枕戈待旦
爭先恐後
鄭人買履
之乎者也
知彼知己
知難而退
止戈為武
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只重衣衫不重人
紙上談兵
紙醉金迷
指鹿為馬
趾高氣揚
至死不悟
志在四方
炙手可熱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
置之度外
中飽私囊
中流擊楫
忠言逆耳
終南捷徑
眾口鑠金
眾怒難犯
眾叛親離
眾志成城
重蹈覆轍
州官放火
逐客令
煮豆燃萁
助紂為虐
專橫跋扈
專心致志
庄生夢蝶
莊周夢蝶
惴惴不安
捉襟見肘
自慚形穢
自食其果
自相矛盾
縱虎歸山
走馬看花
醉翁之意不在酒
左提右挈
作壁上觀
作法自斃
作舍道邊
作威作福
作威作福
坐觀成敗
坐懷不亂
坐山觀虎鬥
坐享其成

I. 12生肖成語故事

一、有關「鼠」的成語:
1. 【投鼠忌器】打老鼠怕傷了器具,比喻作事有所顧忌.
2. 【抱頭鼠竄】形容狼狽逃避的情形.
3. 【梧鼠技窮】比喻技能雖多,而不能專一.
4. 【鼠牙雀角】比喻與人爭誦.
5. 【鼠肝蟲臂】指極為低賤微小的東西.
6. 【鼴鼠飲河】比喻小量,所取不多;或沒什麼了不起.
7. 【獐頭鼠目】用以形容一個人的長相姦邪,如獐之頭、鼠之目.與「尖嘴猴腮」義近,但「尖嘴猴腮」僅形容面貌醜陋,而「獐頭鼠目」更強調其人之奸惡狡猾.
二、有關「牛」的成語:
1. 【九牛一毛】比喻價值極渺小輕微.
2. 【九牛二虎】喻極大的力量.
【牛刀小試】形容有才能的人,略顯才能.
3. 【牛耳之盟】古代歃血為盟.
4. 【牛衣對泣】比喻貧賤夫婦生活困苦的情形.
5. 【牛山濯濯】(1)形容山區林木被砍伐殆盡.(2)轉化其義,形容一個人頭頂光禿禿的樣子.
6. 【牛角掛書】形容勤奮向學.與「懸梁刺股」、「囊螢夜讀」、「鑿壁借光」意同.
7. 【牛鬼蛇神】(1)形容一個人面貌醜陋嚇人.(2)比喻行事荒誕凶惡之人.
8. 【牛頭馬面】(1)形容一個人面貌醜陋嚇人.(2)比喻行事荒誕凶惡之人.
9. 【牛馬風塵】形容人奔走於道途,風塵僕僕,非常勞累.
10. 【牛溲馬勃】比喻低賤之人或物.
11. 【牛鼎烹雞】比喻大材小用.
12. 【牛頭不對馬嘴】比喻兩件事完全不能湊在一起,通常用來形容一個人答非所問.
13. 【汗牛充棟】喻書籍很多.
14. 【泥牛入海】喻一去不復返,毫無蹤跡.
15. 【疤丁解牛】比喻對事物了解透澈,做事能得心應手,運用自如.
16. 【對牛彈琴】喻不解風情.
17. 【鑽牛角尖】比喻思想固執,自困於絕境.
18. 【初生之犢】以剛出生的小牛什麼都不怕來比喻初出社會的人,遇事不怕難、不怕惡勢力.
19. 【舐犢情深】形容父母愛子女之情.
20. 【黎牛之子】比喻父惡子賢.
21. 【風馬牛不相及】比喻毫不相干.
三、有關「虎」的成語:
1. 【九牛二虎】喻極大的力量.
2. 【三人成虎】比喻說的人多,縱然傳聞是錯的,也會信以為真.
3. 【生龍活虎】活潑壯勇的姿態.
4. 【如虎添翼】喻強者又得助力而更強悍,更令人害怕.
5. 【羊入虎口】喻危險之至,難免死亡.
6. 【縱虎歸山】縱容惡人,讓他回到自己的勢力范圍或地盤,再度危害他人.
7. 【狐假虎威】喻假借聲勢去嚇唬別人.
8. 【卧虎藏龍】喻人才多而傑出.
9. 【虎入羊群】喻聲勢非常大,對方一點抵抗的力量都沒有,可以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10. 【虎口餘生】比喻經歷極大危險,僥幸保全下來的生命.
11. 【虎視眈眈】形容貪婪地盯著,等待時機成熟以便下手.
12. 【虎頭蛇尾】喻做事有始無終,沒有恆心.
13. 【為虎作倀】比喻做壞事的幫凶.
14. 【狼吞虎咽】形容吃東西既猛又急,粗魯難看.
15. 【勢成騎虎】喻一個人做了某件事後,想罷手也來不及,有左右為難之意.
16. 【騎虎難下】喻行事迫於大勢而不能中止.
17. 【與虎謀皮】比喻不可能成功的事.
18. 【暴虎馮河】赤手空拳的去打虎及不藉船隻的去渡河,喻空有勇氣的匹夫之勇.
19. 【談虎色變】原意是指必須親身經歷才有真知;後引申為驚懼某事,談及此事就驚慌色變.
20. 【調虎離山】騙人離開根據地,以期達到某種目的的計策.
21. 【養虎貽患】喻縱容敵人或惡人,給自己帶來後患.
22. 【餓虎撲羊】喻非常貪饞.
23. 【龍吟虎嘯】指龍虎的叫嘯,形容人吟嘯聲非常洪壯嘹亮.
24. 【龍爭虎鬥】形容兩強爭斗,不相上下.
25. 【龍潭虎穴】喻險要的地方.
26. 【龍蟠虎踞】形容形勢雄壯險要的地方.
27. 【縱虎歸山】喻放過惡人,使其再度危害社會.
四、有關「兔」的成語:
1. 【玉兔東升】表示時間已經入夜.
2. 【守株待兔】表示固執成見不知變通.
3. 【兔毛大伯】宋元時泛稱老人.
4. 【兔死狗烹】喻有事時被重用,事成後即被毀棄.
5. 【兔死狐悲】比喻同類的死敗,自己也哀傷起來.
6. 【兔走烏飛】比喻日月運行,光陰流逝快速.
7. 【兔起鶻落】(1)形容動作敏捷.(2)比喻書法雄健.

J. 游刃有餘這個成語故事比喻很會肢解牛。是對還是錯

對,也不對。表義為宰牛技術高速,實義為做事有餘力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