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形容讀書聲整齊的成語

形容讀書聲整齊的成語

發布時間: 2020-11-21 10:49:51

『壹』 形容讀書聲音的成語

琅琅上口 琅琅:玉石相擊聲,比喻響亮的讀書聲。指誦讀熟練、順口。也指文辭通俗,便於口誦。
出處:清·王韜《淞隱漫錄·凌波女史》:「自幼即喜識字,授以唐詩,琅琅上口。」
書聲琅琅 形容讀書聲音響亮。
出處: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三:「明季有書生獨行叢莽間,聞書聲琅琅,怪曠野那得有是。」
書聲朗朗 形容讀書聲音清朗而響亮。
出處: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二十三回:「 走過鬧市,只聽那些居民人家,接二連三,莫不書聲朗朗。」

『貳』 形容讀書整齊的成語有哪些

書聲琅琅

『叄』 形容讀書聲音響亮而清澈的成語

形容讀書聲音響亮而清澈的成語
鏗鏘有力 琅琅上口 清脆悅耳 抑揚頓挫

『肆』 形容很整齊的大聲讀書的成語

鏗鏘有力:形容聲音響亮而有勁。鏗鏹:有節奏而響亮的聲音。
朗朗上口:指誦讀詩文時的聲音響亮而順口。
書聲琅琅:形容讀書聲音響亮。
響徹雲表:形容聲音響亮,好象可

『伍』 形容讀書聲不整齊的成語出處

琅琅上口:
琅琅:玉石相擊聲,比喻響亮的讀書聲。指誦讀熟練、順口,不整齊。也指文辭通俗,便於口誦。
出自清·王韜《淞隱漫錄·凌波女史》。

『陸』 表示聲音很整齊的成語

壁壘森嚴 壁壘:古代軍營四周的圍牆;森嚴:整齊,嚴肅。原指軍事戒備嚴密。現也用來比喻彼此界限劃得很分明。
出處:劉復《代某君壽某將軍夫婦》:「聲威震攝長愉塞,壁壘森嚴細柳營。」
參差不齊 參差:長短、高低不齊。形容水平不一或很不整齊。
出處:《詩經·周南·關雎》:「參差荇菜,左右采之。」漢·揚雄《法言·序目》:「國君將相,卿士名臣,參差不齊,一概諸聖。」
參差不一 形容不整齊或不一致。同「參差不齊」。
出處:《南齊書·禮志上》:「至於嗣位之君,參差不一,宜有定製。」《隋書·後妃傳》:「周公定禮,內職始備列焉。秦、漢以下,代有沿革,品秩差次,前史載之詳矣。齊、梁以降,歷魏暨周,廢置益損,參差不一。」
齒如編貝 形容牙齒整齊潔白。貝,白色螺殼。
出處:清·龔自珍《己亥雜詩》之五二:「齒如編貝漢東方,不學咿嚘況對揚。屋瓦自驚天滓,丹毫圓折露華瀼。」
齒如含貝 形容牙齒整齊潔白。貝,白色螺殼。
出處:《文選·宋玉(登徒子好色賦)》:「腰如束素,齒如含貝。」
齒如齊貝 形容牙齒整齊潔白。貝,白色螺殼。
出處:《莊子·盜跖》:「唇如激丹,齒如含貝。」
齒若編貝 編:順次第排列;貝:貝殼。形容牙齒整齊潔白。
出處:《漢書·東方朔傳》:「目若玄珠,齒若編貝。」
楚楚可愛 形容陳設整齊,令人喜愛。
出處:郁達夫《沉淪》:「庭內的假山如花草,布置得楚楚可愛。」
楚楚有致 形容陳列整齊,富有情趣。
出處:清·余懷《板橋雜記·麗品》:「所居曲房密室,帷帳尊彝,楚楚有致。」
錯落不齊 形容極不整齊。
出處:《晉書·衛恆傳》:「纖波濃點,錯落期間。」
匪匪翼翼 匪匪:馬行走不停的樣子;翼翼:有次序的樣子。形容車馬行走時陣容整齊、威武。
出處:《詩經·小雅·四牡》:「四牡匪匪。」《詩經·小雅·采芑》:「四騏翼翼。」《禮記·少儀》:「車馬之美,匪匪翼翼。」
干凈利落 利落:靈活敏捷,也指整齊,有條理。形容沒有多餘的東西。令人爽心悅目。也形容動作熟練、敏捷准確。
出處:趙樹理《李家莊的變遷·十二》:「不是老人家,誰能這樣干凈利落。」
斠若畫一 公平持正;整齊畫一。
旌旗蔽日 旌旗:旗幟的通稱,這里特指戰旗。戰旗遮住了日光。形容軍隊數量眾多,陣容雄壯整齊。
出處:《戰國策·趙策一》:「於是楚王游於雲夢,結駟千乘,旌旗蔽日。」
井然有序 井然:整齊不亂的樣子。序:次序。整整齊齊,次序分明,條理清楚。
出處:清·王夫之《夕堂永日緒論外編》第二十六卷:「如尤公瑛《寡人之於國也》章文,以制產、重農、救荒分三事……井然有序。」
里出外進 形容不平整、不整齊。
鱗次相比 多用來形容房屋或船隻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齊。同「鱗次櫛比」。
鱗次櫛比 櫛:梳篦的總稱。象魚鱗和梳子齒那樣有次序地排列著。多用來形容房屋或船隻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齊。
出處:《詩經·周頌·良耜》:「獲之挃挃。積之粟粟。其崇如墉,其比如櫛,以開百室。」南朝宋·鮑照《詠史》詩:「京城十二衢,飛甍各鱗次。」
鱗萃比櫛 猶言鱗次櫛比。多用來形容房屋或船隻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齊。
蓬頭赤腳 頭發蓬亂,光著腳丫。形容未經修飾很不整齊的樣子。
出處:明·名教中人《好逑傳》第一回:「被人打得蓬頭赤腳,衣裳粉碎。」
七零八落 形容零散稀疏的樣子。特指原來又多又整齊的東西現在零散了。
出處:宋·惟白《建中靖國續燈錄》卷六:「無味之談,七零八落。」
旗幟鮮明 本指軍旗耀眼,軍容整齊。現比喻立場、觀點、態度等十分明確。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二十五回:「曹操指山下顏良排的陣勢,旗幟鮮明,槍刀森布,嚴整有威。」
束貝含犀 指牙齒如緊密排列的貝殼和瓠犀。形容牙齒整齊潔白。
堂堂正正 堂堂:盛大的樣子;正正:整齊的樣子。原形容強大整齊的樣子,現也形容光明正大。也形容身材威武,儀表出眾。
出處:《孫子·軍爭》:「無要正正之旗,勿擊堂堂之陳,此治變者也。」
五零二落 猶言七零八落。形容零散稀疏的樣子。特指原來又多又整齊的東西現在零散了。
衣冠楚楚 楚楚:鮮明、整潔的樣子。衣帽穿戴得很整齊,很漂亮。
出處:《詩經·曹風·蜉蝣》:「蜉蝣之羽,衣裳楚楚。」
引繩棋布 形容縱橫整齊。
正正之旗 正正:整齊。排列整齊的軍旗。借喻強盛整肅的軍隊。
出處:《孫子·軍爭》:「無要正正之旗,勿擊堂堂之陣。」
朱雀玄武 朱雀:南方七星宿的總稱。玄武:北方七星宿的總稱。形容陣容整齊。

『柒』 形容讀書聲的詞語有哪些

形容讀書聲的詞語有:書聲琅琅、抑揚頓挫、洪亮、朗朗上口、洋洋盈耳
1、書聲琅琅
讀音:shū shēng láng láng
解釋:形容讀書聲音清朗而響亮。也作「書聲朗朗」。
出處:宋·李昭玘《上眉揚先生》:「每相過者,論先生德義,誦先生文章,堂上琅琅,終日不絕。」
譯文:每次凡事有路過的人,談論先生的德義,誦先生的文章,堂上讀書聲音清朗而響亮,整日不停。
用法:作謂語、賓語;指讀書聲。
例句:上課了,燥熱的空氣里,校園書聲琅琅,處處彌漫著一股濃厚的書香氣息。
2、抑揚頓挫
讀音:yì yáng dùn cuò
解釋:指聲音高低曲折,十分和諧。多用於形容悅耳的聲音。
出處:西晉·陸機《遂志賦·序》:」崔蔡沖虛溫敏,雅人之屬也。衍抑揚頓挫,怨之徒也。「
譯文:崔蔡恬淡虛靜溫厚聰敏,屬於高雅的人。多出來的字句抑揚頓挫,怨他的徒弟。
用法:聯合式,作定語、狀語、補語;含褒義。
例句:仰面在燈光中瞥見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說出抑揚頓挫的話來。
3、洪亮
讀音:hóng liàng
解釋:(聲音)宏大;響亮。
近義詞:清脆、響亮
反義詞:低沉
例句:李明讀課文不僅吐字清晰,而且聲音洪亮。
4、朗朗上口
拼音:lǎng lǎng shàng kǒu
解釋:指誦讀詩詞文章時的聲音響亮而順口。

出處:現代老舍《詩與快板》:「散文就不受這么多的限制,雖然散文也講究聲調鏗鏘,能朗朗上口。」
同義詞:琅琅上口
近義詞:字正腔圓、抑揚頓挫
反義詞:詰屈聱牙
例句:特別是有許多兒歌和歌謠,它們具有活潑自然的語言節奏、音樂色彩,讀起來朗朗上口。
5、洋洋盈耳
讀音:yáng yáng yíng ěr
解釋:指宏亮而優美的聲音充滿雙耳。形容講話、讀書的聲音悅耳動聽。洋洋:眾多
出處:先秦孔子《論語·泰伯》:「師摯之始,《關雎》之亂,洋洋乎,盈耳哉。」
譯文:從太師摯演奏的序曲開始,到最後演奏《關睢》的結尾,豐富而優美的音樂在我耳邊回盪。
近義詞:悅耳至極
用法:作謂語、定語;用於書面語。
例句:他朗誦起這首詩歌洋洋盈耳,讓人陶醉。

『捌』 描寫讀書整齊的成語有

書聲琅琅shū shēng láng láng
[釋義] 形容讀書聲音響亮。
[語出]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三:「明季有書生獨行叢莽間,聞書聲琅琅,怪曠野那得有是。」

『玖』 形容讀書的聲音很響亮的AABC式成語

我覺得只有以下兩個最恰當:
【琅琅上口】:
琅琅:玉石相擊聲,比喻響亮的讀書聲。指誦讀熟練、順口。也指文辭通俗,便於口誦。
【朗朗上口】:
指誦讀詩文時的聲音響亮而順口。

『拾』 形容讀書的聲音的成語

琅琅上口【釋義】 琅琅:玉石相擊聲,比喻響亮的讀書聲。指誦讀熟練、順口。也指文辭通俗,便於口誦。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