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冰凍三尺的成語故事

冰凍三尺的成語故事

發布時間: 2020-11-21 12:15:28

1. 堅持不懈的成語故事

成語典故: 比喻一種情況的形成,是經過長時間的積累、醞釀的。
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並不是胡說,而是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不要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應該用心去做每一件事,要持之以恆!

2. 冰復至簡有這個成語典故嗎

冰復至簡 不是成語,冰 開頭的成語如下: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比喻一種情況的形成,是經過長時間的積累、醞釀的。

冰寒於水 冰比水冷。比喻學生勝過老師。

冰壺秋月 冰壺:盛水的玉壺,比喻潔白。比喻潔白明凈。多指人的品格。

冰魂雪魄 冰、雪:如冰的透明,雪的潔白。比喻人品質高尚純潔。

冰肌雪腸 比喻身心潔白,沒有污點。

冰肌玉骨 冰:晶瑩。肌骨如同冰玉一般。形容女子肌膚瑩潔光滑。

冰解凍釋 如同冰凍融化一般。比喻困難或障礙消除。

冰清玉潔 象冰那樣清澈透明,象玉那樣潔白無瑕。比喻人的操行清白(多用於女子)。

冰清玉潤 象冰一樣晶瑩,如玉一般潤澤。原指晉樂廣衛玠翁婿倆操行潔白。後常比喻人的品格高潔。

冰山難靠 比喻不能長久的權勢,難於依靠。

冰炭不同器 冰和炭火不能放在同一個器具里。比喻性質不同的事物彼此排斥,不能相容。

冰炭不投 比喻彼此合不來。

冰炭不言,冷熱自明 比喻內心的誠意不用表白,必然表現在行動上。

冰天雪地 形容冰雪漫天蓋地。

冰天雪窯 到處是冰和雪。指嚴寒地區。

冰消瓦解 比喻完全消失或徹底崩潰。

冰雪聰明 比喻人聰明非凡。

冰魂素魄 形容清白純潔的品質。

冰潔玉清 比喻德行高潔。

冰潔淵清 猶冰清玉潔。

冰解的破 冰凍融解,箭靶射中。比喻問題解決,障礙消除。

冰解壤分 冰凍消融,土壤分解。比喻障礙消除。

冰解雲散 比喻事物消失瓦解。

冰壼秋月 比喻人品德清白廉潔。

冰清水冷 指冷冷清清。

冰清玉粹 比喻德行高潔。

冰散瓦解 比喻完全消失或徹底崩潰。

冰山易倒 冰山遇到太陽就消溶,容易倒塌。比喻不能長久依賴的靠山。

冰炭不同爐 比喻兩種對立的事物不能同處。

冰炭不相容 冰:冰塊;炭:炭火。比喻兩種對立的事物不能並存。

冰天雪窖 形容極為寒冷。

冰消凍解 比喻完全消失或徹底崩潰。

冰消霧散 比喻事物消失瓦解。

冰消雪釋 比喻事物消失瓦解。

冰消雲散 比喻事物消失瓦解。

冰銷霧散 比喻事物消失瓦解。

冰銷葉散 比喻事物消失瓦解。

冰心一片 冰心:清潔的心。形容性情淡泊,不求名利。

冰雪嚴寒 嚴寒:極度寒冷。冰天雪地,天氣寒冷。

3. 關於冬天成語故事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滴水成冰:水滴一落下來就成了冰。形容天氣非常寒冷。例:「北內方的天氣十分寒冷容,滴水成冰。」
凍手凍腳:形容天氣寒冷。
寒風刺骨:寒冷的風凍得骨頭疼。形容天氣風寒。例:「北方冬天的清晨,滴水成冰,寒風刺骨。」
寒氣逼人:非常冷,多形容天氣。例:「數九以來,朔風吹,寒氣逼人,這又是一個奇冷的冬天。」
天寒地坼:形容天氣寒冷,把地都凍裂了。例:「這天寒地坼的冬季,正是伐木的黃金季節。」
天寒地凍:形容天氣十分寒冷。例:「他掄起大鎬來象旋風似的,盡管是天寒地凍的十冬臘月,還是滿頭大汗。」
例:目今天寒地凍,軍馬難以久住,權且回山。(明·施耐庵《水滸全傳》)
透骨奇寒:冷氣穿透了骨頭,形容天氣非常寒冷。例:「當黎明的曙色尚未到來的時刻,我感到透骨奇寒,便匆匆跑回宿舍,取件衣服披上。」
雪窖冰天:嚴寒的地區,含有嚴寒的意思。例:「漢使蘇武在雪窖冰天的北國,為匈奴牧羊十九年。」
雪虐風饕:風雪交加。形容嚴寒。

4.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的成語故事

這原是 王充《論衡》--《狀留篇》中的句子: 「河冰結合,非一之日寒;積土成山,非斯須之作。」後演變為現在的諺語:「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為山九仞,豈一日之功。」
比喻一種情況的形成,是經過長時間的積累、醞釀的。
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並不是胡說,而是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不要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應該用心去做每一件事,要持之以恆!
我在一本書上讀過一個關於石頭的故事。說是有一塊石頭上滴的水要和洶涌的浪濤比比誰的力氣大,看誰能把石頭穿透。浪濤很自信,因為石頭上滴的水和他相比實在是太渺小了。但是石頭上滴的水毫不氣餒,他們約定一個月後見分曉,然後便各自努力去了。石頭上滴的水想:既然我沒有浪濤的勁兒大,我就必須付出比他多的時間才能取得勝利!想完,他就開始不斷的向下滴水,任滴下的水在石頭上濺出美麗的小水花,他仍是不間斷地滴著滴著……而浪濤呢?他想:石頭上滴的水哪有什麼力氣呀,他實在太渺小了,跟我比,他真是螳臂當車——自不量力!等著吧,我只要使勁一涌,石頭就會粉身碎骨了!想罷,他就開始玩耍了,他只等著在最後那天「發力」了……兩個星期過去了,石頭上滴得水已經把石頭滴出了一個坑了;而浪濤卻還在玩耍,似乎已經把比賽的事拋於九霄雲外了。最後一天,石頭上滴的水經過不懈努力,終於將石頭滴穿了;而浪濤使出全身的力氣,最終卻沒能如願以償得將石頭穿透,更別說是使石頭粉身碎骨了!
這個故事無疑是為了說明:幹事情除了有自信心外還必須有恆心,只有堅持不懈,才能把事情做好。其實,以上這個故事就被人們說成了一句諺語:滴水能把石穿透,萬事功到自然成。

5. 冰凍三尺 非一日之寒 成語故事

成語典故: 比喻一種情況的形成,是經過長時間的積累、醞釀的。
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並不是胡說,而是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不要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應該用心去做每一件事,要持之以恆!

我在一本書上讀過一個關於石頭的故事。說是有一塊石頭上滴的水要和洶涌的浪濤比比誰的力氣大,看誰能把石頭穿透。浪濤很自信,因為石頭上滴的水和他相比實在是太渺小了。但是石頭上滴的水毫不氣餒,他們約定一個月後見分曉,然後便各自努力去了。石頭上滴的水想:既然我沒有浪濤的勁兒大,我就必須付出比他多的時間才能取得勝利!想完,他就開始不斷的向下滴水,任滴下的水在石頭上濺出美麗的小水花,他仍是不間斷地滴著滴著……而浪濤呢?他想:石頭上滴的水哪有什麼力氣呀,他實在太渺小了,跟我比,他真是螳臂當車——自不量力!等著吧,我只要使勁一涌,石頭就會粉身碎骨了!想罷,他就開始玩耍了,他只等著在最後那天「發力」了……兩個星期過去了,石頭上滴得水已經把石頭滴出了一個坑了;而浪濤卻還在玩耍,似乎已經把比賽的事拋於九霄雲外了。最後一天,石頭上滴的水經過不懈努力,終於將石頭滴穿了;而浪濤使出全身的力氣,最終卻沒能如願以償得將石頭穿透,更別說是使石頭粉身碎骨了!

這個故事無疑是為了說明:幹事情除了有自信心外還必須有恆心,只有堅持不懈,才能把事情做好。其實,以上這個故事就被人們說成了一句諺語:滴水能把石穿透,萬事功到自然成。

真的,在現時生活中,有些事情你是有能力做好的,但缺乏的正是這種恆心。

我有一位小學同學,她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舞蹈學院。她靠的不是別的,正是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她從四歲就開始學舞蹈,一直到現在,已經有快十個年頭了,她從未間斷過。盡管冬天漫天飛雪,她依舊會騎著她的小自行車,在雪地上艱難地前進,就算滑倒了,仍會站起來,拍拍身上的雪,繼續前進;盡管夏天蚊蟲亂飛,烈日把大地烤得火辣辣的,她仍會騎著她的小自行車,帶著太陽帽,在被烤得炙熱的大路上前進……這就是她,一個為舞蹈堅持不懈的女孩。正是她的這種精神,使她取得了令人驚羨的成績,讓她成為了「人上人」。

是啊,勤奮+努力=成功。勤奮就是持之以恆,努力就是堅持不懈。所以還是那句話: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這原是 王充《論衡》--《狀留篇》中的句子:
「河冰結合,非一之日寒;積土成山,非斯須之作。」

6.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的成語故事要大概100

這原是 王充《論衡》--《狀留篇》中的句子: 「河冰結合,非一之日寒;積土成山,非斯須之作。」 後演變為現在的諺語:「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為山九仞,豈一日之功。」

7.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的典故

出自
王充《論衡》--《狀留篇》中的句子:
「故夫河冰結合,非一日之寒;積土成山,非斯須之作。」

8. 關於冬天的成語故事大全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滴水成冰:水滴一落下來就成了冰。形容天氣非常寒冷。例:「北方的天氣十分寒冷,滴水成冰。」
凍手凍腳:形容天氣寒冷。
寒風刺骨:寒冷的風凍得骨頭疼。形容天氣風寒。例:「北方冬天的清晨,滴水成冰,寒風刺骨。」
寒氣逼人:非常冷,多形容天氣。例:「數九以來,朔風吹,寒氣逼人,這又是一個奇冷的冬天。」
天寒地坼:形容天氣寒冷,把地都凍裂了。例:「這天寒地坼的冬季,正是伐木的黃金季節。」
天寒地凍:形容天氣十分寒冷。例:「他掄起大鎬來象旋風似的,盡管是天寒地凍的十冬臘月,還是滿頭大汗。」
例:目今天寒地凍,軍馬難以久住,權且回山。(明·施耐庵《水滸全傳》)
透骨奇寒:冷氣穿透了骨頭,形容天氣非常寒冷。例:「當黎明的曙色尚未到來的時刻,我感到透骨奇寒,便匆匆跑回宿舍,取件衣服披上。」
雪窖冰天:嚴寒的地區,含有嚴寒的意思。例:「漢使蘇武在雪窖冰天的北國,為匈奴牧羊十九年。」
雪虐風饕:風雪交加。形容嚴寒。

白雪皚皚
皚皚:潔白光亮的樣子。多用來形容霜雪。潔白的積雪銀光耀眼。
例:白雪皚皚的山峰,當陽光照耀的時候……大概總以為是燦爛得很,大可觀賞的吧。(秦牧《鮮荔枝和干荔枝》)
冰天雪地
形容氣候嚴寒,冰雪漫天蓋地。如:北極地方,整年都是冰天雪地。
例:清·蔣士銓《雞毛房》:「冰天雪地風如虎,裸而泣者無棲所。」
例:你就在這兒吧,冰天雪地的上哪兒去?(老舍《駱駝祥子》)
同義成語:冰天雪窖、雪窖冰天
滴水成冰
滴下的水很快就結成冰。形容天氣非常寒冷。如:北方的冬天,十分寒冷,滴水成冰。
例:嚴冬冱寒,滴水成冰。(宋·錢易《南部新書》)
例:更有一節苦處,任你滴水成冰的天氣,少不得向水孔中洗澣污穢衣服,還要憎嫌洗得不潔凈,加一場咒罵。(《醒世恆言》)
亦作:滴水成凍。
風雪交加
風和雪同時襲來。
例:盡管是在風雪交加的時節,我們的視線仍可以入到非常遙遠。(范長江《塞上行·行紀·百靈廟戰行·三》)
六齣紛飛
六齣:雪花六角,因別稱「六齣」。紛飛:散亂到處飛揚。大雪紛紛。
例:凡草木花多五齣,雪花獨六齣。( 漢·韓嬰《韓詩外傳》)
寒風侵肌
形容天氣寒冷。
例:冷鋒過境,寒風侵肌,大街上行人稀少。

9.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的典故是什麼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本是一句俗諺。漢代哲學家王充在他的名著《論衡》的《狀留篇》中,曾有相似的說法。它說:
「河冰結合,非一日之寒;
積土成山,非斯須之作。」
「斯須」,是一會兒的意思。河水結成冰,不是一天驟然寒冷的結果;用泥土堆積成高山,也不是短時間所能辦到的。這兩句話的原意,都是比喻:天下任何事物的產生,都必然要經過醞釀、發展的過程,決不會突然而來。
不過,古人的「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句諺語,在它字面原意之外,卻還有另外的含意,那就是把「寒」字借用為同音的「嗛」字。「嗛」[xián],是懷恨的意思。這句話表面上是說「非一日之寒」,意思卻是說:懷恨已久,「非一日之嗛」。為了不願明說「嗛」,便用「寒」字借代;為了使「非一日之寒」這句話說得生動、形象,便以「冰凍三尺」作比喻。這類諧音雙關語,常見於古代的一些民歌中。例如:「石闕生口中,銜碑不得語(銜悲不得語)」;「桑蠶不作繭,晝夜懸長絲(晝夜懸長思)」;「明燈照空局,悠然未有棋(悠然未有期)」等等。一般都是前後兩句,而其用意多著重在後句,字面原意是次要的,暗借的諧音字及其含義才是主要的用意所在。
但是,現在我們引用「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句話的時候,卻並不象古人那樣地把它用作雙關語,而是而是用它來比喻事情的發生早有前因,並非偶然。

10. 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的成語故事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本是一句俗諺。漢代哲學家王充在他的名著《論衡》的《狀留篇》中,曾有相似的說法。它說:
「河冰結合,非一日之寒;
積土成山,非斯須之作。」
「斯須」,是一會兒的意思。河水結成冰,不是一天驟然寒冷的結果;用泥土堆積成高山,也不是短時間所能辦到的。這兩句話的原意,都是比喻:天下任何事物的產生,都必然要經過醞釀、發展的過程,決不會突然而來。
不過,古人的「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句諺語,在它字面原意之外,卻還有另外的含意,那就是把「寒」字借用為同音的「嗛」字。「嗛」[xián],是懷恨的意思。這句話表面上是說「非一日之寒」,意思卻是說:懷恨已久,「非一日之嗛」。為了不願明說「嗛」,便用「寒」字借代;為了使「非一日之寒」這句話說得生動、形象,便以「冰凍三尺」作比喻。這類諧音雙關語,常見於古代的一些民歌中。例如:「石闕生口中,銜碑不得語(銜悲不得語)」;「桑蠶不作繭,晝夜懸長絲(晝夜懸長思)」;「明燈照空局,悠然未有棋(悠然未有期)」等等。一般都是前後兩句,而其用意多著重在後句,字面原意是次要的,暗借的諧音字及其含義才是主要的用意所在。
但是,現在我們引用「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句話的時候,卻並不象古人那樣地把它用作雙關語,而是而是用它來比喻事情的發生早有前因,並非偶然。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