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百尺竿興相近的成語

百尺竿興相近的成語

發布時間: 2020-11-21 14:50:01

Ⅰ 寫出與「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意思相同的成語( )。

精益求精、再接再厲

Ⅱ 頭尺百竿是什麼成語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意指學問、成績等達到很高程度後繼續努力,爭取更大進步
.語出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十:「師示一偈曰『百丈竿頭不動人,雖然得入未為真.百尺竿頭須進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Ⅲ 百尺竿頭相近的詞語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一日為師,終生為父 一葉障目,不見泰山 一人傳虛,萬人傳實 一言既出,駟馬難追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Ⅳ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的同義詞有哪些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的同義詞有再接再厲、精益求精。

1、再接再厲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zài jiē zài lì。比喻繼續努力,再加一把勁。形容一次又一次加倍努力。

出處:唐·韓愈、孟郊《斗雞聯句》:「一噴一醒然;再接再厲乃。」

意思:公雞相鬥,每次交鋒之前先磨一下嘴。

用法:多用來表示有了成績後不停步,繼續進取;常用在鼓勵或贊頌的場合。一般作狀語、定語,含褒義。

例句:亞運會上,中國健兒們再接再厲,一舉拿下了數百枚金牌,再創佳績,賽出了中國風采。

2、精益求精是一個成語,讀音是jīng yì qiú jīng,精:完美;益:更加;求:追求。比喻事物已經非常出色了,卻還要追求更加完美,好了還求更好。

出處:春秋戰國時期·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論語·學而》子貢曰:《詩》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

白話譯文:子貢說:「《詩》上說,『要像對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樣,切磋它,琢磨它』,就是講的這個意思吧?」

用法:緊縮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指要求更加好。

例句:白求恩對醫療技術一絲不苟,精益求精。

(4)百尺竿興相近的成語擴展閱讀: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的反義詞是每況愈下。

每況愈下,讀音měi kuàng yù xià,漢語成語,下,低微的領域;況,了解到真實情況。指情況越來越壞,與每下愈況為兩個截然不同的成語。

出處:南宋文學家洪邁的《容齋續筆・蓍龜卜筮》:人人自以為君平,家家自以為季主,每況愈下。

白話譯文:人人都自以為是,家家都自以為貴,情況越來越糟糕了。

用法: 作謂語、定語、狀語;形容走下坡路。

例句:股價漲幅日漸縮小,成交量又每況愈下,是股價接近頂部的明顯徵兆。

Ⅳ 雨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意思相同的詩句是和成語是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精益求精。

「欲窮千里目」,寫詩人一種無止境探求的願望,還想看得更遠,看到目力所能達到的地方,唯一的辦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層樓」。「千里」「一層」,都是虛數,是詩人想像中縱橫兩方面的空間。「欲窮」「更上」詞語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這兩句詩,是千古傳誦的名句,既別翻新意,出人意表,又與前兩句詩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緊密;同時,在收尾處用一「樓」字,也起了點題作用,說明這是一首登樓詩。
從這後半首詩,可推知前半首寫的可能是在第二層樓所見,而詩人還想進一步窮目力所及看盡遠方景物,更登上了樓的頂層。詩句看來只是平鋪直敘地寫出了這一登樓的過程,而含意深遠,耐人探索。這里有詩人的向上進取的精神、高瞻遠矚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遠的哲理。

精益求精
【漢語拼音】
jīng yì qiú jīng
【解 釋】
精:完美;益:更加;求:追求。事物已經非常出色了,卻還要追求更加完美的。
【出 處】
先秦·孔子《論語·學而》:「《詩》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宋·朱熹註:「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復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復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
【用 法】
緊縮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指要求更加好。
【示 例】
毛澤東《紀念白求恩》:「白求恩同志是個醫生,他以醫療為職業,對技術~;在整個八路軍醫務系統中,他的醫術是很高明的。」
【近義詞】
錦上添花
【反義詞】
粗製濫造、得過且過

Ⅵ 山月西尺竿花日水頭百薄鏡,組成三個成語分別是

1、日薄西山
rì bó xī shān
【解釋】薄:迫近。太陽快落山了。比喻人已經衰老或事物衰敗腐朽,臨近死亡。

【出處】晉·李密《陳情表》:「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

2、百尺竿頭
bǎi chǐ gān tóu
【解釋】桅桿或雜技長竿的頂端。比喻極高的官位和功名,或學問、事業有很高的成就。

【出處】唐·吳融《商人》詩:「百尺竿頭五兩斜,此生何處不為家。」

3、鏡花水月
jìng huā shuǐ yuè
【解釋】鏡里的花,水裡的月。原指詩中靈活而不可捉摸的意境,後比喻虛幻的景象。

【出處】唐·裴休《唐故左街僧錄內供奉三教談論引駕大德安國寺上座賜紫方袍大達法師元秘塔碑銘》:「崢嶸棟梁,一旦而摧。水月鏡像,無心去來。」

Ⅶ 像百尺竿頭更進一步這樣的八字成語還有哪些

安於故俗,溺於舊聞 俗:習俗。溺:沉溺,陷入。拘守於老習慣,局限於舊見聞。形容因循守舊,安於現狀。
鞍不離馬,甲不離身 甲:鎧甲,古人打仗時穿的護身衣。馬不卸鞍,人不解甲。處於高度警惕狀態。
八公山上,草木皆兵 將八公山上的草木,都當作是士兵。形容極度驚恐,疑神疑鬼。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比喻做事各有各的一套辦法。也比喻各自拿出本領互相比賽。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佛家語,比喻道行、造詣雖深,仍需修煉提高。比喻雖已達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滿足,還要進一步努力。
百萬買宅,千萬買鄰 比喻好鄰居千金難買。
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百足:蟲名,又名馬陸或馬蚿,有十二環節,切斷後仍能蠕動。比喻勢家豪族,雖已衰敗,但因勢力大,基礎厚,還不致完全破產。
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趕不上前面的,卻超過了後面的。這是滿足現狀,不努力進取的人安慰自己的話。有時也用來勸人要知足。
避其銳氣,擊其惰歸 其:他的;銳氣:勇猛的氣勢;惰:鬆懈善於用兵之人,總是避開敵人初來時的氣勢,等敵人疲憊時再狠狠打擊。
冰炭不言,冷熱自明 比喻內心的誠意不用表白,必然表現在行動上。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比喻不管對方使用什麼手段,總有相應的對付方法。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指出兵之前,先准備好糧食和草料。比喻在做某件事情之前,提前做好准備工作。
不經一事,不長一智 智:智慧,見識。不經歷一件事情,就不能增長對那件事情的見識。
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不要求立功,只希望沒有錯誤。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焉:怎麼。不進老虎窩,怎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親歷險境就不能獲得成功。
不塞下流,不止不行 指對佛教、道教如不阻塞,儒家學說就不能推行。現比喻不破除舊的、壞的東西,新的、好的東西就建立不起來。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不擔任這個職務,就不去過問這個職務范圍內的事情。
不知有漢,何論魏晉 不知道有漢朝,三國魏及晉朝就更不知道了。形容因長期脫離現實,對社會狀況特別是新鮮事物一無所知。也形容知識貧乏,學問淺薄。
藏之名山,傳之其人 把著作藏在名山,傳給志趣相投的人。
差以毫釐,失之千里 開始時雖然相差很微小,結果會造成很大的錯誤。
差之毫釐,謬以千里 開始時雖然相差很微小,結果會造成很大的錯誤。
蟬翼為重,千鈞為輕 把蟬的翅膀看成是重的,三萬斤的重量看成是親輕的。喻指是非顛倒,真偽混淆。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指辦不好事情,反而把事情弄糟。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蕭何:漢高祖劉邦的丞相。成事由於蕭何,敗事也由於蕭何。比喻事情的成功和失敗都是由這一個人造成的。
成則為王,敗則為賊 舊指成功了就是合法的,失敗了就是非法的。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城門失火,大家都到護城河取水,水用完了,魚也死了。比喻因受連累而遭到損失或禍害。
乘興而來,敗興而歸 興:興致,興趣。趁著興致來到,結果很掃興的回去。
尺蚓穿堤,能漂一邑 蚯蚓雖小,但它把堤岸穿透了,就能把整個城市淹沒。比喻不注意小的事故,就會引起大禍。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短:不足,長:有餘。比喻各有長處,也各有短處,彼此都有可取之處。
重足而立,側目而視 重足:雙腳並攏;側目:斜著眼睛。形容畏懼而憤恨的樣子。
仇人相見,分外眼紅 眼紅:激怒的樣子。仇敵碰在一起,彼此更加激怒。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 春天萌生,夏天滋長,秋天收獲,冬天儲藏。指農業生產的一般過程。亦比喻事物的發生、發展過程。
從善如登,從惡如崩 比喻學好很難,學壞極容易。
單則易折,眾則難摧 勢孤力單,容易受人欺負;從多氣壯,別人不敢欺侮。
澹泊明志,寧靜致遠 澹泊:不追求名利;寧靜:心情平靜沉著。不追求名利,生活簡朴以表現自己高尚的情趣;心情平穩沉著,專心致志,才可有所作為。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當局者:下棋的人;旁觀者:看棋的人。當事人被碰到的事情搞糊塗了,旁觀的人卻看得很清楚。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原意是宗教家告誡修行的人要警惕外界的誘惑。後比喻取得一定成就以後往往面臨新的更大的困難。
道高益安,勢高益危 益:更加;勢:權勢。道德越高尚,為人處事好,就越安全;權勢越大,更容易濫用權力,剛愎自用,就越危險。
道遠知驥,世偽知賢 驥:良馬。路途遙遠才可以辨別良馬,世間的虛偽狡詐才能鑒別賢才。比喻經過長久的磨練,才能看出人的優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道:道義;寡:少。站在正義方面,會得到多數人的支持幫助;違背正義,必陷於孤立。
得人者昌,失人者亡 人:指人心。得人心的就能興隆,失去人心的就要滅亡。
東隅已逝,桑榆非晚 東隅:指日出處,表示早年。桑榆:指日落處,表示晚年。早年的時光消逝,如果珍惜時光,發憤圖強,晚年並不晚。
冬寒抱冰,夏熱握火 形容刻苦自勉。
獨此一家,別無分店 原是一些店鋪招攬生意的用語,向顧客表明他沒分店,只能在他這一家店裡買到某種商品。泛指某種事物只有他那兒有,別處都沒有。
餓死事小,失節事大 失節:原為封建禮教指女子失去貞操,後泛指失去節操。貧困餓死是小事,失節事情就大了。
耳聞是虛,眼觀為實 親自聽到的還不足為信,只有親眼看到的才是真實可靠的。
二虎相鬥,必有一傷 兩只凶惡的老虎爭鬥起來,其中必有一隻受傷。比喻敵對雙方實力都很強,激烈斗爭的結果,必有一方吃虧。
二人同心,其利斷金 比喻只要兩個人一條心,就能發揮很大的力量。
翻手為雲,覆手為雨 形容人反復無常或慣於耍手段。
方以類聚,物以群分 方:方術,治道的方法;物:事物。原指各種方術因種類相同聚在一起,各種事物因種類不同而區分開。後指人或事物按其性質分門別類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 防:阻止;甚:超過。阻止人民進行批評的危害,比堵塞河川引起的水患還要嚴重。指不讓人民說話,必有大害。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佛家勸人改惡從善的話。比喻作惡的人一旦認識了自己的罪行,決心改過,仍可以很快變成好人。
焚林而田,竭澤而漁 竭:使……乾涸;漁:打魚。燒毀森林捕捉野獸,排干湖水去捕捉魚。比喻只顧眼前的利益,無止境地索取而不留餘地。
風高放火,月黑殺人 風高:風非常大。月黑:指黑夜。趁風大放火,趁黑夜殺人。形容盜匪趁機作案的行徑。
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唳:鳥鳴。聽到風聲和鶴叫聲,都疑心是追兵。形容人在驚慌時疑神疑鬼。
佛是金妝,人是衣妝 指佛靠金子裝點,人靠衣飾打扮。比喻人內里不足,要靠外表。
福不重至,禍必重來 福不會接連而來,禍災卻會接踵而至。
蝮蛇螫手,壯士解腕 手腕被腹蛇咬傷,便立即截斷,以免毒液延及全身,危及生命。比喻事到緊要關頭,必須下決心當機立斷。也比喻犧牲局部,照顧全局。
攻其一點,不及其餘 對於人或事不從全面看,只是抓住一點就攻擊。多指有偏見的批評。
攻無不取,戰無不勝 沒有攻佔不下來的。形容力量無比強大。
關東出相,關西出將 關:函谷關。函谷關以東的地區,民風好文,多出宰相;函谷關以西的地區,民風好武,多出將帥。
關門養虎,虎大傷人 比喻縱容助長壞人壞事,到頭來自己受害。
歸師勿掩,窮寇勿追 掩:乘人不備進行襲擊。不能襲擊撤退的軍隊,也不能追殺走投無路的敵人。指特定情況下要防止敵人拚死反擊,以免不測的犧牲。
韓信將兵,多多益善 將:統率,指揮。比喻越多越好。
涸澤而漁,焚林而獵 涸:使水乾枯;澤:聚水的窪地;焚:燒毀。把池水戽干來捕魚,將林地燒毀來打獵。比喻只圖眼前利益,不作長遠打算。
呼之即來,揮之即去 即:就,立刻;揮:揮手。叫他來就來,叫他走就走。形容統治階級對下屬或奴才的任意使喚。
虎生三子,必有一彪 比喻眾多子女之中,一定有一個超群出眾的人。
黃鍾毀棄,瓦釜雷鳴 黃鍾被砸爛並被拋置一邊,而把泥制的鍋敲得很響。比喻有才德的人被棄置不用,而無才德的平庸之輩卻居於高位。
積土為山,積水為海 把土堆起來可以成山,把水蓄起來可以成海。比喻積少成多。
機不可失,失不再來 失:錯過。指時機難得,必需抓緊。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自己不願意的,不要加給別人。
既有今日,何必當初 既然現在後悔,當初為什麼要那樣做?
家有敝帚,享之千金 敝帚:破掃帚。享:供奉。自家的破掃帚被認為價值千金。比喻自己的東西即使不好也倍覺珍貴。有時用於自謙。
嫁雞隨雞,嫁狗隨狗 封建禮教認為,女子出嫁後,不論丈夫好壞,都要永遠跟從。
兼聽則明,偏信則暗 指要同時聽取各方面的意見,才能正確認識事物;只相信單方面的話,必然會犯片面性的錯誤。
奸同鬼蜮,行若狐鼠 奸詐象鬼蜮,狡猾象狐鼠。比喻人惡劣到極點。
見之不取,思之千里 見到時不拿過來,以後再想要就更難辦了。
將欲取之,必先與之 要想奪取些什麼,得暫且先給些什麼。指先付出代價以誘使對方放忪警惕,然後找機會奪取。
江山好改,秉性難移 舊時俗語。強調人要改變習性是非常困難的。
教婦初來,教兒嬰孩 指對一個人施加教育應該及時及早。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 足赤:足金,純金。沒有純而又純的金子。比喻沒有十全十美的事物。也比喻不能要求一個人沒有一點缺點錯誤。
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外面象金象玉,裡面卻是破棉絮。比喻外表很華美,而裡面一團糟。
進思盡忠,退思補過 在朝廷做官,就忠心耿耿報效君主;辭官隱退時,就反省自己,以彌補過失。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靠著硃砂的變紅,靠著墨的變黑。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變好,接近壞人可以使人變壞。指客觀環境對人有很大影響。
靜如處女,動如脫兔 處女:未嫁的女子;脫兔:逃跑的兔子。指軍隊未行動時象未出嫁的姑娘那樣持重;一行動就象飛跑的兔子那樣敏捷。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指勤勤懇懇,竭盡心力,為革命,為人民奮斗終身。
舉如鴻毛,取如拾遺 舉一根羽毛,拾一件東西。比喻事情容易做,不費氣力。
涓涓不壅,終為江河 壅:堵塞。細小的水流如果不堵塞,終將匯合成為大江大河。比喻對細小或剛剛萌芽的問題不加註意或糾正,就會釀成大的問題。
君子一言,快馬一鞭 比喻一言為定,決不翻誨。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比喻自己所在的地方有什麼條件,就依靠什麼條件生活。
老鼠過街,人人喊打 比喻害人的東西,大家一致痛恨。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烈士:志向遠大的英雄。已:停止,衰減。英雄到了晚年,壯志雄心並不衰減。
裂冠毀冕,拔本塞源 冕:古代王侯卿大夫所戴的禮帽;本:樹根。原比喻諸侯背棄禮法,侵犯天子的直接領地。後用作臣下推翻國君,奪取王位的代稱。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 流動的水不會發臭,經常轉動的門軸不會腐爛。比喻經常運動的東西不易受侵蝕。
路見不平,拔刀相助 在路上遇見欺負人的事情,就挺身而出幫助受害的一方。舊時為人們所稱道的一種俠義行為。
落花有意,流水無情 比喻這一方面有情,那一方面無意(多指男女戀愛)。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比喻事物體積或規模雖小,具備的內容卻很齊全。
眉頭一皺,計上心來 形容略一思考,猛然想出了一個主意。
靡不有初,鮮克有終 靡:無;初:開始;鮮:少;克:能。事情都有個開頭,但很少能到終了。多用以告誡人們為人做事要善始善終。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 比喻公開的攻擊容易躲避,暗地裡的攻擊難以防備。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 比喻用一種假象迷惑對方,實際上卻另有打算。
磨而不磷,涅而不緇 磨了以後不變薄,染了以後不變黑。比喻意志堅定的人不會受環境的影響。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舊諺。意思是自己已經盡力而為,至於能否達到目的,那就要看時運如何了。
寧為雞口,不為牛後 牛後:牛的肛門。寧願做小而潔的雞嘴,而不願做大而臭的牛肛門。比喻寧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願在局面大的地方聽人支配。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寧做玉器被打碎,不做瓦器而保全。比喻寧願為正義事業犧牲,不願喪失氣節,苟且偷生。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蓬昔日長在大麻田裡,不用扶持,自然挺直。比喻生活在好的環境里,得到健康成長。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焉:哪兒;附:依附。皮都沒有了,毛往哪裡依附呢?比喻事物失去了藉以生存的基礎,就不能存在。
棋高一著,縛手縛腳 本指棋藝,後比喻技術高人一頭,對方就無法施展本領。
千部一腔,千人一面 比喻都是老一套,沒有變化(多指創作)。
千里之堤,毀於蟻穴 一個小小的螞蟻洞,可以使千里長堤潰決。比喻小事不注意會造成大亂子。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走一千里路,是從邁第一步開始的。比喻事情的成功,是從小到大逐漸積累起來的。
前不巴村,後不巴店 指走遠道處在無處落腳的境地。也比喻處境尷尬或生活無依靠。
前門拒虎,後門進狼 比喻趕走了一個敵人,又來了一個敵人。
前人失腳,後人把滑 比喻吸取人家失敗的教訓,小心謹慎,免得再失事。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 比喻前人為後人造福。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師:借鑒。記取從前的經驗教訓,作為以後工作的借鑒。
竊鉤者誅,竊國者侯 偷鉤的要處死,篡奪政權的人反倒成為諸侯。舊時用以諷刺法律的虛偽和不合理。
慶父不死,魯難未已 不殺掉慶父,魯國的災難不會停止。比喻不清除製造內亂的罪魁禍首,就得不到安寧。
煢煢孑立,形影相弔 煢煢:孤獨的樣子;孑:孤單;形:指身體;吊:慰問。孤身一人,只有和自己的身影相互慰問。形容無依無靠,非常孤單。
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竭:盡,完。拿不完,用不盡。形容非常豐富。
拳不離手,曲不離口 練武的人應該經常練,唱歌的人應該經常唱。比喻只有勤學苦練,才能使功夫純熟。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 信:信用;其:那;可:可以,行。一個人不講信用,真不知道怎麼能行。指人不講信用是不行的。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舊時指一般人犯錯誤是難免的。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指合情合理的事,大家想法都會相同。
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刀俎:刀和刀砧板,宰割的工具。比喻生殺的權掌握在別人手裡,自己處在被宰割的地位。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 舊時俗語。意思是為了追求金錢,連生命都可以不要。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慮:考慮;憂:憂愁。人沒有長遠的考慮,一定會出現眼前的憂患。表示看事做事應該有遠大的眼光,周密的考慮。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人到臨死,他說的話是真心話,是善意的。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仁者見它說是仁,智者見它說是智。比喻對同一個問題,不同的人從不同的立場或角度有不同的看法。
日計不足,歲計有餘 每天算下來沒有多少,一年算下來就很多了。比喻積少成多。也比喻凡事只要持之以恆,就能有很大收獲。
日月經天,江河行地 太陽和月亮每天經過天空,江河永遠流經大地。比喻人或事物的永恆、偉大。
容膝之安,一肉之味 形容生活條件並不好。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泛指自己經歷的事,自己知道甘苦。
如聞其聲,如見其人 象聽到他的聲音,象見到他本人一樣。形容對人物的刻畫和描寫非常生動逼真。
三十六策,走為上策 原指無力抵抗敵人,以逃走為上策。後指事情已經到了無可奈何的地步,沒有別的好辦法,只能出走。
三十六計,走為上計 原指無力抵抗敵人,以逃走為上策。指事情已經到了無可奈何的地步,沒有別的好辦法,只能出走。
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比喻對學習、工作沒有恆心,經常中斷,不能長期堅持。
山陰道上,應接不暇 山陰道:在會稽城西南郊外,那裡風景優美。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看不勝看。後用下句比喻來往的人多,應接不過來。
上不著天,下不著地 比喻兩頭沒有著落。
上方不足,下比有餘 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上天無路,入地無門 形容無路可走的窘迫處境。
蛇化為龍,不變其文 比喻無論形式上怎樣變化,實質還是一樣。
身在江湖,心存魏闕 舊指解除官職的人,仍惦記著進朝廷的事。
神而明之,存乎其人 要真正明白某一事物的奧妙,在於各人的領會。
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盛:大;副:相稱,符合。名望很大的人,實際的才德常是很難跟名聲相符。指名聲常常可能大於實際。用來表示謙虛或自我警戒。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東隅:東方日出處,指早晨;桑、榆:指日落處,也指日暮。比喻開始在這一方面失敗了,最後在另一方面取得勝利。
失之毫釐,謬以千里 毫、厘:兩種極小的長度單位。開始稍微有一點差錯,結果會造成很大的錯誤。
十目所視,十手所指 指個人的言論行動總是在群眾的監督之下,不允許做壞事,做了也不可能隱瞞。
十年生聚,十年教訓 生聚:繁殖人口,聚積物力;教訓:教育,訓練。指軍民同心同德,積聚力量,發憤圖強,以洗刷恥辱。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樹:培植,培養。比喻培養人才是長久之計。也表示培養人才很不容易。
十日一水,五日一石 比喻作畫構思精密,不輕易下筆。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厭:滿足;膾:細切的肉。糧食舂得越精越好,肉切得越細越好。形容食物要精製細做。
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認為事情與己無關,把它擱在一邊不管。
守如處女,出如脫兔 處女:未嫁的女子;脫兔:逃跑的兔子。指軍隊未行動時象未出嫁的姑娘那樣持重;一行動就象飛跑的兔子那樣敏捷。
水可載舟,亦可覆舟 比喻在平時要想到可能發生的困難和危險。
水來伸手,飯來張口 形容懶惰成性,坐享別人勞動成果的人。
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順:順從;昌:昌盛;逆:違背;亡:滅亡。順從我的就可以存在和發展,違抗我的就叫你滅亡。形容剝削階級的獨裁統治。
說一是一,說二是二 說怎樣就怎樣,不能更改。
四體不勤,五穀不分 四體:指人的兩手兩足;五穀:通常指稻、黍、稷、麥、菽。指不參加勞動,不能辨別五穀。形容脫離生產勞動,缺乏生產知識。
雖死之日,猶生之年 猶:如同。指人雖死,精神不滅,楷模猶存。也指心無牽掛、憾事,雖死猶同活著。
太公釣魚,願者上鉤 太公:指周初的呂尚,即姜子牙。比喻心甘情願地上當。
堂上一呼,階下百諾 諾:答應。堂上一聲呼喚,階下齊聲答應。多形容舊時豪門權貴威勢烜赫,侍從和奉承的人很多。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螳螂正要捉蟬,不知黃雀在它後面正要吃它。比喻目光短淺,只想到算計別人,沒想到別人在算計他。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原意是桃樹不招引人,但因它有花和果實,人們在它下面走來走去,走成了一條小路。比喻人只要真誠、忠實,就能感動別人。
天低吳楚,眼空無物 吳楚:泛指長江中下游。原指登上南京城,一眼望去,越遠越覺得天下垂,除見蒼天之外,空無所有。現也比喻一無所見。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意思是天道公平,作惡就要受懲罰,它看起來似乎很不周密,但最終不會放過一個壞人。比喻作惡的人逃脫不了國法的懲處。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國家的興盛或衰亡,每個普通人都有一份責任。
同聲相應,同氣相求 同類的事物相互感應。指志趣、意見相同的人互相響應,自然地結合在一起。
銅山西崩,洛鍾東應 比喻重大事件彼此相互影響。
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比喻被動應付,對問題不作根本徹底的解決。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一切都准備好了,只差東風沒有颳起來,不能放火。比喻什麼都已准備好了,只差最後一個重要條件了。
為虺弗摧,為蛇若何 虺:小蛇;弗:不;摧:消滅。小蛇不打死,大了就難辦。比喻不乘勝將敵人殲滅,必有後患。
文武之道,一張一弛 文、武:指周文王和周武王。意思是寬嚴相結合,是文王武王治理國家的方法。現用來比喻生活的松緊和工作的勞逸要合理安排。
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源:水源;本:樹根。沒有源頭的水,沒有根的樹。比喻沒有基礎的事物。
下筆千言,離題萬里 寫了一大篇文章,但沒有接觸到主題。
相視而笑,莫逆於心 莫逆:彼此情投意合,非常相好。形容彼此間友誼深厚,無所違逆於心。
項庄舞劍,意在沛公 項庄席間舞劍,企圖刺殺劉邦。比喻說話和行動的真實意圖別有所指。
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學習好像追趕什麼,總怕趕不上,趕上了又怕被甩掉。形容學習勤奮,進取心強。又形容做其他事情的迫切心情。
學書不成,學劍不成 學習書法沒學好,學習劍術也沒學到手。指學習一無所成。
言者無罪,聞者足戒 指提意見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確,也是無罪的。聽取意見的人即使沒有對方所提的缺點錯誤,也值得引以為戒。
言者諄諄,聽者藐藐 諄諄:教誨不倦的樣子;藐藐:疏遠的樣子。說的人很誠懇,聽的人卻不放在心上。形容徒費口舌。
言之無文,行而不遠 文章沒有文采,就不能流傳很遠。
言之諄諄,聽之藐藐 說的人很誠懇,聽的人卻不放在心上。
嚴以律己,寬以待人 對自己要求嚴格,待別人則很寬厚。
眼觀四路,耳聽八方 形容人機智靈活,遇事能多方觀察分析。
艷如桃李,冷若冰霜 形容女子容貌艷麗而態度嚴肅。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 平時供養、訓練軍隊,以便到關鍵時刻用兵打仗。指平時積畜力量,在必要時一下用出來。
養軍千日,用在一時 平時供養、訓練軍隊,以便到關鍵時刻用兵打仗。指平時積畜力量,在必要時一下用出來。
衣來伸手,飯來張口 形容懶惰成性,坐享別人勞動成果的人。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一個浪頭尚未平復,另一個浪頭又掀起了。比喻事情進行波折很多,一個問題還沒有解決,另一個問題又發生了。
一不壓眾,百不隨一 少數敵不過多數。
一佛出世,二佛涅槃 佛家稱生為「出世」,死為「涅槃」。指死去活來。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意思是山勢又高又險,一個人把著關口,一萬個人也打不進來。形容地勢十分險要。
一犬吠形,百犬吠聲 吠:狗叫;形:影子。一隻狗看到影子叫起來,很多狗也跟著亂叫。比喻不了解事情真相,隨聲附和。
一人傳虛,萬人傳實 虛:不確實,指無中生有的事。本來沒有的事,傳的人多了,就信以為真。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一個人得道面仙,全家連雞、狗也都隨之升天。比喻一個人做了官,和他有關系的人也都跟著得勢。
一人善射,百夫決拾 古諺語,意思是為將者善戰,其士卒亦必勇敢無前。比喻凡事為首者倡導於前,則其眾必起而效之。
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多指地位崇高權勢顯赫的大臣。
一日不見,如隔三秋 一天不見,就好象過了三年。形容思念的心情非常迫切。
一手獨拍,雖疾無聲 疾:急速,猛烈。比喻一個人或單方面的力量難以辦事。
一言既出,駟馬難追 一句話說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馬拉的車也難追上。指話說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數。

Ⅷ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相似的詞語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一著不慎,滿盤皆輸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一言既出,駟馬難追
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路見不平,拔刀相助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Ⅸ 百尺竿頭更進相近的成語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的近義詞是「再接再厲」


成語出處:宋 朱熹《答陳同甫書》:「但鄙意更欲賢者百丈竿頭進取一步,將來不作三代以下人物。」

成語繁體: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成語用法: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復句式;作謂語、狀語;比喻即使取得好成績,還要努力。

成語結構:復句式成語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成語正音:更;在這里不能讀作「ɡēnɡ」;一,不能讀作「yí」。

成語辨形:竿,不能寫作「桿」。

成語辨析: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和「再接再厲」;都比喻要在原有的基礎上繼續。不同在於「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偏重在不滿足於現有成績;「再接再厲」偏重在一次又一次地繼續努力。

近義詞:再接再厲

反義詞:每況愈下、固步自封

成語例子:

(1) 勤勉而頑強地鑽研,永遠可以使你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2) 站在百尺竿頭的人,若要更進一步,就不能向前飛躍,否則便會粉身碎骨。只有先從竿頭滑下,才能去爬一百零一尺的竿子。

(3) 已取得的成績確實令人高興,但還要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以取得更大的成績。

(4) 這學期你被評為「三好學生」,可不能驕傲喲,今後要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5) 雖然我們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應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6) 故聊復言之,恐或可以少助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之勢也。(宋 朱熹《答鞏仲至書》)

成語故事:

宋朝時期長沙高僧景岑佛學造詣高深,時常到各地去傳道講經,他講得深入淺出,娓娓動聽,聽眾與他談論有關佛教的最高境界。他拿出偈帖給大家念道:「百丈竿頭不動人,雖然得人未為真。百丈竿頭須進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Ⅹ 和「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同義,更文謅的古詩或名言或成語,謝謝!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先秦·孔子《論語·學而》:「《詩》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宋·朱熹註:「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復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復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
虛心竹有低頭葉,傲骨梅無仰面花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