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動物的四字成語有哪些
① 四字成語還有跟動物有關的成語有哪些
1、守株待兔 [ shǒu zhū dài tù ] 傳說戰國時宋國有一個農夫看見一隻兔子撞在樹樁上死了,他便放下手裡的農具在那裡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見於《韓非子·五蠹》)。比喻不主動地努力,而存萬一的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獲。
出 處:漢·王充《論衡》:「猶守株待兔之蹊;藏身破置之路也。」
2、指鹿為馬 [ zhǐ lù wéi mǎ ] 秦朝二世皇帝的時候,丞相趙高想造反,怕別的臣子不附和,就先試驗一下。他把一隻鹿獻給二世,說:「這是馬。」二世笑著說:「丞相錯了吧,把鹿說成馬了。」問旁邊的人,有的不說話,有的說是馬,有的說是鹿。事後趙高就暗中把說是鹿的人殺了(見於《史記·秦始皇本紀》)。比喻顛倒是非。
出 處:《史記·秦始皇本紀》:「二世笑曰:丞相誤邪;謂鹿為馬。」
3、狐假虎威 [ hú jiǎ hǔ wēi ] 《戰國策·楚策一》記載,有一次一隻老虎抓到一隻狐狸要吃掉它。狐狸說:「你是不敢吃我的。天帝讓我當百獸之長,你要吃我,就是違背了天命。不信你可以跟在我後面走一趟,看看百獸見了我是否都逃避。」 老虎跟在它後面走了一趟,果然看到百獸都逃跑了。虎不知百獸原來是怕自己,反而真的認為是怕狐狸了。後因用「狐假虎威」比喻倚仗別人的勢力來嚇唬人。假(jiǎ):借。
出 處:《戰國策·楚策一》:「虎求百獸而食之;得狐。狐曰:『子無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長百獸……子隨我後;觀百獸之見我而敢不走乎?』虎以為然;故遂與之行。獸見之皆走;虎不知獸畏己而走也;以為畏狐也。」
4、見兔放鷹 [ jiàn tù fàng yīng ] 看到野兔,立即放出獵鷹追捕。比喻行動及時,適合需要。
出 處:宋·釋普濟《五燈會元》:「護聖不似老胡,拖泥帶水,只是見兔放鷹,遇獐發箭。」
5、狼狽為奸 [ láng bèi wéi jiān ] 傳說狽是一種獸,前腿特別短,走路時要趴在狼身上,沒有狼,它就不能行動。比喻互相勾結做壞事。
出 處: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詩翁畫客狼狽為奸;怨女痴男鴛鴦並命。」
6、虎狼之勢 [ hǔ láng zhī shì ] 形容極兇猛的聲勢。
出 處:《淮南子·要略》:「孝公欲以虎狼之勢而吞諸侯。」
7、兔起鶻落 [ tù qǐ hú luò ] 鶻:打獵用的鷹一類的猛禽。兔子剛跳起來,鶻就飛撲下去。比喻動作敏捷。也比喻繪畫或寫文章迅捷流暢。
出 處:宋·蘇軾《文與可畫篔簹谷偃竹記》:「振筆直遂;以追其所見;如兔起鶻落;少縱則逝矣。」
② 帶動物四字成語有哪些
狐假虎威、雞飛狗跳、狗血噴頭、管中窺豹、狼吞虎咽、守株待兔、虎頭蛇尾.
鼠目寸光 鼠牙雀角 鼠竊狗盜 鼠腹雞腸 投鼠忌器 首鼠兩端 貓鼠同眠 梧鼠之技 十鼠同穴 兩鼠斗穴 窮鼠嚙狸 偃鼠飲河 抱頭鼠竄 獐頭鼠目 蟲臂鼠肝 過街老鼠 羅雀掘鼠 城狐社鼠 孤雛腐鼠 膽小如鼠
牛刀小試 牛鼎烹雞 牛鬼蛇神 牛驥同皂 牛刀割雞 牛角掛書 牛頭馬面 九牛一毛 土牛木馬 對牛彈琴 木牛流馬 老牛破車 老牛舐犢 汗牛充棟 如牛負重 吳牛喘月 泥牛入海 童牛角馬 問牛知馬 蝸行牛步 鯨吸牛飲 目無全牛 賣劍買牛 九牛二虎之力 牛頭不對馬嘴
虎背熊腰 虎踞龍盤 虎口逃生 虎視眈眈 虎頭蛇尾 虎落平川 虎口拔牙 虎入羊群 與虎謀皮 為虎作倀 為虎傅翼 如虎添翼 兩虎相鬥 放虎歸山 畫虎成狗 養虎遺患 調虎離山 談虎色變 騎虎難下 暴虎馮河 綉虎雕龍 餓虎撲羊 抱虎枕蛟 羊入虎口 熊據虎跱 鯨吞虎噬 燕頷虎頸 狼吞虎咽 狐假虎威 三人成虎 投畀豺虎 照貓畫虎 雲龍風虎 乳狗噬虎 虎毒不食兒 坐山觀虎鬥 初生牛犢不怕虎 兔起鳧舉 兔起鶻落 兔絲燕麥 兔死狗烹 兔死狐悲 見兔放鷹 見兔顧犬 狡兔三窟 龜毛兔角 烏飛兔走 守株待兔 龍飛鳳舞 龍肝豹胎 龍肝鳳髓 龍馬精神 龍蟠鳳逸 龍蛇飛動 龍蛇混雜 龍騰虎躍 龍潭虎穴 龍驤虎步 龍驤虎視 龍行虎步 龍吟虎嘯 龍躍鳳鳴 龍爭虎鬥 龍駒鳳雛 龍章鳳姿 一龍一蛇 一龍一豬 土龍芻狗 生龍活虎 來龍去脈 畫龍點睛 魚龍混雜 降龍伏虎 活龍活現 屠龍之技 群龍無首 攀龍附鳳 乘龍快婿 成龍配套 魚龍變化 雲龍風虎 元龍高卧 筆走龍蛇 驥子龍文 魚質龍文 老態龍鍾 雲起龍驤 葉公好龍 葯店飛龍 望子成龍 麟鳳龜龍 痛飲黃龍 直搗黃龍 炮鳳烹龍 神龍見首不見尾 強龍不壓地頭蛇
畫蛇添足 驚蛇入草 握蛇騎虎 佛口蛇心 杯弓蛇影 打草驚蛇 封豕長蛇 春蚓秋蛇 虛與委蛇
馬不停蹄 馬齒徒增 馬到成功 馬革裹屍 馬工枚速 馬首是瞻 馬壯人強 馬馬虎虎 一馬平川 一馬當先 萬馬齊喑 萬馬奔騰 天馬行空 五馬分屍 仗馬寒蟬 老馬識途 汗馬功勞 走馬觀花 飲馬投錢 快馬加鞭 金馬玉堂 駟馬難追 信馬由韁 秣馬厲兵 倚馬可待 盤馬彎弓 騎馬找馬 走馬上任 大馬金刀 兵強馬壯 人仰馬翻 人困馬乏 人歡馬叫 車水馬龍 車殆馬煩 兵荒馬亂 蛛絲馬跡 千軍萬馬 風檣陣馬 烏焉成馬 招兵買馬 非驢非馬 金戈鐵馬 單槍匹馬 盲人瞎馬 指鹿為馬 輕裘肥馬 素車白馬 害群之馬 懸崖勒馬 塞翁失馬 弊車羸馬 風馬牛不相及 驢唇不對馬嘴
羊腸小道 羊狠狼貪 羊質虎皮 羊落虎口 亡羊補牢 亡羊得牛 羚羊掛角 如狼牧羊 歧路亡羊 順手牽羊 餓虎撲羊 掛羊頭,賣狗肉 羊毛出在羊身上
沐猴而冠 尖嘴猴腮 獼猴騎土牛 殺雞嚇猴
雞蟲得失 雞飛蛋打 雞嗚而起 雞零狗碎 雞毛蒜皮 嗚鳴狗盜 雞犬不留 雞犬不寧 雞犬不驚 雞犬升天 雞犬桑麻 雞不及鳳 雞骨支床 雞屍牛從 雞鶩爭食 山雞舞鏡 牝雞司晨 聞雞起舞 偷雞摸狗 家雞野雉 鶴發雞皮 鶴立雞群 小肚雞腸 味如雞肋 陶犬瓦雞 呆若木雞 殺雞取卵 殺雞為黍 殺雞焉用牛刀 手無縛雞之力 偷雞不著蝕把米
狗急跳牆 狗尾續貂 狗血噴頭 狗仗人勢 狗彘不若 狗拿耗子 狗皮膏葯 狗頭軍師 乳狗噬虎 蠅營狗苟 狼心狗肺 狐朋狗友 狗盜鼠竊 行同狗彘 飛鷹走狗 斗雞走狗 打落水狗 狗馬之心 白雲蒼拘 喪家之狗 狗眼看人低 狗咬呂洞賓 狗嘴裡吐不出象牙
牧豬奴戲 人怕出名豬怕壯 冷水燙豬 豬仔國會 豬仔議員 豬朋狗友 豬頭三牲 泥豬瓦狗 泥豬疥狗 泥豬癩狗 指豬罵狗 肥豬拱門
③ 包含動物的四字成語有哪些
1.一石二鳥抄yì shí èr niǎo:本義指用一塊石頭砸中兩只鳥;現用來比喻一個舉動達到兩個目的。
④ 帶有動物的四字成語有哪些
帶有動物的四字抄成語
相濡以沫、
鷹擊襲長空、
群雄逐鹿、
百鳥朝鳳、
指鹿為馬、
飲鴆止渴、
鱗次櫛比、
緣木求魚、
一飛沖天、
鵬程萬里、
風聲鶴唳、
竭澤而漁、
一鳴驚人、
沽名釣譽、
逐鹿中原、
有鳳來儀、
沉魚落雁、
驚弓之鳥、
聲名狼藉、
一石二鳥、
阿貓阿狗、
鶴唳華亭、
天羅地網、
涸轍之鮒、
鶴立雞群、
笨鳥先飛、
提綱挈領、
魚米之鄉、
綱舉目張、
喬遷之喜
⑤ 含動物四字成語大全
一斑窺豹
一琴一鶴
一石二鳥
萬象更新
三紙無驢
不待蓍龜
不舞之鶴
不龜手葯
叢雀淵魚
中原逐鹿
臨川羨魚
臨河羨魚
臨淵羨魚
丹鳳朝陽
為淵驅魚
烏鳥私情
乘鸞跨鳳
乘龍配鳳
九關虎豹
九閽虎豹
爭貓丟牛
雲中仙鶴
雲中白鶴
雲屯蟻聚
雲屯鳥散
雲心鶴眼
亡猿災木
亡猿禍木
以筌為魚
⑥ 含動物兩個的四字成語有哪些
龍馬精神, 龍騰虎躍, 龍潭虎穴, 龍飛鳳舞, 狗仗人勢, 狗嘴吐不出象牙, 鶴立雞群, 猴年馬月, 殺雞儆猴, 做牛做馬, 蛛絲馬跡, 豬狗不如, 狐假虎威, 虎狼之師
⑦ 有關於動物的四字成語
含有動物名稱的成語:阿貓阿狗、照貓畫虎、爭貓丟牛、貓鼠同眠、窮鼠嚙狸專、白雲蒼狗、狗尾續屬貂、蠅營狗苟、兔死狗烹、雞鳴狗盜、椎埋狗竊、狗皮膏葯、雞飛狗跳、狗急跳牆、狼心狗肺、狗惡酒酸、狗血淋頭、塞翁失馬、千軍萬馬、青梅竹馬、龍馬精神、金戈鐵馬、聲色犬馬等。
(7)包含動物的四字成語有哪些擴展閱讀
成語解釋
1、狗尾續貂:比喻拿不好的東西補接在好的東西後面,前後兩部分非常不相稱
適《〈水滸傳〉考證》四:聖嘆斷定《水滸》只有七十回,而罵羅貫中為狗尾續貂。
2、蠅營狗苟:比喻為了追逐名利,不擇手段,像蒼蠅一樣飛來飛去,像狗一樣的不識羞恥
唐·韓愈《送窮文》:「蠅營狗苟,驅去復返。」
白話翻譯:像蒼蠅一樣飛來飛去,趕走了又飛回來
3、阿貓阿狗:泛指某類人或隨便什麼人
魯迅《我的第一個師父》:「這和名孩子為阿貓阿狗,完全是一樣的意思:容易養大。」
4、兔死狗烹:比喻事情成功以後,把曾經出過大力的人殺掉
《史記·越王勾踐世家》:「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白話翻譯:把鳥打盡了,打完了,那良弓就沒有用處了,兔子已死,那狗也沒用了,不如烹了吃了。
5、狗皮膏葯:比喻騙人的貨色。
劉復《自序》:「再往下說,那就是信口開河,不如到廟會上賣狗皮膏葯去!」
⑧ 帶有動物名稱的四字成語30個
含有動物名稱的成語
萬象更新 抱頭鼠竄 雞鳴狗盜 千軍萬馬 亡羊補牢 杯弓蛇影 鶴立雞群 對牛彈琴
如魚得水 鳥語花香 為虎作倀 黔驢技窮 畫龍點睛 抱頭鼠竄 虎背熊腰 守株待兔
鶴發童顏 狗急跳牆 鼠目寸光 盲人摸象 畫蛇添足
含有兩個動物名稱的成語
鶴立雞群 雞鳴狗盜 鷸蚌相爭 蠶食鯨吞 蛛絲馬跡 龍爭虎鬥 龍馬精神 龍飛鳳舞
龍騰虎躍 龍驤虎步 龍潭虎穴 龍躍鳳鳴 車水馬龍 指鹿為馬 兔死狐悲 雞犬不寧
心猿意馬 狼吞虎咽
含有昆蟲名稱的成語
飛蛾撲火 金蟬脫殼 積蚊成雷 蟾宮折掛 蠶食鯨吞 蜻蜓點水 螳臂擋車 蛛絲馬跡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⑨ 帶動物的四字成語有哪些
帶動物的四字成語有:虎頭虎腦,千軍萬馬 ,亡羊補牢 ,鶴立雞群,畫龍點睛。
1,虎頭虎腦:
【讀音】:hǔ tóu hǔ nǎo
【釋義】:形容壯健憨厚的樣子(多指兒童)。
【造句】:這個小男孩長得虎頭虎腦,非常可愛。
2,千軍萬馬
【讀音】:qiān jūn wàn mǎ
【釋義】:形容雄壯的隊伍或浩大的聲勢。
【出處】:南史·陳慶之傳》:「名軍大將莫自牢,千兵萬馬避白袍。」
【造句】:轟隆隆的海潮猶如千軍萬馬奔騰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