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和紙組成語
1. 「一支筆和一張紙」打一個成語
「一支筆和一張紙」打一個成語是:
1、一紙空文(yīzhǐkōngwén):一張沒有用處的空頭公文;指沒有用處不能兌現的文 件。
2、出自: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近來又有了什麼外銷名目;說是籌了款項;只能辦理 本省 之事;將來不過一紙空文咨部塞責。」
3、[近義] 空頭支票, 紙上談兵, 虛無縹緲 ,子虛烏有, 徒有虛名 ,鏡花水月, 空中樓閣。
4、[反義] 有憑有據 ,有案可稽, 信而有證 ,鐵證如山 ,貨真價實。
2. 紙和筆有關的成語瘋狂猜成語
白紙黑字 發音 bái zhǐ hēi zì 釋義 白紙上寫下了黑字。比喻有確鑿的文字憑據,不容抵賴或悔改。
3. 關於紙和筆的成語
口誅筆伐 妙筆生花 持橐簪筆
謂侍從之臣攜帶書和筆,以備顧問
下筆成篇
同「下筆成章」
下筆成章
形容文思敏捷
筆飽墨酣
猶言筆酣墨飽
筆底超生
猶言筆下超生
筆底春風
形容繪畫、詩文生動,如春風來到筆下
筆底龍蛇
猶言筆走龍蛇
筆伐口誅
書面和口頭宣布罪狀,進行聲討
筆歌墨舞
謂文筆奇妙精采
筆酣墨飽
謂文章表達流暢,內容充足
筆翰如流
謂文筆快捷無滯
筆困紙窮
謂所寫文字極多
筆老墨秀
謂筆姿老到而墨韻清秀
筆墨官司
4. 帶筆和紙字的成語有哪些
筆困紙窮 [bǐ kùn zhǐ qióng]
基本釋義
謂所寫文字極多。 宋 陳亮 《與應仲實書》:「胸中所懷千萬念,遂為 仲實 言之,而筆困紙窮,不能以究。」
紙筆喉舌 [zhǐ bǐ hóu shé]
基本釋義
比喻社會輿論。 魯迅 《熱風·題記》:「真所謂『事實勝於雄辯』,又何待於紙筆喉舌的批評。」 魯迅 《華蓋集續編·「死地」》:「但 北京 的所謂言論界,總算還有評論,雖然紙筆喉舌,不能使灑滿府前的青年的熱血逆流入體,仍復甦生轉來。」
5. 一支筆和一張紙猜成語
一紙空文
6. 硯台筆和紙組成語
筆墨紙硯
望採納,謝謝
7. 帶紙和筆的成語
筆槍紙彈
成語解釋 指用筆墨文章作為論戰的武器
紙筆喉舌
成語解釋比喻社會輿論。
筆墨紙硯
成語解釋文房四寶
8. 有紙和筆的成語
筆困紙窮 [bǐ kùn zhǐ qióng]
生詞本
基本釋義
謂所寫文字極多。 宋 陳亮 《與應仲實書》:「胸中所懷千萬念,遂為 仲實 言之,而筆困紙窮,不能以究。」
紙筆喉舌 [zhǐ bǐ hóu shé]
生詞本
基本釋義
比喻社會輿論。 魯迅 《熱風·題記》:「真所謂『事實勝於雄辯』,又何待於紙筆喉舌的批評。」 魯迅 《華蓋集續編·「死地」》:「但 北京 的所謂言論界,總算還有評論,雖然紙筆喉舌,不能使灑滿府前的青年的熱血逆流入體,仍復甦生轉來。」
9. 有關筆和紙的成語
筆困紙窮 [bǐ kùn zhǐ qióng]
生詞本
基本釋義
謂所寫文字極多。 宋 陳亮 《與應仲實書》:「胸中所懷千萬念,遂為 仲實 言之,而筆困紙窮,不能以究。」
紙筆喉舌 [zhǐ bǐ hóu shé]
生詞本
基本釋義
比喻社會輿論。 魯迅 《熱風·題記》:「真所謂『事實勝於雄辯』,又何待於紙筆喉舌的批評。」 魯迅 《華蓋集續編·「死地」》:「但 北京 的所謂言論界,總算還有評論,雖然紙筆喉舌,不能使灑滿府前的青年的熱血逆流入體,仍復甦生轉來。」
成語接龍
10. 筆和紙成語是什麼
筆墨紙硯
發 音bǐ mò zhǐ yàn
釋 義古稱文房四寶。
出 處梅堯臣《再和潘歙州紙硯》詩:「文房四寶出二郡,邇來賞玩君與予。」
示 例天子被逼不過,只得命取絕筆。奶子隨即取捧過~。(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八十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