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表示死的人的詞語有哪些成語

表示死的人的詞語有哪些成語

發布時間: 2020-11-21 17:03:05

❶ 形容對去世的人的懷念成語有哪些

悲痛欲絕: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是bēi tòng yù jué ,是指極度悲哀,萬分傷心的樣子。形容悲哀傷心到了極點。

心如刀絞:比喻一個人在受到了很大刺激或者痛苦,心裡非常的痛苦,就如同有刀子在割自己的心一樣,形容心理非常痛苦的程度。

切膚之痛:讀音是:qiè fū zhī tòng,指與自身關系極密切。親身經受的痛苦。比喻感受深切。

痛不欲生:形容人的身心受到了嚴重的傷害,一般是心靈上的無法短時間撫慰的令人失望的崩潰的傷害,甚至都讓人失去了生存下去的勇氣!當然身體上的創傷同樣令意志溥弱的人有痛苦到不想活下去的傷疼。

痛哭流涕:形容非常傷心地痛哭。

肝腸寸斷:肝和腸斷成一寸一寸比喻傷心到極點。

❷ 表示死的詞語有哪些

1.駕鶴歸西 2.撒手人寰 3.含笑九泉 4.歸於極樂 5.駕鶴而去 6.一命嗚呼 7.斷氣 8.翹辮子 9.命喪黃泉 10.大去 11.逝世 12.羽化 13.圓寂 14.去世 15.坐化 16.駕崩 17.歸天 18.登仙

❸ 表示「死」的詞語有哪些

1、抱恨黃泉[ bào hèn huáng quán ]:黃泉:人死埋葬的地下,指陰間。心懷遺憾離開人世,死有遺恨。

出 處:唐·李賢等引注《邕別傳》:「臣所在孤危,懸命鋒鏑,湮滅土灰,呼吸無期。誠恐所懷隨軀腐朽,抱恨黃泉。」

例 句:曾經發誓要有難同當,有福同享的好兄弟姚林被他害得聲名狼藉,家破人亡,最後抱恨黃泉。

2、長眠不起[ cháng mián bù qǐ ]:死亡的別稱。

出 處:宋·李昉《太平廣記》:「鄭友過一冢,駐馬而吟,久不得屬,冢中人續之曰:『下有百年人,長眠不知曉。』」

例句:我們終於累了,一起在水中,長眠不起。

3、蟲沙猿鶴[ chóng shā yuán hè ]:舊時比喻戰死的將士。也指死於戰亂的人。

出 處:晉·葛洪《抱朴子》:「周穆王南征,一軍盡化,君子為猿為鶴,小人為蟲為沙。」

例 句:穆昔南征軍不歸,~伏似飛。

❹ 形容死的婉辭,指人去世的詞語有哪些

詞語:西去、辭世、長眠、仙逝、圓寂、夭折、犧牲、駕崩、遇難、

成語:與世長辭、駕鶴西去、香消玉殞、含笑九泉、抱恨終天

❺ 表示人死的委婉說法的詞語有哪些

(一)按身份等級
謂天子死為「崩」或「駕崩」,諸侯死為「薨」,大夫死為「卒(zu)」,一般官員死稱「逝」,士死曰「不祿」,庶人(平民)死曰「死」。
清代對王、公、侯、伯的世爵之死,稱為「薨」;有官職、有名望的死曰「卒」

(二)按年齡
不滿20歲死曰「殤」,此又分三類:8~11歲為「下殤」,12~15歲「中殤」。16~19歲為「上殤」。但男子已訂婚,女子已許嫁者則不為「殤」。
青壯年死謂之「夭亡」,但於訃告上寫「疾終」,引魂幡、《薦亡文疏》上均寫「雲終」、「告終」。
老年死謂之「壽終」。如系家族最高長輩,男加「正寢」,女加「內寢」字樣。故後世「正寢」二字已成為死的代名詞。

(三)按特殊原因
為某事捨命為「殉」,戰爭中死於陣地謂之死於外地謂之「客死」,死於非命謂之「凶死」。

(四)按不同宗教
和尚死謂之「圓寂」、「雲寂」;喇嘛死謂之「涅磐」;道士死謂之「羽化」;基督教教徒死謂之「歸主」,回民伊斯蘭教教徒死謂之「無常」。

(五)其他
民間對死的敬稱,有借道家「仙逝」、「返真」、「登遐」者,有引用陰陽家「就本」、「星隕」者。
一般稱人死為「辭世」、「過世」、「去世」、「逝世」、「作古」;在弔唁時見之於書面的一律稱「千古」;靈牌、引魂幡上一律寫「已故」。

(六)北京民間土語、俏皮話(非禮貌用語)
「見閻王爺去了」,「撂挑子了(言已放下人生重擔)」,「聽蛐蛐叫喚去了(言已入土與秋蟲為伴了)」,「艮兒屁著涼」,「翹辮子」,「踹腿」,「蹬腿兒」等等,多具貶義,不能用在喪禮和其他正式場合上。

❻ 有什麼成語是用來形容死了的人的

抱恨黃泉 黃泉:人死埋葬的地下,指陰間。心懷遺憾離開人世,死有遺恨。
出處:唐·李賢等引注《邕別傳》:「臣所在孤危,懸命鋒鏑,湮滅土灰,呼吸無期。誠恐所懷隨軀腐朽,抱恨黃泉。」
筆下超生 超生:佛家語,指人死後靈魂投生為人。為了免使他人受難,書寫時,在用意和措詞方面都給予寬容或開脫。
出處: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一:「實是不忍他含冤負屈,故此來到台前控訴,乞老爺筆下超生。」
得人死力 死力:以死效力。得到別人以死來效力。形容非常得人擁護。
鳳靡鸞吪 靡:指鳳死;吪:指鸞死。比喻人死。舊時多作挽辭。
出處:《禽經》:「鳳靡鸞吪,百鳥瘞之。」
蓋棺論定 論定:下結論。蓋上棺材蓋,才能下結論。人死後對其一生作出評價。
出處:唐·韓愈《同冠峽》詩:「行矣且無然,蓋棺事乃了。」
蓋棺事定 猶蓋棺論定。指人死後對其一生作出評價。
出處:明·馮惟敏《耍孩兒·骷髏訴冤》曲:「自古道蓋棺事定,入土為安。」
含笑九泉 九泉:地下深處,舊指人死之後埋葬的地方。也作:「黃泉」。在九泉之下滿含笑容。表示死後也感到欣慰和高興。
出處: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三回:「我兒前去,得能替我出半臂之勞,我亦含笑九泉。」
黃泉之下 黃泉:指地下之泉,人死埋於地下。指人死後埋葬的地方。
出處:《左傳·隱公元年》:「誓之曰:『不及黃泉,無相見也。』」
回光反照 指日落時由於反射作用而天空中短時發亮。比喻人死前精神突然興奮。也比喻事物滅亡前夕的短暫興旺。
出處:元·楊暹《劉行首》第三折:「陽台霧鎖,楚岫雲遮,棄死歸生,迴光返照。」
迴光返照 指太陽剛落山時,由於光線反射而發生的天空中短時發亮的現象。比喻人死前精神突然興奮。也比喻事物滅亡前夕的表面興旺。
出處:宋·釋普濟《五燈會元·黃龍南禪師法嗣》:「諸禪德若能一念迴光返照,到自己腳跟下,褫剝究竟,將來可謂洞門豁開,樓閣重重,十分普視,海會齊彰。」
家散人亡 家庭破產,家人死散。同「家破人亡」。
出處:明·華陽散人《鴛鴦針》第四回:「謀為舉人急些也罷,若進士就遲一科也得,何必恁急急傾一家、補一家的?蕭掌科被他弄得家散人亡,我卻比他還便宜兩個人。」
借屍還魂 迷信者認為,人死後可將靈魂附於他人屍體而復活。比喻已經消滅或沒落的事物又以另一種形式出現。
出處:元·岳伯川《鐵拐李·楔子》:「岳壽,誰想你渾家將你屍骸燒化了,我如今著你借屍還魂,屍骸是小李屠,魂靈是岳壽。」
久歸道山 早已去世。道山,傳說中的仙山。舊時稱人死為歸道山。
木壞山頹 木:梁木。山:指泰山。頹:倒下。梁木折壞,泰山崩倒。比喻德高望重的人死去。亦作「泰山樑木」。
墓木拱矣 墳墓上的樹木已有兩手合抱那麼粗了。意思是你快要死了。這是罵人的話。後指人死了很久。
出處:《左傳·僖公三十二年》:「爾何知?中壽,爾墓之木拱亦。」
墓木已拱 墳墓上的樹木已有兩手合抱那麼粗了。意思是你快要死了。這是罵人的話。後指人死了很久。
出處:《左傳·僖公三十二年》:「爾何知?中壽,爾墓之木拱亦。」
窮泉朽壤 窮泉:泉下,地層深處;朽壤:腐爛的土壤。指人死後埋葬的地方。
出處:晉·潘岳《哀永逝文》:「委蘭房兮繁華,襲窮泉兮朽壤。」
人死留名 指人生前建立了功績,死後可以傳名於後世。
出處:《新五代史·王彥章傳》:「彥章武人,不知書,常為俚語謂人曰:『豹死留皮,人死留名。』」
人亡物在 人死了,東西還在。指因看見遺物而引起對死者的懷念,或因此而引起的感慨。
出處:宋·曾會《重登瀟湘樓》詩:「物在人亡空有淚,時殊事變獨傷心。」
人亡政息 亡:失去,死亡;息:廢,滅。舊指一個掌握政權的人死了,他的政治措施也跟著停頓下來。
出處:《禮記·中庸》:「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
入土為安 舊時土葬,人死後埋入土中,死者方得其所,家屬方覺心安。
出處:明·馮惟敏《耍孩兒·骷髏訴冤》曲:「自古道蓋棺事定,入土為安。」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三十一:「親戚多道:『從來說入土為安,為何要拘定三年?』」
掃墓望喪 掃除墓地,以待人死入葬。指酷吏必當有惡報,指日可待。
出處:語出《漢書·酷吏傳·嚴延年》:嚴延年遷河南太守,其母從東海來,欲從延年臘,到洛陽,適見奏報引決囚人。母大驚,謂延年曰:「我不自意當老見壯子被刑戮也!行矣!去女東歸,掃除墓地耳!」後歲余,延年果敗。
慎終追遠 終:人死;遠:指祖先。舊指慎重地辦理父母喪事,虔誠地祭祀遠代祖先。後也指謹慎從事,追念前賢。
出處:《論語學而》:「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死不瞑目 瞑目:閉眼。死了也不閉眼。原指人死的時候心裡還有放不下的事。現常用來形容極不甘心。
出處:《三國志·吳書·孫堅傳》:「今不夷汝三族,懸示四海,則吾死不瞑目。」
死欲速朽 指人死了以後屍體腐朽得越快越好。人死入土為安。
四腳朝天 四腳:指四肢。形容仰面跌倒。也形容人死去。
出處:清·錢彩《說岳全傳》第一回:「叫聲未絕,早被大鵬一嘴啄得四腳朝天,嗚呼哀哉。」
泰山樑木 象泰山崩塌,梁木毀壞一樣。比喻偉人死亡。
出處:《禮記·檀弓上》:「孔子蚤作,負手曳杖,消搖於門,歌曰:『泰山其頹乎!染木其壞乎!哲人其萎乎!』」
天堂地獄 原為佛家語。指善人死後升入天堂,惡人死後墮入地獄。佛家用以勸善懲惡。後常用以比喻幸福和凄苦兩種截然相反的生活境遇。
出處:《宋書·天竺迦毘黎國傳》:「且要天堂以就善,曷若服義而蹈道;懼地獄以敕身,孰與從理以端心。」
物在人亡 人死了,東西還在。指因看見遺物而引起對死者的懷念,或因此而引起的感慨。
出處:宋·曾會《重登瀟湘樓》詩:「物在人亡空有淚,時殊事變獨傷心。」
懸劍空壟 比喻心許朋友的事,不因人死而改變。
出處:《史記·吳太伯世家》:「還至徐,徐君已死,於是乃解其寶劍,系之徐君冢樹而去。」
一脈香煙 指延續家世的後代。人死,後嗣須常上香祭掃,故雲。
出處: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二十六回:「正因為姐姐你在黑風崗能仁寺救了他兒子性命,保了他安家一脈香煙,因此我公婆以德報德,也想續你何家一脈香煙。」
一命嗚呼 嗚呼:嘆詞,古代祭文末多有此詞,後即以此為死亡的代稱。指人死亡。
出處:毛澤東《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湯峻岩說:『殺兩個叫花子開張!這兩個叫花子就是這樣一命嗚呼了。』」
遺聲余價 指前人死後在社會上流傳的聲譽和評價。
出處: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名實》:「神滅形消,遺聲余價,亦猶蟬殼蛇皮、獸迒鳥跡耳,何預於死者,而聖人以為名教乎?」
陰曹地府 迷信說法,人死後所在的地方。
出處:清·李綠園《歧路燈》:「我到咱家,不能發送爺爺入土,不能伺候奶奶,倒叫我奶奶伺候我,且了自己爹娘。這個不孝,就是陰曹地府下,也自心不安。」
展腳伸腰 ①下拜。②俗用以稱人死。
出處:元·喬吉《兩世姻緣》第四折:「不索你插釵、下財、納采,有甚消不的你展腳伸腰兩拜。」
追魂奪魄 迷信指攝取魂魄,致人死命。同「追魂攝魄」。
出處:明·郭勛《英烈傳》第五十二回:「文忠凜然端坐,價前如狼如虎的將官,排列兩行,就如追魂奪魄的一般,甚是畏懼。」
追魂攝魄 迷信指攝取魂魄,致人死命。
出處:宋·周密《癸辛雜識續集·宋江三十六贊》:「活閻羅阮小七:地下閻羅,追魂攝魄。」

❼ 表示人去世的成語

與世來長辭:【基本解釋】:和人自世永別了。指去世。

【拼音讀法】:yǔ shì cháng cí

【近義片語】:壽終正寢、嗚乎哀哉、玉隕香消

【反義片語】:萬壽無疆、長生不老、青春永駐

【使用方法】:偏正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壽終正寢:【基本解釋】:壽終:年紀很大才死;正寢:舊式住宅的正房。原指老死在家裡。現比喻事物的滅亡。

【拼音讀法】:shòu zhōng zhèng qǐn

【使用舉例】:這樣看來,郵遞這條路是要斷絕了,刊物也就不免~了!(鄒韜奮《患難餘生記·流亡》)

【近義片語】:一命嗚呼、嗚乎哀哉

【反義片語】:壽比南山

【使用方法】:補充式;作謂語;含貶義

【成語出處】: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十一回:「你道朕不能善終,你自誇壽終正寢,非侮君而何!」

❽ 悼念死者的詞語或成語有哪些

1、 室邇人遠
【拼音】: shì ěr rén yuǎn
【解釋】: 室:房屋;邇:近。房屋就在近處,可是房屋的主人卻離得遠了。多用於思念遠別的人或悼念死者。
【出處】: 《詩經·鄭風·東門之潬》:「其室則邇,其人甚遠。」譯文:他家離我近咫尺,而人卻像在遠方。
【舉例造句】: 其人如玉,維國之琛。室邇人遠,實勞我心。
2、哀思如潮
【拼音】: āi sī rú cháo
【解釋】: 哀傷的思緒如同潮湧一般。形容極度悲痛。
【出處】: 京劇《平原作戰》第五場:「趙勇剛(唱)哀思如潮熱淚灑,平川有邊仇無涯。」
【舉例造句】: 丈夫遭遇不幸,她哀思如潮。
3、生榮歿哀
【拼音】: shēng róng mò āi
【解釋】: 榮:榮譽;哀:哀悼。活著受人尊敬,死了使人哀痛。用以贊譽受人崇敬的死者。
【出處】: 《論語·子張》:「其生也榮,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譯文:他生時榮耀天下,死時萬民衷慟,怎麼能夠有人趕得上呢?
【舉例造句】: 從前有個人,送人家的祭障,將那「生榮歿哀」四字,故意誤釘作「生哀歿榮」。
4、於呼哀哉
【拼音】: yú hū āi zāi
【解釋】: 於呼:感嘆詞。哉:語氣詞。原意感嘆或悲哀。又用於祭文,表示對死者的哀悼。
【出處】: 《詩·大雅·召旻》:「於乎哀哉!維今之人,不尚有舊。」譯文:可嘆可悲真痛心!不知如今滿朝人,是否還有舊忠臣?
【舉例造句】:亂世惡善,不此聽也。淤乎哀哉,不得成也。
5、 昊天不弔
【拼音】: hào tiān bù diào
【解釋】: 指蒼天不憐憫保佑。後以之為哀悼死者之辭。
【出處】: 語出《詩·小雅·節南山》:「不弔昊天,不宜空我師」。譯文:現在卻得不到蒼天的眷顧,你不該總讓我們飽受窮困!
【舉例造句】: 九族咸育於仁,四海仰遵其化。昊天不弔,景命靡融。

❾ 形容人的死亡的成語有哪些

一命嗚呼 - 壽終正寢 - 死不瞑目 - 含笑九泉 - 與世長辭 -
香消玉殞 - 蹈節死義 - 駕鶴西去 - 壽終正寢內 - 無疾而終 -
羽化登仙 - 葬玉埋香容 - 天妒英才 - 羽化飛天 - 馬革裹屍 -
英年早逝 - 泰山樑木 - 珠沉玉碎 - 身先朝露 - 駕鶴西遊 -
鞠躬盡瘁 - 死而後已

❿ 表示人死的委婉說法的詞語有哪些

  1. 去世[ qù shì ]:成年人死去因病去世。

    造句:請不要為你父親的去世太過於悲哀。

  2. 逝世[ shì shì ]:死亡的婉詞。

    造句:焦裕祿逝世源園年了,蘭考人民一直懷念他。

  3. 棄世[ qì shì ]:離開人世,指人死亡。

    造句:誰若棄世,他必愛所有的人,因為他連他們的世界也不要了。於是他就覺察到人的真正的本質是什麼,這種本質無非是被人愛。

  4. 過世[ guò shì ]:死亡。

    造句:妻子過世雖久,但痛定思痛,每次摩挲遺物,他內心仍然好捨不得。

  5. 下世[ xià shì ]:去世。死亡。

    造句:哥哥是我永遠的夥伴,他彎彎的眉毛下世一對小眼睛,高挺的鼻子下有兩瓣厚厚的嘴唇。

  6. 就世[ jiù shì ]:逝世。

    造句:世界不遷就你,那你就遷就世界了!

  7. 謝世[ xiè shì ]:逝世。

    造句:當今的騷人墨客所余無幾,老的一輩多已謝世,少的一輩又無甚興致修養。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