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不安組成語有哪些

不安組成語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0-11-21 17:51:37

1. 什麼什麼不安四字成語

什麼什麼不安四字成語 :
局促不安、惴惴不安、忐忑不安、忸怩不安、惶恐不安、動盪不安、坐立不安、眾心不安、四鄰不安、踧踖不安、棲棲不安、於心不安、驚悸不安、跼蹐不安、焦慮不安、惶悚不安、頹唐不安。
一、局促不安
【解釋】:局促:拘束。形容舉止拘束,心中不安。
【出自】:只見文老爺會在那裡,臉上紅一陣,白一陣,很覺得局促不安。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十三回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賓語、定語、狀語;形容舉止拘束,心中不安
【近義詞】忐忑不安、坐立不安、如坐針氈、坐卧不安、心神不定
【反義詞】怡然自得、坦然自若、無拘無束、倜儻不羈、落落大方
二、惴惴不安
【解釋】:惴:憂愁、恐懼。形容因害怕或擔心而不安。
【出自】:大家都認為這是震南村第一個大災難,愁眉苦臉,惴惴不安。 歐陽山《苦鬥》六七
【語法】:偏正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貶義
【近義詞】惶恐不安、坐卧不安、忐忑不定、七上八下、忐忑不安、心慌意亂
【反義詞】悠然自得、心安理得
三、忐忑不安
【解釋】:忐忑:心神不定。心神極為不安。
【出自】:清·吳趼人《糊塗世界》卷九:「兩道聽了這話,心裡忐忑不定。」
【示例】:母親謹慎地窺視著一切動靜,心裡忐忑不安,她怕有人出賣星海。 馮德英《苦菜花》第十章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貶義
【近義詞】心亂如麻、局促不安、惶恐不安、不可終日、猶豫不安、心煩意亂、坐卧不安、惶惶不安、盲人摸象、提心吊膽、驚惶失措、坐立不安、七上八下、食不甘味、目瞪口呆、惴惴不安、驚慌失措、若有所失、踧踖不安
【反義詞】心安理得、泰然自若、悠然自得、舉止泰然、泰然處之、坦然自若
四、忸怩不安
【解釋】:忸怩:羞慚的樣子。不好意思。心裡慌亂。
【出自】:茅盾《子夜》七:「在屠維岳的鋒芒逼人的眼光下,這張長方臉兒上漸漸顯現了忸怩不安的氣色。」
【示例】:他說話忸怩不安地象一個大姑娘似的。
【語法】:聯合式;作補語;形容人羞澀的樣子
【近義詞】忸怩作態、扭扭捏捏、忸忸捏捏忸怩作態
【反義詞】大大方方
五、動盪不安
【解釋】:盪:搖動。動盪搖擺,不安定。形容局勢不穩定,不平靜。
【出自】:歐陽山《三家巷》第十八章:「他和陳文婷談起,兩人都覺得縱然社會上動盪不安,革命的前途還是光明的,樂觀的。」
【近義詞】風雨漂搖、多事之秋、風雨飄搖
【反義詞】相安無事、休養生息、安定團結、天下太平、長治久安、省事寧人

2. ()()不安的成語

忐忑不安 [ tǎn tè bù ān ]
生詞本
基本釋義 詳細釋義
[ tǎn tè bù ān ]
忐忑:心神不定。心神極為不安。
出 處
清·吳趼人《糊塗世界》卷九:「兩道聽了這話,心裡忐忑不定。」

3. 不安成語

民不安枕 安:安穩。人民不能安心睡覺。形容生活極不穩定

寢不安席 睡覺也不能安於枕席。形容心事重重,睡不著覺

寢不安席,食不甘味 甘味:味道好。睡覺也不能安於枕席,吃飯時吃不出好味道。形容心事重重,坐卧不安

卧不安席 席:席子。睡不安寧。形容心事、憂慮重重

卧不安枕 睡不安寧。形容心事、憂慮重重

坐不安席 席:坐席。形容心中有事,坐立不安

4. 有哪些成語有不安兩字

不安其室 指已婚婦女又亂搞男女關系。
不安於室 指已婚婦女又亂搞男女關系。
不安於位 指不喜歡自己的職業,不安心工作。
踧踖不安 恭敬而不安。意謂恭敬而不自然的樣子。
惶恐不安 內心害怕,十分不安。
局促不安 局促:拘束。形容舉止拘束,心中不安。
六畜不安 牲畜也不得安寧。形容騷擾得很厲害。
寢不安席 睡覺也不能安於枕席。形容心事重重,睡不著覺。
寢食不安 睡不好覺,吃不好飯。十分憂慮擔心的樣子。
忐忑不安 忐忑:心神不定。心神極為不安。
卧不安席 睡不安寧。形容心事、憂慮重重。

5. 什麼不安什麼的成語

寢不安席、坐不安席、民不安枕、卧不安枕、卧不安席。
1、寢不安席
【解釋】:睡覺也不能安於枕席。形容心事重重,睡不著覺。
【出自】:《戰國策·齊策五》:「秦王恐之,寢不安席,食不甘味。」
【譯文】:秦王怕他,睡不安,吃不香。
2、坐不安席
【解釋】:席:坐席。形容心中有事,坐立不安。
【出自】: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十回:「祭足被囚於軍府,甲士周圍把守,水泄不通。祭足疑懼,坐不安席。」
【譯文】:祭足就被囚禁在軍府,士兵把周圍守衛,水泄不通。祭足疑慮恐懼,坐立不安。
3、民不安枕
【解釋】:安:安穩。人民不能安心睡覺。形容生活極不穩定。
【出處】:清·李寶嘉《文明小史》第43回:「被他這一鬧,卻鬧得人心皇皇,民不安枕了。」
【譯文】:被他這一鬧,卻鬧得人心惶惶,百姓不睡覺了。
4、卧不安枕
【解釋】:卧不安枕是指睡不安寧。形容心事、憂慮重重。
【出處】: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六回:「寤生再拜奉書陳賢侯殿下:君方膺王寵,寡人亦忝為王臣,理宜相好,共效屏藩。近者請成不獲,邊吏遂妄疑吾二國有隙,擅行侵掠。寡人聞之,卧不安枕。今將所俘人口輜重,盡數納還,遣下臣潁考叔謝罪。寡人願與君結兄弟之好。惟君許焉。 」
【譯文】:寤生再拜奉書陳賢侯殿下:你正在接受王寵愛,我也位列王公大臣,理應友好,共同為王室效力。最近的請求完成不到,邊境上的官吏就隨便懷疑我們兩個國家有機會,擅自進行掠奪。我聽到的,睡不安枕。現在把掠奪來的人口物資,全部奉還,派遣下臣潁考叔道歉。我希望能與你結為兄弟之好。希望您允許他。
5、卧不安席
【解釋】:睡不安寧。形容心事、憂慮重重。
【出自】:《戰國策·楚策一》:「寡人卧不安席,食不甘味,心搖搖如懸旌,而無所終薄。」
【譯文】:我躺在床上睡不安穩,吃不香,心搖擺如旗子,而無所終薄。

6. 成語有什麼不安

惴惴不安 - 忐忑不安 - 坐立不安 - 局促不安 - 雞犬不安 - 惶惶不安

7. 形容「害怕」的成語有哪些

  1. 膽戰心驚[ dǎn zhàn xīn jīng ]:戰:通「顫」,發抖。形容十分害怕。

    出處:元·無名氏《碧桃花》第三折:「不由我不心驚膽戰,索陪著笑臉兒褪後趨前。」

    造句:一提起那次不幸的遭遇,他就感到膽戰心驚。

  2. 惶惶不安[ huáng huáng bù ān ]:惶:恐懼。內心害怕,十分不安。

    出處:《三國志·通俗演義·董卓議立陳留王》:「董卓屯兵城外;每日帶鐵甲馬軍數千入城;橫行街市;百姓惶惶不安。」

    造句:聽說連著幾天新村裡出現了居家被撬的事情,弄得大家惶惶不安,居委會治安組決心加強巡邏,早日破案。

  3. 誠惶誠恐[ chéng huáng chéng kǒng ]:誠:實在,的確;惶:害怕;恐:畏懼。非常小心謹慎以至達到害怕不安的程度。

    出處:漢·許沖《上說文解字書》:「臣沖誠惶誠恐;頓首頓首;死罪死罪。」

    造句:瞧,他見了領導那副誠惶誠恐的樣子,真讓人惡心。

  4. 膽裂魂飛[ dǎn liè hún fēi ]:裂:破裂。魂:魂靈、神志。膽也破了,魂也飛了。形容極度害怕、恐慌。

    出處:清·張春帆《宦海》第九回:「且說王觀察見防營軍作亂,嚇得個膽裂魂飛。」

    造句:這種死法,想想就令人膽裂魂飛!「蟲子!蟲子!怎麼會有那麼多可怕的蟲子!」。

  5. 怛然失色[ dá rán shī sè ]:怛:畏懼,恐懼。指因害怕而變臉色。

    出處:宋代;蘇洵《送石昌言舍人北使行》:「聞千馬騎馳過;劍槊相摩;終夜有聲;從者怛然失色。」

    造句:藉助汽車燈的光亮,我倆看到前邊棗樹林里有一群狗樣的東西在轉動,它們眼裡閃著綠光,「有狼!」我的副手怛然失色地喊了起來。

8. 什麼不安成語有哪些

坐立不安
坐著也不是,站著也不是。形容心情緊張,情緒不安。

坐卧不安
坐著躺著都不安寧。形容因憂愁恐懼而不安的樣子。

六畜不安
牲畜也不得安寧。形容騷擾得很厲害。

六神不安
六神:道家認為人的心、肺、肝、腎、脾、膽各有神靈主宰,稱為六神。形容驚慌著急,沒了主意,不知如何才好。

跼蹐不安
形容恐懼不安。

局促不安
局促:拘束。形容舉止拘束,心中不安。

惶恐不安
內心害怕,十分不安。

惶惶不安
惶:恐懼。內心害怕,十分不安。

動盪不安
盪:搖動。動盪搖擺,不安定。形容局勢不穩定,不平靜。

9. 帶有不安成語

動盪不安、忸怩不安、焦躁不安、忐忑不安、局促不安。

一、動盪不內安

白話釋義:盪容:搖動。動盪搖擺,不安定。形容局勢不穩定,不平靜。

出處:《三家巷》第十八章:「他和陳文婷談起,兩人都覺得縱然社會上動盪不安,革命的前途還是光明的,樂觀的。」
朝代:近代

作者:歐陽山

二、忸怩不安

白話釋義:忸怩:羞慚的樣子。不好意思。心裡慌亂。

出處:《子夜》七:「在屠維岳的鋒芒逼人的眼光下,這張長方臉兒上漸漸顯現了忸怩不安的氣色。」

朝代:近代

作者:茅盾

三、焦躁不安

白話釋義:焦急煩躁,心神不定。

出處:《華蓋集續編·送灶日漫筆》:「大家就無端覺得有些焦躁不安,脾氣愈大了,議論愈糾紛了,章程愈渺茫了。 」

朝代:近代

作者:魯迅

四、忐忑不安

白話釋義:忐忑:心神不定。心神極為不安。

出處:清

朝代:吳趼人

作者:《糊塗世界》卷九:「兩道聽了這話,心裡忐忑不定。」

五、局促不安

白話釋義:局促:拘束。形容舉止拘束,心中不安。

出處:·《三國演義》第五十四回:「魯肅局促不安。」

朝代:明

作者:羅貫中

譯文:魯肅心中不安。

10. 形容很不安的四字詞語有哪些

形容很不安的四字詞語舉例:
惶恐不安
【近義】驚慌失措
【反義】談笑自若、處之泰然
【釋義】內心害怕,十分不安。
【出處】《漢書·王莽傳下》:「人民正營,無所措手足。」唐·顏師古註:「正營,惶恐不安之意也。」
局促不安
【近義】坐立不安、忐忑不安
【反義】落落大方、無拘無束
【釋義】局促:拘束。形容舉止拘束,心中不安。
【出處】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十二回:「昭公雖不治罪,心中怏怏,恩禮稍減於昔日。祭足亦覺跼蹐不安,每每稱疾不朝。」
【用例】只見文老爺會在那裡,臉上紅一陣,白一陣,很覺得~。(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十三回)
寢食不安
【近義】心神不定、如坐針氈
【反義】心安理得、泰然處之
【釋義】睡不好覺,吃不好飯。十分憂慮擔心的樣子。
【出處】《戰國策·齊策五》:「秦王恐之,寢不安席,食不甘味。」
忐忑不安
【近義】惶惶不安、坐立不安
【反義】心安理得、悠然自得
【釋義】忐忑:心神不定。心神極為不安。
【出處】清·吳趼人《糊塗世界》卷九:「兩道聽了這話,心裡忐忑不定。」
【用例】母親謹慎地窺視著一切動靜,心裡~,她怕有人出賣星海。(馮德英《苦菜花》第十章)
坐立不安
【釋義】坐著也不是,站著也不是。形容心情緊張,情緒不安。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四十回:「自從哥哥吃官事,兄弟坐立不安,又無路可救。」
【用例】蕭狀元終日在此來往,吾等見了~。(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
惴惴不安
【近義】忐忑不安、惶恐不安、心慌意亂
【反義】心安理得、悠然自得
【釋義】惴:憂愁、恐懼。形容因害怕或擔心而不安。
【出處】《詩經·秦風·黃鳥》:「臨其穴,惴惴其栗。」宋·周孚《鉛刀編·滁州奠枕樓記》:「乾道八年,濟南辛侯(辛棄疾)自司農寺簿來守滁……民之居茅竹相比,每大風作,惴惴然不自安。」
【用例】大家都認為這是震南村第一個大災難,愁眉苦臉,~。(歐陽山《苦鬥》六七)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