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不什麼之什麼四字成語有哪些成語故事

不什麼之什麼四字成語有哪些成語故事

發布時間: 2020-11-21 18:50:32

成語故事的四字成語大全

塞翁失馬、老馬識途、馬革裹屍、伯樂相馬、鷸蚌相爭、守株待兔、畫蛇添足、羽扇綸巾、錦囊妙計、舌戰群儒、乾乾凈凈、彎彎曲曲、雪中送炭、一葉障目、指手畫腳、取長補短、嫦娥奔月、四海為家、管中窺豹、拔苗助長、女媧補天、精衛填海、垂頭喪氣、光彩奪目、金碧輝煌、千里迢迢

  • 塞翁失馬的成語故事:

  • 古時候,在我國北方的邊城住著一位老人,大家都喜歡叫他「塞翁」. 塞翁飼養了一匹壯馬.一天,馬走失了,鄰居們都來寬慰他.他笑著說:「怎麼知道這不是福呢?」幾個月後,走失的馬回來了,身後還跟著一匹好馬!鄰居們都來祝賀.塞翁說:「怎麼知道不能成為禍呢?」果然,他的兒子騎馬時跌斷了一條腿.鄰居們又來勸慰他.塞翁說:「怎麼知道這不是福呢?」一年後,打仗了.村裡的青年人都被強征入伍,十個有九個死在戰場上.只有他跛腳的兒子留在了家裡,保住了一條命.

    2.老馬識途的成語故事:

    公元前663年,齊桓公應燕國的要求,出兵攻打入侵燕國的山戎,相國管仲和大夫隰朋隨同前往.齊軍是春天出征的,到凱旋而歸時已是冬天,草木變了樣.大軍在崇山峻嶺的一個山谷里轉來轉去,最後迷了路,再也找不到歸路; 雖然派出多批探子去探路,但仍然弄不清楚該從哪裡走出山谷.時間一長,軍隊的給養發生困難.情況非常危急,再不找到出路,大軍就會困死在這里.管仲思索了好久,有了一個設想:既然狗離家很遠也能尋回家去,那麼軍中的馬尤其是老馬,也會有認識路途的本領.於是他對齊桓公說:「大王,我認為老馬有認路的本領,可以利用它在前面領路,帶引大軍出山谷.」 齊桓公同意試試看.管仲立即挑出幾匹老馬,解開韁繩,讓它們在大軍的最前面自由行走.也真奇怪,這些老馬都毫不猶豫地朝一個方向行進.大軍就緊跟著它們東走西走、最後終於走出山谷,找到了回齊國的大路. 

    3.馬革裹屍成語故事:

    東漢時,有一位能征善戰的將軍叫馬援,扶風茂陵人(今陝西興平東北人),字文淵.有一次,馬援在外作戰凱旋迴京,許多人前來歡迎慰勞.在這些歡迎的人中間,有一個叫孟冀的,也隨同眾人向馬援道賀.馬援說:「我總以為你要和我說什麼大事,怎麼也這樣隨波逐流地一味誇獎我呢?」孟冀笑了笑,沒說什麼.馬援說:武帝時代的伏波將軍路博德,開拓了七郡的地方,不過封了幾百戶的侯爵.我現在倒封了這樣大的地盤,賞過於功,能夠保住長久嗎?現在匈奴、烏桓還不時侵擾北方邊境,我想自告奮勇前去討伐.作一個好男兒,就應當准備把生命犧牲在疆場上,用馬革裹屍而歸,怎能躺在床上死在妻子、兒女的身旁! 孟冀聽了馬援的話,不勝佩服,說:「這不愧是一個大丈夫呀!」後來,馬援擔任了隴西太守一職,率軍擊破先零羌,並一直在軍中征戰,直到六十三歲,病死軍中,實現了他「馬革裹屍」的諾言.

    4.伯樂相馬的成語故事:

    伯樂本來的名字叫孫陽,他是春秋秦穆公時的人,很會辨別馬匹的好壞,是著名的相馬師,所以人們叫他伯樂(天上星宿名稱,傳聞專管天馬).有一次,伯樂經過虞阪,眼睛一亮,看見一匹千里馬;但是這匹馬卻被人當成劣馬,用來拉車.伯樂覺得十分的痛心,不禁淚如雨下.這匹馬彷佛也知道伯樂很同情它,也口吐白沫,連連嘶叫起來.伯樂有一個朋友名叫方九皋,也很會相馬.有一次,他找來了一匹駿馬,告訴秦穆公說這是黃色的雌馬.秦穆公牽來一看,卻是一匹栗色的雄馬,不禁大失所望.事後,穆公對伯樂說:「方九皋連雄馬、雌馬,以及毛色都分不清楚了,怎麼可能看得出馬的好壞呢?」伯樂不以為然,他認為方九皋看重馬的內在精神,而不重外形.穆公聽了,再牽出馬仔細的察看,果然是天下最好的馬. 人們常把具有賞識人才的眼力的人比做伯樂,而把有用的人才比做千里馬,這就是「伯樂相馬」 的故事.

    5.鷸蚌相爭的成語故事:

    戰國時候,秦國最強。它常常仗著它的優勢去侵略別的弱國。弱國之間,也常常互有磨擦。有一次,趙國聲稱要攻打燕國。當時,著名的游說之士蘇秦,有個弟弟叫蘇代,也很善於游說。蘇代受燕王的委託,到趙國去勸阻趙王出兵。到了邯鄲,蘇代見到了趙惠文王。趙惠文王知道蘇代是為燕國當說客來了,但明知故問:喂,蘇代,你從燕國到我們趙國做什麼來了?尊敬的大王,我給你講故事來了。講故事?他要講什麼故事呢?趙惠文王心中不禁一愣。接下來,蘇代講開了他要講的故事。他說這次到趙國來,經過易水的時候,看見一隻蚌,正張開雙殼,在河邊曬太陽。忽然飛來一隻水鳥,伸出長嘴去啄蚌的肉。蚌立刻用力合攏它的殼,把水鳥的嘴夾住了。這時候,水鳥對蚌說:不要緊,只要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會曬死的。等你死了我再吃你的肉。蚌不服氣,它回敬水鳥說:不要緊,只要你的嘴今天拔不出來,明天拔不出來,你也會活不成的。咱誰吃誰的肉,還說不定呢!它倆爭吵不休,誰也不肯相讓。正在它倆爭吵的時候,有一個打漁的人走了過來。那打漁的人毫不費力地伸手把它倆一起提拿去了。蘇代講完了上邊的故事,然後嚴肅地對趙惠文王說:尊敬的大王,聽說貴國要發兵攻打燕國。如果真的發兵,那麼,兩國相爭的結果,恐怕要讓秦國做漁人了。 趙惠文覺得蘇代的話有道理,便放棄了攻打燕國的打算。

❷ 帶不字的四個字成語有哪些

帶不字的四個字成語有:念念不忘、不由自主、不知所措、數不勝數、從容不迫

1、念念不忘

拼音:niàn niàn bù wàng ]

釋義:牢記在心,時刻不忘。

出處:宋·朱熹《朱子全書·論語》:「其言於忠信篤敬;念念不忘。」

譯文:他言語忠誠老實,行為敦厚嚴肅,令人牢記在心,時刻不忘。

例句:他所念念不忘的是祖國的命運和民族的前途。

2、不由自主

拼音:bù yóu zì zhǔ

釋義:指由不得自己,控制不住自己。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81回:「我也不很記得了。但覺自己身子不由自主,倒象有什麼人,拉拉扯扯,要我殺人才好。」

譯文:我不是很記得了。但是覺得自己控制不住自己,好像是有什麼人,拉拉扯扯,要我殺人才好。

例句:韋珍說不上什麼愛不愛,只是接觸的多了,便不由自主地常和常飛親近起來。

3、不知所措

拼音:bù zhī suǒ cuò

釋義:不知道怎麼辦才好,形容處境為難或心神慌亂。

出處:西晉陳壽《三國志·吳書·諸葛恪傳》:」哀喜交並,不知所措。「

譯文:悲喜交加,不知道怎麼辦才好。

例句:這個意外的遇見,使他一時不知所措。

4、數不勝數

拼音:shǔ bù shèng shǔ

釋義:數也數不過來,形容很多。

出處:《方岩記靜》:「類似這樣的奇跡靈異;還數不勝數;所以一年四季;方岩香火不絕;而尤以春秋為盛。」

例句: 天上的星星數不勝數。

5、從容不迫

拼音:cóng róng bù pò

釋義:非常鎮靜、不慌不忙的樣子。

出處:戰國莊周《莊子·秋水》:「鰷魚出遊從容;是魚之樂也。」

譯文:鯈魚在水中是那麼的自由從容,這就是魚兒的幸福呀。

例句:雖然他挑著最重的擔子,可總是那樣從容不迫,一聲不響地走在最前頭。

    ❸ 有什麼四字成語故事

    鷸蚌相爭copy的故事
    趙國將要討伐燕國,蘇代(戰國時策士,縱橫家蘇秦的弟弟)替燕國游說趙惠文王,講了如下的寓言故事:「我來的時候經過易水,恰好看到蚌出來曬太陽。鷸趁機啄蚌的肉,蚌把兩扇介殼一閉就夾住了鷸的喙。鷸說:『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有死蚌。』蚌也針鋒相對地說:『今天不出,明天不出(夾住不放),就有死鷸。』兩者誰也不肯罷休,這時過來一個漁父把兩者一起拎走了。」燕趙相對抗,都搞得很疲勞,我恐怕強大的秦國正在扮演漁父的角色,所以希望大王深思熟慮。惠文王贊同蘇代的意見,停止對燕國用兵。

    ❹ 不什麼不什麼四字成語有哪些

    成語詞目
    解釋
    一病不起
    得病後病情一天天惡化,終至死亡。
    一塵不染
    原指佛教徒修行時,排除物慾,保持心地潔凈。現泛指絲毫不受壞習慣,壞風氣的影響。也用來形容非常清潔、干...
    一成不變
    成:制定,形成。一經形成,不再改變。
    一丁不識
    形容一個字也不認識。
    一定不易
    易:改變。原指一定下來就不變更,後形容事理正確,不可改變。
    一動不如一靜
    沒有把握或無益的事,還是不做為好。比喻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一介不取
    一介:一粒芥菜子,形容微小。一點兒小東西也不拿。形容廉潔、守法,不是自己應該得到的一點都不要。
    一蹶不振
    蹶:栽跟頭;振:振作。一跌倒就再也爬不起來。比喻遭受一次挫折以後就再也振作不起來。
    一客不煩二主
    一個人全部承擔,或由一個人始終成全其事。
    一毛不拔
    一根汗毛也不肯拔。原指楊朱的極端為我主義。後形容為人非常吝嗇自私。
    一瞑不視
    瞑:閉眼。閉上眼睛,不再睜開。指死亡。也指逃避現實旦護測咎爻僥詫鞋超貓。也可形容不怕犧牲。
    一錢不落虛空地
    比喻絲毫不浪費。
    一錢不值
    一個銅錢都不值。比喻毫無價值。
    一竅不通
    竅:洞,指心竅。沒有一竅是貫通的。比喻一點兒也不懂。
    一去不復返
    一去就不再回來了。
    一日不見,如隔三秋
    一天不見,就好象過了三年。形容思念的心情非常迫切。
    一絲不苟
    苟:苟且,馬虎。指做事認真細致,一點兒不馬虎。
    一絲不掛
    原是佛教用來比喻人沒有一絲牽掛。後指人裸體。
    一絲不紊
    一點兒也不亂。形容極有條理。
    一文不名
    一個錢都沒有。
    ~~~~~~~~~~~~~~

    ❺ 成語故事大全 四字成語

    成語】亡羊補牢
    【拼音】wáng yáng bǔ láo
    【釋義】表達處理事情發生錯誤以後,如果趕緊去挽救,還不為遲的意思。
    【典故】
    戰國時期,楚國的楚襄王即位後,重用奸臣,政治腐敗,國家一天天衰亡下去。楚國有一個大臣,名叫庄辛,看到這樣情況非常著急,總想好好勸勸他,但是楚襄王只顧享樂,根本聽不進別人說的話。有一天,庄辛實在忍不住了。對楚襄王說:「你在宮里和一些人奢侈淫樂,不管國家大事,國家遲早有一天會滅亡啊!」 楚襄王聽了大怒,罵道:「你老糊塗了吧,竟敢這樣詛咒楚國,說這些險惡的話惑亂人心嗎?」庄辛不慌不忙的回答說:「我實在感覺事情一定要到這個地步的,不敢故意說楚國有什麼不幸。如果你一直寵信這個人,楚國一定要滅亡的。你既然不信我的話,請允許我到趙國躲一躲,看事情究竟會怎樣。」就這樣,庄辛見楚襄王不納忠言,只好躲到了趙國。 庄辛到趙國才住了五個月,秦國果然派兵攻打楚國,楚國幾乎沒有什麼抵擋就讓秦國攻陷了楚國的都城郢城。楚襄王惶惶如喪家之犬,逃到城陽城(今河南信陽市一帶)。到這時,他想到庄辛的忠告,才覺得庄辛的話不錯,於是,又悔又恨,便派人把庄辛迎請回來,說:「過去因為我沒聽你的話,所以才會弄到這種地步,現在,你看還有辦法挽救嗎?」 庄辛說:「主公果真有悔改之意嗎?」 楚襄王說:「我現在太後悔了,不知道現在還遲不遲?」 庄辛說:「那我給你講一個故事吧」於是,庄辛就講道:從前,有人養了一圈羊。一天早晨,他發現少了一隻羊,仔細一查,原來羊圈破了個窟窿,夜間狼鑽進來,把羊叼走了一隻。鄰居勸他說:「趕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窟窿吧!」那個人不肯接受勸告,回答說:「羊已經丟了,還修羊圈干什麼?」第二天早上,他發現羊又少了一隻。原來,狼又從窟窿中鑽進來,叼走了一隻羊。他很後悔自己沒有聽從鄰居的勸告,便趕快堵上窟窿,修好了羊圈。從此,狼再也不能鑽進羊圈叼羊了。 楚襄王一聽到這個故事就明白了庄辛的意思,於是他接著對庄辛說:「庄愛卿,那麼我們該怎麼辦呢?」 於是,庄辛給楚襄王分析了當時的形勢,認為楚國都城雖被攻陷,但只要振作起來,改正過錯,秦國是滅不了楚國的。楚襄王聽了,便遵照庄辛的話去做,果真度過了危機,振興了楚國。 「亡羊補牢」這句成語,便是根據上面約兩句話而來的,表達處理事情發生錯誤以後,如果趕緊去挽救,還不為遲的意思。

    ❻ 自什麼不什麼的四字成語故事

    1、自認不諱
    zì rèn bù huì
    【解釋】諱:隱諱。直截了當地承認,一點也不迴避隱瞞
    【出處】清·無名氏《六部成語·刑部》:「自認不諱。」
    【結構】補充式成語
    【用法】作謂語、定語;用於書面語

    2、自視不明
    zì shì bù míng
    【解釋】自視:單靠自己眼睛看事物;不明:看不清楚。指單靠自己眼睛看事物則看不清楚
    【出處】春秋·楚·李耳《老子·道經》第24章:「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
    【結構】緊縮式成語
    【用法】作賓語、定語;用於書面語

    3、自是不彰
    zì shì bù zhāng
    【解釋】自是:自以為是;彰:明晰。自以為是的人則是非不明
    【出處】春秋·楚·李耳《老子·道經》第24章:「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
    【結構】緊縮式成語
    【用法】作賓語、定語;用於書面語

    4、自強不息
    zì qiáng bù xī
    【解釋】自強:自己努力向上;息:停止。自覺地努力向上,永不鬆懈。
    【出處】《周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結構】偏正式。
    【用法】含褒義。一般作謂語、賓語、狀語。

    5、自命不凡
    zì mìng bù fán
    【解釋】自命:自認為;凡:平凡。自以為不平凡,比別人高明。
    【出處】清·淮陰百一居士《壺天錄》:「婁縣沈童者,年甫冠,習帖括,自命不凡,有太阿出匣遽化長虹之概。」
    【結構】主謂式。
    【用法】含貶義。用於自以為不平凡而實際上平凡的人。一般作謂語、定語。

    6、自救不暇
    zì jiù bù xiá
    【解釋】解救自己都來不及。指無力再幫助他人。
    【出處】唐·杜甫《為華州郭使君進滅殘寇形勢圖狀》:「今殘孽雖窮蹙日甚,自救不暇,尚慮其逆帥望秋高馬肥之便,蓄突圍拒轍之謀。」
    【結構】補充式
    【用法】作謂語、定語、狀語;用於人的處境

    7、自信不疑
    zì xìn bù yí
    【解釋】相信自己,絕不懷疑。
    【出處】宋·蘇軾《司馬溫公行狀》:「為政之日,自信而不疑。」
    【結構】聯合式成語
    【用法】作謂語、定語;指十分自信

    8、自負不凡
    zì fù bù fán
    【解釋】自恃高明,不同尋常。
    【出處】宋·趙令畤《侯鯖錄》卷四:「曾子固曰:『王平甫熙寧癸丑歲直宿崇文院……夢覺時禁中已鳴鍾,平甫頗自負不凡,為詩記之。』」
    【結構】偏正式
    【用法】作謂語、定語;指清高

    ❼ 成語故事的四字詞語有哪些

    望梅止渴,愚公移山,守株待兔,負荊請罪,
    大禹治水,覆水難收 · 赴湯蹈火 · 分庭抗禮 ·
    防微杜漸 負隅頑抗 · 負重致遠 · 管鮑之交 ·
    · 感恩圖報 · 過河拆橋 · 刮目相看 · 瓜田李下
    · 高枕無憂 · 各自為政 · 華而不實 · 好好先生
    · 狐假虎威 · 汗流浹背 · 後來居上 · 合浦珠還
    · 後起之秀 · 後生可畏 · 火樹銀花 · 堅壁清野
    · 間不容發 · 井底之蛙 · 雞口牛後 · 江郎才盡
    · 見獵心喜 · 雞鳴狗盜 · 九牛一毛 · 膠漆相投
    · 舉一反三 · 開誠布公 · 空洞無物 · 沆瀣—氣
    · 克己奉公 · 開卷有益 · 侃侃而談 · 口蜜腹劍
    · 開門揖盜 · 空前絕後 · 克勤克儉 · 曠日持久

    ❽ 描寫成語故事的四字詞語有哪些

    望梅止渴,愚公移山,守株待兔,負荊請罪,
    大禹治水,覆水難收 · 赴湯蹈火 · 分庭抗禮 ·
    防微杜漸 負隅頑抗 · 負重致遠 · 管鮑之交 ·
    · 感恩圖報 · 過河拆橋 · 刮目相看 · 瓜田李下
    · 高枕無憂 · 各自為政 · 華而不實 · 好好先生
    · 狐假虎威 · 汗流浹背 · 後來居上 · 合浦珠還
    · 後起之秀 · 後生可畏 · 火樹銀花 · 堅壁清野
    · 間不容發 · 井底之蛙 · 雞口牛後 · 江郎才盡
    · 見獵心喜 · 雞鳴狗盜 · 九牛一毛 · 膠漆相投
    · 舉一反三 · 開誠布公 · 空洞無物 · 沆瀣—氣
    · 克己奉公 · 開卷有益 · 侃侃而談 · 口蜜腹劍
    · 開門揖盜 · 空前絕後 · 克勤克儉 · 曠日持久

    ❾ 帶一和不兩個字的四字成語故事

    說一不二,一言不發
    很高興為你解答本題,沒問題的話,請及時點擊右上角的採納滿意哈~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