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不知什麼的成語是什麼成語是什麼成語

不知什麼的成語是什麼成語是什麼成語

發布時間: 2020-11-21 19:02:48

① 什麼不知成語是什麼

什麼不知成語是什麼 :
不卜可知、
無所不知、
不得而知、
不知肉味、
不知自愛、
知足不殆、
博者不知、
渾然不知、
不知寢食、
不知所厝、
不知所從、
知命不惑、
不知死活、
不知所終、
不知凡幾、
不知頭腦、
行不知往、
知無不言、
不知其詳、
恬不知怪、
不知起倒、
知足不辱、
不知顛倒、
不知所為、
恬不知恥、
一事不知、
不知所言、
不知就裡、
不知深淺、
不知大體

② 不知道是什麼成語

既然是成績 肯定有排名
第一名是阿獃 第二名是小坡
這樣就是坡不及呆
諧音就是迫不及待

③ 不知是什麼成語

答:【詞目】不明就裡 【拼音】 bù míng jiù lǐ 【近義詞】
不知就裡,不知內情,渾然不知,不明事理 【基本解釋】不知道內幕,不明白其中含義。

④ 不知什麼回事的成語

莫名其妙
【拼音】:mò míng qí miào

【解釋】:說不出其中的奧妙。指事情很奇怪,說不出道理來。

【出處】: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十五回:「我實在是莫名其妙,我從那時得著這么一個門生,連我也不知道。」

【示例】:這個人與眾不同,常有些令人~的驚人之舉。
【近義詞】:莫明其妙
【反義詞】:洞若觀火

【歇後語】:耗子洞擺神像;三伏天吹西北風
【語法】:作謂語、定語、狀語;常與「讓人」等連用
莫明其妙
【拼音】:mò míng qí miào

【解釋】:說不出其中的奧妙。指事情很奇怪,說不出道理來。
【出處】: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十回:「魏翩仞莫明其妙,陶子堯卻不免心上一呆。」

【示例】:這個人與眾不同,常有些令人~的驚人之舉。
【近義詞】:莫名其妙
【反義詞】:洞若觀火

【語法】:作謂語、定語、狀語;形容事情非常奇怪

丈二和尚
【拼音】:zhàng èr hé shàng

【解釋】:(歇後語)摸不著頭腦。指弄不清是怎麼回事。

【出處】:《金瓶梅傳奇》第六回:「諸方地保瞧見,恰似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不覺腿關節軟了下來,撲通撲通跪成一片。」

【示例】:周天虹有點~摸不著頭腦,忙問: 『怎麼,陣地不要了?』 ★魏巍《火鳳凰》一○七
【語法】:作賓語、定語;用於口語

⑤ 表示完全不知道的成語有什麼

【茫無所知】:máng wú suǒ zhī,一點也不知道。作謂語;指一點也不知道。
【一問三不知】:yī wèn sān bù zhī,原意是對某一事情的開始、發展、結果都不知道,現在用來表示對實際情況一點也不知道。作謂語、定語、賓語、分句;指不清楚。
【蒙在鼓裡】:méng zài gǔ lǐ,【解釋】:好像被包在鼓裡一樣。比喻受人蒙蔽,對有關的事情一點兒也不知道。
【出自】:清·吳趼人《瞎騙奇聞》第二回:「總是他命好,才有這一個好先生給他算了出來,要不是周先生,我們還蒙在鼓裡呢。」

⑥ 不知什麼的成語

【不知不覺】知:知道;覺:覺察。沒有意識到,沒有覺察到。現多指未加註意。
【不知春秋】不知道當前是什麼季節或局面。
【不知顛倒】猶言不明事理。
【不知薡蕫】薡蕫:草名,質地柔軟可制繩子。比喻不懂事,缺乏知識。
【不知丁董】比喻不懂事,缺乏知識。
【不知端倪】端倪:頭緒。不知頭緒。
【不知大體】大體:關系全局的道理。不懂得從大局考慮。同「不識大體」。
【不知底細】不知道人或事情的內情。
【不知凡幾】凡:總共。不知道一共有多少。指同類的事物很多。
【不知高低】指說話或做事不知深淺輕重。
【不知貴賤】指不知事物的輕重與價值。
【不知甘苦】甘苦:甜和苦,多偏指苦。分不清是甜還是苦。形容做某事不容易或對前人的艱辛沒有體會。
【不知高下】指說話做事不知輕重。
【不知好歹】不知道好壞。多指不能領會別人的好意。
【不知何許人】許:處所。不知道是哪裡人。
【不知紀極】紀極:終極,限度。原形容貪得無厭。亦表示極多。

⑦ 不知有什麼成語

不知有漢,何論魏晉
編輯
本詞條缺少名片圖,補充相關內容使詞條更完整,還能快速升級,趕緊來編輯吧!
不知有漢,何論魏晉,出自《桃花源記》,解釋不知道漢朝三國魏晉朝就更不知道。
中文名
不知有漢,何論魏晉
發音
bùzh yǒuhàn, hélùnwèijìn
釋義
不知道漢朝三國魏晉朝就更不知道
出 自
《桃花源記》
詞目 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形容因長期脫離現實,對社會狀況特別是新鮮事物一無所知。也形容知識貧乏,學問淺薄。 [1]
出處 晉·陶淵明《桃花源記》:「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何論魏晉。」

⑧ 不知什麼可的成語

不知所可
查看《漢語詞典》中「不知所可」的解釋
--------------------------------------------------------------------------------
【拼音】bù zhī suǒ kě
【典故】不想這番好意把個可左可右的安公子此時倒弄到左右不知所可。 《兒女英雄傳》第三一回
【釋義】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用法】作謂語、狀語;指不知道該怎樣辦才好
【結構】動賓式
【近義詞】不知所措
【押韻詞】橫拖倒扯、彌山遍野、窮追不舍、依依難舍、犖犖大者、良有以也、勿謂言之不預也、雨沾雲惹、塞井焚舍、青鳥使者、......
【年代】近代
【成語舉例】只剩李秀成一人,他捧著賜袍,又是惶惑,又是悲苦,有說不出的滋味,茫然不知所可。 歐陽予倩《忠王李秀成》第三幕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
------------------------------
【注音】rén ér wú xìn , bù zhī qí kě
【出處】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論語·為政》
【解釋】信:信用;其:那;可:可以,行。一個人不講信用,真不知道怎麼能行。指人不講信用是不行的。
【用法】作分句;指人不講信用是不行的
【結構】復句式
【押韻詞】藹然仁者、空空如也、龍戰於野、何其毒也、滿山遍野、平原易野、勢傾朝野、強聒不舍、忠厚長者、善財難舍、......
【年代】古代
【教學同步】石猴端坐上面道:「列位呵,『人而無信,不知其可』」。 吳承恩《* 猴王出世》小學十冊·課文·21
【成語故事】春秋時期,著名大思想家孔子經常教育人們要講信義,他說:「作為人卻不講信用,真不知道那怎麼可以,就好像高大的馬車沒有駕馬的倪,小的馬車沒有駕馬的軌,它們憑什麼才能行走呢?為人必須做到言而有信,才能取信於人。」
【示例】列位呵,「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你們才說有本事進得來,出得去,不傷身體者,就拜他為王。 明·吳承恩《西遊記》第一回

⑨ 不知()()是哪個成語

1.不知所出

【拼音】: bù zhī suǒ chū

【解釋】: ①不知道從哪裡來的。②不知道該怎麼辦。

【出處】: 《文選·宋玉<高唐賦>》:「卒愕異物,不知所出。」李善註:「不知所從來。」

【舉例造句】: 大臣憂懼,不知所出。

2.不知不覺

【拼音】: bù zhī bù jué

【解釋】: 知:知道;覺:覺察。沒有意識到,沒有覺察到。現多指未加註意。

【出處】: 明·趙弼《兩教辨》:「遂使昏愚之徒,聽其妖誕,舍正從邪,醉生夢死,不知不覺。堯舜三代以前,未聞有此教。」

【舉例造句】: 他的殘忍和狠毒,時而不知不覺地在老人面前顯露出來。

⑩ 什麼不知什麼的成語是什麼

不知什麼的成語

不知所措、
不知死活、
不知天高地厚、
不知所雲、
不知不覺、
不知好歹、
不知者不罪、
不知去向、
不知自愛、
不知寢食、
不知肉味、
不知所從、
不知人間有羞恥事、
不知有漢,何論魏晉、
不知凡幾、
不知所為、
不知頭腦、
不知所終、
不知其詳、
不知進退、
不知深淺、
不知就裡、
不知自量、
不知輕重、
不知權變、
不知紀極、
不知大體、
不知顛倒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