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滄海遺什麼意思
『壹』 關於滄海的成語有哪些
滄海桑田、
滄海一粟、
滄海橫流、
滄海遺珠、
珠沉滄海、
曾經滄海
飽經滄桑 飽:充分。滄桑:滄海變桑田的簡縮。泛指世事的變化。經歷過多次的世事變化,生活經歷極為豐富。
出處:王蒙《輪下》:「而你是一個四十六歲的男人,飽經滄桑,眼角皺紋細密如網。」
抱璞泣血 比喻懷才不遇,傷心悲痛。
渤澥桑田 渤澥,渤海的古稱。大海變成桑田,桑田變成大海。猶滄海桑田。比喻世事變化巨大。
出處:宋·蘇軾《送喬仝寄賀君》詩之二:「不驚渤澥桑田變,來看龜蒙漏澤春。」
才大難用 原意是能力強難用於小事。後形容懷才不遇。同「材大難用」。
才高運蹇 蹇:不順利。才學很高,但命運不好,無法施展才華。含懷才不遇之意。
出處: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三十一卷:「司馬貌雖然出言無忌,但此人因才高運蹇,抑鬱不平,致有此論。」
材大難用 原意是能力強難用於小事。後形容懷才不遇。
出處:《莊子·逍遙游》:「吾有大樹,人謂之樗。其大本擁腫而不中繩墨,其小枝捲曲而不中規矩,立之塗,匠者不顧。今子之言,大而無用,眾所同去也。」
滄海橫流 滄海:指大海;橫流:水往四處奔流。海水四處奔流。比喻政治混亂,社會動盪。
出處:晉·袁宏《三國名臣序贊》:「滄海橫流,玉石同碎。」《晉書·王尼傳》:「滄海橫流,處處不安也。」
滄海桑田 桑田:農田。大海變成桑田,桑田變成大海。比喻世事變化很大。
出處:晉·葛洪《神仙傳·麻姑》:「麻姑自說雲,接待以來,已見東海三為桑田。」
滄海一鱗 大海中的一片魚鱗。比喻非常渺小。
出處:《冷眼觀》第七回:「因要替一個死百姓伸冤,先得罪了一位闊公子,把自己從前十載青燈,半生黃卷,都隨著烏鞭黑帽,猶如滄海一鱗,巫山片雲,頃刻間風弛電掣,捲入無何有之鄉。」
滄海一粟 粟:穀子,即小米。大海里的一粒穀子。比喻非常渺小。
出處:宋·蘇軾《前赤壁賦》:「寄蜉蝣天天地,渺蒼海之一粟。」
滄海遺珠 大海里的珍珠被採珠人所遺漏。比喻埋沒人才或被埋沒的人才。
出處:《新唐書·狄人傑傳》:「仲尼稱觀過知仁,君可謂滄海遺珠矣。」
大材小用 把大的材料當成小的材料用。比喻使用不當,浪費人才。
出處:晉·石崇《許巢論》:「蓋聞聖人在位,則群材必舉,官才任能,輕重允宜,大任已備,則不抑大材使居小位;小材已極其分,則不以積久而合處過材之位。」
彈劍作歌 比喻懷才不遇。
出處:唐·李白《行路難·其二》:「彈劍作歌奏苦聲,曳裾王門不稱情。」
東海揚塵 大海變陸地,揚起灰塵。比喻世事變化很大。
出處:晉·葛洪《神仙傳·麻姑》:「麻姑自說雲:『接侍以來,已見東海三為桑田。向到蓬萊,水又淺於往者會時略半也,豈將復還為陵陸乎?』方平笑曰:『聖人皆言海中復揚塵也。』」
馮驩彈鋏 指懷才不遇或有才華的人希望得到恩遇。
出處:據《戰國策·齊策四》載,齊人馮諼(《史記·孟嘗君列傳》引作「馮驩」)為孟嘗君門客,不受重視。馮三彈其鋏而歌,一曰:「長鋏歸來乎!食無魚!」二曰:「長鋏歸來乎!出無車!」三曰:「長鋏歸來乎!無以為家!」孟嘗君一一滿足……。
馮生彈鋏 指懷才不遇或有才華的人希望得到恩遇。
出處:參見「馮驩彈鋏」。
海桑陵谷 滄海變桑田,山陵變深谷,比喻世事變遷極大。
出處:清·朱彜尊《玉帶生歌》:「海桑陵谷又經三百秋,以手摩挱尚如故。」
海水桑田 猶滄海變桑田。比喻世事變遷很大。
出處:唐·韋應物《漢武帝雜歌》之一:「海水桑田幾翻覆,中間此桃四五熟。」
恍如隔世 恍:彷彿;世:三十年為一世。彷彿隔了一個時代。指一種因人事或景物變化很大而引起的感觸。
出處:宋·范成大《吳船錄下》:「發常州,平江親戚故舊來相迓者,陸續於道,恍然如隔世焉。」
龍盤鳳逸 比喻懷才不遇。
人生如夢 人生如同一場夢。形容世事無定,人生短促。
出處:宋·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詞:「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人世滄桑 比喻人間世事變化很大。
桑田碧海 大海變成桑田,桑田變成大海。比喻世事變化很大。同「桑田滄海」。
桑田滄海 桑田:農田。大海變成桑田,桑田變成大海。比喻世事變化很大。
出處:晉·葛洪《神仙傳·麻姑》:「麻姑自說雲,接待以來,已見東海三為桑田。」
善賈而沽 賈:通「價」。善賈:好價錢;沽:出賣。等好價錢賣出。比喻懷才不遇,等有的賞識的人再出來做事。也比喻有了肥缺,才肯任職。
出處:《論語·子罕》:「有美玉於斯,韞櫝而藏諸,求善賈(價)而沽諸?」
時移世變 時代變遷,世事也不一樣。同「時易世變」。
出處:唐·白居易《唐淮南節度使李公家廟碑銘序》:「朝當晏駕,時移世變,遂出掾高要,佐潯陽。」
時移世易 時代變遷,世事也不一樣。
時易世變 時代變遷,世事也不一樣。
出處:晉·魯褒《錢神論》:「當今之急,何用清談?時易世變,古今異俗。」
瞬息萬變 瞬:一眨眼;息:呼吸。在極短的時間內就有很多變化。形容變化很多很快。
出處:清·吳趼人《痛史》第十六回:「軍情瞬息萬變,莫說我們到南邊還要好幾天,就是此時,文丞相也不知在那裡不在了?」
曾經滄海 曾經:經歷過;滄海:大海。比喻曾經見過大世面,不把平常事物放在眼裡。
出處:《孟子·盡心上》:「故觀於海者難為水,游於聖人之門者難為言。」唐·元稹《離思》詩:「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珠沉滄海 珍珠沉在大海里。比喻人才被埋沒。
珠投璧抵 謂以珠玉投擲鳥鵲。比喻人才不被重視。
出處:清·錢謙益《送曾霖寰使君左遷還里》詩之二:「珠投璧抵亦何妨,國論惛呶重可傷。」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三十年前風水在河的東面,而三十年後卻在河的西面。比喻世事變化,盛衰無常。
出處: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六回:「大先生,『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就像三十年前,你二位府上何等優勢,我是親眼看見的。」
『貳』 滄海是什麼意思!
滄海指大海。以其一望無際、水深呈青蒼色,故名。
在愛情詩歌中,滄海是隱喻夫妻之間的感情,有如滄海之水,其深廣和美好是世間無與倫比的。
著名詩句為「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意為:經歷過無比深廣的滄海的人,別處的水再難以吸引他;除了雲蒸霞蔚的巫山之雲,別處的雲都黯然失色。出自中唐元稹的《離思》。
原詩:
《離思五首·其四》唐代:元稹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釋義:
經歷過波瀾壯闊的大海,別處的水再也不值得一觀。陶醉過巫山的雲雨的夢幻,別處的風景就不稱之為雲雨了。即使身處萬花叢中,我也懶得回頭顧盼;這緣由,一半是因為修道人的清心寡慾,一半是因為曾經擁有過的你。
(2)成語滄海遺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以滄海之水和巫山之雲隱喻愛情之深廣篤厚,見過大海、巫山,別處的水和雲就難以看上眼了,除了詩人所念、鍾愛的女子,再也沒有能使我動情的女子了。
詩人的這個「心上人」,據說是雙文,即詩人所寫傳奇《鶯鶯傳》中的鶯鶯,詩人因雙文出身寒門而拋棄她後,有八九年「不向花回顧(釋義:不再欣賞別的女子)」(《夢游春七十韻》)。
又有人說此詩是為悼念亡妻韋叢而作,韋叢出身高門,美麗賢慧,二十七歲早逝後,詩人曾表示誓不再娶(《遣悲懷·之三》)。
兩句詩化用典故,取譬極高。前句典出《孟子·盡心上》「觀於海者難為水(釋義:觀看過大海的人,難以被其它的水所吸引)」;後句典出宋玉《高唐賦序》「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為朝雲、暮為行雨(釋義:我住在巫山南面險峻的高山,早上化作燦爛的雲霞,傍晚變成霏微的煙雨。)「。
後人引用這兩句詩,多喻指對愛情的忠誠,說明非伊莫屬、愛不另與。這兩句詩還簡縮為成語「曾經滄海」,還可比喻曾經經歷過很大的場面,眼界開闊,見多識廣,對比較平常的事物不放在眼裡。
『叄』 成語「滄海遺( )」、「中西合( )」、「( )液瓊漿」怎麼填
成語「滄海遺( )」、「中西合( )」、「( )液瓊漿」填作:滄海遺珠、中西合璧、玉液瓊漿。
『肆』 帶有滄海的成語有
滄海橫流 滄海:指大海;橫流:水往四處奔流。海水四處奔流。比喻政治混亂,社會動盪。
滄海桑田 桑田:農田。大海變成桑田,桑田變成大海。比喻世事變化很大。
滄海一粟 粟:穀子,即小米。大海里的一粒穀子。比喻非常渺小。滄海遺珠大海里的珍珠被採珠人所遺漏。比喻埋沒人才或被埋沒的人才。
桑田滄海 桑田:農田。大海變成桑田,桑田變成大海。比喻世事變化很大。曾經滄海曾經:經歷過;滄海:大海。比喻曾經見過大世面,不把平常事物放在眼裡。滄海一鱗大海中的一片魚鱗。比喻非常渺小。珠沉滄海珍珠沉在大海里。比喻人才被埋沒。
『伍』 成語:滄海遺()中西合()()液瓊漿
滄海遺珠,中西合璧,玉液瓊漿
玉液瓊漿
[yù yè qióng jiāng]
[釋義] 瓊:美玉。用美玉製成的漿液,古代傳說飲了它可以成仙。比喻美酒或甘美的漿汁。
[出處] 漢·王逸《九思·疾世》:「吮玉液兮止渴,嚙芝華兮療飢。」戰國楚·宋玉《招魂》:「華酌既陳,有瓊漿些。」
『陸』 成語:滄海遺,遺後字是甚麼
滄海遺珠 (cāng hǎi yí zhū)
解釋: 大海里的珍珠被採珠人所遺漏。比喻埋沒人才或被埋沒的人才。
出處:唐·牟融《寄永平友人二首》:「青蠅點玉原非病,滄海遺珠世所嗟。」《新唐書·狄人傑傳》:「仲尼稱觀過知仁,君可謂滄海遺珠矣。」
示例:一首新詩一線書,喜於滄海得遺珠。 ★元·金好問《寄答飛卿》
『柒』 滄海遺漏(),填成語
滄海遺珠
解釋:大海里的珍珠被人遺漏,比喻埋沒人才
『捌』 滄海是什麼成語
滄海橫流
滄海:指大海;橫流:水往四處奔流。海水四處奔流。比喻政治混亂,社會動盪。
滄海桑田
桑田:農田。大海變成桑田,桑田變成大海。比喻世事變化很大。
滄海一粟
粟:穀子,即小米。大海里的一粒穀子。比喻非常渺小。
滄海遺珠
大海里的珍珠被採珠人所遺漏。比喻埋沒人才或被埋沒的人才。
桑田滄海
桑田:農田。大海變成桑田,桑田變成大海。比喻世事變化很大。
曾經滄海
曾經:經歷過;滄海:大海。比喻曾經見過大世面,不把平常事物放在眼裡。
滄海一鱗
大海中的一片魚鱗。比喻非常渺小。
珠沉滄海
珍珠沉在大海里。比喻人才被埋沒。
『玖』 「滄海」是什麼意思「桑田」又是什麼意思
滄海(cāng haǐ)
釋義:大海;我國古代對東海的別稱;神話中的海島名。
造句:
1、同樣的地方,現在已是滄海桑田。
2、世事變化快又大,彈指間,幾番滄海桑田。
3、識才當如伯樂,假如缺乏眼光,難免有滄海遺珠之憾。
4、離開幾十年,今日重回故鄉,已是人事全非,頗有滄海桑田之慨。
5、公司復信給未錄用的投考者,大都使用滄海遺珠這個成語。
桑田(sāng tián)
釋義:栽植桑樹的田地;比喻世事變遷。
1、面對家鄉滄海桑田的變化,他激動地一時說不出話來。
2、與世間萬物的滄海桑田相比,人的一生竟顯得如此短暫和渺小。
3、歷經滄海桑田,香港終於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4、管它滄海成桑田,真情永遠不變。
5、這座小城十幾年來,滄海桑田,變化實在太大了。
『拾』 滄海拾遺是什麼意思
在大海里拾取他人遺留的東西。
在眾多事物裡面找到了別人不注意的或回者別人遺忘遺留的事物。
比喻答經歷一番努力或者刻苦找到了對自己來說有價值的非常珍貴物品。
(10)成語滄海遺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2007年6月,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工作啟動以來,武義縣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工作隊的隊員們個個「人比黃花瘦」。截至2008年12月底,已完成7個鄉鎮、3個街道、14個社區、356個行政村、891個自然村的野外調查任務,調查文物點1696處;
確定登錄文物點1047處,其中新發現961處,復查80處,種類包括古遺址、古墓葬、古建築、石刻類、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其他等。一些新發現填補了縣域內的空白。
2009年 6月13日是全國第四個「文化遺產日」,特撰此稿,對我縣文物普查工作隊辛勤「拾回」的「滄海遺珠」,進行一次展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