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女媧補天
女媧補天的傳說 傳說盤古開天闢地,女媧用黃泥造人,日月星辰各司其職,子民安居樂業,四海歌舞昇平。後來共工與顓頊爭帝位,不勝而頭觸不周之山,導致天柱折,地維絕,四極廢,九州裂,天傾西北,地陷東南,洪水泛濫,大火蔓延,人民流離失所。
女媧看到她的子民們陷入巨大災難之中,十分關切,決心煉石以補蒼天。於是她周遊四海,遍涉群山,最後選擇了東海之外的海上仙山—天台山。天台山是東海上五座仙山之一,五座仙山分別由神鰲用背駝著,以防沉入海底。女媧為何選擇天台山呢,因為只有天台山才出產練石用的五色土,是煉補天石的絕佳之地。
於是,女媧在天台山頂堆巨石為爐,取五色土為料,又借來太陽神火,歷時九天九夜,煉就了五色巨石36501塊。然後又歷時九天九夜,用36500塊五彩石將天補好。剩下的一塊遺留在天台山中湯谷的山頂上。
天是補好了,可是卻找不到支撐四極的柱子。要是沒有柱子支撐,天就會塌下來。情急之下,女媧只好將背負天台山之神鰲的四隻足砍下來支撐四極。可是天台山要是沒有神鰲的負載,就會沉入海底,於是女媧將天台山移到東海之濱的琅琊,就是今天日照市濤雒鎮一帶。至今天台山上仍然留有女媧補天台、補天台下有被斬了足的神鰲和補天剩下的五彩石,後人稱之為太陽神石。女媧補天台
⑵ 成語故事的女媧補天視頻
女媧補天抄_成語解釋
【拼音襲】:nǚ wā bǔ tiān
【釋義】:神話故事,伏羲的妹妹女媧煉五色石補天。形容改造天地的雄偉氣魄和大無畏的斗爭精神。
【出處】:西漢·劉安《淮南子·覽冥訓》:「於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
⑶ 女媧補天是成語故事嗎
女媧補天是成語故事
典 故
傳說盤古開天用四根「不周山」大柱子支撐天內地,共工與顓頊爭奪帝位容將不周山撞倒,天地裂了一條大縫,女媧氏在高山上架起神火,煉了36501塊五彩石把天的裂縫補了起來,砍大鰲腿支撐天,從此天地就永久牢固了。
女媧補天:
形容改造天地的雄偉氣魄和大無畏的斗爭精神。
⑷ 女媧補天 成語故事
【拼音】nǚ wā bǔ tiān
【成語故事】傳說盤古開天用四根「不周山」大柱子支撐天地,共工與顓頊爭奪帝位將不周山撞倒,天地裂了一條大縫,女媧氏在高山上架起神火,煉了36501塊五彩石把天的裂縫補了起來,砍大鰲腿支撐天,從此天地就永久牢固了。
【出處】於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西漢·劉安《淮南子·覽冥訓》
【釋義】神話故事,伏羲的妹妹女媧煉五色石補天。形容改造天地的雄偉氣魄和大無畏的斗爭精神。
【用法】作主語、定語;形容改造天地的雄偉氣魄
【近義詞】煉石補天
⑸ 女媧補天是不是成語故事
女媧補天 是成語。故事。
基本釋義
神話故事,伏羲的妹妹女媧煉五色石補天。形容改造天地的雄偉氣魄和大無畏的斗爭精神。
出 處
《淮南子·覽冥訓》:「於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
⑹ 寫兩個關神話的成語故事
有關神話的成語故事有許多,以下為女媧補天和補天浴日兩成語的故事:
女媧補天:
1.主要見於《淮南子·覽冥訓》:「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載;火爁焱而不滅,水浩洋而不息;猛獸食顓民,鷙鳥攫老弱。於是,女媧鍊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鼇足以立四極,殺黑龍以濟冀州,積蘆灰以止淫水。蒼天補,四極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蟲死,顓民生。背方州,抱圓天。當此之時,禽獸蟲蛇,無不匿其爪牙,藏其蟄毒,無有攫噬之心。」
2.還見於《淮南子·天文訓》:「昔者,共工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滿西南,故水潦塵埃歸焉。」 於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天,斷鰲足以立四極。
3.傳說盤古開天用四根「不周山」大柱子支撐天地,共工與顓頊爭奪帝位將不周山撞倒,天地裂了一條大縫,女媧氏在高山上架起神火,鍊了36501塊五彩石,然後又歷時九天九夜,用36500塊五彩石將天補好。剩下的一塊遺留在天台山中湯谷的山頂上。又砍大鰲腿支撐天,從此天地就永久牢固了。
補天浴日(是指女媧煉五色石補天和羲和給太陽洗澡兩個神話故事):
上古時代,有一次,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大戰。
共工大敗,氣得向西方不周山一頭撞去,把不周山撞壞瞭。
不周山是撐天的大柱,大柱一斷,天就坍塌瞭一大塊,地也陷裂瞭很多;同時,山林起火,洪水橫流,世界發生瞭可怕的災難。
創造世界萬物的女神媧(女媧是邯鄲市涉縣人,媧皇宮就坐落在涉縣境內),在大江大河中挑選瞭許多五彩的石子,架起火來,把石子煉成熔液,然後用這種熔液去修補破壞瞭的天。她又殺瞭一隻大得無法形容的烏龜,斬下它的4腳,作為4根天柱,豎立在四方,把天撐住。還利用大火後遺留的蘆草灰,堵住瞭洪水。一場大難,始告平息。
太陽女神羲和,生有10個兒子,也就是10個太陽。他們住在東方海外的湯谷。那裡有一棵大樹,名叫「扶桑」,所以那地名也叫「扶桑」。
這棵大樹有幾千丈高,10個太陽,就住在這棵大樹上。
他們每天一個,輪流在天空值班。早上,不論哪個太陽值班,都由他們的媽媽羲和架車伴送。這輛車子很壯觀,是由6條龍拉著的。
從起點湯谷到終點蒙谷,共有16個站,正好一天的路程。
車到第14站悲泉,太陽就得下車步行,媽媽羲和架著空車趕回湯谷,為伴送明天值班的兒子去作準備。
每天早上,值班的太陽離開扶桑,登上龍車之前,一定先要在咸池裡洗一個澡。羲和還常常帶著兒子們在東南海外的甘淵一塊洗澡,甘淵的水,十分甘美,羲和把兒子們一個個都洗得乾乾凈凈,明明亮亮。
-------------------------------------------------------------------------------
後來人們形容無可比擬的極大的功績時,就借用「女媧補天」和「羲和浴日」這兩個故事來作比喻,稱為「補天浴日」。
⑺ 你聽說過哪些比如女媧補天、嫦娥奔月、填衛填海和後羿射日這樣的成語故事
大禹治水
倉頡造字
吳剛伐桂
⑻ 成語故事 女媧補天 視頻
女媧補天nǚ wā bǔ tiān
【成語解釋】:神話故事,伏羲的妹妹女媧煉五色石補天。形容改造天地的雄偉氣魄和大無畏的斗爭精神
【成語出自】:西漢·劉安《淮南子·覽冥訓》:「於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
【成語簡拼】:nwbt
【成語字數】:4個字
【感情色彩】:女媧補天是褒義詞
【成語結構】:主謂式
【成語年代】:古代
【常用程度】:常用
【成語示例】:◎ 鍾敬文先生在序言中說,這本故事集"是沈恆志在六七十年前,聽民間藝人口授的:上起女媧補天、三皇五帝;中跨秦漢;下至戊戌變法;正史、野史、神話、故事、傳說均有涉獵。
◎ 在中國古代,同樣有過一個神話時代,《女媧造人》、《女媧補天》、《後羿射日》、《嫦娥奔月》、《精衛填海》等等神話故事成為後世許多浪漫主義文學創作的土壤。
◎ 天氣的變化、季節的轉換、洪水猛獸等,對原始人來說,都是難以克服的巨大的威脅,因而就產生了"羿射九日"、"女媧補天"、"精衛填海"等神話故事。
⑼ 成浯故事有那些
1.【成語】棄之可惜
【拼音】qì zhī kě xī
【解釋】吃它的話沒有什麼味道,扔掉它卻又未免可惜。其引申意應為某種利益太小,爭取的話沒有多大意思,放棄掉又覺得可惜。
【出處】《三國志·魏志·武帝紀》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夫雞肋,棄之如可惜,食之無所得,以比漢中,知王欲還也。」
【故事】曹操與劉備對壘於漢中, 兩軍相持不下。曹操見連日陣雨,糧草將盡,又無法取勝,心正煩惱。這時士兵來問晚間的口令,曹操正獃獃看著碗內雞肋思想進退之計,便隨口答道:雞肋!當「雞肋」這個口令傳到主簿楊修那裡,這傢伙自作聰明,慫恿兵士們收拾行裝准備撤兵。兵問其故。楊修說:雞肋雞肋,棄之可惜,食之無味。今丞相進不能勝,恐人恥笑,明日必令退兵。於是大家都相信了。這件事被曹操知道了,曹操便以鼓惑軍心之名砍了楊修的頭。這便是關於雞肋的典故。
2.【成語】亡羊補牢
【拼音】wáng yáng bǔ láo
【釋義】表達處理事情發生錯誤以後,如果趕緊去挽救,還不為遲的意思。
【典故】戰國時期,楚國的楚襄王即位後,重用奸臣,政治腐敗,國家一天天衰亡下去。楚國有一個大臣,名叫庄辛,看到這樣情況非常著急,總想好好勸勸他,但是楚襄王只顧享樂,根本聽不進別人說的話。有一天,庄辛實在忍不住了。對楚襄王說:「你在宮里和一些人奢侈淫樂,不管國家大事,國家遲早有一天會滅亡啊!」 楚襄王聽了大怒,罵道:「你老糊塗了吧,竟敢這樣詛咒楚國,說這些險惡的話惑亂人心嗎?」庄辛不慌不忙的回答說:「我實在感覺事情一定要到這個地步的,不敢故意說楚國有什麼不幸。如果你一直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