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成語矛什麼自薦

成語矛什麼自薦

發布時間: 2020-11-21 23:31:26

1. 毛遂自薦中的成語

歃血為盟:
歃血:古代會盟,把牲畜的血塗在嘴唇上,表示誠意;盟:宣誓締約.泛指發誓訂盟
毛遂自薦:自己推薦自己
錐處囊中:錐子放在口袋裡,錐尖就會露出來。比喻有才能的人不會長久被埋沒,終能顯露頭角。
鋒芒畢露:銳氣和才華全都顯露出來。多指人好表現自己。
脫穎而出:脫穎而出指錐尖透過布袋顯露出來,比喻人的本領全部露出。
案劍瞋目:案:同「按」,握住;瞋:瞪眼。握住寶劍,瞪大雙眼。三寸之舌:比喻能說會辯的口才。

2. 成語毛什麼自薦

毛遂自薦
【拼音】:máo suí zì jiàn

【解釋】:毛遂自我推薦。比喻自告奮勇,自己推薦自己擔任某項工作。

【出處】:《史記·平原君列傳》記載:秦軍圍攻趙國都城邯鄲,平原君去楚國求救,門下食客毛遂自動請求一同前去。到了楚國,毛遂挺身而出,陳述利害,楚王才派兵去救趙國。

【示例】:我作~,居然被校長核准了。這樣才勉強捱過難關。 ★鄒韜奮《經歷·深摯的友誼》
【近義詞】:自告奮勇
【反義詞】:自慚形穢

【歇後語】:孫猴子作官
【語法】:作謂語、賓語、定語;指自告奮勇
【英文】:volunteer one's services as
Mao sui once did

【成語故事】:戰國時趙孝成王九年,秦兵攻打趙國,趙孝成王命令平原君趙勝到楚國去求救,平原君的門客毛遂主動自薦隨同前去。平原君與楚王談判半天沒有成效,毛遂手拿寶劍走上宮殿,陳述利害關系,終於打動楚王出兵聯合抗擊秦國的侵略。

3. 成語什麼什麼自薦

毛遂自薦:
王命平原君趙勝赴楚求救,毛遂自薦隨同前往。既至楚,平原君與楚王談判,自日出迄日中不決。毛遂按劍上階,直陳利害,終使楚王歃血定盟,決定楚趙聯合抗秦
。後因以「毛遂自薦」為自告奮勇自我推薦之典。比喻自告奮勇,自己推薦自己擔任某項工作。

4. 毛遂自薦成語意思是啥

毛遂自薦
發音 máo suí zì jiàn
釋義 毛遂自我推薦。比喻自告奮勇,自己推薦自己擔專任某項工作。
出處 《史記·屬平原君列傳》記載:秦軍圍攻趙國都城邯鄲,平原君去楚國求救,門下食客毛遂自動請求一同前去。到了楚國,毛遂挺身而出,陳述利害,楚王才派兵去救趙國。
示例 我作毛遂自薦,居然被校長核准了。這樣才勉強捱過難關。(鄒韜奮《經歷·深摯的友誼》)
近義詞 自告奮勇
反義詞 自慚形穢

5. 什麼自薦 的成語

毛遂自薦

máosuìzìjiàn

[釋義] 毛遂:戰國時趙國平原君的門客;薦:推薦;薦舉。毛遂自己推薦自己。形容自告奮勇去做某事。
[語出] 《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門下有毛遂者;前;自贊於平原君曰:『遂聞君將合從於楚;約與食客門下二十人偕;不外索。合少一人;願君即以遂備員而行矣。』」
[正音] 遂;不能讀作「suí」。
[辨形] 遂;不能寫作「逐」。
[近義] 自告奮勇
[反義] 自慚形穢
[用法] 作賓語時;一般用在「敢於」、「勇於」、「想」之類的動詞後面。一般作謂語、賓語、定語。
[結構] 主謂式。
[辨析] ~與「自告奮勇」有別:~有自我推薦的意思;「自告奮勇」則含有自己主動承擔某件事的意思。
[例句] 在競選會上;小明~當班長。
[英譯] volunteerforatask

6. 請問有個成語叫什麼自薦

毛遂自薦 máo suì zì jiàn
【解釋】:毛遂自我推薦。比喻自告奮勇,自己推薦自己擔任某項工作。
【出自】:《史記·平原君列傳》記載:秦軍圍攻趙國都城邯鄲,平原君去楚國求救,門下食客毛遂自動請求一同前去。到了楚國,毛遂挺身而出,陳述利害,楚王才派兵去救趙國。
【示例】:我作~,居然被校長核准了。這樣才勉強捱過難關。 ◎鄒韜奮《經歷·深摯的友誼》
【近義詞】:自告奮勇
【反義詞】:自慚形穢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褒義

7. 「什麼自薦」的成語是什麼

  • 「什麼自薦」的成語是:毛遂自薦

  • 毛遂自薦,讀音:【máo suì zì jiàn】

  • 【釋義】

    1、毛遂:戰國趙國平原君的一位門客。

    2、薦:推薦;薦舉。比喻自告奮勇,自己推薦自己擔任某項工作。

  • 【近義詞】自告奮勇、挺身而出。

  • 【反義詞】自慚形穢、讓位於賢、畏縮不前。

  • 【用法】

    作謂語、賓語、定語,多用作褒義。

  • 【出處】

    《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門下有毛遂者;前;自贊於平原君曰:『遂聞君將合從於楚;約與食客門下二十人偕;不外索。合少一人;願君即以遂備員而行矣。』」

  • 【典故】

    戰國時,秦軍在長平一線,大勝趙軍。後趙先割地議和,秦退兵後,趙又反悔不將城池交付秦,秦王大怒,使王陵領兵攻打趙國,包圍了趙國都城邯鄲。

    大敵當前,趙國形勢萬分危急。平原君趙勝,奉趙王之命,去楚國求兵解圍。平原君把門客召集起來,挑選20個文武全才一起去。經過挑選,最後還缺一個人。門下有一個叫毛遂的人走上前來,向平原君自我推薦說:「聽說先生將要到楚國去簽訂『合縱』盟約,約定與門客二十人一同前往,而且不到外邊去尋找。現在還少一個人,希望先生就以毛遂湊足人數出發吧!」平原君說:「先生來到趙勝門下幾年了?」毛遂說:「三年了。」平原君說:「賢能的人處在世界上,好比錐子處在囊中,它的尖梢立即就要顯現出來。現在,處在趙勝的門下已經三年了,左右的人們對你沒有稱道,趙勝也沒聽到贊語,這是因為沒有先生什麼才能的緣故。所以先生不能一道前往,請留下!」毛遂說:「我不過今天才請求進到囊中罷了。如果我早就處在囊中的話,就會錐子那樣,整個鋒芒都會露出來,不僅是尖梢露出來而已。」平原君終於與毛遂一道前往。

    到了楚國,楚王只接見平原君一個人。兩人坐在殿上,從早晨談到中午,還沒有結果。毛遂大步跨上台階,遠遠地大聲叫起來:「出兵的事,非利即害,非害即利,簡單而又明白,為何議而不決?」楚王非常惱火,問平原君:「此人是誰?」平原君答道:「此人名叫毛遂,乃是我的門客!」楚王喝道:「趕快下!我和你主人說話,你來干嗎?」毛遂見楚王發怒,不但不退下,反而又走上幾個台階。他手按寶劍,說:「如今十步之內,大王性命在我手中!」楚王見毛遂那麼勇敢,沒有再呵斥他,就聽毛遂講話。毛遂就把出兵援趙有利楚國的道理,作了精闢的分析。毛遂的一番話,說得楚王心悅誠服,答應馬上出兵。不幾天,楚、魏等國聯合出兵援趙。秦軍撤退了。平原君回趙後,待毛遂為上賓。他很感嘆地說:「毛先生一至楚,楚王就不敢小看趙國。」

    成語「毛遂自薦」由此而來,比喻不經別人介紹,自我推薦擔任某一項工作。

  • 【造句】

    1、小明今年學習成績在班裡第一,於是向老師毛遂自薦當學習委員。

    2、毛遂自薦有時也是有必要的。

    3、競技場上講謙虛,無疑等於宣告自己的失敗;該需要毛遂自薦時,就要當仁不讓。

    4、我們不提倡反衣狐裘,韜光養晦,而提倡毛遂自薦,敢為天下先。

    5、誰能毛遂自薦,和我一起去洽談這項業務?

8. 毛遂自薦出什麼成語

毛遂自薦本身就是成語

毛遂自薦_成語解釋
【拼音】:máo suí zì jiàn

【釋義】:毛遂自版我推薦。比喻自告奮勇權,自己推薦自己擔任某項工作。

【出處】:《史記·平原君列傳》記載:秦軍圍攻趙國都城邯鄲,平原君去楚國求救,門下食客毛遂自動請求一同前去。到了楚國,毛遂挺身而出,陳述利害,楚王才派兵去救趙國。

【例句】:我作~,居然被校長核准了。這樣才勉強捱過難關。 ★鄒韜奮《經歷·深摯的友誼》

9. 什麼自薦的成語

毛遂自薦
【近義】自告奮勇
【反義】自慚形穢
【釋義】毛遂自我推薦內。比喻自告奮勇,容自己推薦自己擔任某項工作。
【出處】《史記·平原君列傳》記載:秦軍圍攻趙國都城邯鄲,平原君去楚國求救,門下食客毛遂自動請求一同前去。到了楚國,毛遂挺身而出,陳述利害,楚王才派兵去救趙國。
【用例】我作~,居然被校長核准了。這樣才勉強捱過難關。(鄒韜奮《經歷·深摯的友誼》)
毛遂是戰國時代趙國平原君的門客。秦兵攻打趙國,平原君奉命到楚國求救,毛遂自動請求跟著去。到了楚國,平原君跟楚王談了一上午沒有結果。毛遂挺身而出,陳述利害,楚王才答應派春申君帶兵去救趙國。後來用『毛遂自薦』比喻自己推薦自己。

10. 『毛逐自薦』是什麼是成語嗎什麼意思

毛遂自薦:毛遂自我推薦。比喻自告奮勇,自己推薦自己擔任某項工作。中國典籍《史記·平原君列傳》記載:秦軍圍攻趙國都城邯鄲,平原君去楚國求救,門下食客毛遂自動請求一同前去。到了楚國,毛遂挺身而出,陳述利害,楚王才派兵去救趙國。近義詞:自告奮勇。
是成語。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