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成語在什麼一什麼成語有哪些成語有哪些特點

成語在什麼一什麼成語有哪些成語有哪些特點

發布時間: 2020-11-22 02:26:31

❶ 「什麼疊翠」的成語有哪些

這個成語是:層巒疊翠。

層巒疊翠[ céng luán dié cuì ]

釋義:層巒:山連著山;疊翠:許版多高險的像屏障一樣的山權。形容山峰多而險峻;形容山上的樹層層疊疊,鬱郁蔥蔥。

出處:《明王紱北京八景圖·居庸疊翠》:繪都城西北居庸關景色,山崖峻絕,層巒疊翠。

例句:

1.島上層巒疊翠,奇石林立,洞壑幽美,梵宇琳宮,時隱時現。

2.芙蓉山舊稱芙蓉嶂,層巒疊翠,像蓮花瓣瓣,山勢一字排開,宛若屏嶂。

(1)成語在什麼一什麼成語有哪些成語有哪些特點擴展閱讀

近義詞:層巒疊嶂

層巒疊嶂[ céng luán dié zhàng ]

釋義:形容山嶺重疊,山峰多而險峻,像屏障一樣的山峰。

出處: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江水》:「層岩疊嶂;隱天蔽日。」

白話翻譯:一層層的山重疊在一起,把天空都遮住了,連太陽都看不見了。

例句:

1.大別山層巒疊嶂,綿延數百里。

2.一入衡山,只見層巒疊嶂,奇峰處處,美不勝收。

❷ 選一個句子和一個成語說說句子和成語有什麼表達效果比如好在哪裡寫出了什麼

成語有專小精悍,含義豐富的功能,如鞭辟入裡,就是說門分析的比較細致
形成了爛漫無比的春天,把一個春天百花爭艷,百鳥爭鳴展現的淋漓盡致

❸ 什麼是成語 成語有哪些特點

1、定義:成語是表示一般概念的固定片語或句子,絕大部分是由四個字組成的。
2、成語的特點。成語主要有兩個特點,第一個特點是源遠流長。

⑴源遠。指成語沿用的歷史性,例如:成語「有恃無恐」最早見於《左轉·僖公二十六年》「室如懸罄野無青草,何恃而不恐」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沿用歷史了。「打草驚蛇」出自唐朝段成式所寫的一個故事中「汝雖打草,吾已驚蛇」一句,至今至少千年以上。「捕風捉影」最早出現在宋朝朱熹的《朱子全書學一》,「兩面三刀」最早出於《元曲灰闌記》,「南腔北調」最早出現在清朝富察敦崇的《燕京歲時記》,這些成語都有一二百年甚至八九百年的沿用歷史了。

⑵流長。指成語使用上的社會性。成語為人民群眾所接受,在書面或口頭上廣泛使用的。像一些來自古詩詞中的成語,它們是從不同時代的詩詞中截取的原文,因為它們或寓意深刻,或形象生動,是全詩的警句、名句,被人民群眾喜愛,廣為使用和傳誦,得以流傳。例如「春風得意」「平分秋色」「山雨欲來風滿樓」「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等。

第二個特點是定型不變。成語是一種定型的固定片語,絕大多數由四個字組成。當然,三個字,五個字,甚至更多字數構成的也有。如「一溜煙」「更上一層樓」「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己所勿欲,勿施於人」等,但這畢竟是少數。為什麼成語以四字居多呢?這和漢語的特點有關,漢民族講話,在音節上大都是成雙成對的。漢語講究四聲,讀起來能產生聲音上的美感,四個字的結構能適應這種聲調的各種變化。《詩經》這部我國文學史上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中305篇基本上都是四字一句,這種四字句,結構短小精悍,活潑明快,讀起來抑揚頓挫,在後來相當長的一個歷史階段中,影響著詩人,作家,而詩人、作家的作品,又影響著人民群眾的語言。成語基本上源於古書和人民群眾的口語,因此成語以四字為多。

而且成語既要能表達深刻復雜的思想,又要極其概括精煉,過長過短都不行,四個字最為合適。
所謂成語是語言中經過長期使用、錘煉而形成的固定短語。它是比詞大而語法功能又相當於詞的語言單位。

❹ 表示什麼事情都沖在前面很主動的成語有哪些

1、身先士卒

拼音:shēn xiān shì zú

出處:《史記·淮南衡山列傳》:「當敵勇敢,常為士卒先。」

釋義: 「指作戰時將領親自帶頭,沖在士兵前面。比喻領導帶頭,走在群眾前面。

2、爭先恐後

拼音:zhēng xiān kǒng hòu

出處:明·屠勛《屠康僖公集·重建陡門橋記》:「匪公帑而樂施者爭先恐後。」

釋義:搶著向前,唯恐落後。

3、一馬當先

拼音:yī mǎ dāng xiān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喬道清)即便勒兵列陣;一馬當先;雷震等將簇擁左右。」

釋義:策馬走在最前頭。比喻走在領先位置;起帶頭作用。

4、沖鋒陷陣

拼音:chōng fēng xiàn zhèn

出處:《北齊書·崔暹傳》:「沖鋒陷陣,大有其人。」

釋義:陷:攻破,深入。不顧一切,攻入敵人陣地。形容作戰勇猛。

5、勇往直前

拼音:yǒng wǎng zhí qián

出處:宋·朱熹《朱子全書·道統一·周子書》:「不顧旁人是非,不計自己得失,勇往直前,說出人不敢說的道理。」

釋義: 勇敢地一直向前進。

❺ 一什麼一什麼的成語有哪些成語

一式一樣、 一飲一啄、 一笑一顰、 一心一德、 一馬一鞍、 一生一代、 一簞一瓢、 一還一報、 一舉一動、 一鱗一爪、 一針一線、 一來一往、 一肢一節、 一心一路、 一張一弛、 一悲一喜、 一死一生、 一枝一棲、 一班一級、 一緣一會、 一根一板、 一模一樣、 一嚬一笑、 一鼓一板、 一顰一笑、 一針一缐、 一心一力、 一弛一張、 一絲一毫、 一棒一條痕 一搭一檔、 一年一度、 一字一珠、 一德一心、 一觴一詠、 一心一意、 一龍一蛇、 一言一行、 一搭一檔、 一成一旅、 一唱一和、 一五一十、 一龍一豬、 一鞭一條痕、 一口一聲、 一晦一明、 一字一淚、 一吹一唱、 一草一木、 一家一計、 一板一眼、 一琴一鶴、 一重一掩、 一生一世、 一則一,二則二、 一字一句、 一班一輩、 一旦一夕、 一倡一和、 一夕一朝 一噴一醒、 一薰一蕕、 一心一腹、 一分一毫、 一夔一契、 一熏一蕕、 一是一,二是二、 一迎一和、 一字一板、 一心一計、 一手一足、 一吟一詠、 一家一火、 一朝一夕、 一點一滴、 一長一短、 一枝一節、 一天一地、 一手一腳、 一步一個腳印、 一丘一壑、 一坐一起、 一瘸一拐、 一步一鬼、 一步一趨

❻ 一什麼一什麼 的成語有哪些

1、一死一生
成語拼音:yī sǐ yī shēng
成語解釋:指有關生死的關鍵時刻。
成語出處:《史記·汲鄭列傳》:「太史公曰:始翟公為廷尉,賓客闐門;及廢,門外可設雀羅。翟公復為廷尉,賓客欲往,翟公乃大署其門曰:『一死一生,乃知交情。』」
2、一式一樣
成語拼音:yī shì yī yàng
成語解釋:完全一樣。
成語出處: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二十九回:「佘道台見了這副神氣,更覺得同花小紅一式一樣,毫無二致。」
3、一分一毫
成語拼音:yī fēn yī háo
成語解釋:形容很少的數量。
成語出處:朱自清《給亡婦》:「那裡有一分一毫想著你自己。」
4、一點一滴
成語拼音:yī diǎn yī dī
成語解釋:形容微少零星。
成語出處:方誌敏《可愛的中國·清貧》:「為革命而籌集的金錢,是一點一滴的用之於革命事業。」
5、一張一弛
成語拼音:yī zhāng yī chí
成語解釋:張:緊張;拉緊弓弦;弛:鬆弛;放鬆弓弦。相傳周文王和周武王處理政事像使用弓弩一樣;有拉緊的時候;有放鬆的時候。用來比喻工作的緊松、生活的勞逸要合理安排;適當地調節。
成語出處:西漢 戴聖《禮記 雜記下》:「張而不馳,文武弗能也;馳而不張,文武弗為也;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也。」
6、一顰一笑
成語拼音:yī pín yī xiào
成語解釋:顰:皺眉。指憂和喜的表情。
成語出處:《韓非子 內儲說左上》:「吾聞明主之愛,一顰一笑,顰有為顰,而笑有為笑。」

❼ 什麼什麼一什麼成語有哪些

一步一趨




成語解釋:①形容緊跟著行走。語本《莊子·田子方》:「夫子步亦步,夫子趨亦趨。」②比喻事事模仿和追隨別人。常含貶意。

❽ 成語一什麼中什麼成語有哪些

一言中的 [yī yán zhōng dì] :一句話正好射中箭靶。比喻一句話就說到關鍵的地方。
一語中的 [yī yǔ zhòng dì] :一句話就說中要害。同「一語破的」。
一壺中流 [yī hú zhōng liú ] :壺:通「瓠」,瓠瓜,中空,能浮在水面。比喻東西雖然輕微,用得到的時候便十分珍貴。

❾ 一什麼一什麼的成語有哪些成語有哪些

一板一眼 比喻言語、行動有條理或合規矩。有時也比喻做事死板,不懂得靈活掌握。
一棒一條痕 比喻做事扎實。
一步一個腳印 比喻做事踏實。
一步一鬼 走一步路就好象碰到一個鬼。形容遇事多疑。
一草一木 比喻極微小的東西。
一長一短 形容說話絮叨。
一唱一和 一個先唱,一個隨聲應和。原形容兩人感情相通。現也比喻二人互相配合,互相呼應。
一成一旅 成:古時以方圓十里為一成;旅:古時以兵士五百人為一旅。形容地窄人少,力量單薄。
一簞一瓢 一簞食物,一瓢飲料。形容讀書人安於貧窮的清高生活。
一德一心 德:心意。大家一條心,為一個共同目標而努力。
一舉一動 指人的每一個動作。
一鱗一爪 原指龍在雲中,東露一鱗,西露半爪,看不到它的全貌。比喻零星片段的事物。
一龍一蛇 比喻人的處藏或出或處,或顯或隱,隨著情況的不同而變更。
一龍一豬 一是龍,一是豬。比喻同時的兩個人,高下判別極大。
一模一樣 樣子完全相同。
一噴一醒 原指斗雞用水噴,使之清醒後再斗。後比喻推動督促。
一顰一笑 顰:皺眉。指憂和喜的表情。
一琴一鶴 原指宋朝趙抃去四川做官,隨身攜帶的東西僅有一張琴和一隻鶴。形容行裝簡少,也比喻為官清廉。
一丘一壑 丘:土山;壑:山溝。原指隱者所居之地。後多用以指寄情山水。
一觴一詠 觴:古代盛酒器,借指飲酒;詠:吟詩。舊指文人喝酒吟詩的聚會。
一生一世 一輩子。
一手一足 一個人的手足。指單薄的力量。
一絲一毫 絲、毫:十絲為一毫,十毫為一厘。一點點兒,極小或極少。
一五一十 五、十:計數單位。五個十個地將數目點清。比喻敘述從頭到尾,源源本本,沒有遺漏。也形容查點數目。
一心一德 大家一條心,為一個共同目標而努力。
一心一計 一心一意。
一心一意 只有一個心眼兒,沒有別的考慮。
一薰一蕕 薰:香草,比喻善類;蕕:臭草,比喻惡物。薰蕕混在一起,只聞到臭聞不到香。比喻善常被惡所掩蓋。
一言一行 每句話,每個行動。
一吟一詠 指吟詩作賦。
一飲一啄 飲:喝水;啄:鳥類吃食。原指鳥類要吃就吃,想喝就喝,生活自由自在。後也指人的飲食。
一張一弛 意思是寬嚴相結合,是文王武王治理國家的方法。現用來比喻生活的松緊和工作的勞逸要合理安排。
一朝一夕 朝:早晨;夕:晚上。一個早晨或一個晚上。形容很短的時間。
一針一線 比喻極微小的東西。
一字一板 形容說話從容清楚。
一字一珠 一個字就象一顆珍珠。形容歌聲婉轉圓潤。也比喻文章優美,辭藻華麗。
一班一輩 指同等,不相上下。
一班一級 猶言一官半職。泛指官職。
一悲一喜 既悲傷又高興。
一鞭一條痕 比喻做事著著落實或說話切中要害。同「一棒一條痕」
一步一趨 ①形容緊跟著行走。②比喻事事模仿和追隨別人。常含貶意。
一倡一和 ①指一個先唱,一個和聲,形容兩人感情相通。後多比喻兩人相互配合,彼此呼應。倡,亦作「唱」。②指鳴聲相...
一弛一張 弛:放鬆弓弦。張:拉緊弓弦。古時常以比喻施政寬嚴相濟;現多比喻生活、工作要合理安排,有松有緊,勞逸結...
一吹一唱 吹:吹噓。唱:唱和。兩個人說話,互相幫襯。
一搭一檔 指互相配合,彼此協作。有時含貶意。
一旦一夕 形容很短的時間。同「一朝一夕」。
一點一滴 形容微小零星。
一分一毫 形容很少的數量。
一根一板 方言。原原本本,一五一十。
一鼓一板 鼓、板都是演唱時用以調和節奏的,兩者不可分離,因以喻互相幫襯。
一還一報 指做一件壞事後必受一次報復。
一晦一明 一暗一明。常指晝夜循環。
一家一火 指所有家當什物。
一家一計 指一夫一妻的家庭生活或財產。亦引申為一家人。
一口一聲 猶口口聲聲。
一夔一契 夔契都是舜時賢臣,後因以之喻良輔。
一來一往 形容動作的反復或交替。
一馬一鞍 比喻一夫一妻,白頭偕老。
一年一度 指每年一次。
一嚬一笑 指不高興或喜悅的表情。嚬,皺眉。
一生一代 指一輩子。同「一生一世」。
一式一樣 完全是一個式樣。形容完全相同。
一是一,二是二 形容說話老老實實,毫不含糊。
一手一腳 一個人的手足。指單薄的力量。同「一手一足」。
一死一生 指有關生死的關鍵時刻。
一天一地 滿天滿地。形容到處都是。
一夕一朝 一個晚上或一個早晨。形容很短的時間。同「一朝一夕」。
一笑一顰 指臉上的表情。同「一顰一笑」。
一心一腹 指一條心。
一心一力 猶同心協力。團結一致,共同努力。
一心一路 猶一心一意。只有一個心眼兒,沒有別的考慮。
一熏一蕕 熏:香草;蕕:臭草。比喻善常被惡所掩蓋。
一迎一和 指一味迎合。
一緣一會 指有緣相合。
一則一,二則二 形容說話老老實實,毫不含糊。同「一是一,二是二」。
一針一缐 比喻細微的東西。缐,亦作「線」。
一枝一節 ①本指樹木的枝節。②比喻事物之細小部分。
一枝一棲 比喻找到一份職業或棲身之所。
一肢一節 比喻事物的一小部分。同「一肢半節」。
一重一掩 指山巒重迭稠密。
一字一句 形容人說話清楚從容。
一字一淚 一個字就彷彿是一滴眼淚。形容文字寫得凄楚感人。亦作「一言一淚」。
一坐一起 猶言一舉一動。指人的每一個動作。

❿ 有什麼一什麼的成語有哪些

不可一世 [ bù kě yī shì ] 生詞本 基本釋義 詳細釋義 [ bù kě yī shì ] 一世:一時。認為當代版的人都不行。形容目空一權切、狂妄自大到了極點。 出 處 宋·羅大經《鶴林玉露補遺》第十五卷:「王荊公少年;不可一世士。」 例 句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