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常用成語
1. 求一些容易理解錯的常用成語的意思!!
其實還有很多的1 曾幾何時:表示「過去沒有多久」。常誤用為「曾經」「不知何時」。
2 不學無術:指「沒有學問才能」。不能在其前加上「整天」「整月」等修飾詞語。「學」為名詞,常誤作動詞。
3 不可理喻:指「無法用道理使之明白」,常誤用為「不可思議」。
4 不以為然:指「不認為是正確的」。常誤用為「不以為意」,表示「不放在心上」「無所謂」。
5 守株待兔:貶義詞,指「不主動努力,心存僥幸,希望得到意外的收獲」,常誤來形容公安幹警的機智。
6 耳提面命:褒義詞,形容師長殷切教導。常誤用為貶義詞。
7 不忍卒讀:「不忍心讀完」,形容文章的「悲」。常誤用為形容文章寫得不好。
8 鼎力相助;敬詞,指對別人對自己的幫助。常誤用為表示自己對他人的幫助。
9 蹉跎歲月:指虛度光陰。常誤用來形容「歲月艱難、艱苦」。
10 名噪一時:指在當時很有名聲。常誤用為貶義詞。
11 始作俑者:指某種壞風氣的創始者。常誤用為貶指。
12 不勝其煩:貶義詞,指不能忍受其煩瑣。常誤用為「不厭其煩」。
13 腦無城府:指為人坦率,褒義詞。常誤用來形容「貶義詞」,貶義詞。
14 身無長物:指人貧困。常誤用來形容沒有特長。
15 目無全牛:指人的技藝高超,得心應手,易誤作缺乏整體觀念。
16 鬼斧神工:形容人的製作技藝高超,常誤用為形容自然景觀。相類似的還有「巧奪天工」。
17 求全責備:指對人苛求完善,後面不能帶賓語,與此類似的還有「漠不關心」。
18 充耳不聞:塞住耳朵不聽,形容不願聽取別人的意見。易誤用為形容人專心,沒有聽到。
19 瓜田李下:形容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易誤用為形容田園生活。
20 卓爾不群:形容非常優秀,超出常人。易誤用為形容人的性格。
21 出神入化:形容技藝高超。易誤用為形容聽得出神。
22 登堂入室:比喻學問技能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達到更高的水平。易誤用為「進入」。
23 如坐春風:形容受到良好的教化。與「景物」無關。
24 對簿公堂:在公堂上受到審問。易誤解為「爭論,明辨是非」。
25 相敬如賓:特指夫妻相敬相愛。另有「舉案齊眉」。
26 走馬觀花:比喻粗略地觀察事物,強調過程,易和「浮光掠影」相混。後者指印象不深刻,強調結果。
27 師心自用:形容固執已見,自以為是。易誤用為「善於學習借鑒,為我所用」。
28 安土重遷:安居故土,不願隨便遷往別處。易理解相反。
29 罪不容誅:形容罪大惡極,與「死有餘辜」同義。易誤解為罪行還沒有達到被殺的程度。
30 屢試不爽:屢次試驗都沒有差錯。易誤解為「沒有成功」。
31 無所不至:指凡能做的都做到了(用於壞事)。與此相類似的還有「無所不為」。
32 安之若泰:指身上逆境,遇到困難或遭受挫折時能泰然處之,跟平常一樣。與此類似的還有「泰然自若」。
33 侃侃而談:形容說話理直氣壯,從容不迫。易和「娓娓而談(形容談論不倦或說話動聽)相混。
34 期期艾艾:形容人口吃。易誤指吞吞吐吐。
35 首鼠兩端:形容遲遲疑不決或動搖不定。易誤解為行為前後不一致。
36 處心積慮:千方百計盤算,貶義詞。常誤解為「殫精竭慮「(用心精力,費盡心力)。
37 側目而視:形容畏懼而又憤恨,易誤解為尊敬。
38 望塵莫及:比喻遠遠落後。易和「鞭長莫及」(指力量達不到)混用。
39 改弦更張:比喻改革制度或變更方針、政策。易和「改弦易轍(比喻改變方向或做法)混用。
40 不知所雲:不知說的是什麼,指語言紊亂或空洞,它指的是說話人。易誤解為「聽者沒有理解」。
2. 高中常用成語及部分錯例
普通高中的目標就是要通過高中會考。獲得了業士文憑就等於得到了兩個證明:高中畢業和大學入學資格
3. 有哪些容易錯又常見的四字成語
經常容易出錯的成語有:1、按部就班(按步就班) 2、陰謀詭計(陰謀鬼計)3、再接再厲(再接再勵) 4、別出心裁(別出新裁)5、以逸待勞(以逸代勞) 6、貽笑大方(遺笑大方)7、出類拔萃(出類拔粹) 8、伶牙俐齒(伶牙利齒)9、優哉游哉(悠哉悠哉) 10、戛然而止(嘎然而止)11、矯揉造作(嬌柔造作)12、漫不經心(慢不經心)13、發人深省(發人深醒)14、直截了當(直接了當)15、揠苗助長(偃苗助長)16、振聾發聵(震聾發聵)17、名聲鵲起(名聲雀起)18、集思廣益(集思廣議)19、相輔相成(相輔相承)20、紛至沓來(紛至踏來)21、指手畫腳(指手劃腳)22、事倍功半(事倍工半)23、入不敷出(入不付出)24、不落窠臼(不落巢臼)25、老奸巨猾(老奸巨滑)26、拈花惹草(沾花惹草)27、挑肥揀瘦(挑肥檢瘦)28、相形見絀(相形見拙)29、走投無路(走頭無路)
4. 200個常用且常錯的成語
脫穎而出:比喻人才嶄露頭角。陸星兒曾誤用於「脫穎出來,瀟瀟灑灑地活一輩子」;還有說「從母鯨腹中脫穎而出」。
萬人空巷:萬人:形容人多;空巷:指離開家從街巷裡走出來,並非說街巷空空,人都待在家裡。形容慶祝、歡迎等盛況或新事物轟動一時的情景。
萬人空巷:形容慶祝、歡迎等的盛況,不能誤解為「萬巷皆空」意。
望塵莫及:比喻遠遠地落後,與鞭長莫及不同望其項背:可以趕上。只用否定形式。不少人用「只能望其項背」表示「趕不上」,錯。
危言危行:講正直的話,做正直的事。褒義。
文不加點:寫文章一氣呵成,不須刪改。不可理解為「不加標點」。
無可厚非:不必作過嚴厲的批評,與無可非議程度不同。
無所不為:什麼壞事都干。
無所不至:什麼壞事都干。與「無微不至」有天壤之別。
息息相關:呼吸相關連,比喻關系密切。
相敬如賓:用於夫妻之間,常與舉案齊眉連用。
相濡以沫:患難中互相救助。而」相依為命」只有互相依靠的意思。
心有餘悸:只用於對過去發生過的事還感到害怕。
信筆塗鴉:隨手亂畫,不表示畫得又快又好休戚與共:同歡樂共悲哀,與患難與共不同。
循序漸進:強調由淺入深的程序。
洋洋灑灑:形容文章或談話豐富明快,連續不斷;也形容規模或氣勢盛大。
咬文嚼字:一般用於貶義,除非貶詞褒用。
一蹴而就:一步就成功,不要誤解為一氣呵成。
一發不可收拾:更加無法整頓。
一發而不可收:行為不受控制或無法停住。
一言九鼎:說話有份量,起決定作用。不能表示守信用,也不能用於自己。
義無反顧:為正義而勇往直前。常被用於毫不猶豫的干壞事,錯。
意氣用事:憑感情辦事,缺乏理智,不表示「講義氣重感情」。
意味深長:話語含蓄,帶有深意。
溢美之詞:過分贊美的言詞。常誤用於褒義場合。
因人成事:依靠別人把事情辦好,只能表貶義或自謙。
飲鴆止渴:貶義。比喻只求解決目前困難而不計後果。
語重心長:言辭誠懇,情意深長。
責無旁貸:不能說」責無旁貸的責任」。
振聾發聵:聵,耳聾。「振聾發聵」,即發出很大的聲響,使耳聾的人也能聽見。比喻用語言文字喚醒糊塗的人。
振振有詞:貶義,理由似乎很充分,其實是強詞奪理。
炙手可熱:比喻氣焰盛,權勢大。多含貶義。
炙手可熱:形容人很有權勢,含貶義。媒體擴大其使用范圍,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完全背離其本義。
置之度外:不把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與」置之不理」不同。
誅心之論:後指不問罪跡如何,僅就動機用心而加以遣責的言論。亦指深刻的言論或批評。
左右逢源:既指處世圓滑,又指做事得心應手。
二、經常用錯的成語(200個)
安土重遷:安居故土,不願隨便遷往別處。易理解相反。
安之若泰:指身上逆境,遇到困難或遭受挫折時能泰然處之,跟平常一樣。與此類似的還有「泰然自若」。
按部就班:按照一定的條理,遵循一定的程序。
半斤八兩:比喻彼此一樣,不相上下。
半青半黃:是指莊稼半熟半不熟,也可以比喻其他事物或思想未達到成熟階段。
暴虎馮河:赤手空拳打老虎,沒有渡船要過河。比喻有勇無謀,冒險行事。
比翼雙飛:特指夫妻親密無間,形影不離。
鞭辟入裡:形容能透徹說明問題。注意語境。易犯前後不一致的毛病。
不恥下問:是指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的知識比自己少的人請教為恥辱。
不孚眾望:孚:信服。不能使大家信服,未符合大家的期望。這兩個成語常被混用。
不負眾望:沒辜負大家的期望,褒義。
不脛而走:消息傳得很快。表示東西丟失用」不翼而飛」。
不刊之論:形容不能改動和不可磨滅的言論。不刊,不能消除,不可刪改。易誤用為貶義。
不可開交:無法擺脫或結束。前面加」忙得」」打得」等。
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態度蠻橫或愚昧無知。容易誤解為不可理解。
不可收拾:無可挽救,不可救葯。常有人在「一發而不可收」這句慣用語後加一「拾」字,變褒為貶。
不可思議:不可想像,不能理解,強調神秘奧妙。
不可向邇:不能接近。
不可終日:形容形勢危急或心中惶恐。
不名一錢:一個錢也沒有。形容極其貧窮。名:佔有。
不忍卒讀:「不忍心讀完」,形容文章的「悲」。常誤用為形容文章寫得不好。
不勝其煩:貶義詞,指不能忍受其煩瑣。常誤用為「不厭其煩」。
不瘟不火:指表演既不沉悶也不過火。常被人用來表示商品銷售不夠火爆,且寫作「不溫不火」,真是不倫不類。
不學無術:指「沒有學問才能」。不能在其前加上「整天」「整月」等修飾詞語。「學」為名詞,常誤作動詞。
不以為然:指「不認為是正確的」。常誤用為「不以為意」,表示「不放在心上」「無所謂」。
不以為意:不放在心上。
不亦樂乎:不一定非樂不可,常用來表示達到極點的意思不易之論:不可更改的言論、說法。形容言論、意見非常正確。
不贊一詞:指文章寫得很好,別人不能再添一句話。也指一言不發。
不知所雲:不知說的是什麼,指語言紊亂或空洞,它指的是說話人。易誤解為「聽者沒有理解」。
不足為訓:不值得作為准則。不值得作為遵循和仿效的做法。與教訓無關。
參差不齊:長短高低大小水平不一致,不用於時間等。
側目而視:形容畏懼而又憤恨,不滿而又懼怕地看著。常誤解為「目光輕蔑地看」。
差強人意:差,稍微,比較的。強,振奮。原來指能振奮人的意思。現在形容某人某事大體能使人滿意。多誤解為不能使人滿意。
充耳不聞:塞住耳朵不聽,形容不願聽取別人的意見。易誤用為形容人專心,沒有聽到。
出奇制勝:作謂語,不帶賓語。說成「出奇制勝叛軍」之類則錯。
出神入化:形容技藝高超。易誤用為形容聽得出神。
處心積慮:千方百計盤算,貶義詞。常誤解為「殫精竭慮「(用心精力,費盡心力)。
蹉跎歲月:指虛度光陰。常誤用來形容「歲月艱難、艱苦」。
大方之家:原指深於道術的人。後來指精通某種學問或技藝的專家。
大杖則走:父親拿著棍棒狠打,兒子就逃跑。因為要是被打死,就會使父親陷於不義。
呆若木雞:本指已訓練好的斗雞,能心神安定,鎮定自若,跟木雕的雞一樣。後來形容呆笨或因恐懼、驚異而發愣的樣子。
彈冠相慶:彈去帽子上的灰塵,表示慶賀。形容因即將做官而互相慶賀。也指壞人准備上台。
當務之急:當前急需辦的事。
燈紅酒綠:形容五光十色的繁花景像或極其奢侈的生活。
登堂入室:比喻學問技能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達到更高的水平。易誤用為「進入」。
抵掌而談:形容高談闊論,話極投機。抵掌:擊掌,鼓掌。
回復位粉絲樓丁公鑿井:春秋時宋國有一個姓丁的人鑿了一口井,可以省出一個勞力,就對人說:吾穿井得一人。話傳來傳去就變成了鑿井時在井裡得到一個人。
鼎力相助;敬詞,指對別人對自己的幫助。常誤用為表示自己對他人的幫助。
鼎足而立:像鼎的三足分立那樣,比喻三方面對立的局勢。
豆蔻年華:專指代女子十三十四歲。
對簿公堂:在公堂上受到審問。易誤解為「爭論,明辨是非」。
對床夜雨:風雨之夜,兩人對床共語。形容親友或兄弟久別相聚,傾心交談。
耳提面命:褒義詞,形容師長殷切教導。常誤用為貶義詞。
耳聞目睹:不能代替耳濡目染。
二三其德:形容沒有一定的主張,三心二意。
翻雲覆雨:比喻反復無常或玩弄手段。不能表示氣勢宏偉。
方外之士:超然於世俗禮教之外的人。也指僧人、道人。方外:世外。
非池中物:不是久居池水中的東西。比喻有遠大抱負的人。
粉墨登場:貶義。比喻壞人登上政治舞台。
風聲鶴唳:驚慌疑懼,常與「草木皆兵」連用。有人用「殺得風聲鶴唳」來形容戰斗激烈,錯。
付之梨棗:指刻板刊印書籍。
付之一笑:用一笑來對待它。形容不屑於理會。
改頭換面:只只在表面上有所改動,其內容卻依然如故,貶義。
改弦更張:比喻改革制度或變更方針、政策。易和「改弦易轍(比喻改變方向或做法)混用。
耿耿於懷:形容心存怨恨狗尾續貂:比喻不好的東西續在好的東西後面。一般用作貶義,或用作自謙。
瓜田李下:形容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易誤用為形容田園生活。
官樣文章:指有固定套式的例行公文。引申為沒有實際意義的虛文濫調。
光怪陸離:色彩紛繁,現象奇異,中性,不要誤認為貶義。
鬼斧神工:形容人的製作技藝高超,常誤用為形容自然景觀。相類似的還有「巧奪天工」。
過猶不及:事情做得過頭了,就跟做得不夠一樣,都是不對的。
駭人聽聞:多指社會上發生的壞事使人聽了吃驚。強調客觀效果。
汗牛充棟:只形容藏書很多,不用於其他事物。
毫發不爽:一點也不差。毫發,毫毛和頭發,形容極其細微。
合浦珠還:比喻人去而復回或東西失而復得。
呼之欲出:形容人像畫得逼真,似乎叫一聲就會從畫中走出來。泛指文學作品中人物的描寫十分生動。
渙然冰釋:渙然,消散的樣子。冰釋,像冰一樣消融。形容疑慮、誤會、隔閡等完全消除。
繪聲繪色:形容描寫生動逼真,常誤用作代替」有聲有色」。
火中取栗:比喻冒險為別人出力而不知上當。
禍起蕭牆:禍亂從內部發生。
見仁見智:意見不統一。使用中要注意防止前後矛盾。
見異思遷:形容意志不堅定,喜愛不專一。也指不安心工作,見到別的工作就想改行。
借箸代籌:原意是借你面前的筷子來指畫當前的形勢。後來表示代人策劃。
敬謝不敏:謝,推辭;不敏,無能。表示推辭做某事的婉辭。錯用於拒絕別人的要求。
侃侃而談:「侃侃」本為剛直之意。談得理直氣壯才叫侃侃而談。人們大多用此語形容聊天,屬誤用。
空穴來風;空穴是來風的條件,既能來風,必有空穴,傳聞有一定根據。大多誤用表示毫無根據,完全用反了。
苦心孤詣:苦心是指費盡心思。孤詣指獨到之處,別人所達不到的境地。整個成語的意思是指費盡心思,刻苦鑽研,在學問技藝等方面達到別人所不及的境地。
膾炙人口:原來比喻美味人人愛吃,後來比喻美好的詩文人人稱贊傳頌。
勵精圖治:形容振奮精神,力求把國家和地方治理好。主要指精心治理國家,適用對象極為有限。
良莠不齊:一群人中有好有壞,側重於品質。不用於水平、成績等。
樑上君子:躲在屋樑上的先生。竊賊的代稱。
琳琅滿目:滿眼都是美玉。比喻精美的物品,沒好的文章或有用的人才很多。
屢試不爽:屢次試驗都沒有差錯。易誤解為「沒有成功」。
綠衣使者:指鸚鵡。後用來指郵遞員。
絡繹不絕:形容行人、車馬來往不絕,連續不斷。
美輪美奐:只能形容房屋高大美麗。媒體上凡形容美好事物皆用此語,錯。
回復位粉絲樓美女簪花:形容書法的雋秀多姿,如同美女戴花。
面目全非:事物的樣子變得很厲害,貶義。指變得很糟。
名噪一時:指在當時很有名聲。常誤用為貶義詞。聲名鵲起:褒義。
明日黃花:過了重陽節的菊花。意思是即將枯萎,沒有什麼可賞玩了。比喻過時的事物。不能寫作昨日黃花。
目無全牛:指人的技藝高超,得心應手,技藝十分純熟,常誤解為沒有全局觀念。
囊中盛錐:口袋裡藏錐子,藏不住。比喻硬出頭,管閑事。
腦無城府:指為人坦率,褒義詞。常誤用來形容「貶義詞」,貶義詞。
藕斷絲連:蓮藕已經折斷,絲還連著。比喻表面上斷了關系,實際上仍有牽連。多指男女之間情意未斷。
拋磚引玉:自謙之辭,不能用於對方或第三方。
蓬蓽生輝:謙敬之辭。蓬蓽:編蓬草、荊竹為門,形容窮苦人家。使寒門增添光輝(多用作賓客來到家裡,或贈送可以張掛的字畫等物的客套話)。
牝雞司晨:母雞報曉。舊時比喻婦女掌權當政。
平鋪直敘:可用為褒義,指文章不講究修辭,指把意思直接敘述出來。
評頭品足:原來指無聊的人評論婦女的容貌。現在泛指對人對事說長道短,挑剔毛病。
萍水相逢:比喻素不相識的人偶然相遇。例句所談的是久別重逢,並不是彼此素不相識,不應當使用萍水相逢來形容,可以改為不期而遇。
破鏡重圓:比喻夫妻失散或離異後重又團聚。
七月流火:是指七月里火星沉向西,流火,火星向下沉落;流:下沉;火:星名, 「七月流火」說的是時令節氣,沒有一點氣溫高低的意思。
期期艾艾:形容人口吃。易誤指吞吞吐吐。
奇文共賞:原是褒義,現多用於諷刺。
氣沖鬥牛:形容精神旺盛,意氣高昂,或非常生氣,憤慨之極。
千載一時:一千年才有這樣一次時機。形容很難遇到的機會。
巧奪天工:人工的精巧勝過天然。形容技藝精妙。大多指工藝美術、園林等。
青梅竹馬:形容小兒女天真無邪,一起游戲。
傾巢而出:全體出動。多用於貶義。
情不自禁:無法控制感情,與不由自主易於混淆。
罄竹難書:比喻事實很多,難以說完。多指罪惡很多。
窮形盡相:形容盡致的意思,指文章的細膩生動。易誤解為「原形畢露」之義。
煢煢孑立:孑然一身、處境孤單,無依無靠。指一生不指某時。
求全責備:指對人苛求完善,後面不能帶賓語,與此類似的還有「漠不關心」。
趨之若鶩:像鴨子一樣成群的跑過去。比喻很多人爭著去。
去天尺五:比喻離宮廷極近。天,指宮廷。
人滿為患:強調人多的壞處,貶義。錯用於表示人很多的情景,如「櫃台前人滿為患」之類。
忍俊不禁:不能說」忍俊不禁地笑起來」。
任重道遠:擔子很重,路途遙遠。比喻責任重大,而且要經歷長期的奮斗。
如履薄冰:強調主觀心態之謹慎小心,而非客觀情況之危急。
如喪考妣:像死了父母一樣,貶義。
如蟻附膻:就像螞蟻附著在有膻味的東西上。比喻臭味相投的人追逐某種丑惡、污穢的事物。也用來指趨炎附勢,追名逐利的卑劣行徑。
如坐春風:如同沐浴在和煦的春風里,比喻受到教育和感化。與「景物」無關。
若心孤詣:苦心鑽研或經營,達到了很高造詣,常誤當作苦口婆心。
三人成虎:傳言有虎的人很多,大家便相信了。多誤解為團結合作力量大。
賞心悅目:主浯是人。如果主語是物,要說」令人賞心悅目上行下效:貶義,不用於表示群眾以幹部為榜樣。
身臨其境:常誤用為代替」設身處地」。
身無長物:指人貧困。常誤用來形容沒有特長。
深孚眾望:很使人信服。
生吞活剝:比喻生硬地模仿、搬用別人的理論、經驗、方法等。
師心自用:形容固執已見,自以為是。易誤用為「善於學習借鑒,為我所用」。
石破天驚:比喻文章議論新奇驚人,媒體多用於驚人消息,誤。
始作俑者:第一個製作殉葬的土木偶的人。比喻第一個做某項壞事的人或惡劣風氣的開創者。貶義。濫用於一切倡導人。
守株待兔:貶義詞,指「不主動努力,心存僥幸,希望得到意外的收獲」,常誤來形容公安幹警的機智。
回復位粉絲樓首當其沖:比喻最先受到攻擊和遭遇災難。一般作謂語。常被人誤用為定語,代替「首先」。
首鼠兩端:首鼠:猶豫,進退兩難。形容遲遲疑不決或動搖不定。易誤解為行為前後不一致。
水落石出:事情的真像已經弄清,不表示追求正確答案或道理。
聳人聽聞:故意誇張使人震驚。強調主觀目的。
嘆為觀止:主語是人。如果主語是物,耍說」令人嘆為觀止」。
醍醐灌頂:純酥油澆到頭上。佛教比喻以智慧灌輸於人,使人徹底醒悟。
投桃報李:報答他人的好處,除非特意幽默,不表示報復。
脫穎而出:比喻人才嶄露頭角。陸星兒曾誤用於「脫穎出來,瀟瀟灑灑地活一輩子」;還有說「從母鯨腹中脫穎而出」。
萬馬齊喑:比喻死氣沉沉,令人窒息的沉悶局面。
萬人空巷:萬人:形容人多;空巷:指離開家從街巷裡走出來,形容慶祝、歡迎等盛況或新事物轟動一時的情景。 不能誤解為「萬巷皆空」意。
望塵莫及:比喻遠遠落後。易和「鞭長莫及」(指力量達不到)混用。
望其項背:可以趕上。只用否定形式。一般用於否定形式。不少人用「只能望其項背」表示「趕不上」,錯。
危言危行:講正直的話,做正直的事。褒義。
文不加點:是指文章一氣寫成,無需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寫作技巧純熟。不可理解為「不加標點」。
無可厚非:不必作過嚴厲的批評,與無可非議程度不同。
無所不至:指凡能做的都做到了(用於壞事)。什麼壞事都干。與此相類似的還有「無所不為」。與「無微不至」有天壤之別。
息息相關:呼吸相關連,比喻關系密切。
相敬如賓:用於夫妻之間,常與舉案齊眉連用。另有「舉案齊眉」。
相濡以沫:患難中以微薄的力量竭力互相救助。而」相依為命」只有互相依靠的意思。
想入非非:指想進入一般識力所達不到的境界。後來借指脫離實際,幻想不可能實現的事。
宵衣旰食:天不亮就穿衣起床,天晚了才吃飯。形容勤於政務。
心有餘悸:只用於對過去發生過的事還感到害怕。
莘莘學子:莘莘,眾多。
信筆塗鴉:隨手亂畫,不表示畫得又快又好休戚相關:休,喜悅。戚,憂愁。形容關系緊密與利害相關。與患難與共不同。
循序漸進:強調由淺入深的程序。
洋洋灑灑:形容文章或談話豐富明快,連續不斷;也形容規模或氣勢盛大。
咬文嚼字:一般用於貶義,除非貶詞褒用。
一蹴而就:一抬腳就成功。形容事情輕而易舉,一下子就能完成。不要誤解為一氣呵成。
一發不可收拾:更加無法整頓。
一發而不可收:行為不受控制或無法停住。
一勞永逸:勞苦一次就可以永遠安逸。
一言九鼎:說話有份量,起決定作用。不能表示守信用,也不能用於自己。
以儆效尤:以處理一個案例來警告那些學著做壞事的人。儆,警戒,告誡。尤,過錯。
義無反顧:為正義而勇往直前。常被用於毫不猶豫的干壞事,錯。
亦步亦趨:意思是老師走學生也走,老師跑學生也跑。比喻自己沒有主張,或為了討好,每件事都順從別人,跟著人家走。
意氣用事:憑感情辦事,缺乏理智,不表示「講義氣重感情」。
意味深長:話語含蓄,帶有深意。
溢美之詞:過分贊美的言詞。常誤用於褒義場合。
因人成事:依靠別人把事情辦好,只能表貶義或自謙。
飲鴆止渴:貶義。比喻只求解決目前困難而不計後果。
語重心長:言辭誠懇,情意深長。
責無旁貸:不能說」責無旁貸的責任」。
曾幾何時:表示「過去沒有多久」。常誤用為「曾經」「不知何時」。
振聾發聵:聵,耳聾。「振聾發聵」,即發出很大的聲響,使耳聾的人也能聽見。比喻用語言文字喚醒糊塗的人。
振振有詞:貶義,理由似乎很充分,其實是強詞奪理。
正襟危坐:的確是形容恭敬嚴肅的樣子。但由於它的字面意思是正正衣襟,端正地坐著,因而這個成語只能用來形容坐著的人,不能形容人的站相或者走相。
指手畫腳:原來指一邊說話,一邊做各種動作。現在多指不負責任地亂加指點、批評,或任意發號施令。
炙手可熱:氣焰盛,權勢大,使人不敢接近。形容人很有權勢,含貶義。媒體擴大其使用范圍,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完全背離其本義。
置之度外:不把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與」置之不理」不同。
誅心之論:後指不問罪跡如何,僅就動機用心而加以遣責的言論。亦指深刻的言論或批評。
卓爾不群:形容非常優秀,超出常人。易誤用為形容人的性格。
自食其果:自己吃下自己種出來的果子。比喻自作自受。
走馬觀花:比喻粗略地觀察事物,強調過程,易和「浮光掠影」相混。後者指印象不深刻,強調結果。
罪不容誅:形容罪大惡極,與「死有餘辜」同義。易誤解為罪行還沒有達到被殺的程度。
左右逢源:既指處世圓滑,又指做事得心應手。
5. 生活中常用錯的成語
1 曾幾何時:表示「過去沒有多久」。常誤用為「曾經」「不知何時」。
2 不學無術:指「沒有學問才能」。不能在其前加上「整天」「整月」等修飾詞語。「學」為名詞,常誤作動詞。
3 不可理喻:指「無法用道理使之明白」,常誤用為「不可思議」。
4 不以為然:指「不認為是正確的」。常誤用為「不以為意」,表示「不放在心上」「無所謂」。
5 守株待兔:貶義詞,指「不主動努力,心存僥幸,希望得到意外的收獲」,常誤來形容公An幹警的機智。
6 耳提面命:褒義詞,形容師長殷切教導。常誤用為貶義詞。
7 不忍卒讀:「不忍心讀完」,形容文章的「悲」。常誤用為形容文章寫得不好。
8 鼎力相助;敬詞,指對別人對自己的幫助。常誤用為表示自己對他人的幫助。
9 蹉跎歲月:指虛度光陰。常誤用來形容「歲月艱難、艱苦」。
10 名噪一時:指在當時很有名聲。常誤用為貶義詞。
11 始作俑者:指某種壞風氣的創始者。常誤用為貶指。
12 不勝其煩:貶義詞,指不能忍受其煩瑣。常誤用為「不厭其煩」。
13 腦無城府:指為人坦率,褒義詞。常誤用來形容「貶義詞」,貶義詞。
14 身無長物:指人貧困。常誤用來形容沒有特長。
15 目無全牛:指人的技藝高超,得心應手,易誤作缺乏整體觀念。
16 鬼斧神工:形容人的製作技藝高超,常誤用為形容自然景觀。相類似的還有「巧奪天工」。
17 求全責備:指對人苛求完善,後面不能帶賓語,與此類似的還有「漠不關心」。
18 充耳不聞:塞住耳朵不聽,形容不願聽取別人的意見。易誤用為形容人專心,沒有聽到。
19 瓜田李下:形容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易誤用為形容田園生活。
20 卓爾不群:形容非常優秀,超出常人。易誤用為形容人的Xing格。
21 出神入化:形容技藝高超。易誤用為形容聽得出神。
22 登堂入室:比喻學問技能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達到更高的水平。易誤用為「進入」。
23 如坐春風:形容受到良好的教化。與「景物」無關。
24 對簿公堂:在公堂上受到審問。易誤解為「爭論,明辨是非」。
25 相敬如賓:特指夫Qi相敬相愛。另有「舉案齊眉」。
26 走馬觀花:比喻粗略地觀察事物,強調過程,易和「浮光掠影」相混。後者指印象不深刻,強調結果。
27 師心自用:形容固執已見,自以為是。易誤用為「善於學習借鑒,為我所用」。
28 安土重遷:安居故土,不願隨便遷往別處。易理解相反。
29 罪不容誅:形容罪大惡極,與「死有餘辜」同義。易誤解為罪行還沒有達到被殺的程度。
30 屢試不爽:屢次試驗都沒有差錯。易誤解為「沒有成功」。
31 無所不至:指凡能做的都做到了(用於壞事)。與此相類似的還有「無所不為」。
32 安之若泰:指身上逆境,遇到困難或遭受挫折時能泰然處之,跟平常一樣。與此類似的還有「泰然自若」。
33 侃侃而談:形容說話理直氣壯,從容不迫。易和「娓娓而談(形容談論不倦或說話動聽)相混。
34 期期艾艾:形容人口吃。易誤指吞吞吐吐。
35 首鼠兩端:形容遲遲疑不決或動搖不定。易誤解為行為前後不一致。
36 處心積慮:千方百計盤算,貶義詞。常誤解為「殫精竭慮「(用心精力,費盡心力)。
37 側目而視:形容畏懼而又憤恨,易誤解為尊敬。
38 望塵莫及:比喻遠遠落後。易和「鞭長莫及」(指力量達不到)混用。
39 改弦更張:比喻改革制度或變更方針、政策。易和「改弦易轍(比喻改變方向或做法)混用。
40 不知所雲:不知說的是什麼,指語言紊亂或空洞,它指的是說話人。易誤解為「聽者沒有理解」。
易混淆的成語
1、不三不四:在形容人時多指人的品行不正派。
不倫不類:在形容人時多指人的著裝不得體。
2、魚目混珠:比喻拿假的東西冒充真的東西。
魚龍混雜:比喻壞人和好人混在一起。
3、洋洋大觀:形容事物繁多、豐富多彩。
洋洋灑灑:形容文章或談話內容豐富、連續不斷。
4、春風化雨:適宜於草木生長的風雨,比喻良好的教育。
滿城風雨:非指自然界的風雨,而是比喻消息一經傳出,到處議論紛紛。
5、蹉跎歲月:虛度光陰與歲月。
崢嶸歲月:不平凡的歲月。
6、侃侃而談:形容說話理直氣壯,從容不迫。褒義。
振振有詞:形容理由似乎很充分,說個不休。貶義。
7、學富五車:形容人讀書多,學問大。
汗牛充棟:形容書籍多,不能形容人。
8、不動聲色:不說話,不流露感情。形容態度鎮定。
無動於衷:心裡一點也不受感動,一點也不動心。
9、望其項背:表示趕得上或比得上。(多用於否定式)
望塵莫及:比喻遠遠落後,趕不上。
10、息息相關:比喻關系密切。
休戚相關:比喻關系密切,利害相同。
11、揚湯止沸:比喻辦法不徹底,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釜底抽薪:比喻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12、一發而不可收:一旦開始便不能停止。
一發而不可收拾:事情糟糕到了無法挽回的地步。
近義成語辨析
1 聳人聽聞駭人聽聞:前者指「故意誇大或捏造事實使者震驚」,後者則指「事件本身使人聽了非常吃驚害怕」。
2 如虎添翼 為虎添翼:前者指「使強的更強」,一般用於人或組織,帶褒義。後者比喻「給惡人做幫凶,助長惡人的勢力」,帶貶義。
3 養癰遺患 養虎遺患:二者都可以比喻「姑息壞人而使自己受害」,但前者還可以指人的錯誤或錯誤思想等。
4 無所不能 無所不為:前者是褒義詞,指「什麼事情都會做」;後者是貶義詞,形容「什麼壞事都幹得出」。
5 無微不至 無所不至:前者是褒義詞,指「待人細致周到,體貼入微」;後者是貶義詞,形容「做事無法無天」。
6 迫不及待 刻不容緩:二者都形容「緊迫、不能等待」。但前者用來形容心情十分迫切,而後者則形容事情緊迫,必須立即去做。
7 因勢利導 順水推舟:二者都有「順應趨勢辦事」之意。但前者用於褒義,偏重於「加以引導,使其走上正路」;後者為中Xing或貶義詞,偏重於「靈活改變原來的主張」。
8 披肝瀝膽 肝膽相照:二者都有「坦誠」意。但前者用於表示個人對集體、對祖國、對黨、對人民忠誠,後者用於表示同志、朋友之間或組織之間的真心相見、坦誠相處。
9 貌合神離 同床異夢:二者都表示「表面關系不錯,實際有兩條心」之意。但前者可用於表示人或事物,用於人時偏重於「離心離德」;後者僅用於人,偏重於「各有打算」。
10 另眼相看 刮目相看:二者都有「特別看待:之意。但前者是作橫向比較,表示看待某個人不同於一般;後者是縱向比較,表示去掉老印象,用新眼光看待。
11 望梅止渴 畫餅充飢:二者都指「用空想安慰自己」;但前者表示雖有空想但無行動,後者表示雖有行動但不能解決問題。
12 色厲內茬 外強中干:二者都指「外表強大而實質空虛」;但前者用於書面語,指精神狀態。後者常用於口語,指力量。
13 濫竽充數 魚目混珠:二者都有「以假充真」之意。但前者還可以表示以次充好,用於人或物,也可表自謙。後者一般用於物,不表自謙。
14 川流不息絡繹不絕:二者都可以表示「行人、車馬、船隻來往頻繁」。但前者表示往同一方向,後者能表示往不同的方向。
15 渙然冰釋 煙消雲散 化為烏有 化為泡影:四個成語都表示「消失」,但它們適用的對象不同,依次為「嫌隙或誤會」、「事情或情緒」、「具體事物或念頭」、「希望與打算以及諾言」等。
16 視而不見 熟視無睹:兩詞均指「看見就像沒有看到一樣」。但前者偏重於「不注意,不用心,看見就像沒有看見,或裝作沒看見」;後者偏重於「漫不經心,不重視」,並有「經常看見」之意,程度較深。
17 參差不齊 良莠不齊:二者都指「不整齊」。用於人,前者指水平不一,後者指好人壞人本質有別。用於物,前者指高低長短不一,後者指好事壞事混在一起。
18 不脛而走 不翼而飛:二者都有可指「不經推廣宣傳就迅速傳播」,後者還可能指東西突然無故丟失。
19 步履維艱 寸步難行:二者都有可指「行走十分困難」。便前者一般只用於有病的人或老年人,而後者還可以比喻處境困難。
20 飽經滄桑 飽經風霜:二者都可指閱歷深。但前者側重於「經歷許多世事變化」,後者側重於「經歷長期艱難困苦生活的磨煉」。
21 耳聞目睹 耳濡目染:二者都有「耳聽眼看」的意思。但前者強調親自看到親自聽到,突出其真實Xing。後者則強調經常看到聽到並不知不覺地受到深刻的影響。
22 背道而馳 南轅北轍:二者都有「彼此相反」之意。但前者指彼此方向不同,目的相反;後者指人的行為和目的相反。
23 不堪設想 不可思議:二者都有「不能想像」之意。但前者適用於嚴重的、不良的後果,後者一般適用於奇妙深奧的或不可理解的事情、道理。
24 信口雌黃 信口開河:二者都指隨口亂說。但前者語意較重,指妄加評論、誣蔑和捏造事實;後者語意較輕,指說話不假思索或漫無邊際。
25 大海撈針 海底撈月:二者都指白花力氣。但前者比喻目的雖很難達到但仍有達到的可能Xing;後者指目的完全達不到,只是白費力氣。
6. 容易用錯的成語100個
容易用錯的成語有:曾幾何時、目無全牛、感同身受、差強人意、文不加點等。
一、曾幾何時 [ cé jǐ hé shí ]
釋義:時間過去沒有多久。
出處:宋·趙彥端《介庵詞·新荷葉》:「回首分攜,光風冉冉菲菲。曾幾何時,故山疑夢還非。」
譯文:回想當初分開的時候,雨後初晴,和風習習,柳條垂落,花香濃郁。才過了沒多少時間,故鄉的風光都變了,這一切似夢非夢。
二、目無全牛 [ mù wú quán niú ]
釋義:比喻技藝到了純熟的、得心應手的境界。也比喻未看到整體情況。
出處:《莊子·養生說》:「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牛者。三年之後,未嘗見全牛也。」
譯文:我剛開始殺牛的時候,看見的是整個的牛。三年以後,技術熟練了,動刀時只看到皮骨間隙,而看不到全牛。
三、感同身受 [ gǎn tóng shēn shòu ]
釋義:原指感激的心情如同親身受到對方的恩惠一樣(多用來代替別人表示謝意),現多指雖未親身經歷,但感受就同親身經歷過一樣。
出處:《晚清文學叢鈔·轟天雷》第二回:「再者北山在京,萬事求二兄代為照顧,感同身受。」
四、差強人意 [ chā qiáng rén yì ]
釋義:指尚能使人滿意。
出處:《後漢書·吳漢傳》:「吳公差強人意。」
譯文:吳漢很能振奮其部下的意志。
五、文不加點 [ wén bù jiā diǎn ]
釋義:文章一氣寫成,不用塗改。形容文思敏捷,下筆成章。
出處:漢·禰衡《鸚鵡賦序》:「衡因為賦,筆不停輟,文不加點。」
譯文:禰衡於是為之作賦,一時筆不停綴,文不加點。
7. 成語中常見的錯別字有哪些
1、飯店門口:「抄」飯
2、修車店門口:補胎「沖」氣
3、零售店鋪門口:「另」售
4、傢具店門口:家「俱」
5、裝潢店門口:裝「璜」
6、失物廣告:失物「啟示」
7、安裝公司門口:「按」裝
8、洗車店門口:洗車打「臘」
9、飯店門口:「合」飯
10、水果店門口:「波」蘿
11、飯店菜單:雞「旦」
12、五金店標牌:「扦」座
13、體育用品店標牌:「蘭」球
14、快餐店門口:大排「擋」
15、農貿市場標牌:「蕃」茄
16、停車場招牌:「仃」車收費
17、嚴打宣傳標語:嚴「歷」打擊
18、某機場橫幅:年「青」
19、某交通宣傳標語:超限超載「殆」害無窮
20、某食堂菜牌:魚「園」
二、故意寫錯的(引號中為錯別字)
1、葯品廣告:「咳」不容緩
2、山地車廣告:「騎」樂無窮
3、補品廣告:「鱉」來無恙
4、眼鏡廣告:一「明」驚人
5、驅蚊器廣告:默默無「蚊」
6、透明膠帶廣告:無可替「帶」
7、網吧廣告:一「網」情深
8、鋼琴廣告:「琴」有獨鍾、一見鍾「琴」
9、熱水器廣告:隨心所「浴」
10、空調廣告:終生無「汗」
11、服裝店廣告:「衣帽」取人
12、某洗衣店廣告:「衣衣」不舍
13、某房產公司廣告:萬「室」俱備
14、某蛋糕廣告:步步「糕」升
15、胃葯廣告:一「不」到「胃」
16、賽馬廣告:樂在「騎」中
17、電熨斗廣告:百「衣」百順
18、快餐店廣告:「燒」勝一籌
19、洗衣機廣告:「閑」妻良母
20、帽子公司廣告:以「帽」取人
21、治結石病廣告:大「石」化小、小「石」化了
22、列印機廣告:百聞不如一「鍵」
23、塗料廣告:好色之塗
24、冰箱廣告:製冷鮮鋒
25、治痔瘡葯廣告:有痔無恐
26、花園公寓廣告:隨寓而安
27、跳舞機廣告:聞「機」起舞
28、海鮮廣告:領「鮮」一步
29、口腔門診廣告:「快治」人口
30、禮品店廣告:「禮」所當然
網上抄來的,其中有些錯別字。
8. 成語中常見易錯字全部
成語中常見易錯字抄
哀聲嘆氣襲(唉) 安如盤石(磐) 按步就班(部) 按圖索冀(驥)
暗度陳倉(渡) 暗然神傷(黯) 暗習水戰(諳) 敖敖待哺(嗷)
白璧微暇(瑕) 百無聊懶(賴) 板上走丸(阪) 拌腳石(絆)
) 暴燥如雷(躁) 暴診天物(殄) 卑恭屈膝(躬) 蔽帚自珍(敝)
篳路籃縷(藍) 鞭僻入里(辟) 編篡辭典(纂) 變本加利(厲) 變換莫測(幻) 別出機抒(杼) 別出心才(裁)
9. 記住這二十個你常用錯的成語,下次不要再亂用了
陰差陽錯
比喻由於偶然的因素而造成了差錯。
[拼音]
yīn chā yáng cuò
[出處]
明·王逵《蠡海集·專歷數》:「陰錯陽屬差,有十二月,蓋六十甲子分為四段,自甲子、己卯、甲午、己酉,各得十五辰。……甲子、甲午為陽辰,故有陰錯;己卯、己酉為陰辰,故有陽差也。」
[例句]
他們陰差陽錯地把多年渴望見面的機會失掉了。
[近義]
三差五錯 牝雞無晨 鑄成大錯 鬼使神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