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樹的故事表示什麼成語是什麼成語
Ⅰ 什麼大什麼將成語
【大廈將顛】成語解釋:喻情勢危急,頻臨崩潰。
【大廈將顛】成語出處:隋·王通《中說·版事君》:「[文中子權]退而謂董常曰:『大廈將顛,非一木所支也。』」
【大廈將顛】成語故事:
【大廈將顛】成語標簽:主謂式成語,四字成語,D開頭的成語
【大廈將傾】成語解釋:高樓大屋,眼看就要倒了。比喻即將來臨的崩潰局勢。
【大廈將傾】成語出處:《文中子·事君》:「大廈將顛,非一木所支也。」
【大廈將傾】成語故事:
【大廈將傾】成語標簽:主謂式成語,四字成語,比如的成語,D開頭的成語
【大命將泛】成語解釋:大命:國家的命運;泛:通「覂」,傾覆。形容國家即將覆滅
【大命將泛】成語出處:漢·賈誼《論積貯疏》:「大命將泛,莫之振救。」
【大命將泛】成語故事:
【大命將泛】成語標簽:主謂式成語,四字成語,D開頭的成語
【大樹將軍】成語解釋:原指東漢馮異。後常指不居功自傲的將領。
【大樹將軍】成語出處:《後漢書·馮異傳》:「諸將軍並坐論功,異常獨屏樹下,軍中號曰『大樹將軍』。」
【大樹將軍】成語故事:
【大樹將軍】成語標簽:四字成語,偏正式成語,樹的成語,D開頭的成語
Ⅱ 關於孔子的小故事,越多越簡潔越好
有關孔子的小故事:
1、孔子有許多弟子,其中有一個名叫宰予的,能說會道, 利口善辯。他開始給孔子的印象不錯,但後來漸漸地露出了真相:既無仁德又十分懶惰;大白天不讀書聽講,躺在床上睡大覺。為此,孔 子罵他是「朽木不可雕」。 孔子的另一個弟子,叫澹臺滅明,字子羽,是魯國人,比孔子小 三十九歲.子羽的體態和相貌很醜陋,想要事奉孔子。孔子開始認為 他資質低下,不會成才。
但他從師學習後,回去就致力於修身實踐, 處事光明正大,不走邪路;不是為了公事,從不去會見公卿大夫。後 來,子羽游歷到長江,跟隨他的弟子有三百人,聲譽很高,各諸侯國 都傳誦他的名字。
孔子聽說了這件事,感慨他說:「我只憑言辭判斷 人品質能力的好壞,結果對宰予的判斷就錯了;我只憑相貌判斷人 品質能力的好壞,結果對子羽的判斷又錯了。」
2、子路曾經問孔子:「聽說一個主張很好,是不是應該馬上實行?」
孔子說:「還有比你更有經驗、有閱歷的父兄呢,你應該先向他們請教請教再說,哪裡能馬上就做呢?」
可是冉有也同樣問過孔子:「聽說一個主張很好,是不是應該馬上實行呢?」
孔子卻答道:「當然應該馬上實行。」公西華看見同樣問題而答復不同,想不通,便去問孔子。
孔子說:「冉求遇事畏縮,所以要鼓勵他勇敢;仲由遇事輕率,所以要叮囑他慎重。」
3、春秋時期,孔子和他的學生們周遊列國,宣傳他的政治主張。有一天,他們駕車去晉國,一個孩子在路當中堆碎瓦片玩,擋住了他們的去路。
孔子說:「你不該在路當中玩兒,擋住我們的車!」
孩子指著地上說:「老人家,您看這是什麼?」
孔子一看,是用碎石瓦片擺的一座城。孩子又說:「您說,應該是城給車讓路還是車給城讓路呢?」
孔子被問住了,他覺得這孩子很懂禮貌,便問,「你叫什麼名字,幾歲了?」孩子說:「我叫項襄。7歲!」
孔子對學生們說:「項襄7歲懂禮,他可以做我的老師啊!
4、一次孔子到了鄭國與弟子走散,孔子呆在城牆東門旁發呆。
鄭國有人對子貢說:「東門邊有個人,看他勞累的樣子就像一條「喪家之狗」。子貢把這段話告訴了孔子。
孔子說:「把我的外表說成這樣,實在是誇過頭了。不過說我像條無家可歸的狗,確實是這樣!」
5、楚國某縣尹問孔子弟子,請他談談對孔子的看法,弟子木訥小心,一言不發,縣尹只得怏怏而回。
孔子得知後,很不高興,怨道:你為什麼不說:我的老師是個發憤忘食,樂而忘憂的好學者啊!
弟子一聽馬上明白,愧道:"老師,是我糊塗啊,現在我終於明白了。今後若有人再問我,我必遵師囑答之。"
孔子一聽舒服,欣然笑道:"好,好,好。"
Ⅲ 「新婚燕爾」的原意,真的是一個棄婦的故事嗎
新婚燕爾這個成語在今天看來是很喜慶的一個成語,是一個慶賀新婚的祝詞,用來形容新婚夫婦如膠似漆、幸福快樂。結婚是一個人生命中最重要的時刻之一,人生四大喜事之一就是“洞房花燭夜”。但是新婚燕爾這個在今天看來充滿祝福的成語,最初呈現的並不是一件喜慶的事。
《詩經》中有一首詩完整記載了這其中的故事,當然,那時候還不是“新婚燕爾”,而是“宴爾新昏”,“昏”通“婚”,即舉辦宴會慶祝著你們的新婚,與“你們”相對的是一個棄婦。故事在今天看來其實很老套,千百年來這樣的故事時時在上演,從來沒有間斷過。
棄婦在負心漢很窮的時候嫁給了他,婚後兩人的感情也是很好的,男主外,女主內,和所有普通的夫妻一樣,他們吃苦耐勞,勤儉節約。丈夫在外起早貪黑,妻子在家打理好一切,從來不讓丈夫操心家裡的事情,兩人相互扶持,終於攢下了不少的積蓄,家裡的日子漸漸寬裕起來。
然而富裕起來的家卻已經不再是過去的家,丈夫漸漸對妻子挑三揀四,今天嫌做的菜不好吃,明天嫌洗腳水不是涼了就是熱了,總之,丈夫每天都在嫌棄妻子,甚至有時候還會動手。
妻子的一再忍讓並沒有換來丈夫的一絲溫情,反而換來了一紙休書。原來丈夫早就有了新歡,在迎娶新歡的同一天,將妻子掃地出門。新人笑、舊人哭,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Ⅳ 螞蟻舉杠鈴的成語
1、自不量力
【拼音】: zì bù liàng lì
【解釋】: 量:估量。自己不估量自己的能力。指過高地估計自己的力量。
【出處】: 《戰國策·齊策三》:「荊甚固,而薛亦不量其力。」
【舉例造句】: 就說我們殿試都是僥幸名列上等,並非真才實學,何敢自不量力,妄自談文。 ★《鏡花緣》第八十七回
【拼音代碼】: zbll
【近義詞】: 蚍蜉憾樹、螳臂當車、以卵擊石
【反義詞】:量力而行、力所能及、自知之明
【歇後語】:以卵投石;鴨子拉車;螳臂擋車
【燈謎】: 蒼蠅吹喇叭
【用法】: 作謂語、賓語;指沒有自知之明
【英文】: overestimate one's strength or oneself
【故事】: 春秋時期,實力弱小的息國從鄭國發動戰爭,結果被打敗。分析人士認為自不量力的息國即將被消滅,原因是他不考慮自己的德行,不正確分析敵我雙方的力量,分不清敵人與朋友,不團結鄰國,結果沒過多久息國被楚國消滅。
2、蚍蜉撼樹
【拼音】: pí fú hàn shù
【解釋】: 螞蟻想搖動大樹。比喻自不量力。
【出處】: 唐·韓愈《調張籍》詩:「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
【拼音代碼】: pfhs
【近義詞】:自不量力、螳臂當車
【反義詞】:量力而行
【用法】: 作主語、謂語、賓語;指不自量力
【英文】: an ant trying to shake a big tree
【故事】: 唐朝時期,李白、杜甫剛去世不久,就有人對這兩位詩人的作品妄加詆毀,韓愈對此很不滿意,就寫給好友《調張籍》一詩:「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不知群兒愚,那用故謗傷,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得到張籍的贊同。
Ⅳ 這棵大樹是小動物的保護傘和蝸牛說的對話成語故事大全怎麼寫作文三年級300字
對於森林中的每一棵大樹而言,高大魁梧的身材是他們的驕傲。大樹們都認為,只有強者才能攀上他們的枝頭,品嘗到發冠中鮮嫩的果實。其他弱小的動物就只能整天望著美食發饞,在他們眼中,鮮嫩可口的果實是他們數日的企盼,同時也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
清晨那燦爛的陽光撒在了一棵高大的蘋果樹上,地上映出點點金光。一隻蝸牛,一隻在大樹眼裡小得可笑的蝸牛,闖入了大樹的眼簾。他正一步一步的從樹根往上爬,走過的地方留下了銀色的黏液,在陽光的照射下閃閃發光,他像是一個小小的旅行者。一不小心,他從自己好不容易爬上一米左右的地方滑了下來,身子重重的摔在了地上。地上濺起的灰塵讓他睜不開眼睛,他把長長的觸角一縮,身子一動不動。不一會兒,蝸牛又恢復成原樣,又准備繼續往上爬。
「哈哈......」這時,蘋果樹發話了,他的聲音震耳欲聾,同時沙啞難聽,似乎還帶著被時間沖刷的蒼老。「這樣柔弱的蝸牛,小得我差點看不見,估計風一吹就被刮跑了,還妄想爬上我的枝頭吃食?真是可笑......」蝸牛被這突如其來的聲音嚇了一跳,心中不由得一顫。「是,我是渺小,但我堅信只要我付出自己的汗水,就一定能夠爬上枝頭,吃到香甜的蘋果。」「哈哈哈......」蘋果樹笑得更大聲了,「就憑你?我是無論如何也不會相信,一個弱者,竟也能夠向別人一樣吃到我的蘋果。這簡直是異想天開!」說完,蘋果樹輕輕搖著自己的樹枝,把蝸牛從樹幹上甩了下來,然後又開始得意的大笑起來。
蝸牛並沒有放棄,他又開始緩緩地挪動著身子向上爬。蘋果樹一揮手,蝸牛又摔了下來。他繼續爬,蘋果樹也跟著他繼續揮,這樣來來回回了好多次,蝸牛終於筋疲力盡了。他癱坐在地上,氣喘吁吁。蘋果樹以為這只固執的小蝸牛放棄了,但意想不到的是,他又開始義無反顧地向上爬。這時候大樹有點驚異了,他這次沒有再阻止蝸牛向上爬只是默不作聲地看著蝸牛一步一步地攀爬。
美味的果實已在眼前,可蝸牛卻又掉了下來。他還是沒有放棄,經歷了這么多的磨難,蝸牛似乎比以前更堅強了。他沒有出聲,也沒有掉一滴眼淚,只是繼續向上爬。
蘋果樹震驚了,他從來沒有想到,一隻看似微不足道的蝸牛,竟有這么堅強的意志,這么可貴的勇氣,這么崇高的精神。
蝸牛終於爬上了蘋果樹的枝頭,吃到了香甜可口的蘋果。「你勝利了。」這是大樹對蝸牛說的第一句和善的話,「我的蘋果只配你這樣的勇敢者吃!」
是啊,蝸牛勝利了,他戰勝了大樹,戰勝了困難,同時也戰勝了自己。
這難道不也是我們應該擁有的精神嗎?遇到困難時,別退縮,像這只堅強的小蝸牛一樣,勇敢下去。
Ⅵ 守株待兔成語故事350字
守株待兔
宋國有個農夫種著幾畝地,他的地頭上有一棵大樹,
守株待兔的成語故事
。一天,他在地里幹活,忽然看見一隻兔子箭一般地飛奔過來,猛的撞在那棵大樹上,一下子把脖子折斷了,蹬蹬腿就死了。這個農夫飛快的跑過去,把兔子撿起來,高興地說:「這真是一點勁沒費,白撿了個大便宜,回去可以美美地吃上一頓了。」他拎著兔子一邊往家走,一邊得意地想:「我的運氣真好, 沒准明天還會有兔子跑來,我可不能放過這樣的便宜。」 第二天,他到地里,也不幹活,只守著那棵大樹,等著兔子撞過來。結果,等了一天什麼也沒等到。他卻不甘心,從此,天天坐在那棵大樹下等著兔子來撞死。他等呀等呀,直等到地里的野草長得比莊稼都高了,連個兔子影也沒有再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