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呆若木雞的成語的意思是什麼

呆若木雞的成語的意思是什麼

發布時間: 2020-11-22 04:27:36

⑴ 呆若木雞的成語意思是什麼

【車如流水馬如龍】車像流水,馬像游龍.形容車馬往來不絕,繁華熱鬧的景象專.
【禪世雕龍】指屬文章世代相傳.
【車水馬龍】車象流水,馬象游龍.形容來往車馬很多,連續不斷的熱鬧情景.
【蟬蛻龍變】蟬蛻:幼蟬化為成蟬時所脫下的皮.比喻解脫而進入更高境界.
【鼎成龍去】指帝王去世.
【鼎成龍升】指帝王去世.同「鼎成龍去」.
【打鳳牢龍】比喻安排圈套使強有力的對手中計.
【打鳳撈龍】鳳、龍:這里指人才.比喻搜索、物色難得的人才.
【打虎牢龍】猶言打鳳牢龍.比喻安排圈套使強有力的對手中計.
【鼎湖龍去】指帝王去世.同「鼎成龍去」.

⑵ 呆若木雞成語解釋

呆若木雞是一個成語,讀音是dāi ruò mù jī,一般用來形容一個人有些痴傻發愣的樣子,或因恐懼或驚異而發愣的樣子。

  • 中文名

  • 呆若木雞

  • 外文名

  • Dumb as a wooden chicken

  • 解釋

  • 一個人有些痴傻發愣的樣子

  • 拼音

  • dāi ruò mù jī

  • 出處

  • 《莊子·達生》

  • 詞性

  • 貶義詞、褒義詞

  • 目錄

  • 1解釋

  • 2出處

  • 3示例

  • 4詞語辨析

  • 5用法

  • 解釋

    呆:發傻;宛如木頭做的雞一樣。不是驕氣,不是盛氣,而是把精神全部收斂。

    出處

    莊周《莊子·達生》與列禦寇《列子·黃帝篇》:「雞雖有鳴者,已無變矣,望之似木雞矣;其德全矣,異雞無敢應者,反走矣。」

    《莊子·外篇·達生》紀渻子為王養斗雞。十日而問:「雞已乎?」曰:「未也,方虛憍而恃氣。」十日又問,曰:「未也,猶應向景。」十日又問,曰:「未也,猶疾視而盛氣。」十日又問,曰:「幾矣。雞雖有鳴者,已無變矣,望之似木雞矣,其德全矣,異雞無敢應者,反走矣。」
    紀渻[〔渻〕音shěng。]子為王〔王〕指齊王。養斗雞。十日而問:「雞已乎?」 [〔雞已乎〕意思是斗雞養好了嗎?]曰:「未也,方虛而恃氣。」[〔虛而恃氣〕虛浮驕傲,而且自恃意氣。,通「驕」。]十日又問,曰:「未也,猶應向景。」[〔猶應向景〕還是聽到聲音或者見到影像就有所反應,意思是心還是為外物所牽制。向,通「響」。景,通「影」。]十日又問,曰:「未也,猶疾視而盛氣。」十日又問,曰:「幾矣。雞雖有鳴者,已無變矣。」望之,似木雞矣,其德性,可以理解為作為斗雞的基本素質。]全矣,異雞(別的雞)無敢應者,反走矣。」

    示例

    匪首殿坤,在得知這個噩耗之後,特別是知道了老妖道的落網後,當即呆若木雞。 ◎曲波《林海雪原》二八

    陳世旭《小鎮上的將軍》:「人們第一眼看見將軍的時候,都吃驚得呆若木雞。

    詞語辨析

    【古反義詞】:瞠目結舌、目瞪口呆、呆頭呆腦

    【今反義詞】:面不改色、神色自若、活潑可愛、大智若愚

    【今近義詞】:瞠目結舌、目瞪口呆、呆頭呆腦

    【古近義詞】:大智若愚

    【正音】:呆,不能讀作「呆板」的「dài」

    【英譯】:stand like a log

    用法

    偏正式;作謂語、狀語、補語;本意為褒義,現多用於貶義。

⑶ 成語呆若木雞的意思是什麼 原本是用來贊美人的

斗雞走狗
發音 dòu jī zǒu gǒu
釋義 使公雞相鬥,使狗賽跑。指舊時剝削階級子弟游手好閑的無聊游戲。
出處 《史記·袁盎晁錯列傳》:「盎病免居家,與閶里淝枕,相隨行斗雞走狗。」
示例 雖然應名來上學,亦不過虛掩眼目而已,仍是斗雞走狗,賞花閱柳為事。(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九回)
近義詞 游手好閑 尋歡作樂 無所事事 閑雲野鶴
反義詞 埋頭苦幹 日理萬機

⑷ 呆若木雞的意思 呆若木雞成語出自哪裡

呆若木雞[出自】:莊周《莊子·達生》與列禦寇《列子·黃帝篇》:「雞雖有內鳴者,已無變矣,望之似木容雞矣;其德全矣,異雞無敢應者,反走矣。」

《莊子·外篇·達生》紀渻子為王養斗雞。十日而問:「雞已乎?」曰:「未也,方虛憍而恃氣。」十日又問,曰:「未也,猶應向景。」十日又問,曰:「未也,猶疾視而盛氣。」十日又問,曰:「幾矣。雞雖有鳴者,已無變矣,望之似木雞矣,其德全矣,異雞無敢應者,反走矣。」

⑸ 呆若木雞這個成語什麼意思

呆若木雞 ( dāi ruò mù jī )
解釋:呆得象木頭雞一樣。形容因恐懼或驚異而發愣的樣子。
出處:莊周《莊子·達生》:「雞雖有鳴者,已無變矣,望之似木雞矣;其德全矣,異雞無敢應者,反走矣。
用法:偏正式;作謂語、狀語、補語;含貶義
示例:陳世旭《小鎮上的將軍》:「人們第一眼看見將軍的時候,都吃驚得~。
呆若木雞選自《莊子·外篇·達生》
【原文】
紀渻子為王養斗雞。十日而問:「雞已乎?」曰:「未也,方虛憍而恃氣。」十日又問,曰:「未也,猶應向景。」十日又問,曰:「未也,猶疾視而盛氣。」十日又問,曰:「幾矣。雞雖有鳴者,已無變矣,望之似木雞矣,其德全矣,異雞無敢應者,反走矣。」
紀渻[〔渻〕音shěng。]子為王〔王〕指齊王。養斗雞。十日而問:「雞已乎?」 [〔雞已乎〕意思是斗雞養好了嗎?]曰:「未也,方虛而恃氣。」[〔虛而恃氣〕虛浮驕傲,而且自恃意氣。,通「驕」。]十日又問,曰:「未也,猶應向景。」[〔猶應向景〕還是聽到聲音或者見到影像就有所反應,意思是心還是為外物所牽制。向,通「響」。景,通「影」。]十日又問,曰:「未也,猶疾視而盛氣。」十日又問,曰:「幾矣。雞雖有鳴者,已無變矣,望之似木雞矣,其德[〔德〕德性,可以理解為作為斗雞的基本素質。]全矣,異雞[〔異雞〕別的雞。]無敢應者,反走矣。」
【譯文】
紀渻子為周宣王馴養斗雞。過了十天周宣王問:「雞馴好了嗎?」紀渻子回答說:「不行,正虛浮驕矜自恃意氣哩。」十天後周宣王又問,回答說:「不行,還是聽見響聲就叫,看見影子就跳。」十天後周宣王又問,回答說:「還是那麼顧看迅疾,意氣強盛。」又過了十天周宣王問,回答說:「差不多了。別的雞即使打鳴,它已不會有什麼變化,看上去像木雞一樣,它的德行真可說是完備了,別的雞沒有敢於應戰的,掉頭就逃跑了。」
有一位紀先生替齊王養雞,這些雞不是普通的老母雞,而是要訓練好去參加比賽的斗雞。
紀先生才養了10天,齊王就不耐煩地問:「養好了沒有?」
紀先生答道:「還沒好,現在這些雞還很驕傲,自大得不得了。」
過了10天,齊王又來問,紀先生回答說:「還不行, 它們一聽到聲音,一看到人影晃動,就驚動起來。」
又過了10天,齊王又來了,當然還是關心他的斗雞, 紀先生說:「不成,還是目光犀利,盛氣凌人。」
10天後,齊王已經不抱希望來看他的斗雞。沒料到紀先生這回卻說:「差不多可以了,雞雖然有時候會啼叫,可是不會驚慌了,看上卻好像木頭做的雞,精神上完全准備好了。其他雞都不敢來挑戰,只有落荒而逃。」
後來人們又把「呆若木雞」這個成語引申表示十分愚(yú)笨,也形容因為害怕或驚奇發呆的樣子。

⑹ 成語呆若木雞意思

【拼音】:dāi ruò mù jī
【釋義】:呆:傻,發愣的樣子。呆得象木頭雞一樣。形容因恐懼或驚異而發愣的樣子。
【出處】:《莊子·達生》:「幾矣。雞雖有鳴者,已無變矣,望之似木雞矣,其德全矣;異雞無敢應者,反走矣。」

⑺ 成語「呆若木雞」的含義及出處

你好
呆若木雞
呆若木雞———這個成語人人會用,但是談到它的出處,就叫人有點呆若木雞了。
一日讀《莊子》,讀到一則小故事,赫然發現裡面也有一句成語,等到把故事讀完,這才驚覺我們平日可能把成語都用錯了。
這個故事是教人怎麼養雞:有一位紀先生替齊王養雞,這些雞不是普通的老母雞,而是要訓練好去參加比賽的斗雞。
紀先生才養了10天,齊王就不耐煩地問:「養好了沒有?」紀先生答道:「還沒好,現在這些雞還很驕傲,自大得不得了。」
過了10天,齊王又來問,紀先生回答說:「還不行,它們一聽到聲音,一看到人影晃動,就驚動起來。」
又過了10天,齊王又來了,當然還是關心他的斗雞,紀先生說:「不成,還是目光犀利,盛氣凌人。」
10天後,齊王已經不抱希望來看他的斗雞。沒料到紀先生這回卻說:「差不多可以了,雞雖然有時候會啼叫,可是不會驚慌了,看上去好像木頭做的雞,精神上完全准備好了。其他雞都不敢來挑戰,只有落荒而逃。」這便是「呆若木雞」的出處。
後來人們又把「呆若木雞」這個成語引申表示十分愚(yú)笨,也形容因為害怕或驚奇發呆的樣子。

⑻ 呆若木雞的這個成語的意思是什麼

呆若木雞的意思是:用來形容因恐懼或驚異而發愣的樣子。呆:傻,發愣的樣子。呆得象木頭專做的雞屬一樣。
成語出自:《莊子·達生》:「幾矣。雞雖有鳴者,已無變矣,望之似木雞矣,其德全矣;異雞無敢應者,反走矣。」
呆若木雞的成語故事:
有一位紀先生替齊王養雞,這些雞不是普通的老母雞,而是要訓練好去參加比賽的斗雞。紀先生才養了10天,齊王就不耐煩地問:養好了沒有?紀先生答道:還沒好,現在這些雞還很驕傲,自大得不得了。
再過10天,齊王又來問,紀先生回答說:還不行,它們聽到聲音,看到人影晃動,就會驚動起來。
又過了10天,齊王又來了,看他的斗雞。紀先生說:不成!還是目光犀利,盛氣凌人。10天後,齊王又來看他的斗雞,但是已經對這些斗雞不抱希望了。沒料到這一次紀先生卻說:差不多可以了!雞雖然有時候會啼叫,可是不會驚慌了,看上卻好像木頭做的雞,精神上完全准備好了,其他雞都不敢來挑戰,只有落荒而逃。
後來人們又把「呆若木雞」這個成語引申,用來表示:十分愚笨,也形容因為害怕或驚奇發呆的樣子。

⑼ 呆若木雞的成語的意思

呆若木雞來釋義:源
呆:傻,發愣的樣子。呆得象木頭雞一樣。形容因恐懼或驚異而發愣的樣子。
[拼音] [dāi ruò mù jī]
[出處] 《莊子·達生》:「幾矣。雞雖有鳴者,已無變矣,望之似木雞矣,其德全矣;異雞無敢應者,反走矣。」

⑽ 文章中呆若木雞與成語中呆若木雞有什麼不同

沒有兩樣一個意思。
呆若木雞
[讀音][dāi ruò mù jī]
[解釋]死板板的,好像木頭雞一樣。形容因恐懼或驚訝而發愣的樣子。《莊子 達生》:「雞雖有鳴者,已無變矣,望之 似木雞矣。」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