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有畫虎狗的成語
援是東漢初年的一位名將,由於屢立戰功,被封為伏波將軍。據說,馬援不但在軍事上有一套辦法,在文化修養上也相當有水平,是名儒將。馬援的哥哥有兩個兒子,一個叫馬嚴,一個叫馬敦,從小便是由馬援管教長大的。後來馬援長期在外地帶兵,不常回到京城。有一天,有人從京城給他捎信說:"您這兩個侄子現在長大了,很不成器,不學無術。他們仗著家裡有地位,在社會上結交了各種各樣的人,毫不檢點,整天在京城裡閑逛。"馬援聽後,心裡很著急。他心想:年輕人如何修身立業,是很重要的一步。於是,他立即給他這兩個侄子寫了一封信,告誡這兩個侄子應該如何做人。這封信叫《誡兄子嚴、敦書》,信的文筆和意思都很好,成為古文的名篇,還被收入了《古文觀止》。
馬援在信里說:"聽說你們倆已長大成人,結交了一些社會上的朋友;但是,交朋友一定要注意呀。比如龍伯高這個人,他為人忠厚,勤儉、廉政,而且講信義,他在做人上有很多優點,我對他非常尊敬。像他這樣的人,你們弟兄倆應該多接近。但是我聽說你們和龍伯高交往不多,卻與杜季良交往密切。杜季良這個人,我也很贊賞他。聽說他廣交天下豪傑,好人壞人都可以跟他交朋友。我還聽說他很講義氣,正因為這樣,聽說在他父親死的時候,許多人都來出席喪禮。不過,我認為你們應該少跟杜季良這樣的人交往,多跟龍伯高那樣的人交往。為什麼呢?因為從整體修養來說,龍伯高是一個賢德的人。如果你們學龍伯高學得不好,起碼學成一個循規蹈矩的人,就好比想要畫一隻大鵬鳥,即使畫得不好的話,起碼可以畫得像一隻野鴨子,不失爽朗之氣;但是如果你們經常跟杜季良這樣的人交往,他身上有優點也有缺點,你們如果學他,又沒有好好學到人家的優點,只學到缺點,就會變成輕浮的人,就像畫老虎,畫得不像就像狗了。這分別就是'刻鵠不成尚類鶩'和'畫虎不成反類犬'的道理。" "畫虎類犬"這條成語在今天的意思,是比喻模仿的效果不好,反而弄得不倫不類。
㈡ 看虎畫狗的成語
畫虎不成反類犬
犬即是狗
意思是本來想畫一個威猛的老虎,結果畫成一個狗了。
比喻不切實際的攀求過高的目標,好高騖遠,終無成就,反成笑柄。亦喻仿效失真,反而弄得不倫不類。
㈢ 瘋狂猜成語2帶一個人畫了一隻狗和桌上擺了一隻老虎
【讀音copy】huà hǔ lèi quǎn
【釋義】類:像。畫老虎不成,卻像狗。比喻模仿不到家,反而不倫不類。
【出 處】清·李綠園《歧路燈》:「端福不甚聰明;恐畫虎類犬。」
【例 句】要想學到人家的好處,必須仔細研究、揣摩,好的極力學習,不好的情願割愛,免得鬧出東施效顰,畫虎類犬的笑話來。
【近義詞】
畫虎不成[ huà hǔ bù chéng ] 比喻好高騖遠,一無所成,反貽笑柄。
出 處:漢·班固等《東觀漢記》:「學龍伯高不就;猶為謹敕之士;所渭刻鵠不成尚類鶩者;效杜季良而不成;陷為天下輕薄子;所謂畫虎不成反類狗也。」
【反義詞】
維妙維肖[ wéi miào wéi xiào ] 維:語助詞;妙:手藝巧妙;肖:相似,逼真。形容描寫或模仿的非常逼真。
出 處:清·馮鎮巒《讀聊齋雜說》:「形容維妙維肖,彷彿《水經注》造語。」
㈣ 畫 虎 犬 類 組成的成語或怎麼組成是什麼
畫虎類犬畫虎類犬出自唐·劉知幾《史通·六家》:「觀其所述乃似《孔子家語》、臨川《世說》,可謂畫虎不成反類犬也。」 比喻模仿的效果不好,弄得不倫不類。馬援,字文淵,東漢名將,被封為「伏波將軍」。馬援有兩個侄子,一個叫馬嚴,一個叫馬敦。他們倆平常喜歡議論他人的是非,因此,馬援對他們很是擔憂,於是寫了一封信給他們。這封信的內容是:「我一生痛恨議論他人的長短,希望你們聽到有人議論別人的過失,能夠像聽到議論自己父母那樣,只可聽,不可參與議論。我希望你們向龍伯高學習,他是一個厚道、謹慎、節儉、恭謙的人,他雖然職位不高,但我很尊敬他,希望你們仿效他。而那位杜季良是個俠肝義膽的人,能夠與人同甘共苦,無論人的好壞他都能與他們交朋友,我雖然也尊敬他,但我不希望你們仿效他。如果你們向龍伯高學習,即使學不成,還尚且能成為一個謹慎之人,就像是刻一隻天鵝不成,尚可成為一隻鴨子(刻鵠類鶩);如果你們向杜季良學而學不成,就會成為一個輕浮浪盪者,這就好比畫一隻虎畫不像,卻畫成一隻狗了(畫虎類犬)。」 馬援是東漢初年的一位名將,由於屢立戰功,被封為伏波將軍。據說,馬援不但在軍事上有一套辦法,在文化修養上也相當有水平,是名儒將。馬援的哥哥有兩個兒子,一個叫馬嚴,一個叫馬敦,從小便是由馬援管教長大的。後來馬援長期在外地帶兵,不常回到京城。有一天,有人從京城給他捎信說:"您這兩個侄子現在長大了,很不成器,不學無術。他們仗著家裡有地位,在社會上結交了各種各樣的人,毫不檢點,整天在京城裡閑逛。"馬援聽後,心裡很著急。他心想:年輕人如何修身立業,是很重要的一步。於是,他立即給他這兩個侄子寫了一封信,告誡這兩個侄子應該如何做人。這封信叫《誡兄子嚴、敦書》,信的文筆和意思都很好,成為古文的名篇,還被收入了《古文觀止》。 馬援在信里說:"聽說你們倆已長大成人,結交了一些社會上的朋友;但是,交朋友一定要注意呀。比如龍伯高這個人,他為人忠厚,勤儉、廉政,而且講信義,他在做人上有很多優點,我對他非常尊敬。像他這樣的人,你們弟兄倆應該多接近。但是我聽說你們和龍伯高交往不多,卻與杜季良交往密切。杜季良這個人,我也很贊賞他。聽說他廣交天下豪傑,好人壞人都可以跟他交朋友。我還聽說他很講義氣,正因為這樣,聽說在他父親死的時候,許多人都來出席喪禮。不過,我認為你們應該少跟杜季良這樣的人交往,多跟龍伯高那樣的人交往。為什麼呢?因為從整體修養來說,龍伯高是一個賢德的人。如果你們學龍伯高學得不好,起碼學成一個循規蹈矩的人,就好比想要畫一隻大鵬鳥,即使畫得不好的話,起碼可以畫得像一隻野鴨子,不失爽朗之氣;但是如果你們經常跟杜季良這樣的人交往,他身上有優點也有缺點,你們如果學他,又沒有好好學到人家的優點,只學到缺點,就會變成輕浮的人,就像畫老虎,畫得不像就像狗了。這分別就是'刻鵠不成尚類鶩'和'畫虎不成反類犬'的道理。" "畫虎類犬"這條成語在今天的意思,是比喻模仿的效果不好,反而弄得不倫不類。 自古以來,不同民族、國家之間戰爭不斷,戰爭中彼此互相取長補短、互相借鑒學習也是本能的生存之道,但是,同樣是借鑒、學習,有的國家、民族就能在借鑒、吸收中得到升華,最後戰勝乃至消滅自己向之學習的對手,而有的國家、民族則畫虎類犬,或者沒有決定意義地、質量性地提高,自己本身也別扭,有的甚至是邯鄲學步,不但沒有學到別人的長處,反而丟了自己的根本,最後自己解除了自己的 武裝,被敵人滅起來更得心應手。
㈤ 虎狗畫類組成的成語
虎狗畫類組成的成語:畫虎類狗
畫虎類狗 [huà hǔ lèi gǒu]
基本釋義
類:象。畫老虎不成,卻象狗。比喻模仿不到家,反而不倫不類。
貶義
出 處
《後漢書·馬援傳》:「效季良不得,陷為天下輕薄子,所謂畫虎不成反類狗也。」
成語接龍
狗急跳牆 牆面而立 立眉豎眼 眼高手低 低心下意 意氣自若若無其事 事齊事楚 楚夢雲雨 雨歇雲收 收殘綴軼 軼類超羣羣蟻潰堤 堤潰蟻穴 穴室樞戶 戶告人曉 曉以大義 義不生財財運亨通 通共有無 無可非議 議論紛紛 紛至沓來 來日方長長治久安 安居樂業 業業矜矜 矜能負才 才貌雙絕 絕色佳人人間天堂 堂皇正大 大顯身手 手零腳碎 碎骨粉身 身微力薄薄命佳人 人才難得 得不補失 失魂喪膽 膽喪魂消 消息盈沖
㈥ 畫虎類狗的成語典故
南朝·宋·范曄《後漢書·馬援傳》
初,兄子嚴、敦並喜譏議,而通輕俠客。援回前在答交阯,還書誡之曰:「吾欲汝曹聞人過失,如聞父母之名,耳可得聞,口不可得言也。好論議人長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惡也,寧死不願聞子孫有此行也。汝曹知吾惡之甚矣,所以復言者,施衿結縭,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龍伯高敦厚周慎,口無擇言,謙約節儉,廉公有威,吾愛之重之,願汝曹效之。杜季良豪俠好義,憂人之憂,樂人之樂,清濁無所失,父喪致客,數郡畢至,吾愛之重之,不願汝曹效也。效伯高不得,猶為謹敕之士,所謂刻鵠不成尚類鶩者也。效季良不得,陷為天下輕薄子,所謂畫虎不成反類狗者也。訖今季良尚未可知,郡將下車輒切齒,州郡以為言,吾常為寒心,是以不願子孫效也。」 東漢初年,伏波將軍馬援對子侄後輩教育十分嚴格,希望他們成為有用的人才。他不喜歡侄子馬嚴和馬敦在別人後面說長道短,他寫信《誡兄子嚴敦書》告誡他們,讓他們學杜季良、龍伯高。如果學不成就像畫不成老虎反而畫得像一頭狗一樣。後遂以「畫虎類狗」比喻模仿不到家,反而不倫不類。亦作「畫虎成狗」。或作「畫虎類犬」。
㈦ 有個成語中有虎,狗,畫 。是什麼成語
畫虎類犬
就是這個成語的
畫虎類犬
㈧ 畫虎成狗的成語資料
【用法】作賓語、定語;指模仿不到家。
成語出處 南朝·宋·范曄《後漢書·馬援傳》
初,兄子嚴、敦並喜譏議,而通輕俠客。援前在交阯,還書誡之曰:「吾欲汝曹聞人過失,如聞父母之名,耳可得聞,口不可得言也。好論議人長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惡也,寧死不願聞子孫有此行也。汝曹知吾惡之甚矣,所以復言者,施衿結縭,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龍伯高敦厚周慎,口無擇言,謙約節儉,廉公有威,吾愛之重之,願汝曹效之。杜季良豪俠好義,憂人之憂,樂人之樂,清濁無所失,父喪致客,數郡畢至,吾愛之重之,不願汝曹效也。效伯高不得,猶為謹敕之士,所謂刻鵠不成尚類鶩者也。效季良不得,陷為天下輕薄子,所謂畫虎不成反類狗者也。訖今季良尚未可知,郡將下車輒切齒,州郡以為言,吾常為寒心,是以不願子孫效也。」 東漢初年,伏波將軍馬援對子侄後輩教育十分嚴格,希望他們成為有用的人才。他不喜歡侄子馬嚴和馬敦在別人後面說長道短,他寫信《誡兄子嚴敦書》告誡他們,讓他們學杜季良、龍伯高。如果學不成就像畫不成老虎反而畫得像一頭狗一樣。後遂以「畫虎成狗」比喻模仿不到家,反而不倫不類。。 亦作「 畫虎類狗 」。或作「畫虎類犬」。
㈨ 帶有虎狗的成語
畫虎成狗
畫老虎不成,卻成了狗。比喻模仿不到家,反而不倫不類。清·蒲松齡《聊齋志異·胭脂》:「身已許君,復何吝惜,但恐畫虎成狗,致貽污謗。
㈩ 虎和狗畫的成語
畫虎成狗 畫老虎不成,卻成了狗。比喻模仿不到家,反而不倫不類。
畫虎類狗 類:象。畫老虎不成,卻象狗。比喻模仿不到家,反而不倫不類。
畫虎類犬 類:象。畫老虎不成,卻象狗。比喻模仿不到家,反而不倫不類。
畫虎不成反類狗 類:象。畫老虎不成,卻象狗。比喻模仿不到家,反而不倫不類。
畫虎不成反類犬 比喻模仿不到家,反而不倫不類。同「畫虎不成反類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