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第二個字是誅字的成語

第二個字是誅字的成語

發布時間: 2020-11-22 08:28:25

1. 含「誅」字的成語有哪些

誅心之論、伏法受誅、誅暴討逆、誅求不已、天地誅戮

2. 瘋狂猜成語一個誅字誅字是什麼意思

瘋狂猜成語一個誅字—copy—有聲有色。

有聲有色
yǒu shēng yǒu sè
【解釋】形容說話或表演精彩生動。
【出處】清·洪亮吉《北江詩話》卷一:「寫月有聲有色如此,後人復何著筆耶?」
【結構】聯合式。
【用法】形容說話動聽;表演;作文生動精彩、形象鮮明。一般作定語、狀語、補語。
【正音】色;不能讀作「sǎi」。
【辨形】聲;不能寫作「生」。
【近義詞】繪聲繪色
【反義詞】無聲無息
【辨析】~和「躍然紙上」;都含有形象鮮明、十分生動的意思。但~偏重在「聲音、色澤」;形容敘述、描繪或表演得生動精彩;「躍然紙上」;偏重「呈現在紙上」;形容繪畫;描寫得生動、形象逼真。
【例句】老師講得~;可我一點兒也沒聽進去。

3. 成語玩命猜一個誅字

謎底:有聲有復色。
分析:誅制=訁+朱,「訁」即言字旁,表示有聲,朱即朱紅,表示有色,因此可用成語「有聲有色」形容「誅」。

有聲有色
yǒu shēng yǒu sè
【解釋】形容說話或表演精彩生動。
【出處】清·洪亮吉《北江詩話》卷一:「寫月有聲有色如此,後人復何著筆耶?」
【結構】聯合式。
【用法】形容說話動聽;表演;作文生動精彩、形象鮮明。一般作定語、狀語、補語。
【正音】色;不能讀作「sǎi」。
【辨形】聲;不能寫作「生」。
【近義詞】繪聲繪色
【反義詞】無聲無息
【辨析】~和「躍然紙上」;都含有形象鮮明、十分生動的意思。但~偏重在「聲音、色澤」;形容敘述、描繪或表演得生動精彩;「躍然紙上」;偏重「呈現在紙上」;形容繪畫;描寫得生動、形象逼真。
【例句】老師講得~;可我一點兒也沒聽進去。

4. 瘋狂猜成語成語有誅字

竊鉤者誅,竊國者侯 偷鉤的要處死,篡奪政權的人反倒成為諸侯。舊時用以諷刺法律的虛偽和不合理。
罪不容誅 誅:把罪人殺死。罪惡極大,殺了也抵不了所犯的罪惡。
人人得而誅之 得:可以,能夠;誅:殺死。所有的人都可以殺死他。極言某人罪大惡極。
不教而誅 教:教育;誅:處罰,殺死。不警告就處死。指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錯誤就加以懲罰。
天誅地滅 誅:殺死。比喻罪惡深重,為天地所不容。
誅心之論 誅:懲罰。指不問罪行,只根據其用心以認定罪狀。也指揭穿動機的評論。
筆伐口誅 伐:聲討,攻打;誅:痛斥,責罰。從口頭和書面上對壞人壞事進行揭露和聲討。
筆誅墨伐 筆、墨:指文字。誅:譴責。伐:聲討。通過文字加以譴責,進行聲討。
伏法受誅 伏法:由於違法而受處死刑;誅:殺死。犯法被殺。
誅求無厭 誅求:需索。指勒索詐取沒完沒了。
斧鉞之誅 鉞:古代兵器,像大斧;誅:殺戮,殺死。用斧、鉞殺人的刑罰。泛指死刑。
誅求無已 誅求:需索;已:停止。指勒索詐取沒完沒了。
禁暴誅亂 禁除暴行,誅殺叛亂。亦作「禁暴靜亂」。
罪不勝誅 指罪大惡極,處死猶不足抵償。
誅盡殺絕 誅;斬。殺得一個不留。
天地誅戮 猶天誅地滅。比喻為天地所不容。同「天地誅滅」。
誅暴討逆 誅:討伐。討伐凶暴、叛逆之人。
誅求無度 斂取、需索財賄沒有限度。
誅故貰誤 指嚴懲故意犯罪的人,寬赦無意中犯錯誤的人。
誅求不已 指勒索,強取沒完沒了。同「誅求無已」。

5. 成語玩命猜一個誅字打一成語

有聲有色,解釋:把「誅」拆開就是左邊的言字旁是說話的意思引申為聲音,「朱」有紅色的意思引申為顏色,所以是有聲有色。

成語解釋:形容說話、寫作或表演等生動、精彩。

讀音:yǒu shēng yǒu sè

出處:清·洪亮吉《北江詩話》卷一:「寫月有聲有色如此,後人復何著筆耶?」

白話釋義:畫個月亮都這么形象生動,後人該怎麼模仿呢?

(5)第二個字是誅字的成語擴展閱讀

近義詞:繪聲繪色、栩栩如生

1、繪聲繪色

讀音:huì shēng huì sè

解釋:形容敘述、描寫生動逼真。也說繪影繪聲、繪聲繪影。

出處: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十七回評:「繪聲繪影;能令閱者拍案叫絕。」

白話釋義:生動逼真,能讓看的人拍案叫絕。

2、栩栩如生

讀音:xǔ xǔ rú shēng

解釋:形容藝術形象非常生動逼真,像活的一樣。

出處:《莊子·齊物論》:「昔者莊周夢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適志與!」

白話釋義:過去莊周夢見自己變成了蝴蝶,生動逼真的蝴蝶,比喻自己很愜意。

6. 幫我查個第二個字是誅的成語

天誅地滅、
口誅筆伐、
筆誅墨伐。
最多就這3個了,純手打,加手動查資料。。。

7. 什麼成語第二個字是誅字的

筆誅墨伐 筆、墨:指文字。誅:譴責。伐:聲討。通過文字加以譴責,進行聲討。
口誅筆伐 從口頭和書面上對壞人壞事進行揭露和聲討。
天誅地滅 誅:殺死。比喻罪惡深重,為天地所不容。

8. 一個誅字是什麼成語

瘋狂猜成語一個誅字——有聲有色。

有聲有色
yǒu shēng yǒu sè
【解釋】形容說話或表內演精彩生動容。
【出處】清·洪亮吉《北江詩話》卷一:「寫月有聲有色如此,後人復何著筆耶?」
【結構】聯合式。
【用法】形容說話動聽;表演;作文生動精彩、形象鮮明。一般作定語、狀語、補語。
【正音】色;不能讀作「sǎi」。
【辨形】聲;不能寫作「生」。
【近義詞】繪聲繪色
【反義詞】無聲無息
【辨析】~和「躍然紙上」;都含有形象鮮明、十分生動的意思。但~偏重在「聲音、色澤」;形容敘述、描繪或表演得生動精彩;「躍然紙上」;偏重「呈現在紙上」;形容繪畫;描寫得生動、形象逼真。
【例句】老師講得~;可我一點兒也沒聽進去。

9. 第二個字誅的成語

筆誅墨伐
發音 bǐ zhū mò fá
釋義 筆、墨:指文字。誅:譴責。伐:聲討。通過文字加以譴責,進行聲討。

10. 帶有「誅」字的成語有哪些

  1. 口誅筆伐:[ kǒu zhū bǐ fá ]

    誅:痛斥,責罰;伐:聲討,攻打。從口頭和書面上對壞人壞事進行揭露和聲討。

  2. 出處:明·汪廷訥《三祝記·同謫》:「他捐廉棄恥;向權門富貴貪求;全不知口誅筆伐是詩人句;隴上墦間識者羞。」

  3. 罪不容誅:[ zuì bù róng zhū ]

    誅:把罪人殺死。 罪惡極大,殺了也抵不了所犯的罪惡。

  4. 出處:《孟子·離婁上》:「爭地以戰;殺人盈城;此所謂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於死。」

  5. 殺人誅心:[ shā rén zhū xīn ]

    意即消滅某個人的肉體,不如揭露、譴責這種人的動機、思想、用心。

  6. 出處:《後漢書·霍諝傳》:「 《春秋》之義,原情定過,赦事誅意,故許止雖弒君而不罪,趙盾以縱賊而見書。」這段話講的意思是:《春秋》的主張,根據情由定過錯,寬容事實懲罰動機,許止雖然殺君,但是無罪,趙盾雖然沒有親自殺君,但他是賊首,所以還是被定為殺君之罪。

  7.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rén bù wèi jǐ,tiān zhū dì miè ]

    舊時指人不替自己打算,就會為天地所不容。

  8. 不教而誅:[ bù jiào ér zhū ]

    教:教育;誅:處罰,殺死。不警告就處死。指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錯誤就加以懲罰。

  9. 出處:《荀子·富國》:「故不教而誅;則刑繁而邪不勝;教而不誅;則奸民不懲。」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