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名人的崇拜的成語
① 形容對人特別崇敬的成語
心悅誠服 悅:愉快,高興;誠:硬實。由衷地高興,真心地服氣。指真心地服氣或服從。
心服口服 服:信服。心裡嘴上都信服。指真心信服。
五體投地 兩手、兩膝和頭一起著地。是佛教一種最恭敬的行禮儀式。比喻佩服到了極點。
推崇備至 推崇:推重,敬佩。極其推重和敬佩。
② 形容對人崇拜得五體投地。的成語
片長末技
發音 piàn cháng mò jì
釋義 微小的特長,淺薄的技能。同「片長薄技」。
出處 清·沈葆楨《復奏洋務事宜疏》:「抑知片長末技,以備顧問,以供驅策,未嘗不可。」
示例 無
③ 形容非常崇拜的成語
奉若神明
【解釋】奉:信奉;神明:神。崇拜得象迷信者敬神那樣。形容對某些人或事物的盲目尊重。
【出處】《左傳·襄公十四年》:「敬之如神明。」
奉為圭臬
【解釋】奉:信奉;圭:測日影器;臬:射箭的靶子;圭臬:比喻事物的准則。比喻把某些言論或事當成自己的准則。
【出處】清·錢大昕《六書音韻表序》:「此書出,將使海內說經之家奉為圭皋,而因文字音聲以求訓詁古義之興有日矣,詎獨以存古音布局哉。」
奉為楷模
【解釋】楷:法式;模:模範。把某種事物當作榜樣。
【出處】魯迅《墳·論「費厄潑賴」應該緩行》:「聽說剛勇的拳師,決不再打那倒地的敵手,這實足使我們奉為楷模。」
拜倒轅門
【解釋】轅門:將帥行轅或軍營的大門。形容對別人佩服之至,自願認輸。
【出處】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五十三回:「若非一部全史瞭然於中,何能如此。妹子唯有拜倒轅門了。」
五體投地
【解釋】兩手、兩膝和頭一起著地。是佛教一種最恭敬的行禮儀式。比喻佩服到了極點。
【出處】唐·玄奘《大唐西域記·三國》:「致敬之式,其儀九等:一、發言慰問,二、俯首示敬,三、舉手高揖,四、合掌平拱,五、屈膝,六、長跪,七、手膝踞地,八、五輪俱屈,九、五體投地。」
甘拜下風
【解釋】表示真心佩服,自認不如。
【出處】清·李汝珍《鏡花緣》:「如此議論,才見讀書人自有卓見,真是家學淵源,妹子甘拜下風。」
心服首肯
【解釋】指心裡信服,並點頭同意。
【出處】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二十五回:「然則他何不一開口就照在青雲山口似懸河的那派談鋒?也不愁那姑娘不低首下心的心服首肯。」
頂禮膜拜
【解釋】頂禮:佛教拜佛時的最敬禮,人跪下,兩手伏地,以頭頂著受禮人的腳;膜拜:佛教徒的另一種敬禮,兩手加額,跪下叩頭。虔誠地跪拜。
【出處】清·俞萬春《盪寇志》第一百十四回:「又添一個青年女子,頂禮膜拜,行狀舉止,彷彿慧娘。」
敬若神明
【解釋】神明:泛指神,像敬重神一樣敬重對方。形容對某人或某物崇拜到了極點。多用作貶義。
【出處】《左傳·襄公十四年》:「民奉其君,愛之如父母,仰之如日月,敬之如神明,畏之如雷霆。」
心悅誠服
【解釋】悅:愉快,高興;誠:硬實。由衷地高興,真心地服氣。指真心地服氣或服從。
【出處】《孟子·公孫丑上》:「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肅然起敬
【解釋】肅穆地產生敬佩的態度或心情,形容由於受感動而產生的恭敬和欽佩。 肅然:恭敬的樣子。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規箴》:「弟子中或有惰者,遠公曰;『桑榆之光,理無遠照,但原朝陽之暉,與時並明耳。』執經登坐,諷誦朗暢,詞色甚苦。高足之徒,皆肅然增敬。」
畢恭畢敬
【解釋】容態度十分恭敬。
【出處】《詩經·小雅·小弁》:「維桑與梓,必恭敬止,靡瞻匪父,靡依匪母。」
④ 表現崇拜人物的高品質的成語
申明大義,高風亮節,鞠躬盡瘁,
暗室不欺 不同流俗 不欺暗室 不忘溝壑 赤子之心 德厚流光 高情遠致 高山景行 功德無量 厚德載物 懷瑾握瑜 蕙心紈質 見危授命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精金良玉 敬老慈幼 良金美玉 明德惟馨 年高德劭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 青天白日 山高水長 拾金不昧 玉潔松貞 沅茝灃蘭 雲中白鶴 志士仁人
傑出
補天浴日 風流人物 風華正茂 伏龍鳳雛 蓋世英雄 蓋世無雙 桂林一枝 鶴立雞群 鶴鳴之士 加人一等 矯矯不群 金榜題名 舉世無雙 絕世超倫 崑山片玉 人中之龍 首屈一指 鐵中錚錚 頭角崢嶸 無出其右 裒然舉首 一代風流 一世龍門 庸中佼佼
尊貴
不虞之譽 不言而信 不惡而嚴 榮華富貴 山中宰相 師道尊嚴
著名
草木知威 馳名中外 大名鼎鼎 德高望重 風雲人物 功成名遂 功標青史 赫赫有名 舉世聞名 如雷貫耳 聲振寰宇 威望素著
寬容
海闊天空 含垢納污 呼牛呼馬 豁達大度 既往不咎 寬大為懷 寬宏大量 網開一面 網開三面 息事寧人 下不為例 下車泣罪 胸懷祖國,放眼世界 嚴以律己,寬以待人 以直報怨 以德報怨 宰相肚裡能撐船 知情達理 中庸之道
助人
將伯之助 解衣推食 救死扶傷 絕甘分少 普度眾生 起死人,肉白骨 輕財好施 設身處地 疏財仗義 為民除害 為民請命 雪中送炭 與人為善 雲行雨施 仗義疏財 助人為樂
榮耀
生榮死哀 死得其所 萬古千秋 萬古流芳 為國捐軀
⑵志氣
有志
不恥最後 乘風破浪 頂天立地 鴻鵠之志 九天攬月 誇父追日 老驟伏櫪 老當益壯 力爭上游 陵雲之志 猛志常在 磨杵成針 窮而後工 三戶亡秦 十載寒窗 鐵杵成針 韋編三絕 心小志大 胸懷大志 雄飛雌伏 雄心壯志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 移山倒海 迎頭趕上 有志者事竟成 愚公移山 爭強好勝 知難而進 治國安民 志在四方 中流擊楫 壯志凌雲 自力更生 自強不息 自求多福 自食其力
有為
大顯神通 大顯身手 大有作為 大器晚成 非池中物 奮發有為 公才公望 後生可畏 龍躍鳳鳴 鵬程萬里 前程萬里 如日方升
奮發
發憤圖強 奮發圖強 奮發蹈厲 披荊斬棘 聞雞起舞 我武惟揚
⑤ 描寫敬佩、崇拜、稱贊的四字成語有
畢恭畢敬,奉若神明。
⑥ 表示崇拜,敬佩,稱贊的成語有哪些
肅然起敬
必恭必敬
五體投地
畢恭畢敬
望塵莫及
高山仰止
甘拜下風
心悅誠服
五體投地
口服心服
⑦ 形容崇拜的成語有哪些
【心服口服】服。【心悅誠服】從心眼兒里佩服:信服。比喻崇拜得五體投地內。指真心信服,真心佩服。心裡容嘴上都信服。【頂禮膜拜】為佛教徒最尊敬的跪拜禮節【拜倒轅門】形容對別人佩服之至。【葵藿之心】比喻臣下對君主表示忠誠或對所仰慕的人的尊敬之情,自願認輸。【五體投地】佛教一種最恭敬的行禮儀式。【甘拜下風】對人自認不如,令人仰慕。比喻佩服到了極點。【高山仰止】比喻道德崇高
⑧ 關於崇拜的成語
心服口服 五體投地 高山仰止 唯命是從 心嚮往之 頂禮膜拜 奉為楷模
⑨ 欣賞崇拜一個人有哪些成語
心服口服
五體投地
高山仰止
唯命是從
心嚮往之
頂禮膜拜
奉為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