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成語與寓言
寓言故事的特點是 形象生動,人物活靈活現,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 文學體裁的一種。含有諷喻或明顯教訓意義的故事。它的結構簡短。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動物,也可以是無生物。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訓意義的主題或深刻的道理在簡單的故事中體現。
成語故事必須以一個成語作為題目,以它為中心的有教育意義的故事.與寓言故事有相似之處.成語是一種特殊的語言現象,是人們在實踐過程中提煉出的語言精華.成語的語用特點主要是:言簡意賅、內涵豐富、音韻和諧、寓意深遠.
『貳』 寓言成語50個左右
開卷有益 · 博而不精 · 百發百中 · 捕風捉影
· 必恭必敬 · 百感交集 · 兵貴神速 · 杯弓蛇影
· 不寒而慄 · 不合時宜 · 不自量力 · 不拘一格
· 不可多得 · 不堪回首 · 不可救葯 · 別開生面
· 不可同日而語 · 不倫不類 · 伯樂相馬 · 班門弄斧
· 白面書生 · 八面威風 · 不名一錢 · 拔苗助長
· 不屈不撓 · 不求甚解 · 髀肉復生 · 病入膏肓
· 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 拔山舉鼎 · 博士買驢 · 冰山難靠
· 背水一戰 · 半途而廢 · 不貪為寶 · 白頭如新
· 百聞不如一見 · 不為五斗米折腰 · 抱薪救火 · 標新立異
· 不學無術 · 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 不遠千里 · 不因人熱
· 別有天地 · 不遺餘力 · 百折不撓 · 百丈竿頭
· 不自量力 · 不知所雲 · 賓至如歸 · 拔幟易幟
· 殘杯冷炙 · 寸草春暉 · 草船借箭 · 乘風破浪
· 才高八斗 · 城狐社鼠 · 滄海桑田 · 草菅人命
· 草木皆兵 · 程門立雪 · 長驅直入 · 車水馬龍
· 乘興而來 · 沉魚落雁 · 乘人之危 · 車載斗量
· 大筆如椽 · 打草驚蛇 · 雕蟲小技 · 大材小用
· 多多益善 · 大腹便便 · 大公無私 · 當局者迷
· 大逆不道 · 大器晚成 · 當務之急 · 開誠布公
· 不得要領 · 拋磚引玉 · 二桃殺三士 · 爾虞我詐
· 罰不當罪 · 奮不顧身 · 分崩離析 · 風吹草動
· 覆巢無完卵 · 分道揚鑣 · 奉公守法 · 負荊請罪
· 發奸擿伏 · 返老還童 · 發蒙振落 · 風聲鶴唳
· 覆水難收 · 赴湯蹈火 · 分庭抗禮 · 防微杜漸
· 負隅頑抗 · 負重致遠 · 管鮑之交 · 各得其所
· 感恩圖報 · 過河拆橋 · 刮目相看 · 瓜田李下
· 高枕無憂 · 各自為政 · 華而不實 · 好好先生
· 狐假虎威 · 汗流浹背 · 後來居上 · 合浦珠還
· 後起之秀 · 後生可畏 · 火樹銀花 · 堅壁清野
· 間不容發 · 井底之蛙 · 雞口牛後 · 江郎才盡
· 見獵心喜 · 雞鳴狗盜 · 九牛一毛 · 膠漆相投
· 舉一反三 · 開誠布公 · 空洞無物 · 沆瀣—氣
· 克己奉公 · 開卷有益 · 侃侃而談 · 口蜜腹劍
· 開門揖盜 · 空前絕後 · 克勤克儉 · 曠日持久
· 困獸猶斗 · 開天闢地 · 口若懸河 · 空中樓閣
『叄』 二年級這一學期里,我們學了有關神話傳說的成語故事是什麼,有關寓言的成語故事
學了很多寓言故事,狐假虎威告訴我們狐狸憑藉老虎的微風嚇跑了動物。
『肆』 20個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語有哪些
1、坐井觀天:坐在井底看天。比喻眼界小,見識少。
2、邯鄲學步:故事出自《莊子·秋水》。成語「邯鄲學步」,比喻生搬硬套,機械地模仿別人,不但學不到別人的長處,反而會把自己的優點和本領也丟掉。 · 邯鄲學步:比喻生搬硬套,機械地模仿別人,不但學不到別人的長處,反而會把自己的優點和本領也丟掉。
3、 狐假虎威: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勢。比喻依仗別人的勢力欺壓人。 · 百發百中: 形容射箭或打槍准確,每次都命中目標。也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 ·
4、捕風捉影:風和影子都是抓不著的。比喻說話做事絲毫沒有事實根據。 ·
5、杞人憂天:杞國有個人怕天塌下來。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據的憂慮和擔心。 · 井底之蛙: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麼大的一塊天。比喻見識狹窄的人。 ·
6、望梅止渴: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會流涎,因而止渴。後比喻願望無法實現,用空想安慰自己。 ·
7、杯弓蛇影:將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誤認為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懼。 ·
8、鄭人買履:用來諷刺只信教條,不顧實際的人。 · 不合時宜:不適合時代形勢的需要。也指不合世俗習尚。 ·
9、守株待兔:原比喻希圖不經過努力而得到成功的僥幸心理。現也比喻死守狹隘經驗,不知變通。 ·
10、愚公移山:比喻堅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堅定不移地進行斗爭。 ·
11、曲突徙薪:把煙囪改建成彎的,把灶旁的柴草搬走。比喻事先採取措施,才能防止災禍。
12、 拋磚引玉:拋出磚去,引回玉來。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見或作品引出別人更好的意見或好作品。 ·
13、指鹿為馬:指著鹿,說是馬。比喻故意顛倒黑白,混淆是非。 ·
14、濫竽充數:比喻無本領的冒充有本領,次貨冒充好貨。 ·
15、刻舟求劍:比喻不懂事物已發展變化而仍靜止地看問題。 ·
16、葉公好龍:比喻口頭上說愛好某事物,實際上並不真愛好。 ·
17、亡羊補牢:羊逃跑了再去修補羊圈,還不算晚。比喻出了問題以後想辦法補救,可以防止繼續受損失。 ·
18、畫蛇添足:畫蛇時給蛇添上腳。比喻做了多餘的事,非但無益,反而不合適。 ·
19、掩耳盜鈴:偷鈴鐺怕別人聽見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騙己,明明掩蓋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蓋。
20、鄭人買履:用來諷刺只信教條,不顧實際的人。
『伍』 和寓言有關成語
有關寓言故事的成語
拔苗助長 井底之蛙 刻舟求劍
濫竽充數 南轅北轍 驚弓之鳥
對牛彈琴 畫蛇添足 守株待兔
掩耳盜鈴 葉公好龍 鷸蚌相爭
黔驢技窮 東施效顰 杞人憂天
狐假虎威 買櫝還珠 畫餅充飢
自相矛盾 量體裁衣 杯弓蛇影
螳螂捕蟬 亡羊補牢 人面獸心
無價之寶 曲高和寡 自作聰明
囫圇吞棗 庖丁解牛 起死回生
患得患失 庸人自擾 隨聲附和
嗟來之食 塞翁失馬 痴人說夢
『陸』 列舉50個與寓言故事有關的成語
【共有以下幾個】:
1、拔苗助長[ bá miáo zhù zhǎng ]
【釋義】:比喻違反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急於求成,反而壞事。
【出處】:郭沫若《雄雞集·關於發展學術與文藝的問題》:「命令主義就合乎中國古代的一個寓言,叫做『拔苗助長』。結果被拔起的苗不僅不能成長,反而枯槁了。」
【例句】:拔苗助長不但達不到預期的目的,反而會把事情搞壞。
2、井底之蛙[ jǐng dǐ zhī wā ]
【釋義】: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麼大的一塊天。比喻見識狹窄的人。
【出處】:《莊子·秋水》:「井蛙不可語於海者;拘(局限)於虛(所居住的地方)也。」
【例句】:我們應該用知識來充實自己,否則就會成為井底之蛙。
3、刻舟求劍[ kè zhōu qiú jiàn ]
【釋義】:舟:船。求:尋找。比喻拘泥不知變通,不懂得根據實際情況處理問題。
【出處】:《呂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於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例句】:時勢已變,刻舟求劍只會成為前進的絆腳石。
4、濫竽充數[ làn yú chōng shù ]
【釋義】:濫:失實的,假的。不會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隊伍里充數。比喻無本領的冒充有本領,次貨冒充好貨。
【出處】:《韓非子·內儲說上》:「齊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廓處士請為王吹竽;宣王說(悅)之。廩食以數百人。宣王死;效王立;好一一聽之;處士逃。」
【例句】:我們不能像南郭先生那樣濫竽充數,只有擁有真才實學,將來才能在社會上有立足之地。
5、南轅北轍[ nán yuán běi zhé ]
【釋義】:想往南而車子卻向北行。比喻行動和目的正好相反。
【出處】:西漢·劉向《戰國策·魏策》:「以廣地尊名,王之動愈數,而離王愈遠耳。猶至楚而北行。」
【例句】:他倆的個性南轅北轍,根本談不攏。
『柒』 成語寓言故事(超短)2個
給你講一個比較短的故事,包含很多成語的。這個故事整個是一個大寓言,其中包含了若干小寓言。是我原創,你可以自行加工。
從前有一隻兔子和一隻烏龜賽跑(龜兔賽跑),兔子跑得太快(風馳電掣),在地里一個樹樁上折斷脖子,死了(死於非命)。
旁邊勞動的農夫撿到了這只死兔子,高興壞了(不勞而獲,喜出望外)。
從此以後他天天等在這個樹樁旁邊,希望能不停地撿到死兔子(守株待兔)。
結果他家的莊稼長得比別人矮多了。後來他決定把這些莊稼都拔高一點點,好讓它們跟鄰居家的莊稼一樣高(揠苗助長/拔苗助長)。結果莊稼都死了(始料未及)。
後來鄰居都鄙視他(嗤之以鼻),他羞愧得恨不得找一條縫鑽進去(無地自容),打算去自絕於人民。
想跳河,又怕被別人救上來(援之以手);想用寶劍自刎,又怕別人送他去醫院搶救(救死扶傷)。
於是決定坐船到河中心去,站在船舷上用寶劍自刎,這樣別人就沒法救了(痛下殺手)。
可是船快走到河中心的時候,他的寶劍不小心掉到水裡去了。於是他在寶劍入水的地方刻上記號,等船一靠岸,就從記號處下水去撈(刻舟求劍)。
後來他當了一個城市的主政官(風水輪流轉),但風格沒變(一成不變、墨守成規、固步自封),不僅讓大家都唱古代的歌曲以提精氣神(克己復禮),還用幾千年以前的辦法打擊不聽話的人,想用這些特殊的辦法來當上國王或者親王(無法無天、痴心妄想、白日做夢)。
這個故事從一分鍾以前講,到現在就講完了(從一而終——這是我跟你開玩笑的,這個玩笑的名字叫插科打諢、忍俊不禁、嬉皮笑臉、嚴肅活潑)。
『捌』 來自寓言故事的四字詞語二年級級
來自寓言故事的四字成語可以是:葉公好龍 、掩耳盜鈴 、守株待兔 、拔苗助長 、打草驚蛇 、囫圇吞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