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鳥盡濃縮成語
① 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 中的成語
兔死狗烹 鳥盡弓藏
【成語名稱】鳥盡弓藏,兔死狗烹
【成語拼音】niǎo jìn gō回ng cáng,tù sǐ gǒu pēng
【詞語解答釋】比喻事情成功後,把出過力的人拋棄或殺死。
【字詞釋義】烹:燒煮。
【成語釋義】飛鳥打光了,弓箭也就藏起來不用了:野兔捕殺了,獵狗無用,被煮著吃了。比喻事情成功之後,把效力有功的人拋棄或殺掉。
【成語用法】連動式。作謂語、定語、諷刺用語。
【感情色彩】貶義詞
【近義詞】 卸磨殺驢、過河拆橋、得魚忘筌
【反義詞】 感恩戴德、始終不渝
成語出處
司馬遷《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蜚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子何不去?」
【成語含義】比喻事情成功之後,把效力有功的人拋棄或殺掉。
② 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什麼成語源自此句
鳥盡弓藏,兔死狗烹
niǎo jìn gōng cáng,tù sǐ gǒu pēng
【解釋】烹:煮燒。飛鳥打盡,弓被擱置不用;兔被捕殺後,獵狗則被烹食。比喻事情辦成,功臣被害
【出處】魯迅《立此存照》:「倘有不識時務者問:『如果那時並不鳥盡弓藏,兔死狗烹,而且漢人也配享太廟……則將如何?』我覺得頗費唇舌。」
【結構】復句式成語
【用法】作賓語、定語;用於處事
【近義詞】鳥盡弓藏、兔死狗烹
③ 飛鳥盡良弓藏是什麼成語
兔死狗烹
烹:燒煮。兔子死了,獵狗就被人烹食。比喻給統治者效勞的人事成後...
[出自] 《史記·越王勾踐世家》:「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④ 狡兔死走狗烹 飛鳥盡良弓藏什麼成語出自這里
兔死狗烹
兔死狗烹 [tù sǐ gǒu pēng]
釋義
烹:燒煮。 兔子死了,獵狗就被人烹食。比喻給統治者效勞的人事成後被拋棄或殺掉。
出 處
《史記·越王勾踐世家》:「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例 句
在封建社會里,許多為統治階級效力的人,最終落了~的下場。
典 故
春秋時期,吳越之間經常起爭端。公元前497年,吳國大敗越國,越王勾踐委曲求全向吳國求降,去吳國給吳王夫差當奴僕。在大夫范蠡的幫助下,越王勾踐終於騙得夫差的信任,三年後,被釋放回國。勾踐為了不忘國恥,就每天晚上睡在柴草上,坐卧的地方也懸著苦膽,每天吃飯之前都要先嘗一口苦膽。經過十年的奮斗,越國終於打敗了吳國。 輔助越王勾踐報仇雪恨的主要是兩個人,一個是范蠡,還有一個是文種。當時勾踐在會稽山一戰中大敗,國力也不足以與吳國相抗。他就和范蠡、文種兩個大臣商議怎樣才能報仇雪恥。范蠡勸勾踐主動向吳王示好,以便爭取時間發展生產,增強國力,提高軍事力量。 這時候,夫差因當上了霸主,驕傲起來,一味貪圖享樂。文種勸勾踐向吳王進貢美女。越王勾踐就派人到處物色美女,結果在浣溪邊找到了花容月貌、沉魚落雁的西施。越王派范蠡把她獻給了夫差。夫差一見西施,頓時被迷住了,把她當做下凡的仙女,寵愛得不得了,也逐漸放鬆了對勾踐的監視。隨後,文種和范蠡又幫助勾踐取得夫差的信任。他們還設計讓夫差殺了忠臣伍子胥;送給吳國浸泡過、不能發芽的種子,害得吳國當年顆粒無收,到處鬧飢荒,國內人心大亂。 越國能夠滅掉吳國,范蠡和文種是最大的功臣。勾踐在滅掉吳國後,因范、文二人功勞卓著,便要拜范蠡為上將軍,文種為丞相。但是范蠡不僅不接受封賞,還執意要離國遠去。他不顧勾踐的再三挽留,離開越國,隱居齊國。范蠡離開後,還惦記著好友文種,於是就派人悄悄送了一封信給文種,在信上告訴他:你也趕快離開吧,我們的任務已經完成了。勾踐心胸狹窄,只可與他共患難,不能同他共富貴。你要記住:「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但是,文種不相信越王會加害自己,堅持不肯走,還回信說:「我立下這么大的功勞,正是該享受的時候,怎麼能就這樣離開呢?」果然在文種當丞相不久,勾踐就給他送來當年夫差叫伍子胥自殺時用的那把劍,同時帶了這么一句話:先生教給寡人七種滅吳的辦法,寡人只用了三種,就把吳國給滅了,還剩下四種沒有用,就請先生帶給先王吧。文種一看,就明白了,後悔當初沒有聽范蠡的話,無奈之下只好舉劍自殺了。
⑤ 飛鳥盡良弓藏的成語典故
這一成語也比喻西漢時劉邦將一些建國時建功立業的大將們悉數殺版光的情形。劉邦當皇帝權後為削弱韓信的勢力,把當時是齊王的韓信徒封為楚王,使其遠離自己的發跡之地,然後又有人適時告發韓信謀反,劉邦又再將他貶為淮陰侯,不出幾個月皇後呂雉又以謀反之名將韓信誘至長樂宮殺死。劉邦於公元前202年得天下,韓信於公元前196年身首異處,這對共過患難的君臣在天下大定之後只相處了一年多一點的時間,韓信在臨刑之前發出了「狡兔死,良狗烹;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的浩嘆。
⑥ 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是源於哪個成語
臨危受命
發音
lín
wēi
shòu
mìng
釋義
在危難之際接受任命。
出處
三國蜀·諸葛亮《前出師表》:「
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
⑦ 狡兔死 走狗烹 飛鳥盡 良弓藏包含的成語有哪兩個
兔死狗烹、鳥盡弓藏。
韓信的言外之意是當他失去了利用價值,就被殺掉或者落下個比別人更慘的下場。
⑧ 狡兔死走狗烹 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什麼成語源自此句
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
見於漢代司馬遷《史記
淮陰侯列傳》中韓信說的話:
信曰:「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亨(烹);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天下已定,我固當亨(烹)!」
在《資治通鑒》中把「良狗」改為「走狗」,「高鳥」改為「飛鳥」:
信曰:「果若人言:'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天下已定,我固當烹!」
「狡兔死,良狗烹;敵國滅則謀臣亡」出處更早,見於戰國時期韓非子《韓非子·內儲說下》,「狡兔死,良狗烹」已是成語:
成語:狡兔死,良狗烹。出處:戰國·韓·韓非《韓非子·內儲說下》:「狡兔盡則良犬烹,敵國滅則謀臣亡。」
⑨ 鳥飛盡良藏弓兔絞死倆狗亨的濃縮成語
鳥盡弓藏
兔死狗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