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豐衣足食成語故事

豐衣足食成語故事

發布時間: 2020-11-22 12:07:31

㈠ 中華成語故事(743)忘恩負義

忘恩和負義的故事有兩只可憐的小蟲,說其可憐是因為它們的名字,忘恩和負義. 在這個還有點人情味的世界裡它們的生存可謂是難上加難如果說上帝是公平的那麼真的是這樣它們曾經有可愛的朋友,有它們賴以生存的天地,豐衣足食. 可是它們並不滿足所以它們作繭自縛有兩只可憐的小蟲, 忘恩收了別人的禮物負義中了愛情的毒然後忘恩每天要別人送它一件禮物然後負義因為愛情忘記了朋友的禮物一天又一天它們把世界當作它們的天它們把朋友當作它們的地一年又一年它們得罪了上帝的箴言它們遺忘了曾經朋友為它們受的苦它們在自己的世界裡墮落它們在自己的世界裡頹靡最後故事還沒有結局忘恩負義是兩個相依為命的好朋友最後忘恩和負義這兩只小蟲就真的生活在所謂忘恩負義的口水中終日不得悔悟孤獨致死事情就是這樣如果有一天你發現你的身邊有兩條小蟲在蠕動那麼請小心你身邊的忘恩負義正在慢慢蔓然後腐爛開來

㈡ 成語故事安居樂業讀書札記

安居樂業 [ān jū lè yè]
出 處
《後漢書·仲長統傳》:「安居樂業;長養子孫;天下晏然;皆歸心於我矣。」
典 故
春秋時,有一位著名的哲學家和思想,他姓李,名耳,字 聃。據說他剛生下來的時候,就是一個白頭發。白鬍子的小老頭兒; 所以人們稱他「老子」;還說他是在一棵李樹下出世的,所以姓李;又 因為他耳朵長得特別大,所以名「耳」。其實,老子是人們對他的尊 稱。 老於對當時的現實不滿,並反對當時社會上出現的革新浪潮, 想走回頭路。他懷戀著遠古的原始社會,認為物質的進步和文化的 發展毀壞了人民的淳樸,給人們帶來了痛苦,所以渴望出現「小國寡 民」的理想社會。 老於是這樣描繪他所設想的「小國寡民」社會的: 國家很小,人民稀少。即使有許許多多的器具,也不去使用它 們。不要讓人民用生命去冒險,也不向遠處遷移,即使有車輛和船 只,也無人去乘坐它們,即使有兵器裝備,也無處去使用它們。要使 人民重新使用古代結繩記事的方法,吃得很香甜,穿得很舒服,住得 很安適,滿足於原有的風俗習慣。鄰近各國互相望得見。雞鳴狗叫互 相聽得見,但是人們直到老死,也不互相往來。

㈢ 成語故事安居樂業mp3

【成語】安居樂業
【讀音】ān jū lè yè
【拼音代碼】ajly
【釋義】安:安定;樂:喜愛,愉快;業:職業。指安定愉快地生活和勞動。
【近義詞】豐衣足食、安身立命、休養生息、太平盛世、安家立業、國泰民安
【反義詞】 民不聊生、離鄉背井、浪跡天涯、無家可歸、家破人亡、流離轉徙
【感情色彩】褒義詞
【舉例】人民安居樂業,國家才能繁榮昌盛。
【用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
【出處】《後漢書·仲長統傳》:「安居樂業;長養子孫;天下晏然;皆歸心於我矣。」
【故事】春秋時,有一位著名的哲學家和思想,他姓李,名耳,字 聃。據說他剛生下來的時候,就是一個白頭發。白鬍子的小老頭兒; 所以人們稱他「老子」;還說他是在一棵李樹下出世的,所以姓李;又 因為他耳朵長得特別大,所以名「耳」。其實,老子是人們對他的尊 稱。 老於對當時的現實不滿,並反對當時社會上出現的革新浪潮, 想走回頭路。他懷戀著遠古的原始社會,認為物質的進步和文化的 發展毀壞了人民的淳樸,給人們帶來了痛苦,所以渴望出現「小國寡 民」的理想社會。 老於是這樣描繪他所設想的「小國寡民」社會的: 國家很小,人民稀少。即使有許許多多的器具,也不去使用它 們。不要讓人民用生命去冒險,也不向遠處遷移,即使有車輛和船 只,也無人去乘坐它們,即使有兵器裝備,也無處去使用它們。要使 人民重新使用古代結繩記事的方法,吃得很香甜,穿得很舒服,住得 很安適,滿足於原有的風俗習慣。鄰近各國互相望得見。雞鳴狗叫互 相聽得見,但是人們直到老死,也不互相往來。

㈣ 坐吃山空的成語故事

坐吃山空 [zuò chī shān kōng]
基本釋義
只坐著吃,山也要空。指光是消費而不從事生產,即使有堆積如山的財富,也要耗盡。
貶義
出處】元·秦簡夫《東堂老》第一折:那錢物則有出去的,無有進來的,便好道坐吃山空,立吃地陷。

南宋時臨安有個人叫劉貴,原是讀書人,妻劉氏,妾叫陳二姐。家道衰落,日子越來越不好過。這天,他岳父對他說:「『坐吃山空,立吃地陷』,三寸喉嚨深似海,你須計較個常便。我女兒嫁了你一生,也指望豐衣足食。今日齎助你些本錢,胡亂去開個柴米店,卻不好么?」便借了十五貫錢給他。劉貴背了錢回家,喝醉了酒,進門後和妾陳二姐開玩笑,說這十五貫錢是因窮得沒法,把陳二姐賣給別人的身價錢。陳二姐又傷心又怕,等劉貴睡著後悄悄開了門逃回娘家去了。這時一個小偷進來,殺死劉貴,把錢偷走。第二天,人們發現了兇殺情況,又發現陳二姐跑了,懷疑是她和姦夫殺人攜款潛逃,便來追捕她。當他們追上她時,恰恰看見她和一個男人名叫崔寧的一起走,崔寧背著的錢又恰恰是十五貫,便愈發肯定這兩人是兇手。扭送官府。官府也不調查研究,抓住兩人一陣苦打,逼供成招,就把這兩人冤殺了。原來崔寧是個綢布商人,這天賣了布得了十五貫錢回家,見陳二姐孤身步履艱難,好心幫助她攜扶同行,和陳二姐從不相識,又是什麼姦夫和兇手呢?這件冤案編成京戲就叫《十五貫》或《錯斬崔寧》。後來雖然意外發現真凶手,可是這兩個人冤枉死了,再也不能復活。
後人用「坐吃山空,立吃地陷」的這個典故比喻光消費不生產,那麼就是有山樣高的財產也會逐漸吃空了;就是有地那麼厚的財產也會吃陷下去了。

㈤ "安居樂業"的成語故事

安居樂業
詞 目 安居樂業

發 音 ān jū lè yè

釋 義 安:安定;樂:喜愛,愉快;業:職業。指安定愉快地生活和勞動。

出 處 《老子》:「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樂其業,至老死不相往來。」《漢書·貨殖列傳》「各安其居而樂其業,甘其食而美其服。」

示 例 反動軍閥的殘暴統治,使廣大人民無法~,只能四處逃亡。

用 法 聯合式;作謂語、定語;中性,褒義,形容工作生活都很好

近義詞 國泰民安、豐衣足食

反義詞 民不聊生、水深火熱 流離失所

燈 謎 家有喜事;甘當專職作曲家

英文:live and work in peace and contentment

典 故

春秋時,有一位著名的哲學家和思想,他姓李,名耳,字 聃。據說他剛生下來的時候,就是一個白頭發。白鬍子的小老頭兒; 所以人們稱他「老子」;還說他是在一棵李樹下出世的,所以姓李;又 因為他耳朵長得特別大,所以名「耳」。其實,老子是人們對他的尊 稱。 老於對當時的現實不滿,並反對當時社會上出現的革新浪潮, 想走回頭路。他懷戀著遠古的原始社會,認為物質的進步和文化的 發展毀壞了人民的淳樸,給人們帶來了痛苦,所以渴望出現「小國寡 民」的理想社會。 老於是這樣描繪他所設想的「小國寡民」社會的: 國家很小,人民稀少。即使有許許多多的器具,也不去使用它 們。不要讓人民用生命去冒險,也不向遠處遷移,即使有車輛和船 只,也無人去乘坐它們,即使有兵器裝備,也無處去使用它們。要使 人民重新使用古代結繩記事的方法,吃得很香甜,穿得很舒服,住得 很安適,滿足於原有的風俗習慣。鄰近各國互相望得見。雞鳴狗叫互 相聽得見,但是人們直到老死,也不互相往來。

中國傳統吉祥圖案之二十二:安居樂業

圖案:鵪鶉、菊花、楓樹。
解題:「鵪」與「安」同音。「菊」與「居」諧音。楓樹,落葉喬木。葉掌狀三裂,到了秋季變成紅色,甚美。楓樹落葉是秋季佳景。「樂業」與「落葉」諧音。「安居樂業」,謂安於所居,樂於從業。《後漢書·仲長統傳》:「安居樂業,長養子孫,天下晏然,皆歸心於我矣。」

㈥ 家徒四壁成語故事

家徒四壁
jiātúsìbì
[釋義] 徒:只;壁:牆壁。家裡只有四周的牆壁。形容窮得一無所有。
[語出] 漢·班固《漢書·司馬相如傳》:「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與馳歸成都;家徒四壁立。」
[正音] 壁;不能讀作「pì」。
[辨形] 壁;不能寫作「璧」。
[近義] 一貧如洗 翁牖繩樞
[反義] 豐衣足食 家給人足
[用法] 用於形容家境貧窮得什麼也沒有。一般作定語、謂語、補語。
[結構] 主謂式。
[辨析] ~和「一貧如洗」;都形容非常窮困;一無所有。但~偏重在「家」;「一貧如洗」偏重在「人」。
[例句]
①毒品害得許多人~;一文不名。
②解放前;城市貧民窮得~;而且就連這「四壁\"也並不是他的。

[英譯] ahouseemptyofallfurniture
[成語故事]
漢朝的司馬相如是當時一個有名的才子,不過他的家境很不好。

有一天,大財主卓王孫邀請他到家裡吃飯,順便讓司馬相如表演他的琴藝。卓王孫的女兒那時候剛死了丈夫,名叫文君,對音樂很有興趣。當司馬相如在宴會上彈琴時,知道文君也在場,就用音樂表達他的愛意。宴會結束後,司馬相如賄賂卓文君身邊的人,希望他們能夠幫忙轉達他的感情。結果,當天晚上,卓文君就離家出走到司馬相如住的旅舍,兩個人一起回到成都。

可是回到司馬相如的家,屋子裡除了四面牆壁外,根本沒有任何東西。

他們生活得十分艱困,靠著朋友的幫忙,才在卓王孫家的附近開了一間酒店。沒多久,鄰居們都曉得,卓王孫的女兒居然在街上賣酒!卓王孫為了面子,不得已只好送給卓文君一百名僕人和一百兩黃金,讓他們購買田產、房屋。

㈦ 成語故事《哀鴻遍野》sh

故事:
西周時期,周厲王任命榮夷公為卿士,對內殘酷剝削,瘋狂斂財,搞得民不聊生,哀鴻遍野。派衛巫監督百姓的言行,搞得人心惶惶。憤怒的人們起來反抗,趕走了周厲王。周宣王即位,他帶領卿士巡訪城郊,見到到處都是「鴻雁於飛,哀鳴嗷嗷」的慘狀。
【成語】: 哀鴻遍野
【拼音】: āi hóng biàn yě
【解釋】: 哀鴻:哀鳴的鴻雁。比喻啼飢號寒的災民。比喻在天災人禍中到處都是流離失所、呻吟呼號的飢民。
【出處】: 《詩經·小雅·鴻雁》:「鴻雁於飛,哀鳴嗷嗷。」
【舉例造句】: 我記得歷史上的羅馬何等殷闐繁盛,怎麼今日卻是哀鴻遍野,春燕無歸,滿眼凄惶。清·梁啟超《新羅馬》
【拼音代碼】: ahby
【近義詞】: 啼飢號寒、餓蜉載道、民不聊生
【反義詞】: 安居樂業、國泰民安、豐衣足食
【燈謎】: 滿地燕悲鳴
【用法】: 作謂語、定語、分句;形容無家可歸景象
【英文】: starving people fill the land

㈧ 安居樂業成語故事

安居樂業
ānjūlèyè
[釋義] 安:安定;樂:喜愛;愉快;業:職業。安定地住在一地;愉快地從事自己的職業;形容社會治理得好;生活、生產、思想狀況安於正常。
[語出] 《後漢書·仲長統傳》:「安居樂業;長養子孫;天下晏然;皆歸心於我矣。」
[正音] 樂;不能讀作「yuè」。
[辨形] 樂業;不能寫作「落葉」。
[近義] 國泰民安 豐衣足食
[反義] 民不聊生 水深火熱
[用法] 中性;含褒義。形容生活、工作兩方面都很好。一般作謂語、定語。
[結構] 聯合式。
[成語故事]
春秋時,有一位著名的哲學家和思想,他姓李,名耳,字 聃。據說他剛生下來的時候,就是一個白頭發。白鬍子的小老頭兒; 所以人們稱他「老子」;還說他是在一棵李樹下出世的,所以姓李;又 因為他耳朵長得特別大,所以名「耳」。其實,老子是人們對他的尊 稱。 老於對當時的現實不滿,並反對當時社會上出現的革新浪潮, 想走回頭路。他懷戀著遠古的原始社會,認為物質的進步和文化的 發展毀壞了人民的淳樸,給人們帶來了痛苦,所以渴望出現「小國寡 民」的理想社會。 老於是這樣描繪他所設想的「小國寡民」社會的: 國家很小,人民稀少。即使有許許多多的器具,也不去使用它 們。不要讓人民用生命去冒險,也不向遠處遷移,即使有車輛和船 只,也無人去乘坐它們,即使有兵器裝備,也無處去使用它們。要使 人民重新使用古代結繩記事的方法,吃得很香甜,穿得很舒服,住得 很安適,滿足於原有的風俗習慣。鄰近各國互相望得見。雞鳴狗叫互 相聽得見,但是人們直到老死,也不互相往來。

㈨ 成語故事風衣足食怎麼講

你好 是豐衣足食吧 這個成語的意思是指 穿的吃的都很豐富充足,形容生活富裕。
成語解釋編輯
【成語】: 豐衣足食
【拼音】: fēng yī zú shí
【解釋】: 足:夠。穿的吃的都很豐富充足。形容生活富裕。

成語典故編輯
【出處】: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十五:「堂頭官人,豐衣足食,所住無不克。」
【舉例造句】: 我們用自己動手的方法,達到了豐衣足食的目的。
「豐衣足食」一語出於《鹽鐵論》。
這部書主要是記載西漢時代,昭帝召集賢良,文學六十餘人和御史大夫桑弘羊以及他的下屬辯論鹽鐵營和酒類專賣等經濟政策的經過。其中有「賦省而民富足,溫食飽衣,藏陳出新」的主張,這是認為,動員老百姓參加勞動生產,國家減少稅收,人民就會吃飽穿暖,生活改善。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