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罪大惡及的成語
故事典故:宋·歐陽修《縱囚論》:「刑入於死者,乃罪大惡極。」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五:「矧如(秦)檜者,密奉虜謀,脅君誤國,罪大惡極 ,豈可赦乎。」
② 大什麼不什麼形容罪大惡極的成語
大逆不道dànìbùdào
[釋義] 逆:背叛;不道:違背當時的道德標准內。舊指不符合封容建統治者的道德標准和宗法觀念的極端叛逆行為;給起來造反的人所加的罪名。現也用來指不合某種觀念和道德標準的行為。
[語出] 《史記·高祖本紀》:「今項羽放殺義帝於江南;大逆無道」。
[正音] 不;不能讀作「bú」;逆;不能讀作「niè」或「lì」。
[辨形] 道;不能寫作「倒」。
[近義] 犯上作亂 罪大惡極 離經叛道 罪孽深重
[反義] 忠心耿耿 唯命是聽
[用法] 常用來引述別人的觀點或摹擬他人的口吻;多含自己並不認為如此的意思。一般作謂語、賓語、定語。
[結構] 聯合式。
[例句] 書店膽敢出售這些~的書;真該停辦。
[英譯] worstoffence
③ 指罪大惡極,不可饒恕的成語
罄竹難書 [qìng zhú nán shū]
生詞本
基本釋義
罄:盡,完;竹:古時用來寫字的竹簡。形容罪行多得寫不完。
出 處
《舊唐書·李密傳》:「罄南山之竹;書罪無窮;決東海之波;流惡難盡。」
例 句
1. 日本侵華戰犯的罪惡,~。
近反義詞
近義詞
擢發難數
反義詞
豐功偉績
④ 罪大惡及什麼成語
惡稔罪盈
解釋:稔:成熟;盈:滿,指到了極點。罪惡積蓄成熟,像錢串已滿。形容作惡多端,末日來臨,稔:成熟;盈:滿,指到了極點。罪惡積蓄成...
拼音:[è
rěn
zuì
yíng]
⑤ 求大什麼不什麼的成語(形容罪大惡極)!!!
大逆不道
⑥ 形容「罪大惡極」的成語是什麼
1、惡貫滿盈[è guàn mǎn yíng]:罪惡多得像穿錢一樣;已經穿滿了一貫還沒完。形容罪大惡極已經到該受懲罰的時候了。
造句:這個惡貫滿盈的歹徒終於被正法了。
2、十惡不赦[shí è bù shè]:指罪惡極大,不可饒恕。
造句:對於那些十惡不赦的歹徒,我們應該予以嚴懲!
3、罪惡滔天[zuì è tāo tiān]:形容罪惡極大。
造句:判決了罪惡滔天的黑社會頭子,市民們無不為之歡欣鼓舞。
4、窮凶極惡[qióng xiōng jí è]:形容極端殘暴凶惡。
造句:帝國主義者窮凶極惡,殺害中國人民的罪行罄竹難書。
5、人人得而誅之[rén rén dé ér zhū zhī]:極言某人罪大惡極。
造句:日本侵華士兵殘暴至極,人人得而誅之。
⑦ 表示罪大惡極的成語有哪些
惡貫滿盈、極惡不赦、死有餘辜、死有餘罪、碎屍萬段、罪不勝誅、人人得而誅之、神怒天誅。
⑧ 形容罪大惡極的詞語有哪些
十惡不赦
[ shí è bù shè ]
基本解釋指罪惡極大,不可饒恕。
禍首罪魁[ huò shǒu zuì kuí ]
首:頭目;魁:首領.犯罪作惡的首罪者.
滔天罪行[ tāo tiān zuì xíng ]
滔天:漫天。 比喻罪惡極大。
彌天大罪[ mí tiān dà zuì ]
形容極大的罪惡。
罪不可逭[ zuì bù kě huàn ]
罪責不可逃避。
罪不容誅[ zuì bù róng zhū ]
誅:把罪人殺死。 罪惡極大,殺了也抵不了所犯的罪惡。
罪惡滔天[ zuì è tāo tiān ]
滔天:漫天,彌天。 形容罪惡極大。
罪惡昭彰[ zuì è zhāo zhāng ]
昭彰:明顯。 罪惡非常明顯,人所共見。
天誅地滅[ tiān zhū dì miè ]
誅:殺死。比喻罪惡深重,為天地所不容。
惡貫滿盈[ è guàn mǎn yíng ]
貫:穿錢的繩子;盈:滿。 罪惡之多,猶如穿線一般已穿滿一根繩子。形容罪大惡極,到受懲罰的時候了。
大逆不道[ dà nì bù dào ]
逆:叛逆;道:指封建道德;不道:違反封建道德。 舊時統治階級對破壞封建秩序的人所加的重大罪名。
⑨ 表示罪大惡極的成語
惡貫久盈 貫:錢串;盈:充滿。罪惡像錢串一樣堆滿。形容罪大惡極,已到了該受懲罰的末日
出處:唐·陸贄《議汴州逐劉士寧事狀》:「伏以劉士寧昏荒暴慢,惡貫久盈,事跡彰著。」
惡貫滿盈 貫:穿錢的繩子;盈:滿。罪惡之多,猶如穿線一般已穿滿一根繩子。形容罪大惡極,到受懲罰的時候了。
出處:《尚書·泰誓》:「商罪貫盈,天命誅之。」
惡貫已盈 形容罪大惡極,到受懲罰的時候了。同「惡貫滿盈」。
出處:《金石萃編·唐玄宗〈批答裴耀卿等奏〉》:「小蕃背誕,惡貫已盈。」
惡積禍盈 罪惡成堆,禍害滿貫。形容罪大惡極。
出處:南朝·梁·丘遲《與陳伯之書》:「北虜僭盜中原,多歷年所,惡積禍盈,理至燋爛。」
貫盈惡稔 猶言惡貫滿盈。形容罪大惡極,到受懲罰的時候了。
出處:《隋書·煬帝紀下》:「土崩魚爛,貫盈惡稔,普天之下,莫非仇讎,左右之人,皆為敵國。」
極惡不赦 罪大惡極,不可饒恕。
死有餘辜 辜:罪。形容罪大惡極,即使處死刑也抵償不了他的罪惡。
出處:《漢書·路溫舒傳》:「蓋奏當之成,雖咎繇聽之,猶以為死有餘辜。」
死有餘僇 猶死有餘辜。形容罪大惡極,即使處死刑也抵償不了他的罪惡。
死有餘責 猶死有餘辜。形容罪大惡極,即使處死刑也抵償不了他的罪惡。
死有餘誅 猶死有餘辜。形容罪大惡極,即使處死刑也抵償不了他的罪惡。
死有餘罪 猶死有餘辜。形容罪大惡極,即使處死刑也抵償不了他的罪惡。
碎屍萬段 極言對罪大惡極者予以嚴厲的懲罰。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五十二回:「林沖喝道:『你這個害民強盜,我早晚殺到京師,把你那廝欺君賊臣高俅,碎屍萬段,方是願足。』」
釁稔惡盈 猶言罪大惡極。罪惡大到了極點。
罪不可逭 罪責不可逃避。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九十七回:「某等不能速來歸順,罪不可逭。」
罪不容誅 誅:把罪人殺死。罪惡極大,殺了也抵不了所犯的罪惡。
出處:《漢書·游俠傳序》:「況於郭解之倫,以匹夫之細,竊殺生之權,其罪已不容誅矣。」
罪不勝誅 指罪大惡極,處死猶不足抵償。
出處:明·沈德符《野獲編·詞林·鼎甲常為庶常》:「以上見各家記述中者,什僅得一二。修史之鹵莽,罪不勝誅矣。」
罪大惡極 罪惡大到了極點。
出處:宋·歐陽修《縱囚論》:「刑入於死者,乃罪大惡極。」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五:「矧如(秦)檜者,密奉虜謀,脅君誤國,罪大惡極 ,豈可赦乎。」
罪當萬死 形容罪惡極大。
出處:《漢書·東方朔傳》:「糞土愚臣,忘生觸死,逆盛意,犯隆指,罪當萬死。」
罪惡貫盈 猶言惡貫滿盈。
出處:語出《書·泰誓上》:「商罪貫盈,天命誅之。」宋·孔平仲《續世說·黜免》:「李義府作相。罪惡貫盈。」
罪惡深重 指做了很大的壞事,犯了很大的罪。
出處:宋·歐陽修《與十四弟書》:「某罪逆深重,不自死滅。」
罪惡滔天 滔天:漫天,彌天。形容罪惡極大。
出處:宋·周密《齊東野語》卷十七:「今開慶誤國之人,罪惡滔天。」
罪惡昭彰 昭彰:明顯。罪惡非常明顯,人所共見。
罪惡昭著 罪惡明顯(多指罪惡大)。
出處:毛澤東《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土豪劣紳中罪惡昭著的,農民不是要驅逐,而是要捉他們,或殺他們。」
罪該萬死 尤死:處一萬次死刑。形容罪惡極大。
出處: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一回:「娘娘道此怪物,不可容留,隨命侍者領去,棄之溝瀆。婢子罪該萬死。」
罪業深重 指做了很大的壞事,犯了很大的罪。
出處:宋·歐陽修《與十四弟書》:「某罪逆深重,不自死滅。」
罪應萬死 形容罪惡極大。
出處:《晉書·苻堅載記下》:「弟沖不識義方,孤背國恩,臣罪應萬死。」
人人得而誅之 得:可以,能夠;誅:殺死。所有的人都可以殺死他。極言某人罪大惡極。
出處:《莊子·庚桑楚》:「為不善乎顯明之中者,人得而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