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含有雨和櫛的成語

含有雨和櫛的成語

發布時間: 2020-11-22 23:14:12

Ⅰ 跟雨有關的成語有哪些

跟雨有關的成語有:撥雲撩雨、風調雨順、枯苗望雨、列風淫雨、密雲不雨、袂雲汗雨、風櫛雨沐、風雨交加、風雨飄搖、風雨凄凄、風雨如晦、風雨如磐、風雨同舟。

1、風調雨順

風調雨順是一個成語,讀音是fēng tiáo yǔ shùn,意思是形容風雨適合農作物生長,亦可喻指天下安寧;指寺廟山門兩旁所塑的四天王。出處後晉·劉昫《舊唐書·禮儀志一》引《六韜》:「武王伐紂,雪深丈余,……既而克殷,風調雨順。」

2、密雲不雨

密雲不雨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為mì yún bù yǔ,意思是滿天烏雲不下雨。比喻事物正在醞釀,一時還沒有發作。

3、袂雲汗雨

成語,形容人多。出自春秋·齊·晏嬰《晏子春秋·雜下九》見楚王。王曰:「齊無人耶?」晏子對曰:「齊之臨淄三百閭,張袂成陰,揮汗成雨,比肩繼踵而在,何為無人?」

4、風櫛雨沐

風櫛雨沐,讀音fēng zhì yǔ mù,是一個成語,意思是形容奔波勞碌,風雨不停。出處《莊子·天下》:「沐甚雨,櫛疾風。」

5、風雨如磐

風雨如磐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是fēng yǔ rú pán,形容風雨極大。 常用來比喻形勢嚴峻、社會動盪。出自宋·孫光憲《兆北瑣言·逸文·丁秀才奇術致物》:「詩僧貫休《俠客》詩雲:『黃昏風雨黑如磐,別我不知何處去?』」

Ⅱ 帶雨的成語有哪些

巴山夜雨 指客居異地又逢夜雨纏綿的孤寂情景。
夏雨雨人 雨:前一個「雨」,名詞,雨水;後一個「雨」,動詞,下雨。有如夏天的雨落在人身上。比喻及時給人幫助和教...
沐雨櫛風 風梳發,雨洗頭。形容人經常在外面不避風雨地辛苦奔波。
五風十雨 五天刮一次風,十天下一場雨。形容風調雨順。
虹銷雨霽 虹:彩虹;銷:同「消」,消失;霽:本指雨止,也引申為天氣放睛。彩虹消失,雨後天睛。
春風夏雨 春風和煦,夏雨滋潤,足以養育萬物。常比喻及時給人以教益和幫助。
別風淮雨 這是「列風淫雨」的誤寫,因「別」和「列」、「淮」與「淫」字殂相似。後稱書籍中因錯別字而以訛傳訛為「別...
泣下如雨 眼淚象雨一樣。形容傷心到極點。
雨過天青 雨後轉晴。也比喻政治上由黑暗到光明。
風櫛雨沐 櫛:梳子、篦子等梳頭發的用具;沐:沐浴、洗。風梳頭,雨洗發,形容奔波勞碌,風雨不停。
箕風畢雨 箕、畢:均為星名。古時認為月亮經過箕星時風多,經過畢星時雨多。原比喻人民的好惡不一樣。後用於稱贊為政...
舊雨今雨 原意是,舊時,每逢下雨賓客也來,而現在一遇雨就不來了。後以「舊雨新雨」代指老友新交。
雨淋日炙 炙:烤。雨里淋,太陽曬。形容旅途或野外工作的辛苦。
朝雲暮雨 暮:傍晚。早上是雲,晚上是雨。原指神女的早晚變化,舊時用以喻指男女的歡會。
雨卧風餐 風口處吃飯,雨地里住宿。形容生活飄泊不定。
闌風長雨 闌珊的風,冗多的雨。指夏秋之際的風雨。後亦泛指風雨不已。亦作「闌風伏雨」。
雨笠煙蓑 防雨用的蓑衣笠帽,為漁夫的衣飾。亦借指漁夫。
楚雨巫雲 楚地巫峽的雲和雨。多比喻男女幽情。
疾風甚雨 指大風急雨。
疾雨暴風 指來勢急遽而猛烈的風雨。同「暴風疾雨」。

夠了嗎 (*^__^*) 嘻嘻……望採納

Ⅲ 櫛的成語有哪些

不櫛進士
櫛:梳頭。不綰髻插簪的進士。舊指有文採的女人。
風櫛雨沐
櫛:梳子、篦子等梳頭發的用具;沐:沐寓洗。風梳頭,雨洗發,形容奔波勞碌

Ⅳ 包含櫛的成語

【成語】:鱗次櫛比
【拼音】:lín cì zhì bǐ
【解釋】:櫛:梳篦的總稱。象魚鱗和梳子齒那樣有次序地排列著。多用來形容房屋或船隻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齊。

Ⅳ 雨沐風櫛這四個字怎麼組成成語

沐雨櫛風
mù yǔ zhì fēng
[釋義] 風梳發,雨洗頭。形容人經常在外面不避風雨地辛苦奔波。
[語出] 三國·魏·曹丕《黎陽作》詩:「載馳載驅,沐雨櫛風。」
[近義] 飽經風霜
[用法] 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形容飽經風霜,勞苦奔波
風櫛雨沐
fēng zhì yǔ mù
[釋義] 櫛:梳子、篦子等梳頭發的用具;沐:沐浴、洗。風梳頭,雨洗發,形容奔波勞碌,風雨不停。

Ⅵ 櫛的成語有哪些

句比字櫛
、櫛風沐雨、櫛沐風雨、櫛霜沐露、風櫛雨沐、沐雨櫛風、不櫛進士、句櫛字比、鱗萃比櫛、鱗次櫛比、梳文櫛字,櫛比鱗次,櫛比鱗臻,櫛比鱗差,侍執巾櫛,絲紛櫛比,櫛垢爬癢

Ⅶ 所有帶「櫛」字的四字成語

一、不櫛進士 [ bù zhì jìn shì ]
釋義:舊指有文採的女人。
出處:唐 劉納言《諧噱錄·不櫛進士》。
二、鱗次櫛比 [ lín cì zhì bǐ ]
釋義:
像魚鱗和梳子齒那樣有次序地排列著,多用來形容房屋或船隻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齊。
出處:《詩經·周頌·良耜》:「獲之挃挃,積之粟粟。其崇如墉,其比如櫛。」
白話譯文:
刷刷地收割,多多地堆積,堆得牆一般高,梳篦一般密,上百的倉屋開啟。
三、櫛沐風雨 [ zhì mù fēng yǔ ]
釋義:形容奔波勞苦。
出處:《舊唐書·韋皋傳》:「伏惟 太宗 櫛沐風雨,經營廟朝,將垂二百年。」
四、櫛霜沐露 [ zhì shuāng mù lù ]
釋義:形容奔波勞苦。
出處:清·李漁《憐香伴·僦居》:「櫛霜沐露多勞頓,喜借得一帆風順。」
五、櫛垢爬癢 [ zhì gòu pá yǎng ]
釋義:去臟抓癢。比喻清除邪惡。
出處:
韓愈《試大理評事王君墓誌銘》:「君隨往改試大理評事攝監察御史觀察判官,櫛垢爬癢,民獲蘇醒。」
白話譯文:
將軍升任鳳翔節度使後,王適隨他到了鳳翔,改任大理評事,代理監察御史、觀察判官(的職責如
同用梳子梳去污垢、搔摩癢處一樣,使百姓從困苦不堪中得以復甦。

Ⅷ 沐風櫛雨這一成語是對系列哪個人物的形容

櫛風沐雨
櫛風沐雨 [ zhì fēng mù yǔ ]
釋義

[ zhì fēng mù yǔ ]
櫛:梳頭發;沐:洗頭發。風梳發,雨洗頭。形容人經常在外面不顧風雨地辛苦奔波。
出 處
櫛風沐雨是成語,出自先秦·莊周《莊子·天下》:「沐甚雨,櫛急風」。形容人經常在外面不顧風雨地辛苦奔波。

Ⅸ 櫛風沐雨是什麼意思

櫛風沐雨的意思是:風梳發,雨洗頭。形容人經常在外面不顧風雨地辛苦奔波。櫛:梳頭發;沐:洗頭發。

成語拼音:zhì fēng mù yǔ

成語出處:先秦莊周《莊子 天下》:「沐甚雨,櫛急風。」

出處翻譯:大雨澆濕了頭,大風吹亂了頭發。

成語用法:櫛風沐雨聯合式;作謂語、狀語;含褒義。

成語結構:聯合式成語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近義詞:餐風露宿

(9)含有雨和櫛的成語擴展閱讀

近義詞

餐風露宿

成語拼音:cān fēng lù sù

成語解釋:餐:吃;宿:睡覺。在風中吃飯;在露天過夜。形容旅途或野外的艱辛。也作「露宿風餐」、「風餐露宿」。

成語出處:宋蘇軾《將至筠先寄遲適遠三猶子》詩:「露宿風餐六百里,明朝飲馬南江水。」

出處翻譯:六百里地都是在風中吃飯,露天過夜,明天就可以用南江的水飲馬了。

成語用法:餐風露宿聯合式;作謂語;含褒義,形容旅途生活艱辛。

成語正音:宿,不能讀作「xǔ」。

成語辨形:餐,不能寫作「濩」。

成語辨析:餐風露宿和「櫛風沐雨」;都可形容野外生活或旅途中的艱辛。但餐風露宿偏重在生活;「櫛風沐雨」偏重在勞動、跋涉;並有頂風冒雨之意。

近義詞:跋山涉水、風塵僕僕

反義詞:席豐履厚、悠哉游哉

成語例子:他離開家後,餐風露宿地趕路,十分辛苦。

Ⅹ 帶櫛字的成語

〔 沐雨櫛風 〕風梳發,雨洗頭。形容人經常在外面不避風雨地辛苦奔波。
〔 櫛風沐雨 〕櫛:梳頭發;沐:洗頭發。風梳發,雨洗頭。形容人經常在外面不顧風雨地辛苦奔波。
〔 櫛比鱗次 〕亦作「櫛比鱗差」。亦作「櫛比鱗臻」。像梳子的齒和魚的鱗,密密地排列著。
〔 櫛霜沐露 〕迎著霜,頂著露。形容奔波勞苦。
〔 不櫛進士 〕櫛:梳頭。不綰髻插簪的進士。舊指有文採的女人。
〔 風櫛雨沐 〕櫛:梳子、篦子等梳頭發的用具;沐:沐浴、洗。風梳頭,雨洗發,形容奔波勞碌。
〔 鱗次櫛比 〕鱗次:像魚鱗那樣挨著。櫛比:像篦子齒那樣並排著。形容像魚鱗或梳篦的齒那樣緊密。
〔 句櫛字比 〕猶言逐字逐句仔細推敲。
〔 鱗萃比櫛 〕猶言鱗次櫛比。
〔 梳文櫛字 〕謂訓釋文字。
〔 櫛垢爬癢 〕去臟抓癢。喻清除邪惡。
〔 絲紛櫛比 〕櫛:梳篦;櫛比:像梳齒排列。像絲一樣紛繁,像梳齒一樣排列。形容紛繁羅列。
〔 侍執巾櫛 〕巾櫛:手巾和梳子。拿著毛巾、梳子侍侯。形容妻妾服侍夫君 詳細»
〔 櫛發耨苗 〕櫛:梳理;耨:除草。梳頭發,除雜草。比喻事情利多害少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