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邯鄲出的成語大全

邯鄲出的成語大全

發布時間: 2020-11-22 23:31:47

『壹』 關於邯鄲的成語有哪些

邯鄲學步
拼音: hán dān xué bù
解釋: 邯鄲:戰國時趙國的都城;學步:學習走路。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來自己會的東西忘了。
出處: 《莊子·秋水》:「且子獨不聞夫壽陵餘子之學行於邯鄲與?未得國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歸耳。」 邯鄲學步的故事
示例: 寫作文不能照搬例文,那樣會像邯鄲學步一樣,是寫不出好文章來的。
近義: 鸚鵡學舌,東施效顰,數典忘祖
反義: 標新立異,獨辟蹊徑

『貳』 邯鄲成語有哪些

邯鄲xx成語有哪些 :
邯鄲匍匐、
邯鄲學步、
邯鄲重步

『叄』 邯鄲在歷史上都出了什麼有名的成語

智者千慮 背水一戰 毛遂自薦 破釜沉舟 南轅北轍 不遺餘力 利令智昏 曠日持久 一枕黃粱 奉公守法 黃粱美夢 鷸蚌相爭 邯鄲學步 奇貨可居 紙上談兵 負荊請罪 完璧歸趙 價值連城 胡服騎射 竊符救趙 梅開二度 傷弓之鳥 因人成事*三寸之舌 一日千里 欺世盜名 罰不當罪 拒諫飾非 孤注一擲 不學無術 梅開二度 白雲親舍 以人為鏡 當局者迷 剖腹藏珠 徙宅忘妻 始終不渝 載舟覆舟 犯顏直諫 唱籌量沙 堅壁清野 鹿死誰手 怙惡不悛 生靈塗炭 狗尾續貂 推心置腹 烏合之眾 疾風勁草 未可厚非 山雞舞鏡 巧奪天工 箭在弦上 袖藏金椎 身無可擊 無出其右 二鮑糾慝 左提右挈 人人自危 死有餘辜 聲名狼藉 取而代之 綱舉目張 徐市求仙 舉措失當 一葉障目 志在四方 輕慮淺謀 天下無雙 燕雀處堂 安然無恙 居心叵測 樂極生悲 唱籌量沙 食不甘味 因勢利導 犯顏直諫 無功受祿 載舟覆舟 始終不渝 大儒縱盜 徙宅忘妻 羽毛未豐 剖腹藏珠 坐享其成 爭先恐後 掩耳盜鈴 當局者迷 按兵不動 以人為鏡 天經地義 中飽私囊 天奪之魄 董狐之筆 言猶在耳 賞罰分明 退避三舍 河伯娶婦 補天浴日 坐懷不亂 步履蹣跚 難至節見 市道之交 鹿死誰手 路不拾遺 瓜田李下 以卵擊石 管窺錐指 前倨後卑 頂天立地 三人成虎 一狐之腋 猶豫不決 攻難守易 圍魏救趙 捨本逐末 竊符救趙 太多了,邯鄲是聞名全國的成語典故之鄉。據考證,直接出自邯鄲的成語典故多達200餘條,邯鄲人對成語典故 情有獨鍾,隨口就能說出十幾條,「胡服騎射」、「毛遂自薦」、「紙上談兵」、「一言九鼎」等,每條成語典故都有一段動人的歷史故事或傳說。

滿意請採納

『肆』 什麼邯鄲成語大全

一枕邯鄲、比喻虛幻的夢想。同「一枕黃粱」。

學步邯鄲:學步:學習走路。比喻機械地模仿,不但學不互別人的長處,反而會把自己原有的本事也丟掉。

『伍』 帶邯鄲的成語有哪些

帶邯鄲的成語 :

邯鄲學步 邯鄲:戰國時趙國的都城;學步:學習走路。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來自己會的東西忘了。

邯鄲匍匐 比喻盲目效仿以致失去自己原來的長處。
邯鄲重步 比喻進入夢鄉。
一枕邯鄲、

『陸』 關於趙國 邯鄲的成語典故有哪些

關於趙國邯鄲的成語典故有:
奉公守法、完璧歸趙、邯鄲學步、胡服騎射、負荊請罪
1、奉公守法
【解釋】:奉:奉行;公:公務。奉公行事,遵守法令。形容辦事守規矩。
【出自】:西漢·司馬遷《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以君之貴,奉公如法則上下平,上下平則國強。」
譯文:以您的尊貴地位,奉公守法就上下平,上下平則國家強。
【示例】:我們每個人都要~,決不能做違法亂紀的事。
【語法】:聯合式;作主語、謂語、定語;含褒義
【近義詞】循規蹈矩、安分守己、奉公不阿、克己奉公、謙潔奉公、廉潔奉公
2、完璧歸趙
【解釋】:本指藺相如將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趙國。後比喻把原物完好地歸還本人。
【出自】:西漢·司馬遷《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城入趙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請完璧歸趙。」
譯文:城邑歸屬趙國了,就把璧留給秦國;城邑不給趙國,請讓我把璧完好無缺地帶回趙國。
【示例】:請放心,不要多久,這兩件東西定會~。此事放在弟身上好啦。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六章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賓語;指物歸原主
【近義詞】物歸原主、完好無損、全璧歸趙
3、邯鄲學步
【解釋】:邯鄲:戰國時趙國的都城;學步:學習走路。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來自己會的東西忘了。
【出自】:戰國·莊周《莊子·秋水》:「且子獨不聞夫壽陵餘子之學行於邯鄲與?未得國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歸耳。」
譯文:而且,你難道不知道那燕國壽陵你的學習行為在邯鄲和?沒有國家能得到,又失去了所以走了,直爬著回去了。
【語法】:偏正式;作謂語、賓語、分句;含貶義
【近義詞】西顰東效、壽陵失步、東施效顰、邯鄲匍匐、衣冠優孟、壽陵匍匐、哎喲東施、邯鄲重步、鸚鵡學舌、步人後塵、亦步亦趨、鴝鵒效言、數典忘祖、優孟衣冠、枉轡學步
4、胡服騎射
【解釋】:胡:古代指北方和西文的少數民族。指學習胡人的短打服飾,同時也學習他們的騎馬、射箭等武藝。
【出自】:戰國·無名氏《戰國策·趙策二》:「今吾(趙武靈王)將胡服騎射以教百姓。」
譯文:現在我(趙武靈王)要穿胡人服裝騎馬射箭來教育百姓。
5、負荊請罪
【解釋】:負:背著;荊:荊條。背著荊條向對方請罪。表示向人認錯賠罪。
【出自】:西漢·司馬遷《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語法】:連動式;作謂語、定語;用於賠禮道歉的場合
【近義詞】面縛輿櫬、引咎自責、肉袒面縛、登門謝罪、知錯即改、肉袒負荊

『柒』 誰知道有關於邯鄲的成語有哪些

你好,智者千慮 因人成事 三寸之舌
梅開二度 竊符救趙 胡服騎射
價值連城 完璧歸趙 負荊請罪
紙上談兵 奇貨可居 邯鄲學步
鷸蚌相爭 黃粱美夢 一枕黃粱
奉公守法 曠日持久 利令智昏
不遺餘力 南轅北轍 破釜沉舟
毛遂自薦 背水一戰 圍魏救趙
智者千慮 捨本逐末 攻難守易
猶豫不決 一狐之腋 三人成虎
頂天立地 前倨後卑 管窺錐指
以卵擊石 賞罰分明 瓜田李下
路不拾遺 鹿死誰手 市道之交
難至節見 步履蹣跚 坐懷不亂
補天浴日 河伯娶婦 退避三舍
言猶在耳 董狐之筆 天奪之魄
欺世盜名 一日千里 中飽私囊
天經地義 以人為鏡 按兵不動
當局者迷 掩耳盜鈴 大儒縱盜
爭先恐後 坐享其成 剖腹藏珠
羽毛未豐 徙宅忘妻 始終不渝
載舟覆舟 無功受祿 犯顏直諫
因勢利導 食不甘味 唱籌量沙
樂極生悲 居心叵測 安然無恙
燕雀處堂 天下無雙 輕慮淺謀
志在四方 一葉障目 舉措失當
徐市求仙 綱舉目張 取而代之
聲名狼藉 死有餘辜 人人自危
左提右挈 無出其右 身無可擊
袖藏金椎 箭在弦上 巧奪天工
山雞舞鏡 未可厚非 疾風勁草
烏合之眾 推心置腹 狗尾續貂
生靈塗炭 怙惡不悛 堅壁清野
白雲親舍 不學無術 孤注一擲
拒諫飾非 罰不當罪 葉公好龍
效顰學步 傷弓之鳥

『捌』 帶邯鄲的成語有哪些

和邯鄲有關的成語有一本書之多,不便一一列舉,說幾個代表性的:邯鄲學步,黃粱一夢,完璧歸趙,負荊請罪等等

『玖』 邯鄲成語故事大全

【出處】1、莊周《莊子·秋水》:「且子獨不聞夫壽陵餘子之學行於邯鄲與?未得國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歸耳。」
2、昔有學步於邯鄲者①,曾未得其彷彿②,又復失其故步③,遂匍匐而歸耳④——《漢書》。
【釋讀】邯鄲:地名,戰國時趙國都城,今河北省邯鄲市,邯鄲市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中國成語典故之都和中國散文之城、太極之鄉。國務院批准具有地方立法權的「較大的市」和市區人口超百萬的特大城市。邯鄲市位於河北省的最南端,東臨山東聊城,南鄰河南安陽,西鄰河北峰峰,北臨河北沙河。
步:行走,走路。 比喻模仿不成,反把自己原有的長處失去了。
從前有個人在邯鄲學習怎樣走路,結果不但沒有學會邯鄲人走路,而且忘了以前自己是怎樣走的,於是只好爬著回家去。
【故事】相傳在兩千年前,燕國壽陵地方有一位少年,不知道姓啥叫啥,就叫他壽陵少年吧!
這位壽陵少年不愁吃不愁穿,論長相也算得上中等人材,可他就是缺乏自信心,經常無緣無故地感到事事不如人,低人一等——衣服是人家的好,飯菜是人家的香,站相坐相也是人家高雅。他見什麼學什麼,學一樣丟一樣,雖然花樣翻新,卻始終不能做好一件事,不知道自己該是什麼模樣。
家裡的人勸他改一改這個毛病,他以為是家裡人管得太多。親戚、鄰居們,說他是狗熊掰棒子,他也根本聽不進去。日久天長,他竟懷疑自己該不該這樣走路,越看越覺得自己走路的姿勢太笨,太丑了。
有一天,他在路上碰到幾個人說說笑笑,只聽得有人說邯鄲人走路姿勢那叫美。他一聽,對上了心病,急忙走上前去,想打聽個明白。不料想,那幾個人看見他,一陣大笑之後揚長而去。
邯鄲人走路的姿勢究竟怎樣美呢?他怎麼也想像不出來。這成了他的心病。終於有一天,他瞞著家人,跑到遙遠的邯鄲學走路去了。
一到邯鄲,他感到處處新鮮,簡直令人眼花繚亂。看到小孩走路,他覺得活潑、美,學;看見老人走路,他覺得穩重,學;看到婦女走路,搖擺多姿,學。就這樣,不過半月光景,他連走路也不會了,路費也花光了,只好爬著回去了。

『拾』 出自邯鄲的成語典故有多少

與邯鄲有關的成語典故共有1584條。

邯鄲是中國成語典故之都,2005年10月26日,中國文聯和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在邯鄲舉行命名頒牌儀式。

成語典故文化是邯鄲十大文化脈系中一顆璀璨的明珠。許多歷史典故膾炙人口,還有眾多的成語典故遺址景觀。為使成語典故文化發揚光大,邯鄲市將之納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程。

專家認為,邯鄲是一座露天博物館,邯鄲的成語典故集中原與邊塞之風韻、蘊文化與哲理之內涵,在華夏歷史文化長廊中獨樹一幟,堪稱國之瑰寶。

(10)邯鄲出的成語大全擴展閱讀

成語簡介:

1、邯鄲學步:戰國時,趙國都城邯鄲的人以走路姿勢優美而著稱。有個燕國人來到邯鄲,要學習他們如何走路。他發現滿街的人走路各異,但都優雅,就見一個學一個。結果,他什麼都沒學會,連自己原先是如何走路的都忘了,只好爬著回去。

2、胡服騎射:戰國時趙武靈王即位的時候,趙國正處在國勢衰落時期,在和一些大國的戰爭中,趙國常吃敗仗。趙武靈王看到胡人在軍事服飾方面有一些特別的長處,為了富國強兵,趙武靈王決心取胡人之長補中原之短。

3、黃粱美夢:有個人在邯鄲店裡向一道士訴說自己的貧困。道士得知他的情況後便從行李中取出一個枕頭來,此人在夢中享盡了榮華富貴。最後,一夢醒來,發現小米飯還沒煮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國成語典故之都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