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漢書假設是什麼成語

漢書假設是什麼成語

發布時間: 2020-11-22 23:43:28

Ⅰ 出自漢書的成語

【朝令暮改】《漢書·食貨志上》:「急政暴賦,賦斂不時,朝令而暮改。」王念孫《讀書雜志·漢書四》:「『朝令而暮改』,改,本作得,言急征暴賦,朝出令而暮已得。非謂其朝令而暮改也。」後以「朝令暮改」形容政令多變。 【一顧傾城】《漢書·外戚傳上·孝

Ⅱ 漢書 什麼成語

  • 哀毀骨立 哀:悲哀;毀:損壞身體;骨立:形容極瘦,只剩下骨架。舊時形容在父母喪中因過度悲傷而瘦得只剩一把骨頭。

  • 安車蒲輪 讓被征請者坐在安車上,並用蒲葉包著車輪,以便行駛時車身更為安穩。表示皇帝對賢能者的優待。

  • 安居樂業 安:安定;樂:喜愛,愉快;業:職業。指安定愉快地生活和勞動。

  • 安貧樂道 安於貧窮,以堅持自己的信念為樂。舊時士大夫所主張的為人處世之道。

  • 安貧樂賤 安於貧賤,並以此為樂。

  • 安土重遷 土:鄉土;重:看得重,不輕易。安於本鄉本土,不願輕易遷移。

  • 按甲休兵 收拾起鎧甲武器。比喻停止軍事行動。

  • 按圖索驥 索:找;驥:良馬。按照畫像去尋求好馬。比喻墨守成規辦事;也比喻按照線索去尋求。

  • 傲慢不遜 遜:謙遜。態度高傲自大,對人不講謙讓。

Ⅲ 出於漢書霍光傳的成語

1、不學無術bù xué wú shù
【解釋】學:學問;術:技能。原指沒有學問因而沒有辦法。現指沒有學問,沒有本領。
【出處】《漢書·霍光傳贊》:「然光不學亡術,暗於大理。」

2、大驚失色dà jīng shī sè
【解釋】非常害怕,臉色都變了。
【出處】《漢書·霍光傳》:「群臣皆驚愕失色,莫敢發言。」

3、躬行節儉gōng xíng jié jiǎn
【解釋】躬行:親自踐行。親自做到節約勤儉。
【出處】《漢書·霍光傳》:「師受《詩》、《論語》、《孝經》、躬行節儉,慈仁愛人。」

4、焦頭爛額jiāo tóu làn é
【解釋】燒焦了頭,灼傷了額。比喻非常狼狽窘迫。有時也形容忙得不知如何是好,帶有誇張的意思。
【出處】《漢書·霍光傳》:「曲突徙薪亡恩澤,焦頭爛額為上客耶?」

5、芒刺在背máng cì zài bèi
【解釋】芒刺:細刺。象有芒和刺扎在背上一樣。形容內心惶恐,坐立不安。
【出處】《漢書·霍光傳》:「宣帝始立,謁見高廟,大將軍光從驂乘,上內嚴憚之,若有芒刺在背。」

6、如芒在背rú máng zài bèi
【解釋】形容極度不安。
【出處】《漢書·霍光傳》:「宣帝始立,謁見高廟,大將軍光從驂乘。上內嚴憚之,若有芒刺在背。」

7、曲突徙薪qū tū xǐ xīn
【解釋】曲:彎;突:煙囪;徙:遷移;薪:柴草。把煙囪改建成彎的,把灶旁的柴草搬走。比喻事先採取措施,才能防止災禍。
【出處】《漢書·霍光傳》:「臣聞客有過主人者,見其灶直突,傍有積薪。客謂主人,更為曲突,遠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不應。俄而家果失火,鄰里共救之,幸而得息。」

8、想望風采xiǎng wàng fēng cǎi
【解釋】想望:仰慕。風采:風度神采。非常仰慕其人,渴望一見。
【出處】《漢書·霍光傳》:「初輔幼主,政由己出,天下想聞其風采。」

9、小心謹慎xiǎo xīn jǐn shèn
【解釋】形容言行慎重,不敢疏忽。
【出處】《漢書·霍光傳》:「出入禁闥二十餘年,小心謹慎,未嘗有過。」

Ⅳ 出自漢書里的成語有哪些

安家樂業 安居樂業 白黑不分 便宜從事 百聞不如一見 伯仲之間 博覽古今 不次之位 不絕如發 布鼓雷門 差以毫釐,謬以千里 躊躇不前 叢輕折軸 地曠人稀 龔行天罰 貢禹彈冠 桴鼓相應 狗彘不食 谷賤傷農 畫虎不成 悔過自責 積少成多 還鄉晝錦 見利忘義 撟枉過正 解弦更張 金聲玉潤 金石之交 京兆畫眉 金屋貯嬌 靖言庸違 靜言令色 絕口不道 軍法從事 阿黨相為 坎坷不平 樂不極盤 列功覆過 茅屋采椽 靡衣偷食 貧無立錐 綿力薄材 安車蒲輪 安土重遷 按甲休兵 按圖索驥 傲慢不遜 罷黜百家 白黑分明 百家爭鳴 阪上走丸 褒衣博帶 卑之無甚高論 備位充數 背本趨末 閉關自守 閉門投轄 兵連禍結 秉要執本 撥亂反正 勃然大怒 博物洽聞 不避斧鉞 不差累黍 不次之遷 不合時宜 不屈不撓 不失圭撮 不食馬肝 不通水火 不相聞問 不學無術 布衣韋帶 參差不齊 操之過急 長治久安 朝過夕改 臣門如市 臣心如水 乘堅策肥 懲一儆百 鴟目虎吻 稠人廣眾 從天而降 從天而下 厝火積薪 大功告成 大喜過望 殫見洽聞 彈冠相慶 倒持泰阿 滌瑕盪穢 地廣人稀 獨當一面 發奸擿伏 飛芻挽粟 非驢非馬 奉行故事 干名采譽 改弦更張 狗吠之警 公聽並觀 寡二少雙 寡聞少見 固若金湯 國爾忘家 冠蓋如雲 侯服玉食 何足掛齒 和氣致祥 潢池弄兵 狐疑不決 嘩眾取寵 互相標榜 彗汜畫塗 積日累久 漿酒霍肉 惶恐不安 家徒四壁 雞鳴狗盜 監守自盜 焦頭爛額 絕甘分少 刻木為吏 桀驁不馴 驕兵必敗 金印紫綬 絕代佳人 金城湯池 酒池肉林 犁庭掃穴 廉遠堂高 聚蚊成雷 露才揚己 經明行修 口尚乳臭 馬工枚速 臨淵羨魚 厲世摩鈍 雷霆萬鈞 流行坎止 明效大驗 賣劍買牛 民生凋敝 鹿走蘇台 民以食為天 莫測高深 迫不得已 芒刺在背 攀龍附鳳 目不窺園 窮凶極惡 千人所指 親密無間 曲突徙薪 日不移晷 傾國傾城 犬牙交錯 如拾地芥 傾城傾國 三人為眾 囚首垢面 山崩地裂 犬吠之警 人面獸心 日薄西山 如鳥獸散 如臂使指 殺一儆百 如芒在背 食租衣稅 上行下效 賞罰分明 桑間濮上 是古非今 日削月朘 師出無名 粟紅貫朽 授人以柄 駟馬高車

Ⅳ 關於《漢書》里的成語有哪些

  1. 語妙天下

    拼音:復yǔ mià制o tiān xià

    解釋:形容言語精妙無比。

  2. 雷霆萬鈞

    拼音:léi tíng wàn jūn

    解釋:形容威力極大,無法阻擋。

  3. 閉門投轄

    拼音:bì mén tóu xiá

    解釋:比喻主人留客的殷勤。

Ⅵ 從後漢書·班超傳得到了什麼成語

投筆從戎 ( tóu bǐ cóng róng )
解 釋 :投:扔掉。指棄文從武,投身疆場,為國立功,施展抱負
「投筆從戎」講的是東漢的班超的故事,後來用於形容文人從軍、棄文就武

Ⅶ 出自《漢書》的成語

【語妙天下】謂言語精妙無比。語本《漢書·賈捐之傳》:「君房下筆,言語妙天下。」
【雷霆萬鈞】《漢書·賈山傳》:「雷霆之所擊,無不摧折者;萬鈞之所壓,無不糜滅者。」後用「雷霆萬鈞」比喻威猛之勢,勢不可擋。
【閉門投轄】《漢書·游俠傳·陳遵》:「遵耆酒,每大飲,賓客滿堂,輒關門,取客車轄投井中,雖有急,終不得去。」轄,車軸的鍵,去轄則車不能行。後因以「閉門投轄」比喻主人留客的殷勤。
【問羊知馬】《漢書·趙廣漢傳》:「鉤距者,設欲知馬賈,則先問狗,已問羊,又問牛,然後及馬,參伍其賈,以類相准,則知馬之貴賤不失實矣。」後以「問羊知馬」謂從旁推究,得以明白事情真相。
【颺湯止沸】 語本《漢書·枚乘傳》:「欲湯之凔,一人炊之,百人揚之,無益也,不如絕薪止火而已。」指從鍋中舀起開水再倒回去,想制止水的沸滾。後遂以「颺湯止沸」比喻辦法不徹底,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駟馬高車】《漢書·於定國傳》:「始定國父於公,其閭門壞,父老方共 治之。於公謂曰:『少高大閭門,令容駟馬高蓋車。我治獄多陰德,未嘗有所冤,子孫必有興者。』至定國為丞相,永為御史大夫,封侯傳世雲。」後以「駟馬高車」指顯貴者所乘的駕四馬的高車。常表示地位顯赫。
【駟馬高門】《漢書·於定國傳》:「始定國父於公,其閭門壞,父老方共 治之。於公謂曰:『少高大閭門,令容駟馬高蓋車。我治獄多陰德,未嘗有所冤,子孫必有興者。』至定國為丞相,永為御史大夫,封侯傳世雲。」後以「駟馬高門」謂門第顯赫。
【龍胡之痛】《漢書·郊祀志上》:「黃帝采首山銅,鑄鼎於荊山下。鼎既 成,有龍垂胡涘下迎黃帝。黃帝上騎,群臣後宮從上龍七十餘人,龍乃上去……百姓昂望黃帝既上天,乃抱其弓與龍涘號。」後因以「龍胡之痛」指喪親之痛。

Ⅷ 哪個知道出自《漢書》的成語有哪些

【朝令暮改】《漢書·食貨志上》:「急政暴賦,賦斂不時,朝令而暮改。」王念孫《讀書雜志·漢書四》:「『朝令而暮改』,改,本作得,言急征暴賦,朝出令而暮已得。非謂其朝令而暮改也。」後以「朝令暮改」形容政令多變。
【一顧傾城】《漢書·外戚傳上·孝武李夫人》:「延年侍上起舞,歌曰: 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後遂以「一顧傾城」形容美女的眼波,亦以喻女子的美貌。
【三人為眾】《漢書·高惠高後文功臣表序》:「三人為眾,雖難盡繼,宜從尤功。」顏師古注引孟康曰:「言人三為眾,雖難盡繼,取其功尤高者一人繼之,於名為眾矣。」後多作「三人成眾」。謂數目達到三人即可稱為眾人,已不算少數。
【不足掛齒】不值得一提。語出《漢書·叔孫通傳》:「此特群盜鼠竊狗盜, 何足置齒牙間哉?」
【千鈞一發】千鈞重物用一根頭發系著,比喻萬分危急或異常要緊。語本《 漢書·枚乘傳》:「夫以一縷之任,系千鈞之重,上懸無極之高,下垂不測之淵,雖甚愚之人,猶知哀其將絕也。」
【千載一彈】典出《漢書·王吉傳》:「吉與財禹為友,世稱『王陽在位,財公彈冠』,言其取捨同也。」吉,字子陽。後以「千載一彈」極言彼此交情深厚,甚為難得。
【卑之無甚高論】《漢書·張釋之傳》:「釋之既朝畢,因前言便宜事。文帝曰:『卑之,毋甚高論,令今可行也。』」本謂要多談當前可行的事,不要妄發過高的空論。後用來表示見解一般,沒有什麼獨到之處。
【南戶窺郎】《漢書·廣川惠王劉越傳》:「昭信謂去(劉越孫劉去)曰:『前畫工畫望卿舍,望卿袒裼傅粉其傍。又數出入南戶窺郎吏,疑有奸。』」後因以稱女子偷看男子。
【匡鼎解頤】《漢書·匡衡傳》:「無說《詩》,匡鼎來;匡說《詩》,解 人頤。」顏師古註:「如淳曰:『使人笑不能不止也。』」後以「匡鼎解頤」謂講詩清楚明白,非常動聽。
【不屈不撓】形容頑強斗爭,在敵人或困難面前不屈服,不低頭。語本《漢 書·敘傳下》:「樂昌篤實,不橈不詘。」
【不學無術】《漢書·霍光傳贊》:「然光不學亡術,闇於大理。」亡,通「無」。本謂霍光不能學古,故所行不合於道術。後用以泛指缺乏學問、本領。
【不避斧鉞】謂不怕殺頭。斧鉞,古代用以殺人的武器。鉞,形似斧而大。語出《漢書·趙充國傳》:「愚臣伏計孰甚,不敢避斧鉞之誅,昧死陳愚,唯陛下省察。」
【屯毛不辨】《漢書·溝洫志》「河復北決於館陶,分為屯氏河」唐顏師古 註:「而隋室分析州縣,誤以為毛氏河,乃置毛州,失之甚矣。」後因以「屯毛不辨」喻不能分辨相近或相似的事物。
【目不窺園】《漢書·董仲舒傳》:「扞仲舒呴少治《春秋》,孝景時為博 士。下帷講誦,弟子傳以久次相授業,或莫見其面。蓋三年不窺園,其精如此。」後遂以「目不窺園」形容專心致志的苦學精神。
【相反相成】謂相互對立的事物有相互依賴、相互促成的一面。語出《漢書 ·藝文志》:「仁之與義,敬之與和,相反而皆相成也。」
【畫眉舉案】西漢張敞為妻描畫眉毛,見《漢書·張敞傳》。東漢孟光為夫 送飯時,把端飯的盤子舉到和眉毛一樣齊,見《後漢書·逸民傳·梁鴻》。後以「畫眉舉案」形容夫妻相互敬愛。
【當刑而王】《漢書·黥布傳》:「少時客相之,當刑而王。及壯,坐法黥, 布欣然笑曰:『人相我當刑而王,幾是乎?』」後謂先經受磨難而後飛騰黃達。
【積少成多】謂只要不斷積累,就會從少變多。語出《漢書·董仲舒傳》: 「眾少成多,積小致鉅。」
【耗矣哀哉】語本《漢書·董仲舒傳》:「秦國用之,死者甚眾,刑者相望, 秏矣哀哉!」顏師古註:「秏,虛也。言用刑酷烈,誅殺甚眾,天下空虛也。秏音呼到反。或曰,秏,不明也,言刑罰闇亂。音莫報反。」秏,同「耗」。後用以表示對政治、社會昏亂的悲憤。
【蟲葉成字】《漢書·五行志中之下》:「昭帝時,上林苑中大柳樹斷仆地,一朝起立,生枝葉,有蟲食其葉,成文字,曰『公孫病已立』。」病已,漢宣帝名。後以「蟲葉成字」指稱讖緯。
【竹罄南山】《漢書·公孫賀傳》:「南山之行不足受我辭,斜谷之木不足 為我械。」本言事端繁多,書不勝書,後常以「竹罄南山」謂人罪惡極多,書寫不盡。
【築壇拜將】《漢書·高帝紀上》:「漢王齊戒設壇場,拜信(韓信)為大 將軍,問以計策。」後因以「築壇拜將」指仰仗賢能。
【萬死一生】猶言九死一生。極言生命的危險。語出《漢書·司馬遷傳》:「夫人臣出萬死不顧一生之計,赴公家之難,斯以奇矣。」
【絕薪止火】《漢書·枚乘傳》:「欲湯之凔,一人炊之,百人揚之,無益也,不如絕薪止火而已。」後用「絕薪止火」比喻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繩鋸木斷】《漢書·枚乘傳》:「泰山之霤穿石……水非石之鑽,索非木 之鋸,漸靡使之然也。」後遂用「繩鋸木斷」比喻力量雖小,日久為之,也能做成看來很難辦到的事情。
【醉吐相茵】典出《漢書·丙吉傳》:「吉馭吏耆酒,數逋盪,嘗從吉出, 醉歐丞相車上。西曹主吏白欲斥之,吉曰:『以醉飽之失去士,使此人將復何所容?西曹地忍之,此不過污丞相車茵耳。』遂不去也。」此馭吏為邊郡人,熟悉邊事,後來為防務工作提出切實有用的建議。後以「醉吐相茵」稱這一典故。
【貢禹彈冠】《漢書·王吉傳》:「吉與貢禹為友,世稱『王陽在位,貢公 彈冠』。言其取捨同也。」謂貢禹與王吉(字子陽)友善,見其在位,亦願為官。後遂以「貢禹彈冠」比喻樂意輔佐志向相同的人。
【見利忘義】看到私利,而不顧道義。語出《漢書·樊噲酈商等傳贊》:「當孝文時,天下以酈寄為賣友。夫賣友者,謂見利而忘義也。」
【親密無間】關系密切,沒有絲毫隔閡。語本《漢書·蕭望之傳贊》:「蕭望之歷位將相,藉師傅之恩,可謂親昵亡間。及至謀泄隙開,讒邪構之,卒為便嬖宦豎所圖,哀哉!」
【蹺足而待】踮起腳跟等待。形容短時間內便能見到事情的結果。語出《漢 書·高帝紀》:「大臣內畔,諸將外反,亡可蹻足待也。」
【連珠合璧】語本《漢書·律歷志上》:「日月如合璧,五星如連珠。」後以「連珠合璧」比喻美好的事物匯聚一起。
【遇事生風】語本《漢書·趙廣漢傳》:「見事風生,無所迴避。」顏師古註:「風生,言其速疾不可當也。」宋樓鑰《送周君可宰會稽》詩:「遇事勿生風,三思庶能安。」後以「遇事生風」指好事者一有機會就借端興風作浪。

【還鄉晝錦】《漢書·項籍傳》:「羽見秦宮室皆已燒殘,又懷思東歸,曰:『富貴不歸故鄉,如衣錦夜行。』」顏師古註:「言無人見之,不榮顯矣。」後以「還鄉晝錦」謂富貴還歸故鄉,猶如衣錦晝行,以示榮顯。
【語妙天下】謂言語精妙無比。語本《漢書·賈捐之傳》:「君房下筆,言語妙天下。」
【雷霆萬鈞】《漢書·賈山傳》:「雷霆之所擊,無不摧折者;萬鈞之所壓,無不糜滅者。」後用「雷霆萬鈞」比喻威猛之勢,勢不可擋。
【閉門投轄】《漢書·游俠傳·陳遵》:「遵耆酒,每大飲,賓客滿堂,輒關門,取客車轄投井中,雖有急,終不得去。」轄,車軸的鍵,去轄則車不能行。後因以「閉門投轄」比喻主人留客的殷勤。
【問羊知馬】《漢書·趙廣漢傳》:「鉤距者,設欲知馬賈,則先問狗,已問羊,又問牛,然後及馬,參伍其賈,以類相准,則知馬之貴賤不失實矣。」後以「問羊知馬」謂從旁推究,得以明白事情真相。
【颺湯止沸】語本《漢書·枚乘傳》:「欲湯之凔,一人炊之,百人揚之,無益也,不如絕薪止火而已。」指從鍋中舀起開水再倒回去,想制止水的沸滾。後遂以「颺湯止沸」比喻辦法不徹底,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駟馬高車】《漢書·於定國傳》:「始定國父於公,其閭門壞,父老方共 治之。於公謂曰:『少高大閭門,令容駟馬高蓋車。我治獄多陰德,未嘗有所冤,子孫必有興者。』至定國為丞相,永為御史大夫,封侯傳世雲。」後以「駟馬高車」指顯貴者所乘的駕四馬的高車。常表示地位顯赫。
【駟馬高門】《漢書·於定國傳》:「始定國父於公,其閭門壞,父老方共 治之。於公謂曰:『少高大閭門,令容駟馬高蓋車。我治獄多陰德,未嘗有所冤,子孫必有興者。』至定國為丞相,永為御史大夫,封侯傳世雲。」後以「駟馬高門」謂門第顯赫。
【龍胡之痛】《漢書·郊祀志上》:「黃帝采首山銅,鑄鼎於荊山下。鼎既 成,有龍垂胡涘下迎黃帝。黃帝上騎,群臣後宮從上龍七十餘人,龍乃上去……百姓卬望黃帝既上天,乃抱其弓與龍涘號。」後因以「龍胡之痛」指喪親之痛。
【夜郎自大】《漢書 西南夷傳》

Ⅸ 形容漢書假設的成語故事

憑虛公子
píng xū gōng zǐ
【解釋】憑:依託。比喻假設的人或事。

【出處】漢·張衡《西京回賦答》:「有憑虛公子者,心奓體忲。」

【結構】偏正式

【用法】作賓語、定語;指假設的人或事

【近義詞】子虛公子

【例句】憑虛公子就是子虛先生

【成語故事】西漢時期,司馬相如寫的《子虛賦》深得漢武帝的喜愛。《子虛賦》講楚王派子虛去訪問齊王。齊王率全國游獵能手陪同子虛外出打獵。子虛竭力向陪同的烏有先生吹噓楚王的游獵盛況,故意貶低齊王。烏有先生立即替齊王辯駁,向子虛發難。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