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火的成語都有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火的成語都有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發布時間: 2020-11-23 04:03:37

A. 執仗的意思,成語明火執仗是什麼意思,成語明火執

明火執仗意思是:點著火把,拿著武器,公開活動,形容明目張膽地為非作歹,毫無顧忌內 。

明火執仗,容míng huǒ zhí zhàng,明:點明;執:拿著;仗:兵器。

出處:元·無名氏《盆兒鬼》第二折:「我在這瓦窯居住,做些本份生涯,何曾明火執仗,無非赤手求財。」

示例,明·施耐庵《水滸》:今日見他每明火執仗;不知他底細。

(1)火的成語都有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擴展閱讀:

近義詞:

1、明目張膽,míng mù zhāng dǎn,意思是睜開眼睛放開膽量做事。原意指有膽識,敢做敢為。後演變為無所顧忌,膽大妄為。郭沫若《洪波曲》第十一章二:「 日本 人圖謀侵略 中國 的野心一天一天地明目張膽起來了。」

2、堂而皇之,拼音是táng ér huáng zhī,意思是形容端正庄嚴或雄偉有氣派。也指表面上庄嚴正大,堂堂正正,實際卻不然。葉聖陶《四三集·一個練習生》:現在這時代,勞動做工是堂而皇之的了。

B. 火中取利這個成語是 什麼意思

火中取栗[huǒ zhōng qǔ來 lì]
【解釋】自:偷取爐中烤熟的栗子。比喻受人利用,冒險出力卻一無所得。
【出自】:十七世紀法國寓言詩人拉·封丹的寓言《猴子與貓》載:猴子騙貓取火中栗子,栗子讓猴子吃了,貓卻把腳上的毛燒掉了。
【示例】:我們目前自顧不暇,鄭成功不來就是天主保佑了,我們還好去惹他么。我們不能為別人~。
◎郭沫若《鄭成功》第五章
【語法】:偏正式;作謂語、定語;比喻受人利用,冒險出力卻一無所得

C. 瘋狂猜成語 水裡面有火是什麼成語有什麼含義

水火不容
【拼音】shuǐ huǒ bù róng
【解釋】水和火是兩種性質相反的東西,根本不能相容。有時比喻人與人之間有仇恨,不能在一起。
【出處】《漢書·郊祀志下》:「《易》有八卦,乾坤六子,水火不相逮,雷風不相悖,山澤通氣,然後能變化,既成萬物也。」

D. 火中取栗成語是什麼意思

火中取栗[ huǒ zhōng qǔ lì ]

  • 【解釋】:偷取爐中烤熟的栗子。比喻受人利用,冒險出力卻一無所得。

  • 【出自】:十七世紀法國寓言詩人拉·封丹的寓言《猴子與貓》載:猴子騙貓取火中栗子,栗子讓猴子吃了,貓卻把腳上的毛燒掉了。

  • 【示例】:我們目前自顧不暇,鄭成功不來就是天主保佑了,我們還好去惹他么。我們不能為別人~。
    ◎郭沫若《鄭成功》第五章

  • 【語法】:偏正式;作謂語、定語;比喻受人利用,冒險出力卻一無所得

E. 成語水深火熱是什麼意思

水深火熱:老百姓所受的災難,像水那樣越來越深,像火那樣越來越熱。 比喻人民生專活極端痛苦。屬
出處:《孟子·梁惠王下》:「以萬乘之國伐萬乘之國;簞食壺漿以迎王師;豈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熱;亦運而已矣。」

F. 電光石火這個成語是什麼意思

電光石火
【發音】 diàn guāng shí huǒ
【解釋】 閃電的光,燧石的火。原為佛家語,在佛經上,「電光」常用作比喻世間事物生滅變幻,無常迅速,禪宗好用「電光石火」比喻機鋒敏捷,忽然觸發,有所悟入。現多形容事物像閃電和石火一樣一瞬間就消逝。
【釋義】:形容事物像閃電和石火一樣一瞬間就消逝。
【出自】:宋·釋普濟《五燈會元》:「此事如擊石火,似閃電光。」
元·姬翼《恣逍遙》詞:「昨日嬰孩,今朝老大,百年間電光石火。」
宋·朱熹」《答張欽夫書》「禪家所謂石火電光底消息」
《心地觀經》卷一「猶如夢幻與泡影,亦如朝露與電光。」
唐代敦煌變文《無常經講經文》:「人生一世,如石火電光,豈能久住。」
【示例】:但看還沒有十分看明,又如~一樣飛也似地過去了。 ◎郭沫若《學生時代·孤山的梅花》
【近義詞】:曇花一現、彈指之間、電光朝霞、稍縱即逝
【反義詞】:地久天長、曠日持久
【語法】:聯合式;作賓語、定語;用於比喻句

G. 成語「大為光火」是什麼意思

「大為」表示程度,非常,不一般;
「光火」一詞是方言,意指發怒;惱怒。引證:周而復《上海的早晨》第一部:「 張學海心裡不服,嘴上卻說不出道理,忍不住又要光火了。」
「大為光火」,就是非常憤怒、氣憤的意思.

H. 火()火()組成的成語是什麼

你好,這個成語就是火上弄冰,火燒眉毛,火上澆油。

I. 成語"膏火自煎"是什麼意思

釋義抄:比喻有才學的人襲的人因才得禍。

J. 成語星星之火是什麼意思

星星之火
xīngxīngzhīhuǒ
[釋義] 一點點小火星。比喻開始時微小;但有遠大發展前途的新事物。多比喻新興的革命力量。
[語出] 明·張居正《答雲南巡撫何萊山論夷情》:「究觀近年之事;皆起於不才武職;貪黷有司及四方無籍奸徒竄入其中者;激而構扇之;星星之火;遂成燎原。」
[正音] 之;不能讀作「zī」。
[辨形] 之;不能寫作「知」。
[近義] 星火燎原
[用法] 用作褒義。一般作主語、賓語。
[結構] 偏正式。
[例句] 只要是~就能在政治上造成燎原之勢。
[英譯] Asparkcausesaprairiefire。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