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價值關是什麼成語

價值關是什麼成語

發布時間: 2020-11-23 05:19:06

① 關於人生價值的成語

把酒持螯 手持蟹螯飲酒。古人視為人生一大樂事。
出處:語出《晉書·畢卓傳》:「卓嘗謂人曰:『得酒滿數百斛船,四時甘味置兩頭,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
白駒過隙 白駒:白色駿馬,比喻太陽;隙:縫隙。象小白馬在細小的縫隙前跑過一樣。形容時間過得極快。
出處:《莊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卻,忽然而已。」
百代過客 指時間永遠流逝。
出處:唐·李白《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夫天地者,萬物直逆旅也;光陰者,百代直過客也。」
班荊道故 班:鋪開;道:敘說。用荊鋪在地上坐在上面談說過去的事情。形容老朋友在路上碰到了,坐下來談談別後的情況。
出處:《左傳·襄公二十六年》:「伍舉奔鄭,將遂奔晉。聲子將如晉,遇之於鄭郊,班荊相與食,而言復故。」
班荊道舊 指朋友相遇於途,鋪荊坐地,共敘情懷。後泛指朋友相遇,共敘離情。亦作「班荊道故」。
出處:典出《左傳·襄公二十六年》:「楚伍參與蔡太師子朝友,其子伍舉與聲子相善……伍舉奔鄭,將遂奔晉。聲子將如晉,遇之於鄭郊,班荊相與食,而言復故。」杜預註:「班,布也。布荊坐地,共議歸楚,事朋友世親。」
不期而會 ①未經約定而意外地遇見。②未經約定而自動聚集。
出處:語出《榖梁傳·隱公八年》:「不期而會曰遇。」
不期而遇 期:約定時間。沒有約定而遇見。指意外碰見。
出處:《穀梁傳·隱公八年》:「不期而會曰遇。」
滄海桑田 桑田:農田。大海變成桑田,桑田變成大海。比喻世事變化很大。
出處:晉·葛洪《神仙傳·麻姑》:「麻姑自說雲,接待以來,已見東海三為桑田。」
朝朝暮暮 每天的早晨和黃昏,指短暫的時間。
出處:戰國·楚·宋玉《高唐賦》:「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為朝雲,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台之下。」
朝露溘至 形容人生短促好似朝露那樣。
朝生暮死 ①早晨剛生,晚上就死亡。②今亦形容事物生命短暫。
出處:《重修政和證類本草·草下之上》:「朝生幕落花……生糞穢處,頭如筆,紫色,朝生暮死。」
朝生夕死 ①早晨剛生,晚上就死亡。②今亦形容事物生命短暫。
出處:《山海經·海外東經》:「[君子國]有薰華草,朝生夕死。」
春去秋來 春天過去,秋天到來。形容時光流逝。
出處:明·劉基《大堤曲》:「春去秋來年復年,生歌死哭長相守。」
寸陰尺璧 陰:日影,光陰;寸陰:指極斷的時間。日影移動一寸的時間價值比徑尺的璧玉還要珍貴。極言時間可貴。
出處:《淮南子·原道訓》:「故聖人不貴尺之璧,而重寸之陰,時間得而易失也。」
蹉跎自誤 蹉跎:時間白白地消耗掉。人生虛度年華,耽誤了自己的前程。
出處: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十九回:「長兄年力鼎盛,萬不可蹉跎自誤。」
彈指之間 彈指:按佛經說法,二十念為一瞬,二十瞬為一彈指。比喻時間極短暫。
出處:唐·司空圖《偶書之四》:「平生多少事,彈指一時休。」
得失榮枯 指人生的獲得與喪失、興盛與衰敗。
出處:元·沈和《賞花時·瀟湘八景》套曲:「休說功名,皆是浪語,得失榮枯總是虛。」
得失在人 指人生的勝利失敗就取決與本人的努力與否。強調人的主觀能動性。
東海揚塵 大海變陸地,揚起灰塵。比喻世事變化很大。
出處:晉·葛洪《神仙傳·麻姑》:「麻姑自說雲:『接侍以來,已見東海三為桑田。向到蓬萊,水又淺於往者會時略半也,豈將復還為陵陸乎?』方平笑曰:『聖人皆言海中復揚塵也。』」
東兔西烏 兔、烏:古代神話傳說中說,月亮里有玉兔,太陽里有三足金烏,所以用烏、兔代表日月。月亮東升,太陽西落。表示時光不斷流逝。
出處:宋·吳潛《瑞鶴仙》:「愁高悵遠。身世事,但難准。況禁他,東兔西烏相逐,古古今今不問。」
對酒當歌 對著酒應該放聲高唱。原意是人生時間有限,應該有所作為。後也用來指及時行樂。
出處:漢·曹操《短歌行》:「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屙金溺銀 比喻生存有術。
出處: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32回:「常言道:養兒不要屙金溺銀,只要見景生情。」
浮生若夢 浮生:空虛不實的人生;若:象。把人生當作短暫虛幻的夢境。
出處:唐·李白《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
浮雲朝露 漂浮的雲彩,清晨的露水。比喻時光易逝,人生短促。
出處:《周書·蕭大圜傳》:「人生若浮雲朝露,寧俟長繩第景,實不願之。」
光陰荏苒 荏苒:時間一點一點的流逝。指時間漸漸地過去了。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三十七回:「玄德回新野之後,光陰荏苒,雙是新春。」
光陰如箭 光陰:時間。時間如箭,迅速流逝。形容時間過得極快。
出處:唐·韋庄《關河道中》詩:「但見時光流似箭,豈知天道曲如弓。」
光陰似箭 光陰:時間。時間如箭,迅速流逝。形容時間過得極快。
出處:唐·韋庄《關河道中》詩:「但見時光流似箭,豈知天道曲如弓。」
過隙白駒 隙:空隙;白駒:原指白馬,後比喻日影。比喻時光像駿馬一樣在細小的縫隙前飛快地越過。
出處:《莊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卻,忽然而已。」

② 關於價值的成語

稀世之寶,無價之寶,碩果僅存,珍貴無比,奇珍異寶,絕無僅有

③ 比喻無關系,要的小事或者無價值的東西成語是什麼

【不值一錢】:比喻毫無價值。
【蟲臂鼠肝】:比喻極微小而無價值的東西。
【分文不值】:形容毫無價值。
【糞土不如】:還比不上糞便和泥土。形容極無價值的東西。
【狗屁不值】:指毫無價值。
【泥車瓦狗】:小泥車,小瓦狗。比喻無用或無價值的物品。
【輕如鴻毛】:鴻毛:大雁的毛。比大雁的毛還要輕。比喻非常輕微或毫無價值。
【鼠肝蟲臂】:莊子原意為人世間事物變化無定則,像人那樣大的形體也能變成微小的東西。比喻極微小而無價值的東西。
【死輕鴻毛】:鴻毛:鴻雁的毛,比喻輕微不足道。人的死比大雁的毛還輕。比喻毫無價值。
【一錢不直】:指毫無價值。
【一錢不值】:一個銅錢都不值。比喻毫無價值。
【一文不值】:指毫無價值。

④ 最有價值的話打一成語是什麼

一言九鼎

九鼎:古代國家的寶器,相傳為夏禹所鑄。一句話抵得上九鼎重。比喻說話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

⑤ 與價值有關的成語

百寶萬貨 指大量珍寶財物。
出處:清·龔自珍《尊隱》:「天下法宗禮,族歸心,鬼歸祀,大川歸道,百寶萬貨,人功精英,不翼而飛,府於京師。」
半絲半縷 縷:線。半根絲,半縷線。形容數量少,價值極其微小的東西。
出處:清·朱柏廬《治家格言》:「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弊帚千金 對自家的破舊掃帚,也看成價值千金。比喻對己物的珍視。弊,一本作「敝」。
出處:語出《東觀漢記·光武帝紀》:「帝聞之,下詔讓吳漢副將劉禹曰:『城降,嬰兒老母,口以萬數,一旦放兵縱火,聞之可謂酸鼻。家有敝帚,享之千金。禹宗室子孫,故嘗更職,何忍行此!」
不可多得 形容非常稀少,很難得到(多指人才或稀有物品)。
出處:漢·王充《論衡·超奇篇》:「譬珠玉不可多得,以其珍也。」
不直一錢 鄙視之詞,猶言毫無價值。比喻無能或品格卑下。
出處:語出《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夫無所發怒,乃罵臨汝侯曰:『生平毀程不識不直一錢,今日長者為壽,乃效女兒咕囁耳語。」
不直一文 鄙視之詞,猶言毫無價值。比喻無能或品格卑下。
出處: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十四:「士大夫若愛一文,不直一文。」
不值一錢 比喻毫無價值。
出處:《史記·魏其安侯列傳》:「生平毀程不識不直一錢。」
不值一哂 哂:微笑。不值得一笑。比喻毫無價值。也表示對某種事物或行為的輕蔑和譏笑。
出處:魯迅《二心集·非革命的急進革命論者》:「凡大隊的革命軍,必須一切戰士的意識都十分正確、分明,這才是真正的革命軍,否則不值一哂。」
不值一笑 不值得一笑。比喻毫無價值。也表示對某種事物或行為的輕蔑和譏笑。同「不值一哂」。
出處:魯迅《朝花夕拾·死後》:「但同時想,我生存時說的什麼批評不值一笑的話,大概是違心之論罷。」又《吶喊·阿Q正傳》:「阿Q又很自尊,所有未庄的居民,全不在他眼神里,甚而至於對於兩位『文童』也有以為不值一笑的神情。」

⑥ 關於價值觀的成語有哪些

一諾千金 說一不二 表裡如一 表裡不一 金口玉牙

⑦ 關於價值的成語

價值連城_

【拼 音】:
jià zhí lián chéng

【解 釋】:
價:價格;連城:連成一片的好多城池內.形容物品很珍貴容;價值很高.

【出 處】: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趙惠文王時;得楚和氏璧;秦昭王聞之;使人遺(wèi)趙王書;願以十五城請易璧.」

【示 例】:
山東的一位農村婦女把在鋤地時撿到的一塊~的寶石捐獻給了國家.

⑧ 形容某人某事作用和價值極其重大的成語是什麼

.舉足輕重 [jǔ zú qīng zhòng] 

解釋:只要腳移動一下,就會影響兩邊的輕重。指處於重要地位,一舉一動都足以影響全局。

出處:出自南朝·宋·范曄《後漢書·竇融傳》:"方蜀漢相攻,權在將軍,舉足左右,便有輕重。"

2.中流砥柱 [zhōng liú dǐ zhù] 

解釋:就像屹立在黃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樣。比喻堅強獨立的人能在動盪艱難的環境中起支柱作用

出處:出自《晏子春秋·內篇諫下》:「吾嘗從君濟於河,黿銜左驂,以入砥柱之中流。」

3.舉要刪蕪 [jǔ yào shān wú] 

解釋:要:主要部分。蕪:雜亂。選取重要的,刪除雜亂的、沒有條理的。多指寫文章時應抓住重點。

出處:出自宋·王讜《唐語林·政事上》:「岑文本謂人曰:『吾見周論事多矣,援引事類,揚榷古今,舉要刪蕪,會文切理。一字不可加,也不可減。聽之靡靡,令人忘倦。」

4.非同小可 [fēi tóng xiǎo kě] 

解釋:小可:尋常的。 指情況嚴重或事情重要,不能輕視。

出處:出自元關漢卿《魔合羅》第三折:「人命事關天關地,非同小可!」

5.大功告成 [dà gōng gào chéng] 

解釋:功:事業;告:宣告。 指巨大工程或重要任務宣告完成。

出處:出自《漢書·王莽傳上》:「十萬眾並集,平作二旬,大功

⑨ 形容"死得有意義有價值"的成語是什麼

  • 死得其所copy

拼音:[ sǐ dé qí suǒ ]

釋義:所:處所,地方;得其所:得到合適的地方。指死得有價值,有意義。

出處:《魏書·張普惠傳》:「人生有死,死得其所,夫復何恨。」

  • 雖死猶榮

拼音:[ suī sǐ yóu róng ]

釋義:人雖然死了,但死得光榮

  • 名垂青史

拼音:[ míng chuí qīng shǐ ]

釋義:青史:古代在竹簡上記事,因稱史書。 把姓名事跡記載在歷史書籍上。形容功業巨大,永垂不朽。

出處:唐·杜甫《贈鄭十八賁》詩:「古人日以遠,青史字不泯。」

  • 死而後已

拼音:[ sǐ ér hòu yǐ ]

釋義:已:停止。死了以後才罷手。形容為完成一種責任而奮斗終身。

出處:《論語·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 名垂千古

拼音:[ míng chuí qiān gǔ ]

釋義:比喻好名聲永遠流傳。

出處:余秋雨《文化苦旅·五城記》:「六朝金粉足能使它名垂千古,何況它還有明、清兩代的政治大潮,還有近代和現代的殷殷血火。」

⑩ 認為有價值而妥善的收藏 是什麼成語

應當是:什襲而藏shí xī ér cáng

【注釋】什:形容多;襲:量詞,套,層。將物品層層內包裹,珍重地藏好。形容容極珍重地收藏物品。

【出處】
《太平御覽》卷五十一引《闞子》:「宋之愚人得燕石於梧台之東,歸而藏之,以為大寶。周客聞而觀焉。主人冕玄服以發寶。華匱十重,緹巾十襲。
故事:春秋時期,有個宋國人在梧台東邊拾到一塊燕石,覺得很漂亮,以為是價值連城的寶貝,帶回家用十層綢布包裹,再里外用十個木箱包裝,並到處宣揚他得到一塊寶玉,鄰居要求展示,他鄭重其事地打開讓人觀看。鄰居說這只是一塊普通石頭。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