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素抱補的成語有哪些
A. 請問抱的成語有哪些
抱布貿絲 布:古代一種貨幣;貿:買賣。帶了錢,來買絲。借指和女子接近。亦指進行商品交易。
抱殘守缺 抱著殘缺陳舊的東西不放。形容思想保守,不求改進。
抱誠守真 抱:存在心裡。志在真誠,恪守不違。
抱法處勢 比喻把法和勢結合起來,用勢來保證法的推行。
抱關擊柝 柝:木梆;抱關:守關;擊柝:打更巡夜。守關巡夜的人。比喻職位卑下。
抱恨黃泉 黃泉:人死埋葬的地下,指陰間。心懷遺憾離開人世,死有遺恨。
抱恨終天 恨:悔恨;終天:終身。舊指因父母去世而一輩子感到悲痛。現指因做錯某事而後悔一輩子。
抱令守律 死守著律令,不知變通。
抱頭大哭 形容非常傷心或很是感動的樣子。
抱頭鼠竄 抱著頭,象老鼠那樣驚慌逃跑。形容受到打擊後狼狽逃跑。
抱蔓摘瓜 順藤摸瓜。比喻擴大案情,牽連無罪的人。
抱瓮出灌 抱著水瓮去灌溉。比喻費力多而收效少。
抱薪救火 比喻用錯誤的方法去消除災禍,結果使災禍反而擴大。
抱怨雪恥 報:報復。雪:洗刷掉。報怨恨,雪恥辱。
抱子弄孫 弄:逗弄。意謂抱弄子孫,安享快樂。
抱關執鑰 持門閂,拿鑰匙。指監門小吏的職務。
抱關執籥 持門閂,拿鑰匙。指監門小吏的職務。
抱火厝薪 厝:同「措」,置放。薪:柴火。把火放在柴草底下。比喻危機即將出現。
抱火寢薪 抱火:捧著火種;寢薪:睡在柴草堆上。比喻危機潛伏,人安於險境而不自知。也比喻危機即將出現。
抱火卧薪 比喻處境險惡,而不自知。或指險事即將出現。
抱璞泣血 比喻懷才不遇,傷心悲痛。
抱朴含真 抱:保;朴:樸素;真:純真、自然。道家主張人應保持並蘊含樸素、純真的自然天性,不要沾染虛偽、狡詐而玷...
抱槧懷鉛 鉛,鉛粉;槧,木簡。皆書寫用具。指勤於寫作、校勘。同「握鉛抱槧」。
抱屈銜冤 抱屈:受委屈;銜冤:含冤。形容人遭受冤屈。
抱頭痛哭 指十分傷心或感動,抱頭大哭。
抱瓮灌園 比喻安於拙陋的淳樸生活。
抱薪救焚 比喻用錯誤的方法去消除災禍,結果使災禍反而擴大。同「抱薪救火」。
抱玉握珠 比喻滿腹經綸,富有才學。
抱枝拾葉 猶言捨本逐末。比喻不抓根本環節,而只在枝節問題上下功夫。
抱柱之信 用以表示堅守信約。
抱寶懷珍 懷:藏有。比喻人具有美好的品德、才能。
抱表寢繩 指坐卧不離准則。意謂堅持德操。
抱冰公事 公事:公務。指舊時官場中清苦的差使。
抱不平 遇見不公平的事,挺身而出,幫助弱小的一方。
抱殘守闕 ①守著殘缺的東西不放。形容思想保守,不接受新事物。②謂篤守古學古道。③喻在條件很差的情況下堅持著做。
抱成一團 保持一致,行動起來像一個人。形容關系極為親密。
抱打不平 遇見不公平的事,挺身而出,幫助受欺負的一方。
抱負不凡 抱負:遠大的志向。指有遠大的志向,不同一般。
打抱不平 遇見不公平的事,挺身而出,幫助受欺負的一方。
別抱琵琶 指改嫁。亦指移情他人。
傾抱寫誠 指推誠相待。
送抱推襟 真誠相待的意思。
冬寒抱冰,夏熱握火 形容刻苦自勉。
懷冤抱屈 心中有冤屈。
臨時抱佛腳 原意為年老信佛,以求保佑,有臨渴掘井之意。後因稱平時無准備而事急時倉猝張羅為「臨時抱佛腳」。
懷真抱素 真:純真。素:質朴的本色。指人格和品德純潔高尚,質朴無華。亦作「懷質抱真」。
懷質抱真 指人格和品德純潔高尚,質朴無華。同「懷真抱素」。
懷珠抱玉 用以比喻懷藏才德。同「懷珠韞玉」。
懷才抱器 猶言德才兼備。既有好的思想品質,又有工作的才乾和能力。同「懷材抱器」。
懷材抱器 猶言德才兼備。既有好的思想品質,又有工作的才乾和能力。材,才能;器,器度。
見素抱朴 老子提出的治國的三項具體措施之一。是說要推舉聖人,實行法治,即用「無為之治」取代「有為之治」。對應於...
解衣抱火 比喻不解決問題,只招致危險。同「解衣包火」。
守缺抱殘 守住殘缺的東西不放。比喻泥古守舊,不思變革。亦作「守闕抱殘」。
守闕抱殘 比喻泥古守舊,不思變革。同「守缺抱殘」。
吞紙抱犬 吞紙充飢,抱犬禦寒。形容家貧好學。
尾生抱柱 相傳尾生與女子約定在橋梁相會,久候女子不到,水漲,乃抱橋柱而死。典出《莊子·盜跖》。後用以比喻堅守信...
握鉛抱槧 鉛,鉛粉;槧,木簡。皆書寫用具。後遂以之為勤於寫作、校勘的典故。
言行抱一 猶言言行一致。說的和做的完全一個樣。
飴含抱孫 含著飴糖逗小孫子。形容老人自娛晚年,不問他事的樂趣。同「含飴弄孫」。
以直抱怨 別人對自己有仇怨,自己以大公無私的態度對待之。
載一抱素 指堅持一種信仰,固守素志。
摘瓜抱蔓 比喻一掃而空。
琵琶別抱 舊時指婦女棄夫改嫁。
痌瘝在抱 痌瘝:病痛,比喻疾苦;在抱:在胸懷中。把人民的疾苦放在心裡。
推襟送抱 襟、抱:指心意。向對方表示殷勤的心意。
左擁右抱 形容人姬妾多(多見於舊小說)。
B. 什麼抱之什麼成語
抱薪救火、
抱殘守缺、
臨時抱佛腳、
尾生抱柱、
抱頭鼠竄、
打抱不平、
見素抱朴、
抱布貿絲、
左擁右抱、
琵琶別抱、
抱誠守真、
抱頭痛哭、
抱柱之信、
抱關擊柝、
抱朴含真、
推襟送抱、
抱打不平、
抱恨終天、
C. 請解釋一個成語——見素抱朴
見素抱朴[ xiàn sù bào pǔ ]
釋義
[ xiàn sù bào pǔ ]
老子提出的治國的三項具體措施之一。是說要推舉聖人,回實行法治答,即用「無為之治」取代「有為之治」。對應於「絕聖棄智」。
出 處
《老子》曰:「見素抱朴」。老子《道德經》新解:「見:現,呈現,推出。素:沒有染色的生絲。這里比喻品質純潔、高尚的聖人。朴:沒有加工的原木。這里比喻合乎自然法則的社會法律。」。「見素抱朴、絕學無憂、少私寡慾」是老子提出的治國的三項具體措施。
D. 含有抱的成語有哪些
抱頭鼠竄、
打抱不平、
恫瘝在抱、
抱成一團、
平時不燒香,急來抱佛腳、
抱薪救火、
左擁右抱、
抱法處勢、
抱德煬和、
抱蔓摘瓜、
抱屈含冤、
臨死抱佛腳、
抱璞泣血、
懷才抱器、
蝦蟆抱桂、
山環水抱、
抱子弄孫、
抱愚守迷、
見素抱朴、
抱雞養竹、
抱枝拾葉、
懷真抱素、
抱火厝薪、
抱瓮出灌、
急來抱佛腳、
義切中抱、
吞紙抱犬、
蜣螂抱糞、
抱一為式
E. 與見素抱朴意思相似的成語
抱朴含真 [bào pǔ hán zhēn]
釋義
抱:保;朴:樸素;真:純真、自然。道家主張人應保持回並蘊含樸素、純答真的自然天性,不要沾染虛偽、狡詐而玷污、損傷人的天性。
出處
《老子》第十九章:「見素抱朴,少私寡慾。晉·陶潛《勸農》:「傲然自足,抱朴含真。
F. 見什麼抱什麼的成語
見素抱朴...
G. 帶抱字的成語
抱頭鼠竄
抱薪救火
打抱不平
左擁右抱
抱成一團
抱頭大哭
恫瘝在抱
抱殘守缺
尾生抱柱
H. 抱字開頭的成語
抱字開頭的成語有抱殘守缺、抱頭痛哭、抱朴含真 、抱火厝薪、抱負不凡等。
1、抱殘守缺[ bào cán shǒu quē ]
基本釋義:抱著殘缺陳舊的東西不放。形容思想保守,不求改進。
出處:近代 朱自清《經典常談·周易第二》:這些似乎都是抱殘守缺,匯集眾說而成。
2、抱頭痛哭[ bào tóu tòng kū ]
基本釋義:指十分傷心或感動,抱頭大哭。
出處:清·劉鶚《老殘游記》第四回:「這里於家父子同他家裡人抱頭痛哭。」
白話譯文:在這里於家的父子同他的家們抱頭痛哭。
3、抱朴含真[ bào pǔ hán zhēn ]
基本釋義:抱:保;朴:樸素;真:純真、自然。道家主張人應保持並蘊含樸素、純真的自然天性,不要沾染虛偽、狡詐而玷污、損傷人的天性。
出處:戰國 老子《老子》第十九章:「見素抱朴,少私寡慾。」
白話譯文:保持純潔朴實的本性,減少私慾雜念。
4、抱火厝薪 [ bào huǒ cuò xīn ]
基本釋義:厝:同「措」,置放。薪:柴火。把火放在柴草底下。比喻危機即將出現。
出處:東漢 班固《漢書·賈誼傳》:「夫抱火厝之積薪之下而寢其上,火未及燃,因謂之安,方今之勢,何以異此?」
白話譯文:有人抱著火種放在堆積的木柴之下,自己睡在這堆木柴之上,火還沒有燃燒起來的時候,他便認為這是安寧的地方,現在國家的局勢,與此有什麼不同!
5、抱負不凡[ bào fù bù fán ]
基本釋義:抱負:遠大的志向。指有遠大的抱負不凡抱負不凡。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一回:「雨村兄真抱負不凡也。」
白話譯文:賈雨村兄弟抱負真是不凡的。
I. 含抱的成語有哪些
抱薪救火、
左擁右抱、
蝦蟆抱桂、
抱屈含冤、
抱法處勢、
抱德煬和、
抱璞泣血、
抱蔓摘瓜、
臨死抱佛腳、
懷才抱器、
山環水抱、
抱雞養竹、
見素抱朴、
抱枝拾葉、
抱子弄孫、
急來抱佛腳、
抱愚守迷、
抱恨終身、
抱火厝薪、
抱一為式、
抱玉握珠、
抱朴寡慾、
義切中抱、
抱關擊柝
J. 朴成語是什麼
返樸還淳 返:返回,還。朴:朴實。淳:誠實,厚道。指恢復原始的誠實和朴實厚道的社會風氣。
還淳返樸 回復到人本來的淳厚、朴實的狀態或本性。
艱苦樸素 指吃苦耐勞、勤儉節約的作風。
抱朴含真 抱:保;朴:樸素;真:純真、自然。道家主張人應保持並蘊含樸素、純真的自然天性,不要沾染虛偽、狡詐而玷...
反樸歸真 反:通「返」,回;朴:質朴;歸:返回;真:天然,自然。去掉外飾,還其本質。比喻回復原來的自然狀態。
反樸還淳 復歸於朴實、淳正。
返樸歸真 歸:返回;真:天然,自然。去掉外飾,還其本質。比喻回復原來的自然狀態。
返樸還真 去掉外飾,還其本質。比喻回復原來的自然狀態。同「返樸歸真」。
歸真反樸 比喻回復原來的自然狀態。同「歸真反璞」。
還淳反樸 回復到人本來的淳厚、朴實的狀態或本性。同「還淳返樸」。
還醇返樸 回復到人本來的淳厚、朴實的狀態或本性。同「還淳反樸」。
還朴反古 回復到人本來的淳厚、朴實的狀態或本性。同「還淳反古」。
見素抱朴 老子提出的治國的三項具體措施之一。是說要推舉聖人,實行法治,即用「無為之治」取代「有為之治」。對應於...
澆淳散朴 使淳樸的社會風氣變得浮薄。
澆醇散朴 使淳樸的社會風氣變得浮薄。同「澆淳散朴」。
無名之朴 ①道家指質朴自然、玄默無為之「道」為「無名之朴」。②未出名的璞玉。比喻不為人知的才識之士。亦作「無名...
朴訥誠篤 為人朴實敦厚,不善言詞。
朴實無華 質朴實在而不浮華。
樸素無華 儉朴、不浮華。
朴斫之材 加工治理而尚未成器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