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進退兩難成語的視頻

進退兩難成語的視頻

發布時間: 2020-11-23 06:31:20

1. 像進退兩難這種成語還有哪些

  • 進退失據 前進和後退都失去了依據。形容無處容身。也指進退兩難。

  • 進退維谷 無論是進還是退,都是處在困境之中。形容進退兩難。

  • 進退無門 前進無路,後退無門。形容處境十分困難,進退兩難,無處容身。

  • 進退有常 常:規律。前進和後退都有規律。

  • 出處進退 指出仕或隱退。

  • 進退無據 前進和後退都失去了依據。形容無處容身。也指進退兩難。

  • 進退跋疐 猶言進退兩難。比喻事情無法決定,因而難以行動。

2. 比喻進退兩難的成語

跋胡疐尾 比喻進退兩難。
出處:《詩·豳風·狼跋》:「狼跋其胡,載疐其尾。」
跋前踕後 同「跋胡疐尾」。比喻進退兩難。
出處:元·辛文房《唐才子傳·羅鄴》:「而跋前踕後,絕域無聊,獨奈其命薄何?」一本作「跋前疐後」。
跋前疐後 同「跋胡疐尾」。比喻進退兩難。
出處:宋·陳亮《謝羅尚書啟》:「直情徑行,視毀譽如風而不恤;跋前疐後,方進退惟谷以堪驚。」
跋前躓後 跋:踩;躓:被絆倒。本指狼向前進就踩住了自己的頸肉,向後退又會被自己的尾巴絆倒。比喻進退兩難。
出處:《詩經·豳風·狼跋》:「狼跋其胡,載疐其尾。」唐·韓愈《昌黎集·卷十二·近學解》:「然而公不見信於人,私不見助於友。跋前躓後,動輒得咎」。
不上不下 上不去,下不來。形容進退兩難。
出處:《莊子·達生》:「上而不下,則使人善怒;下而不上,則使人善忘;不上不下,中身當心,則為病。」
羝羊觸藩 羝羊:公羊;觸:抵撞;藩:籬笆。公羊的角纏在籬笆上,進退不得。比喻進退兩難。
出處:《周易·大壯》:「羝羊觸藩,羸其角。不能退,不能遂。」
進退跋疐 猶言進退兩難。比喻事情無法決定,因而難以行動。
進退觸籓 前進後退都有障礙,指進退兩難。
出處:語出《易·大壯》:「羝羊觸籓,不能退,不能遂。」孔穎達疏:「退謂退避,遂謂進往。」羝,公羊。籓,籬笆。
進退觸籬 前進後退都有障礙,指進退兩難。同「進退觸籓」。
進退狐疑 進退兩難,遲疑不決。
進退狼狽 進退兩難;陷於困境。
出處:《三國志·蜀志·馬超傳》:「阜敘起於鹵城,超出攻之不能下;寬衢閉冀城門,超不得入。進退狼狽,乃奔漢中依張魯。」
進退兩端 進退兩難,遲疑不決。
進退兩難 前進和後退都難。比喻事情無法決定,因而難以行動。
出處:宋·李靖《衛公兵法》:「凡攻城之兵……進退又難,前既不得上城,退則其師逼追。」
進退路窮 猶言進退無路。形容處境十分困難,進退兩難,無處容身。
進退失措 指進退兩難而無法應付。同「進退無措」。
出處:宋·周煇《清波雜志》卷五:「昔之照壁後,訾相人物,指摘儀度,見其或被上官詆訶,進退失措者,莫不群笑,聲聞於外。」
進退失據 前進和後退都失去了依據。形容無處容身。也指進退兩難。
出處:《後漢書·樊英傳》:「而子始以不訾之身,怒萬乘之主;及其享受爵祿,又不聞匡救之術,進退無所據矣。」
進退失踞 前進和後退都失去了依據。形容無處容身。也指進退兩難。同「進退無據」。
進退雙難 比喻事情無法決定,因而難以行動。同「進退兩難」。
進退亡據 前進和後退都失去了依據。形容無處容身。也指進退兩難。同「進退無據」。
進退為難 比喻事情無法決定,因而難以行動。同「進退兩難」。
出處:《魏書·李沖傳》:「若容舟楫,必須停滯,師老糧乏,進退為難。」
進退唯谷 無論是進還是退,都是處在困境之中。形容進退兩難。同「進退維谷」。
進退惟谷 無論是進還是退,都是處在困境之中。形容進退兩難。同「進退維谷」。
進退惟咎 指進退兩難而動輒得咎。
進退維谷 維:相當於「是」;谷:比喻困境。無論是進還是退,都是處在困境之中。形容進退兩難。
出處:《詩經·大雅·桑柔》:「人亦有言,進退維谷。」
進退無措 指進退兩難而無法應付。
出處:明·宋濂《元史·忠義列傳二》:「會西南風急,賊舟數千,果揚帆順流鼓噪而至,舟遇樁不得動,進退無措,黼帥將士奮擊,發火翎箭射之,焚溺死者無算,余舟散走。」
進退無據 前進和後退都失去了依據。形容無處容身。也指進退兩難。
出處:《後漢書·樊英傳》:「而子始以不訾之身,怒萬乘之主;及其享受爵祿,又不聞匡救之術,進退無所據矣。」
進退無路 前進無路,後退也無路。形容處境十分困難,進退兩難,無處容身。
出處:宋·朱熹《答劉季章》:「吾道不幸遽失,此人餘子紛紛,才有毛發利害,便章皇失措,進退無門,亦何足為軒輊耶。」
進退無門 前進無路,後退無門。形容處境十分困難,進退兩難,無處容身。
出處:宋·朱熹《答劉季章》:「吾道不幸遽失,此人餘子紛紛,才有毛發利害,便章皇失措,進退無門,亦何足為軒輊耶。」

3. 類似於進退兩難的成語

進退維谷、進退為難、進退無據、進退失據、進退雙難、騎虎難下、勢成騎虎、跋前疐後、 左右為難

4. 形容進退兩難的成語有哪些

1、跋胡疐尾

【拼音】 bá hú zhì wěi

【解釋】比喻陷入困境,進退兩難。

【出自】《詩·豳風·狼跋》:「狼跋其胡,載疐其尾。」

2、羝羊觸藩

【拼音】 dī yáng chù fān

【解釋】進退兩難的意思。

【出自】《周易·大壯》:「羝羊觸藩,不能退,不能遂。」

5. 用進退兩難成語接龍

進退兩難抄,
難能可貴,
貴人多忘襲,
忘恩負義,
義正辭嚴,
嚴陣以待,
待人接物,
物盡其用,
用兵如神,
神色自若,
若無其事,
事出有因,
因禍得福,
福如東海,
海闊天空,
空口無憑,
憑空捏造,
造化弄人,
人情世故,
故弄玄虛,
虛情假意,
意氣風發,
發揚光大,
大智如愚,
愚公移山,
山清水秀,
……

6. 形容進退兩難的成語有

羝羊觸藩dī yáng chù fān
羝羊:公羊;觸:抵撞;藩:籬笆。公羊的專角纏在籬笆上,進退不得。比屬喻進退兩難。
進退維谷jìn tuì wéi gǔ
維:相當於「是」;谷:比喻困境。無論是進還是退,都是處在困境之中。形容進退兩難。
騎虎難下qí hǔ nán xià
騎在老虎背上不能下來。比喻做一件事情進行下去有困難,但情況又不允許中途停止,陷於進退兩難的境地。

7. 形容進退兩難的成語有哪些

羝羊觸藩dī yáng chù fān
羝羊:公羊;觸:抵撞;藩:籬笆。公羊的角纏在籬笆上,進退專不屬得。比喻進退兩難。
進退維谷jìn tuì wéi gǔ
維:相當於「是」;谷:比喻困境。無論是進還是退,都是處在困境之中。形容進退兩難。
騎虎難下qí hǔ nán xià
騎在老虎背上不能下來。比喻做一件事情進行下去有困難,但情況又不允許中途停止,陷於進退兩難的境地。

8. 進退兩難的成語

進退維谷
jìntuìwéigǔ
[釋義] 維:語氣助詞。谷:比喻困難處境。進和退都處於困難的境地。
[語出] 《詩經·大雅·桑柔》:「人亦有言;進退維谷」。
[正音] 維;不能讀作「wēi」。
[辨形] 維;不能寫作「唯」。
[近義] 進退兩難
[反義] 進退自如
[用法] 用於無法擺脫困境時。一般作謂語、賓語、定語。
[結構] 主謂式。
[辨析] 見「進退兩難」(524)。
[例句] 她~;不知該如何是好。
[英譯] beinadilemma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