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樂不思蜀的成語的視頻

樂不思蜀的成語的視頻

發布時間: 2020-11-23 10:24:05

1. 樂不思蜀的成語意思

樂不思蜀(lè bù sī shǔ),蜀:三國時期的蜀漢,始於昭烈帝劉備,終於漢懷帝(劉淵追謚)劉禪。意思是很快樂,不思念蜀國。原義指蜀後主劉禪甘心為虜不思復國。後比喻在新環境中得到樂趣,不再想回到原來環境中去。

2. 樂不思蜀+看圖猜成語

樂不思蜀
lèbùsīshǔ
[釋義] 蜀:指三國時蜀國。蜀後主劉禪投降司馬昭後;被安置在洛陽仍過荒淫生活;快樂得不想回國。比喻樂而忘返或樂而忘本。
[語出] 清·王韜《淞隱漫錄》:「如果沒於洪濤;獲此妙境;真覺此間樂不思蜀矣。」
[正音] 樂;不能讀作「yuè」。
[辨形] 蜀;不能寫作「屬」。
[近義] 樂不可支 樂而忘返
[反義] 葉落歸根 戀戀不舍
[用法] 多用於形容人到了好的環境中而忘了本。含貶義;多用在書面語里。一般作謂語、定語。
[結構] 緊縮式。
[辨析] ~與「樂而忘返」有別:「樂而忘返」無「忘本」的意思;~則有「忘本」之意。
[例句] 你到了外國;可不能~;忘記養育你的故鄉故土啊!
[英譯] toohappytothinkofhome

3. 樂不思蜀下面這些成語講的是誰

樂不思蜀(
劉禪

三顧茅廬(劉備

探囊取物(韓熙載

七步成詩(曹植

害群之馬(
黃帝

三讓徐州(
劉備

舌戰群雄(
諸葛亮

4. 樂不思蜀的成語故事

司馬昭宴請劉禪,故意安排蜀國的節目,在旁的人都為劉禪的亡國感到悲傷,而劉禪卻歡樂嬉笑,無動於衷。司馬昭看見這種情形就對賈充說:「想不到劉禪竟糊塗到了這種地步,即使諸葛亮活到這時,也不能輔佐,何況是姜維呢!」賈充說:「不是如此,殿下您又怎麼能吞並他呢。」

有一天,司馬昭問他說:"是否會思念蜀地?"劉禪回答說:「這里很快樂,不思念蜀國。」知道了這事,隨侍劉禪的郤正就指點他說:「如果司馬昭再問起時,你應哭泣著回說:『先人的墳墓都葬在蜀地,我是天天都在惦念著。』」

後來司馬昭再次問他時,劉禪便照著郤正教他的話回答。司馬昭於是說:「為何像是郤正的語氣呢?」劉禪聽了大驚,睜眼望著司馬昭說:「您的話確實沒有錯。」左右的人都笑了。

(4)樂不思蜀的成語的視頻擴展閱讀:

時代背景:

三國時期,劉備占據蜀地,建立蜀國。他死後,兒子劉禪(小名阿斗)繼位。劉禪昏庸無能,在那些有才能的大臣死後,公元263年,蜀國就被魏所滅。劉禪投降後,魏帝曹奐封他一個食俸祿無實權的「安樂公」稱號,並將他遷居魏國都城洛陽居住。

魏帝自己也無實權,掌大權的是司馬昭。在一次宴會上,司馬昭當著劉禪的面故意安排表演蜀地的歌舞。劉禪隨從人員想到滅亡的故國,都非常難過,劉禪卻對司馬昭說:「此間樂,不思蜀。」

5. "樂不思蜀"成語的主人公是誰

「樂不思蜀」的主人公是三國時蜀漢後主劉禪。

人們常把樂以忘返或樂而忘本,無故國故土之思,稱作「樂不思蜀」。這個典故就產生於三國時的洛陽。

當時魏軍入川,蜀後主劉禪投降,被送到洛陽。司馬昭封他為安樂公,賜住宅,月給用度,僮婢百人。劉禪為表感謝,特意登門致謝,司馬昭於是設宴款待,並以歌舞助興。當演奏到蜀地樂曲時,蜀舊臣們油然誦起國破家亡的傷懷之情,個個淚流滿面。而劉禪卻麻木不仁嬉笑自若。司馬昭見狀,便問劉禪;「你思念蜀嗎?」劉禪答道:「這個地方很快樂,我不思念蜀。」他的舊臣郤正聞聽此言,連忙找個機會悄悄對他說:「陛下,等會兒若司馬昭再問您,您就哭著回答:『先人墳墓,遠在蜀地,我沒有一天不想念啊!』這樣,司馬昭就能讓陛下回蜀了。」劉禪聽後,牢記在心。酒至半酣,司馬昭果然又發問,劉禪趕忙把郤正教他的話學了一遍,只是欲哭無淚。司馬昭聽了,說「咦,這話怎麼像是郤正說的?」劉禪驚奇道:「你說的一點不錯呀!」司馬昭及左右大臣全笑開了。司馬昭見劉禪如此老實,從此就再也不懷疑他。劉禪就這樣在洛陽安樂地度過了餘生,傳下了這令人捧腹的「樂不思蜀」典故。

回答完畢,希望對你有幫助。

6. 樂不思蜀成語在線看

樂不思蜀 [lè bù sī shǔ]
基本釋義
很快樂,不思念蜀國。比喻在新環境中得到樂趣,不再想回到原來環境中去。
貶義
出 處
清·王韜《淞隱漫錄》:「如果沒於洪濤;獲此妙境;真覺此間樂不思蜀矣。」

7. 樂不思蜀,成語什麼意思

樂來不思蜀意為:很快樂自,不思念蜀國。比喻在新環境中得到樂趣,不再想回到原來環境中去。
樂不思蜀的出處:
《三國志·蜀書·後主傳》裴松之注引《漢晉春秋》:「問禪曰:『頗思蜀否?』禪曰:『此間樂,不思蜀。』」
樂不思蜀的近義詞:流連忘返、樂而忘返、樂不可支
樂不思蜀的反義詞:狐死首丘、歸心似箭、落葉歸根、戀戀不舍

8. 與樂不思蜀意思有點相似的成語

樂不思蜀 [lè bù sī shǔ]
生詞本
基本釋義 詳細釋義
很快樂,不思念蜀國。 比喻在新環境中得到樂趣,不再想回到原來環境中去。
貶義
出 處
清·王韜《淞隱漫錄》:「如果沒於洪濤;獲此妙境;真覺此間樂不思蜀矣。」
例 句
你到了外國,可不能~,忘記養育你的故鄉故土啊!
近義詞 樂而忘返 留連忘返 樂不可支 流連忘反 流連忘返
反義詞 一刀兩斷 戀戀不舍 葉落歸根 歸心似箭 飲水思源 落葉歸根 安不忘危

9. 樂不思蜀 成語故事大全視頻 四字成語

三國時,蜀國的劉備在駕崩之後,把皇帝的位置傳給他的兒子劉禪,並回請丞相諸葛答亮來輔佐劉禪治理國家。劉禪有個小名叫做阿斗,阿斗當了皇帝後,每天只會吃喝玩樂,根本不管事,還好有諸葛亮幫他撐著,蜀國才能一直很強盛。可是,當諸葛亮去世之後,魏國馬上派兵來攻打蜀國,蜀國不但打不過魏國,阿斗還自願投降,帶著一些舊大臣到魏國去當安樂公,繼續過著吃喝玩樂的日子,完全忘記自己的國家已經滅亡了。
有一天,魏國的大將軍司馬昭請阿斗吃飯,故意叫人來表演蜀國的雜耍,想羞辱這些蜀國來的人。舊大臣們看到這些蜀國的雜耍,都非常難過,可是,阿斗卻高興地拍著手說:「好耶!好耶!真是好看耶。」一點也沒有傷心的樣子。後來,司馬昭故意諷刺阿斗說:「怎麼樣!在這里過得開心嗎?想不想蜀國呀?」沒想到,阿斗居然開心地說:「此間樂,不思蜀。」意思是說:不會呀!在這里有得吃有得玩,我呀!一點也不會想念蜀國呢!司馬昭聽了以後,在心裡竊笑:「真是一個扶不起的阿斗呀!難怪會讓自己的國家給亡掉!」
後來,大家就用「樂不思蜀」來形容一個人過得很開心,不想回家了!

10. 經典成語故事 樂不思蜀

樂不思蜀 (漢語成語)樂不思蜀(lè bù sī shǔ),蜀:三國時期的蜀漢,始於昭烈帝劉備,終專於漢屬懷帝(劉淵追謚)劉禪。意思是很快樂,不思念蜀國。原義指蜀後主劉禪甘心為虜不思復國。後比喻在新環境中得到樂趣,不再想回到原來環境中去。出自 《三國志·蜀書·後主傳》。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