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林字開頭的順利的成語

林字開頭的順利的成語

發布時間: 2020-11-23 12:52:19

A. 以一開頭的成語

一、一往無前

1、讀音:[ yī wǎng wú qián ]

2、釋義:指不把前進道路上的困難放在眼裡,無所畏懼、奮勇前進。

3、出自:毛澤東《論聯合政府》:這個軍隊具有一往無前的精神,它要壓倒一切敵人,而決不被敵人所屈服。

二、一事無成

1、讀音:[ yī shì wú chéng ]

2、釋義:連一樣事情也沒做成;什麼事情都做不成。

3、出自:唐·白居易《除夜寄微之》:鬢毛不覺白毿毿;一事無成百不堪。

4、譯文:鬢毛不覺得白毿毿;一時沒有成就百不堪。

三、一五一十

1、讀音: [ yī wǔ yī shí ]

2、釋義:數數目時往往以五為單位,一五,一十,十五,二十…數下去,因此用「一五一十」比喻敘述時清楚有序而無遺漏。

3、出自: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二十五回:「這婦人聽了這話,也不回言,卻踅過來,一五一十,都對王婆和西門慶說了。

四、一鳴驚人

1、讀音:[ yī míng jīng rén ]

2、釋義:用以比喻平時沒有特殊的表現,一下子做出驚人的成績。

3、出自:《史記·滑稽列傳》: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4、譯文:這只鳥不飛則已;一飛就直沖雲霄;不叫則已;一叫就使人驚異。

五、一年一度

1、讀音:[ yī nián yī dù ]

2、釋義:指每年一次。

3、出自:宋·王安石《送吳顯道》詩之五:唯有春風應最惜,一年一度一歸來。

4、譯文:只有春風應最珍惜,一年一度一回來。

B. "出"字開頭的成語

出字開頭的成語:

出爾反爾、出其不意、出乎意料、出人意料、出謀劃策、出類拔萃、出奇制勝、出言不遜、出神入化、出人頭地、出言無狀、出生入死、出口成章。

出師不利、出頭之日、出口傷人、出於無奈、出水芙蓉、出以公心、出將入相、出人意表、出乎預料、出師無名、出頭露面、出乖露醜、出師有名、出謀獻策、出賣靈魂、出谷遷喬、出沒無常。

(2)林字開頭的順利的成語擴展閱讀:

出爾反爾:原指怎樣對付人家,人家就會怎樣對待你。現多指自己說了或做了後,後來又反悔。比喻言行自相矛盾,反復無常,說話不算數。出自《孟子·梁惠王下》。

出其不意:意思是趁對方沒有意料到就採取行動。出自《孫子兵法·計篇》。東漢末年,曹操打敗了袁紹,平定了北方,高幹在並州據地稱王,河東衛固、范先表面要求任太守,實際與高幹暗通,曹操沒有讓他們任太守,由杜畿擔任河東太守。

出乎意料:指事先對情況與結果的估計,超出人們的料想猜測 。出自毛澤東《〈共產黨人〉發刊詞》。

C. 「總」字開頭的成語有哪些

「總」字開頭的成語有:

  1. 總而言之:總的說起來。

  2. 總角之交:指童年時期就結交的朋友。

  3. 總角之好:指小時候很要好的朋友。

  4. 總總林林:形容眾多。

D. 一字開頭的成語

【一成不變】成:制定,形成。一經形成,不再改變。
【一塵不倒】原指佛教徒修行時,排除物慾,保持心地潔凈。現泛指絲毫不受壞習慣,壞風氣的影響。也用來形容非常清潔、干凈。
【一塵不到】形容清凈純潔。
【一斥不復】斥:貶斥。一遭貶斥,終身不再為官。
【一塵不受】原指佛教徒修行時,排除物慾,保持心地潔凈。現泛指絲毫不受壞習慣,壞風氣的影響。也用來形容非常清潔、干凈。
【一塵不涉】原指佛教徒修行時,排除物慾,保持心地潔凈。現泛指絲毫不受壞習慣,壞風氣的影響。也用來形容非常清潔、干凈。
【一籌不吐】籌:籌劃、計謀。一點計策也施展不出,一點辦法也想不出來。
【一成不易】一經形成,不再改變。同「一成不變」。
【一塵不緇】猶一塵不染。泛指絲毫不受壞習慣,壞風氣的影響。也用來形容非常清潔、干凈。
【一動不動】指靜止不動或懶得活動。
【一代不如一代】代:父子相繼為一代。一代比一代差。
【一動不如一靜】沒有把握或無益的事,還是不做為好。比喻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一丁不識】形容一個字也不認識。
【一定不易】易:改變。原指一定下來就不變更,後形容事理正確,不可改變。
【一定不移】原指一定下來就不變更,後形容事理正確,不可改變。同「一定不易」。

E. 讓字開頭的成語

讓禮一寸,得禮一尺 (ràng lǐ yī cùn ,dé lǐ yī chǐ)
解釋:比喻以禮相讓,事雖微而獲益必大。

讓三讓再 (ràng sān ràng zài)
解釋:指幾次三番地推讓。同「讓再讓三」。

讓逸競勞 (ràng yì jìng láo)
解釋:指安逸之事互相謙讓,勞苦之事互相爭搶。

讓再讓三 (ràng zài ràng sān)
解釋:指幾次三番地推讓。

讓棗推梨 (ràng zǎo tuī lí)
解釋:小兒推讓食物的典故。比喻兄弟友愛。

來源 億容在線詞典 原文鏈接:http://www.erong.com/cy/?keyword5=讓

F. 以出字開頭的成語有哪些

【出塵不染】比喻身處污濁的環境而能保持節操。宋?周敦頤《周濂溪集?愛蓮說》:「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蓮而不妖。」清?陳裴之《香畹樓憶記》第十五節:「秋影主人,中年卻掃,爐熏茗?,擁髻微吟,花社靈光,~。」
【出爾反爾】《孟子?梁惠王下》:「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後因用「出爾反爾」表示你如何對待別人,別人也如何對待你的意思。現指前後言行自相矛盾,反復無常。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五十九回:「倘若不肯,也只好由他,我們不能做~的事。」
【出凡入勝】指超出一般,進入了極高的境界。形容造詣精深,也指超脫世俗進入仙界。《雍熙樂府?第三卷?端正好(我恰纔出塵寰)》:「點化的長生出凡入勝,這便是俺仙家百世功能。」
【出一頭地】宋歐陽修《與梅聖俞書》:「讀軾(蘇軾)書,不覺汗出。快哉快哉!老夫當避路,放他出一頭地也。」謂當避開此人讓其高出眾人一頭之地。後以「出一頭地」喻高人一著。
【出人望外】猶出人意表。
【出人意外】同「出人意表」。
【出人意表】表:外。超出人們的意料之外。《南史?袁憲傳》:「憲常招引諸生與之談論新義,出人意表,同輩咸嗟服焉。」宋?蘇軾《舉何去非換文資狀》:「其論歷代所以廢興成敗,皆出人意表。」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四十七回:「惟宋蘇東坡學士有題秦穆公墓詩,~。」亦作「出人意外」。明?無名氏《贈書記?奉詔團圓》:「才貌卻相當,緣合未堪奇賞,~,在那錯聯鸞凰。」
【出人意料】見「出人意表」。
【出人頭地】超出一般人;高人一等。宋?歐陽修《與梅聖俞書》:「老夫當避路,放他出一頭地也。」
【出入人罪】猶言枉斷人罪。指法庭裁判錯誤,把有罪的人認為無罪,把無罪的人認為有罪。《唐律?斷獄》:「即斷罪,失於入者,各減三等;失於出者,各減五等。」
【出入生死】出生入死。
【出入神鬼】猶言神出鬼沒。
【出入將相】猶出將入相。
【出入無間】出入無間隔,猶言進出自由。
【出山泉水】出山:比喻出仕。舊指做了官的人,就不象未做官時那樣清白了。唐?杜甫《佳人》:「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濁。」
【出口入耳】謂言出甲口,入於乙耳,不為他人所知。《左傳?昭公二十年》:「王曰:『言出於余口,入於爾耳,誰告建也?』」後泛指兩人私下談論。
【出口成章】見「出言成章」。
【出口傷人】說出話來污辱人。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四十八回:「好妖道:『焉敢如此出口傷人,欺吾太甚。」
【出內之吝】見「出納之吝」。
【出水芙蓉】水面上初放的荷花。多以喻詩文的清新或女子的艷麗。南朝?梁?鍾嶸《詩品》卷中:「謝詩如芙蓉出水,顏如錯彩鏤金。」清?余懷《板橋雜記?馬嬌》:「馬嬌字婉容,姿首清麗,濯濯如春月柳,灧灧如~,真不愧嬌之一字也。」
【出手得盧】比喻事情一舉獲勝。古時樗蒲戲中一擲五子俱黑叫「盧」,是最勝之采。《南齊書?張?傳》:「?以百口一擲,出手得盧矣。」
【出公忘私】出於公心忘掉私情。
【出文入武】謂文武兼備。
【出世超凡】謂高超脫俗。舊指脫離世俗生活,上升到仙界。元?馬致遠《黃梁夢》第一折:「你有那出世超凡神仙分,系一條一抹絛,帶一頂九陽巾,君敢著你做真人。」
【出世離群】脫離人世。
【出生入死】《老子》:「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王弼註:「出生地,入死地。」《韓非子?解老》:「人始於生而卒於死。始謂之出,卒謂之入。故曰:出生入死。」原謂從出生到死去。後用以形容冒生命危險,隨時有死的可能。
【出乎反乎】猶言出爾反爾。謂翻悔或說了不照著做。
【出乎意外】出於意料之外。
【出乎意表】出於意料之外。
【出乎意料】出於意料之外。
【出乎預料】見「出乎意料」。
【出出律律】象聲詞。
【出奴入主】唐韓愈《原道》:「其言道德仁義者,不入於楊,則入於墨,不入於老,則入於佛;入於彼,必出於此,入者主之,出者奴之。」後以「出奴入主」謂挾門戶成見。
【出有入無】出入於有無之中。
【出死入生】①從死亡里獲救。②猶出生入死。
【出死斷亡】謂效死捐生。
【出夷入險】出入於安危之中。
【出自意外】出於意料之外。
【出何典記】詰問見於何書,有何根據。《後漢書?邊韶傳》:「寐與周公通夢,靜與孔子同意,師而可嘲,出何典記。」
【出何經典】謂不知所說出自何書,有無根據。
【出谷遷喬】從幽深的溪谷出來,遷上了高大的喬木。從低處移到高處。《詩?小雅?伐木》:「出自幽谷,遷於喬木。」宋?王之道《青玉案?有懷軒車山舊隱》詞:「黃?休嘆青春暮,出谷遷喬舊家句,天意從人還許訴。」本指鳥出自深谷,移居高木,後以「喬遷」為祝賀別人遷居之詞。
【出言不遜】遜:謙讓,有禮貌。說話傲慢不客氣。《三國志?魏書?張?傳》:「?快軍敗,出言不遜。」
【出言成章】脫口而出的話都成文章。形容談吐風雅,文思敏捷。《詩經?小雅?都人士》:「彼都人士,狐裘黃黃,其容不改,出言成章。」《淮南子?破修務》:「[舜]作事成法,出言成章。」亦作「出口成章」。《史記?樗里子列傳》:「樗里子滑稽多智。」司馬貞索隱:「以言俳優之人出口成章,詞不窮竭,如滑稽之吐酒不已也。」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七十九回:「歆曰:『人皆言子建~,臣未深信。主上可召入,以才試之。』」亦作「脫口成章」。宋?蘇軾《黃州再祭文與可文》:「藝學之多,蔚如秋?。脫口成章,粲莫可耘。」
【出言吐氣】猶言談吐。指說話。
【出言吐詞】見「出言吐氣」。
【出言吐語】見「出言吐氣」。
【出言無狀】說話傲慢無禮。明?吳承恩《西遊記》第三十三回:「這潑猴頭,出方無狀。」魯迅《吶喊?阿Q正傳》:「這樣滿臉鬍子的東西,也敢~么?」
【出言有章】說話有條理。
【出沒不常】出現隱沒都無規律,捉摸不定。宋?王十朋《論廣海二寇札子》:「海寇出沒無常,尤為瀕海州縣之患。」亦作「出沒無常」。明?徐宏祖《徐霞客游記?滇游日記》:「又西北平行者一里,下眺嶺西深墜而下,而杳不可見;嶺東屏峙而上,而~。」
【出沒無常】見「出沒不常」。
【出其不備】猶言出其不意。
【出其不虞】猶言出其不意。
【出其不意】《孫子?計篇》:「攻其無備,出其不意。」原謂出兵攻擊對方不防備的地方。後多以「出其不意」指行動出乎人的意料。明?凌?初《二刻拍案驚奇》卷四:「今日是年晚,此老必定在家,須乘此時調兵圍住,~,方無走失。」
【出其不意,攻其不備】見「出其不意,攻其無備」。
【出其不意,攻其無備】語出《孫子?計》。原謂出兵攻擊對方不防備的地方。後亦指行動出乎人的意料。
【出其不意,掩其不備】見「出其不意,攻其無備」。
【出奇不窮】見「出奇無窮」。
【出奇取勝】見「出奇制勝」。
【出奇制勝】奇:奇兵,奇計;制:制服。謂用奇兵奇計戰勝敵人。亦泛指用常人意想不到的方法、手段來取得好的效果。《孫子?勢篇》:「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故善出奇者,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河。」
【出奇致勝】見「出奇制勝」。
【出奇無窮】謂多出奇兵,多用奇計。比喻變化多端,使人難以捉摸。
【出奇劃策】猶言出謀劃策。
【出乖弄醜】見「出乖露醜」。
【出乖露醜】乖:荒謬的;丑:可恥的。出醜;丟臉。金?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卷下:「已恁地出乖弄醜,潑水再難收。」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十四回:「象我婁家表叔結交了多少人,一個個~,若聽見這樣話,豈不羞死!」
【出於意外】見「出於意表」。
【出於意表】謂出乎人的意料之外。
【出門合轍】按同一規格,閉門造車子,用起來自然合轍。《景德傳燈錄?匡悟禪師》:「問:『如何是閉門造車?』師曰:『活計一物無。』曰:『如何是出門合轍?』師曰:『坐地進長安。』」明何景明《述歸賦》:「至其矩法則閉戶造車,出門合轍,不煩登途比試矣。」因以比喻才學適合社會需要。
【出門如賓】出外做事象接待貴賓那樣認真謹慎。
【出門應轍】猶出門合轍。
【出幽升高】猶言出谷遷喬。
【出幽遷喬】語出《詩?小雅?伐木》:「出自幽谷,遷於喬木。」後以「出幽遷喬」比喻人的境遇好轉或職位升遷。
【出鬼入神】謂變化多端,不可捉摸。
【出神入化】神、化:指神妙的境域。形容技藝達到絕妙境界。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第二折:「我不曾出聲,他連忙答應。金聖嘆:『真正出神入化之筆』。」
【出神入定】形容聚精會神。
【出師不利】師:軍隊。利:順利。出戰不順利。形容事情剛開始,就遭受敗績。
【出師有名】有正當理由進行征伐。
【出師無名】謂沒有正當理由而出兵征伐。
【出陳易新】猶吐故納新。去掉舊的換成新的。
【出納之吝】亦作「出內之吝」。捨不得拿出去,出手小氣。
【出處殊途】見「出處殊塗」。
【出處殊塗】亦作「出處殊途」。謂出仕與隱居的態度各不相同。
【出處進退】出仕或隱退。
【出處語默】出仕和隱退,發言和沉默。語本《易?系辭上》:「君子之道,或出或處,或默或語。」
【出淺入深】猶言深入淺出。
【出將入相】謂文武雙全,出戰領兵為將,入閣理事為相。亦泛指官居高位。唐?崔顥《江畔老人愁》詩:「兩朝出將復入相,五世迭鼓乘朱輪。」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七回:「當下姑娘臉上的那番得意,漫說~,八座三台,大約立刻叫她出將入相,升成佛天,她也不換。」
【出雲入泥】謂自己一旦青雲直上,便不惜將舊時朋友踩入泥中。喻人情澆薄,世態炎涼。
【出詞吐氣】猶談吐。
【出聖入神】謂神奇高妙。
【出群拔萃】見「出類拔萃」。
【出語成章】見「出口成章」。
【出震繼離】謂帝王登基即位。
【出敵不意】亦作「出敵意外」。謂行動出於敵方意料之外。
【出敵意外】見「出敵不意」。
【出頭露面】①具體顯示出來。②在公共場所出現。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四十三回:「甥女雖然年幼,也覺不好~。」③猶出人頭地,亦指在眾人面前表現自己。明?吳承恩《西遊記》第四十四回:「眾僧們聽說認親,就把他圈子陣圍將上來,一個個出頭露面,咳嗽打響,巴不得要認出去。」
【出頭之日】指從困厄、冤屈、壓抑的處境中擺脫出來的日子。元?無名氏《龐娟夜走馬陵道》第三折:「如今佯推風疾舉發,白日里與兒童作戲,到晚間共羊犬同眠。不知幾時才得個出頭之日。」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二十八回:「照此下去,我要躲到何年何月方有~!」
【出醜放乖】猶言出乖露醜。
【出醜揚疾】暴露醜惡。
【出謀劃策】見「出謀畫策」。
【出謀畫策】出主意,想辦法。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六十九回:「汝依違觀望其間,並不見出奇畫策,無非因人成事。」
【出輿入輦】謂動必乘車。
【出類拔萃】《孟子?公孫丑上》:「聖人之於民,亦類也。出於其類,拔乎其萃,自生民以來,未有盛於孔子也。」拔,超出;類,同類;萃,原為草叢生的樣子,引申指同類叢聚。後以「出類拔萃」形容卓越出眾,不同一般。
【出污泥而不染】生於污濁的環境卻不受污染,依然保持高尚的節操。宋?周敦頤《愛蓮說》:「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出以公心】指考慮事情以國家和集體的利益為出發點。

G. 「縷」字開頭的成語有哪些

「縷」字開頭的成語有一個「縷析條分」,讀音【lǚ xī tiáo fēn】,解釋:縷:線。條條分析。形容分析得有條理,很細致。

含有「縷」的成語有:

  1. 刃迎縷解【rèn yíng lǚ jiě】: 比喻順利解決。

  2. 身無寸縷【shēn wú cùn lǚ】:指身上沒有一寸線。形容極其窮困。

  3. 篳路藍縷【bì lù lán lǚ】:篳路:柴車;藍縷:破衣服。駕著簡陋的車,穿著破爛的衣服去開辟山林。形容創業的艱苦。

  4. 千絲萬縷【qiān sī wàn lǚ】:千條絲,萬條線。原形容一根又一根,數也數不清。現多形容相互之間種種密切而復雜的聯系。

  5. 篳路藍縷【bì lù lán lǚ】:篳路:柴車;藍縷:破衣服。駕著簡陋的車,穿著破爛的衣服去開辟山林。形容創業的艱苦。

H. 給字開頭的成語

沒有給字開頭的成語,包含給字的四字詞語有:聲鍾給賻、救過不給、口諧辭給

給拼音:gěi

釋義:

1、交付,送與:給以。給予。送給。獻給。

2、把動作或態度加到對方:給他一頓批評。

3、替,為:給大家幫忙。

4、被,表示遭受:房子給火燒掉了。

5、把,將:請你隨手給門送上。

(8)林字開頭的順利的成語擴展閱讀


漢字筆畫:

相關組詞:

1、給食[gěi shí]

供給食用。

2、給定[gěi dìng]

預先規定作為標准或目標。

3、救過不給[jiù guò bù gěi]

救過不贍。補救過失都來不及。

4、聲鍾給賻[shēng zhōng gěi fù]

鳴鍾致賻。本謂辦理喪事,亦為死亡的婉辭。

5、口諧辭給[kǒu xié cí gěi]

指言辭詼諧敏捷。

I. 長字開頭的成語

長年累月、長驅直入、長袖善舞、長此以往、長治久安
一、長年累月 [ cháng nián lěi yuè ]
【解釋】:長年:整年;累月:很多個月。形容經過了很多年月。
【出自】:巴金《短簡·給一個孩子》:「一件重大的事情要經過長年累月的努力才能夠有成就。」
二、長驅直入 [ cháng qū zhí rù ]
【解釋】:長驅:不停頓地策馬快跑;直入:一直往前。指長距離不停頓的快速行進。形容進軍迅猛,不可阻擋。
【出自】:郭沫若《革命春秋·北伐途次》:我根據數日來的長驅直入,滿相信著先頭部隊是已經進入了武昌。
三、長袖善舞 [ cháng xiù shàn wǔ ]
【解釋】:袖子長,有利於起舞。原指有所依靠,事情就容易成功。後形容有財勢會耍手腕的人,善於鑽營,會走門路。
【出自】:高陽《清宮外史》上冊:李春山長袖善舞,當時的一班名公巨卿,甚至連醇王都被他巴結上了。
四、長此以往 [ cháng cǐ yǐ wǎng ]
【解釋】:長期這樣下去。
【出自】:高陽《清宮外史》上冊:「長此以往,必定搞成明朝末年那個樣子,大政受言路的影響,搖擺不定,政府一件事不能辦。」
五、長治久安 [ cháng zhì jiǔ ān ]
【解釋】:治:太平;安:安定。形容國家長期安定、鞏固。

【出自】:孫中山《民族主義第六講》:要維持民族和國家的長久地位,還有道德問題,有了很好的道德,國家才能長治久安。

J. 謝字開頭的成語有哪些

1、謝公扶病
【出自】《晉書·謝安傳》:「安 雖受朝寄,然 東山 之志始末不渝,每形於言色。及鎮 新城,盡室而行,造泛海之裝,欲須經略粗定,自 江 道還東。雅志未就,遂遇疾篤。」金 元好問《人月圓·卜居外家東園》曲之二:「謝公 扶病,羊曇 揮涕,一醉都休。」
拼音xiè gōng fú bìng,解釋謂不能隱居,未遂素志。
2、謝庭蘭玉
【出自】:晉·裴啟《語林》:「謝太傅問諸子侄曰:『子弟何預人事,而政欲使其佳?』諸人莫有言者,車騎答曰:『譬如芝蘭玉樹,欲使生於階庭耳。』」
拼音xiè tíng lán yù,比喻能光耀門庭的子侄。
3、謝郎著帽
【出自】《晉書·謝安傳》:「 溫 後詣 安 ,值其理發。
拼音xiè láng zhe mào,謂不拘禮數。
4、謝天謝地
【出自】:明·馮惟敏《正官端正好·徐我亭歸田》
拼音xiè tiān xiè dì,迷信的人認為處境順利是受到了天地神靈的保佑,因此要感謝天地。
5、謝蘭燕桂
【出自】:謝蘭,系「謝庭蘭玉」之省稱;燕桂,《宋史·竇儀傳》
拼音xiè lán yàn guì,比喻能光耀門庭的子侄輩。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