齡得成語
❶ 齡的成語和詞語
百齡眉壽:【基本解釋】:眉壽:長壽。祝人高壽的頌辭。
【拼音讀法】:bǎi líng méi shòu
【使用方法】:偏正式;作謂語;含褒義
【成語出處】:唐·虞世南《琵琶賦》:「願百齡兮眉壽,重千金之巧笑。」
❷ 帶有齡字的成語
「靜」字
沉聲靜氣——指聲調低沉,態度平和
澹泊明志,寧靜致遠——澹泊:不追求名利;寧靜:心情平靜沉著。不追求名利,生活簡朴以表現自己高尚的情趣;心情平穩沉著,專心致志,才可有所作為。
娟好靜秀——形容容貌秀美,性情柔和。
儀靜體閑——形容女子態度文靜,體貌素雅。
樹欲靜而風不止——樹要靜止,風卻不停地刮著。比喻事物的客觀存在和發展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隱靜分題得靜字
朝代:宋 作者:章甫
平生苦愛閑,多病復便靜。
每為林下游,忽若醉而醒。
茲山昔曾登,當暑毛骨冷。
碧霄環佩聲,古木旌幢影。
五峰如高人,一一各秀穎。
俗駕難久留,佇立但俄頃。
別來三十載,往往夢清境。
從公得再來,共此春日永。
憑高愜幽思,即事發深省。
然燈戰枯棋,臨水瀹新茗。
興闌下山去,妙處心已領。
曉雨濕籃輿,沖泥度前嶺。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深澗中。——王維《鳥鳴澗》
入若耶溪 崔顥
輕舟去何疾,已到雲林境。
起坐魚鳥間,動搖山水影。
岩中響自答,溪里言彌靜。
事事令人幽,停橈向餘景。
山下宿 白居易
獨到山下宿,靜向月中行。
何處水邊碓,夜舂雲母聲。
「松」字
松柏之壽——比喻長壽。
松柏後凋——寒冬臘月,方知松柏常青。比喻有志之士在艱險的環境中奮斗到最後。
玉潔松貞——象玉一樣潔凈,如松一般堅貞。形容品德高尚。
鶴發松姿——白色的頭發,松樹的姿態。形容人雖老猶健。
歲寒松柏——比喻在逆境艱難中能保持節操的人。
歲寒知松柏——寒冬臘月,方知松柏常青。比喻只有經過嚴峻的考驗,才能看出一個人的品質。
貞松勁柏——以松柏的堅貞勁直,比喻人的高尚節操。
白居易
小松未盈尺,心愛手自移。
蒼然澗底色,雲濕煙霏霏。
栽植我年晚,長成君性遲。
如何過四十,種此數寸枝?
得見成陰否,人生七十稀。
愛君抱晚節,憐君含直文。
欲得朝朝見,階前故種君。
知君死則已,不死會凌雲。
澗底松
白居易
有松百尺大十圍,
生在澗底寒且卑。
澗深山險人路絕,
老死不逢工度之。
天子明堂欠梁木,
此求彼有兩不知。
誰喻蒼蒼造物意,
但與之材不與地。
金張世祿原憲貧,
牛衣寒賤貂蟬貴。
貂蟬與牛衣,
高下雖有殊。
高者未必賢,
下者未必愚。
君不見沉沉海底生珊瑚。
歷歷天上種白榆。
松樹
白居易
白金換得青松樹,君既先栽我不栽。
幸有西風易憑仗,夜深偷送好聲來。
庭松
白居易
堂下何所有?十松當我階。
亂立無行次,高下亦不齊。
高者三丈長,下者十尺低。
有如野生物,不知何人栽。
接以青瓦屋,承之白沙台。
朝昏有風月,燥濕無塵泥。
疏韻秋槭槭,涼陰夏凄凄。
春深微雨夕,滿葉珠蓑蓑。
歲暮大雪天,壓枝玉皚皚。
四時各有趣,萬木非其儕。
去年買此宅,多為人所咳。
一家二十口,移轉就松來。
移來有何得,但得煩襟開。
即此是益友,豈必交賢才?
顧我猶俗士,冠帶走塵埃。
未稱為松主,時時一愧懷。
松
成彥雄
大夫名價古今聞,盤屈孤貞更出群。
將謂嶺頭閑得了,夕陽猶掛數枝雲。
小松
杜荀鶴
自小刺頭深草里,而今漸覺出蓬蒿。
時人不識凌雲木,直待凌雲始道高。
四松
杜甫
四松初移時,大抵三尺強。別來忽三載,離立如人長。
會看根不拔,莫計枝凋傷。幽色幸秀發,疏柯亦昂藏。
所插小藩籬,本亦有堤防。終然掁撥損,得吝千葉黃。
敢為故林主,黎庶猶未康。避賊今始歸,春草滿空堂。
覽物嘆衰謝,及茲慰凄涼。清風為我起,灑面若微霜。
足以送老姿,聊待偃蓋張。我生無根帶,配爾亦茫茫。
有情且賦詩,事跡可兩忘。勿矜千載後,慘澹蟠穹蒼。
小松
杜荀鶴
自小刺頭深草里,而今漸覺出蓬蒿。
時人不識凌雲木,直待凌雲始道高。
松
韓溉
倚空高檻冷無塵,往事閑徵夢欲分。翠色本宜霜後見,
寒聲偏向月中聞。啼猿想帶蒼山雨,歸鶴應和紫府雲。
莫向東園競桃李,春光還是不容君。
古松感興
皇甫松
皇天後土力,使我向此生。貴賤不我均,若為天地情。
我家世道德,旨意匡文明。家集四百卷,獨立天地經。
寄言青松姿,豈羨朱槿榮。昭昭大化光,共此遺芳馨。
南軒松
李白
南軒有孤松,柯葉自綿冪。清風無閑時,瀟灑終日夕。
陰生古苔綠,色染秋煙碧。何當凌雲霄,直上數千尺。
扶風歌》(漢樂府)劉琨
南山石嵬嵬。松柏何離離。上枝拂青雲。中心十數圍。洛陽發中梁。松樹竊自悲。斧鋸截是松。松樹東西摧。特作四輪車。載至洛陽宮。觀者莫不嘆。問是何山材。誰能刻鏤此。公輸與魯班。被之用丹漆。熏用蘇合香。本自南山松。今為宮殿梁。
《贈從弟》(三國)劉楨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風。風聲一何盛,松枝一何勁。冰霜正慘凄,終歲常端正。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詠史·其二》(東晉)左思
鬱郁澗底松,離離山上苗。以彼徑寸莖,蔭此百尺條。
世胄躡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勢使之然,由來非一朝。
金張籍舊業,七葉珥漢貂。馮公豈不偉,白首不見招。
《詠懷詩八十二首其五十》阮籍
步游三衢旁。惆悵念所思。豈為今朝見。恍惚誠有之。澤中生喬松。萬世未可期。高鳥摩天飛。凌雲共游嬉。豈有孤行士。垂涕悲故時。
《詠懷詩八十二首其十三》阮籍
登高臨四野。北望青山阿。松柏翳岡岑。飛鳥鳴相過。感慨懷辛酸。怨毒常苦多。李公悲東門。蘇子狹三河。求仁自得仁。豈復嘆咨嗟。
《詠懷詩八十二首其六十五》阮籍
朝出上東門。遙望首陽基。松柏郁森沈。鸝黃相與嬉。逍遙九曲間。徘徊欲何之。念我平居時。郁然思妖姬。
《擬嵇中散詠松詩》(晉)謝道蘊
遙望山上松,隆冬不能凋。願想游下憩,瞻彼萬仞條。騰躍未能升,頓足俟王喬。
陶淵明《飲酒二十首》:棲棲失群鳥。日暮猶獨飛。徘徊無定止。夜夜聲轉悲。厲響思清晨。遠去何所依。因值孤生松。斂翮遙來歸。勁風無榮木。此蔭獨不衰。託身已得所。千載不相違。
《詠寒松詩》(南朝)范雲
修條拂層漢。密葉障天潯。凌風知勁節。負雪見貞心。
《松柏篇並序》(南北朝)鮑照
余患腳上氣四十餘日,知舊先借傅玄集,以余病劇,遂見還。開袠,適見樂府詩龜鶴篇,於危病中見長逝詞。惻然酸懷抱。如此重病,彌時不差,呼吸乏喘,舉目悲矣,火葯間闕而擬之。
松柏受命獨,歷代長不衰。人生浮且脆,鴥若晨風悲。東海迸逝川,西山導落暉。南郊悅籍短,蒿里收永歸。諒無疇昔時,百病起盡期。志士惜牛刀,忍勉自療治。傾家行葯事,顛沛去迎醫。徒備火石苦,奄至不得辭。龜齡安可獲,岱宗限已迫。睿聖不得留,為善何所益。舍此赤縣居,就彼黃壚宅。永離九原親,長與三辰隔。屬纊生望盡,闔棺世業埋。事痛存人心,恨結亡者懷。祖葬既雲及,壙(土+遂)亦已開。室族內外哭,親疏同共哀。外姻遠近至,名列通夜台。扶輿出殯宮,低回戀庭室。天地有盡期,我去無還日。居者今已盡,人事從此畢。火歇煙既沒,形銷聲亦滅。鬼神來依我,生人永辭訣。大暮杳悠悠,長夜無時節。郁湮重冥下,煩冤難具說。安寢委沉寞,戀戀念平生。事業有餘結,刊述未及成。資儲無擔石,兒女皆孩嬰。一朝放捨去,萬恨纏我情。追憶世上事,束教以自拘。明發靡怡悆,夕歸多憂虞。撤閑晨徑流,輟宴式酒濡。知今瞑目苦,恨失爾時娛。遙遙遠民居,獨埋深壤中。墓前人跡滅,冢上草日豐。空床響鳴蜩,高松結悲風。長寐無覺期,誰知逝者窮。生存處交廣,連榻舒華茵。已沒一何苦,楛哉不容身。昔日平居時,晨夕對六親。今日掩奈何,一見無諧因。禮席有降殺,三齡速過隙。幾筵就收撤,室宇改疇昔。行女游歸途,仕子復王役。家世本平常,獨有亡者劇。時祀望歸來,四節靜塋丘。孝子撫墳號,父子知來不。欲還心依戀,欲見絕無由。煩冤荒隴側,肝心盡崩抽。
《斅顏魯公送挺贇歸翠微寺》(唐)盧綸
挺贇惠學該儒釋,袖有顏徐真草跡。一齋三請紀行詩,誚我垂鞭弄鳴鏑。寺懸金榜半山隅,石路荒涼松樹枯。
虎跡印雪大如斗,閏月暮天過得無。
《澗底松》 (唐)白居易
有松百尺大十圍,生在澗底寒且卑。澗深山險人路絕,老死不逢工度之。天子明堂欠梁木,此求彼有兩不知。
誰喻蒼蒼造物意,但與之材不與地。金張世祿原憲賢,
牛衣寒賤貂蟬貴。貂蟬與牛衣,高下雖有殊;高者未必賢,下者未必愚。君不見沉沉海底生珊瑚,歷歷天上種白榆!
《題遺愛寺前溪松》(唐)白居易
偃亞長松樹,侵臨小石溪。靜將流水對,高共遠峰齊。翠蓋煙籠密,花幢雪壓低。與僧清影坐,借鶴穩枝棲。筆寫形難似,琴偷韻易迷。暑天風槭槭,晴夜露凄凄。獨契依為舍,閑行繞作蹊。棟梁君莫采,留著伴幽棲。
《孤松》(唐)柳宗元
孤松停翠蓋,托根臨廣路。不以險自防,遂為明所誤。
《小松》 (唐)杜荀鶴
自小刺頭深草里,而今漸覺出蓬蒿。
時人不識凌雲木,直待凌雲始道高。
《詠松》(宋)吳芾
古人長抱濟人心,道上栽松直到今。
今日若能增種植,會看百世長青陰。
《詠松》(清)陸惠心
瘦石寒梅共結鄰,亭亭不改四時春。須知傲雪凌霜質,不是繁華隊里身。
《七絕·為李進同志題所攝廬山仙人洞照》毛澤東
暮色蒼茫看勁松,亂雲飛渡仍從容。
天生一個仙人洞,無限風光在險峰。
《詠松》陳毅
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
❸ 形容年齡的成語
15~20歲——舞象之年;
12歲(女)——金釵之年;
13歲(女)——豆蔻年華,
15歲(女)——及笄之年;
16歲(女)——破瓜年華、碧玉年華;
20歲(女)——桃李年華;
24歲(女)花信年華;;
至30歲(女)——半老徐娘;
30歲(男)——而立之年;
40歲(男)——不惑之年、強壯之年;
50歲——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歲——花甲、平頭甲子、耳順之年、杖鄉之年;
70歲——古稀、杖國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歲——杖朝之年;
80~90歲——耄耋之年;
弱冠之年
黃發垂髫
徐娘半老
15~20歲——舞象之年;
12歲(女)——金釵之年;
13歲(女)——豆蔻年華,
15歲(女)——及笄之年;
16歲(女)——破瓜年華、碧玉年華;
20歲(女)——桃李年華;
24歲(女)花信年華;;
至30歲(女)——半老徐娘;
30歲(男)——而立之年;
40歲(男)——不惑之年、強壯之年;
50歲——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歲——花甲、平頭甲子、耳順之年、杖鄉之年;
70歲——古稀、杖國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歲——杖朝之年;
80~90歲——耄耋之年;
弱冠之年
黃發垂髫
徐娘半老
❹ 表示年齡的成語大全
表示年齡的成語大全
舞勺之年; 15~20歲——舞象之年; 12歲(女)——金釵之年; 13歲(女)——豆蔻年華,
❺ 齡字開頭的成語
沒找到齡開頭的成語
龜鶴遐齡
遐:長久。遐齡:高壽。傳說龜、鶴都能活一千年。比喻長壽。亦作「龜齡鶴算」。
龜齡鶴算
比喻人之長壽。或用作祝壽之詞。同「龜年鶴壽」。
千齡萬代
猶千秋萬代。極言歲月長久。
❻ 各個年齡段的成語
12歲(女)——金釵之年; 13歲(女)——豆蔻年華, 15歲(女)——及笄之年; 16歲(女)——破瓜年華、碧玉年華;
15~20歲——舞象之年;
20歲(女)——桃李年華; 24歲(女)花信年華;; 至30歲(女)——半老徐娘; 30歲(男)——而立之年;
40歲(男)——不惑之年、強壯之年; 50歲——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歲——花甲之年、平頭甲子、耳順之年、杖鄉之年;
70歲——古稀、杖國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歲——杖朝之年; 80~90歲——耄耋之年; 弱冠之年 黃發垂髫 徐娘半老
❼ 表示年齡的成語有哪些 比如年逾古稀
15~20歲--舞象之年;
12歲(女)--金釵之年;
13歲(女)--豆蔻年華,
15歲(女)--及笄之年;
16歲(女)--破瓜年華、碧玉年華; 二八芳齡
20歲(女)--桃李年華;
24歲(女)花信年華;;
30歲(女)--半老徐娘;
30歲(男)--而立之年;
40歲(男)--不惑之年、強壯之年;
50歲--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歲--平頭甲子、耳順之年、杖鄉之年;
70歲--杖國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歲--杖朝之年;
80~90歲--耄耋之年;
❽ 關於年齡的成語
舞勺之年,漢語詞彙,讀音wǔ sháo zhī nián,意思是指男孩子13至15歲期間學習勺舞。
❾ 形容年齡的成語,例如:年過花甲......
15~20歲——舞象之年;
12歲(女)——金釵之年;
13歲(女)——豆蔻年華,
15歲(女)——及笄之年;
16歲(女)——破瓜年華、碧玉年華;
20歲(女)——桃李年華;
24歲(女)花信年華;;
至30歲(女)——半老徐娘;
30歲(男)——而立之年;
40歲(男)——不惑之年、強壯之年;
50歲——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歲——花甲、平頭甲子、耳順之年、杖鄉之年;
70歲——古稀、杖國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歲——杖朝之年;
80~90歲——耄耋之年;
弱冠之年
黃發垂髫
徐娘半老
❿ 形容年齡的成語大全
豆蔻年華dòukòuniánhuá
[釋義] 豆蔻:一種花色淡黃、果實含香可入葯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比喻少女。指少女十三四歲的妙齡年代。
[語出] 唐·杜牧《贈別》:「娉娉裊裊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
[正音] 蔻的下部不能寫作「冠」。
[近義] 黃金時代 錦瑟年華 花樣年華 黃花少年
[反義] 風燭殘年 桑榆暮景 人老珠黃 徐娘半老
[用法] 含褒義。一般作主語、賓語。
[結構] 偏正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