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繁體字的成語是什麼意思
㈠ 繁體字馬斜立打一成語
繁體字的馬下面少個點吧
應該是馬失前蹄
【讀 音】mǎ shī qián tí
【解 釋】比喻偶然發生差錯而受挫.
【示 例】想不到他一時疏忽,馬失前蹄,竟然輸在一個初出茅廬的孩子上.
【成語詞條】馬失前蹄
【成語拼音】mǎ shī qián tí
【常用程度】常用
【成語結構】主謂式
【感情色彩】貶義詞
【產生年代】近代
【成語解釋】馬前蹄踏空.引申為人犯了致命失誤.
【語法用法】作謂語、賓語、定語;多用於比喻句.
【典故出處】清·唐芸洲《七劍十三俠》第103回:「不料戰馬氣力已乏,忽然馬失前蹄,將任大海從馬上翻跌下來.」
【應用舉例】金玉舟《趙匡胤》第23章:「不巧趙匡胤的戰馬踏進了一個泥坑,,一下子跌卧在水中.」
㈡ 帶「馬」字的成語及其含義或意思
帶「馬」字的成語有:
一、秣馬利兵 [ mò mǎ lì bīng ]
1.【解釋】:喂飽戰馬,磨快兵器。謂做好作戰准備。
2.【出自】:《左傳·成公十六年》:「蒐乘補卒,秣馬利兵,修陳固列,蓐食申禱,明日復戰。」亦作「 秣馬厲兵 」。《續資治通鑒·宋真宗咸平三年》:「然後深溝高壘,秣馬厲兵,為戰守之備。」
二、一馬當先 [ yī mǎ dāng xiān ]
1.【解釋】:原指作戰時策馬沖鋒在前。形容領先。也比喻工作走在群眾前面,積極帶頭。
2.【出自】: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九十六回:「即便勒兵列陣,一馬當先,馳下山來,猶如天崩地塌之勢。」
3.【示例】:李自成看見敵人增加了援軍,士氣復振,就趕快把人馬整頓一下,由他~,繼續猛沖猛攻。 ◎姚雪垠《李自成》
三、戎馬倥傯 [ róng mǎ kǒng zǒng ]
1.【解釋】:戎馬:本指戰馬,借指軍事;倥傯:繁忙。形容軍務繁忙。
2.【出自】:明·盧象升《與豫撫某書》:「戎馬倥傯之場,屢荷足下訓誨指提。」
3.【示例】:然而於~,大勢已烈,只手難撐,不得不以一死報國家。 ◎清·淮陰百一居士《壺天錄》
四、招兵買馬 [ zhāo bīng mǎi mǎ ]
1.【解釋】:舊時指組織或擴充武裝力量。後比喻組織或擴充人力。
2.【出自】: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二十八回:「於是遂起軍往汝南駐扎,招兵買馬,徐圖征進。」
3.【示例】:我們人手不足,需要~了。
五、千兵萬馬 [ qiān bīng wàn mǎ ]
1.【解釋】:猶千軍萬馬。
2.【出自】:《南史·陳慶之傳》:「先是洛陽謠曰:『名師大將莫自牢,千兵萬馬避白袍。』」明·陳繼儒《珍珠船》卷四:「李翰言文章,當如千兵萬馬而無人聲。」
3.【示例】:不怕將勇兵強,唯這薩頭陀妖法,雖有~,也抵當不住。 ◎清·陳忱《水滸後傳》第三十三回
㈢ 一個繁體馬字少一點,是什麼成語
馬失前蹄
㈣ 馬的繁體字怎麼寫
馬 10畫
左邊的 一豎 和 折 並不相連
你看:
http://www.zdic.net/zd/zi/ZdicE9ZdicA6ZdicAC.htm
馬
拼音:mǎ 簡體字:馬
部首:馬,部外筆畫:0,總筆畫:10
筆順編號:1211254444
康熙字典部首十畫:
http://www.zdic.net/zd/bs/
用搜狗打字法打,打完了這上面就顯示不出來了~!
㈤ 「馬」繁體字怎麼寫
「馬」的繁體字:馬。開口向右。
㈥ 「馬」的繁體字是什麼
㈦ 繁體馬是什麼成語
馬
圖片中此字傾斜,而且少一個點,根據圖示意思為:馬失前蹄
成語解析:
馬失前蹄[ mǎ shī qián tí ]
基本釋義
[ mǎ shī qián tí ]
一個貶義的成語,比喻偶然發生差錯而受挫。
網路釋義
馬失前蹄是一個貶義的成語,比喻偶然發生差錯而受挫。
㈧ 馬的繁體字蘊含有什麼祝福的意思
生活,要有勇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