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個字的成語勵志意思
1. 描寫「鼓勵」的八個字的成語有哪些
1、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 qiè ér bù shě,jīn shí kě lòu ]
釋義:不斷地刻鏤。形容堅持不懈
2、學無回止答境[ xué wú zhǐ jìng ]
釋義: 指學業上是沒有盡頭的,應奮進不息。
3、逆水行舟 [ nì shuǐ xíng zhōu ]
釋義: 逆著水流的方向行船。 比喻不努力就要後退。
4、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tiān xià xīng wáng,pǐ fū yǒu zé ]
釋義:國家的興盛或衰亡,每個普通人都有一份責任。
5、學海無涯[ xué hǎi wú yá ]
釋義 :學海:知識。 學問的海洋無邊無際。
6、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xué ér bù yàn huì rén bù juàn]
釋義:勤奮學習而不感到滿足。誨人不倦:教誨學生從不倦怠。學習而不覺滿足,教誨別人而不知疲倦。語出《論語·述而》,孔子自謂也。
2. 激勵人的8個字成語
祖述堯舜,憲章文武(zǔ shù yáo shùn,xiàn zhāng wén wǔ):遵循堯舜之道,效法周文王、周武王之制。
祖述 : 遵循、效法:祖述堯舜|古人門戶各自標新,亦各有所祖述。 文武 : 1.文德與武功;文治與武事。 2.特指武事﹑軍事。 3.文才和武略。 4.文臣和武將﹐文武官員。 5.猶言溫猛。指文火和武火。 6.周文王與周武王。 [1]
中文名
祖述堯舜,憲章文武
拼 音
zǔ shù yáo shùn
解 釋
遵循堯舜之道
分 類
成語
3. 勵志的八個字成語
1、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2、追求目標,堅持不懈。
3、一息若存,希望不滅。
4、勤學苦練,永爭上游。
5、學無止境,勇攀高峰。
6、奮發有為,時不我待。
7、談泊明志,寧靜致遠。
8、不勤於始,將悔於終。
9、貧而無怨,富而不驕。
10、拼搏奮斗,勵志篤行。
02
1、讀書百遍,而義自見。
2、厚積薄發,志在必得。
3、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4、學而不舍,金石可鏤。
5、把握機遇,心想事成
6、破釜沉舟,戰則必勝。
4. 激勵學習的八個字成語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尺有所長,寸有所短 時光如箭,光陰如梭
言之無文,行而不遠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差若毫氂,繆之千里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
5. 八個字的成語及意思
鷸蚌相持,漁人得抄利
〖解釋〗比喻雙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從中得利。
送君千里,終須一別
〖解釋〗送多遠的路,終究要分別。
言之無文,行之不遠〖解釋〗說話沒有文采,就傳播不遠。亦作「言之無文,行而不遠」、「言之不文,行之不遠」。
6. 勵志八個字
1、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2、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3、不經一事,不長專一智。
4、安不忘危屬,盛必慮衰。
5、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7、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8、二人同心,其利斷金。
9、文武之道,一張一弛。
10、從善如登,從惡如崩。
11、得人者昌,失人者亡。
12、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13、孜孜不倦,蒸蒸日上。
14、默默無言,冉冉上升。
15、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16、寧為雞口,不為牛後。
17、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7. 能激勵人的8個字成語
成語如下: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眼觀四路,耳聽八方。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澹泊明志,寧靜致遠。養兵千日,用兵一時。
有則改之,無則加勉。耳聽是虛,眼見為實。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君子一言,快馬一鞭。二人同心,其利斷金。
機不可失,失不再來。有福同享,有難同當 。差之毫釐,失之千里
8. 勵志的八個字成語有哪些
1、千里之行,始於足下。(qiān lǐ zhī xíng,shǐ yú zú xià)
走一千里路,是從邁第一步開始的。比喻事情是從頭做起,逐步進行的。
2、追求目標,堅持不懈。(zhuī qiú mù biāo,jiān chí bú xiè)
意志堅強,堅韌不拔,持即持久,有耐性。堅持到底,一點也不鬆懈。形容做事持之以恆
3、一息若存,希望不滅。(yī xīruò cún,xī wàngbú miè)
只要有一線生機,希望就不會消失.
4、學無止境,勇攀高峰。(xué wú zhǐ jìng,yǒng pān gāo fēng)
學習是沒有盡頭的,激勵人們奮進。
5、談泊明志,寧靜致遠(dàn bó míng zhì,níng jìng zhì yuǎn)
棄一切世俗之物,悠然於天地山川草木之中,過心神嚮往已久的寧靜生活,超凡脫俗與另一番
境界共處,不與世人同流合污,只求精神境界的純潔以自慰
9. 形容「激勵學習」的八個字成語有哪些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qiān lǐ zhī xíng,shǐ yú zú xià)
(1)走一千里路,是從邁第一步開始的。比喻事情是從頭做起,逐步進行的。再艱難的事情,只要堅持不懈的行動必有所成。
(2)用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褒義詞
(3)出處: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壘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是以聖人慾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選自《老子·道德經·第六十四章》
(4)近義詞:跬步千里、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有志者事竟、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5)反義詞:好高騖遠、囫圇吞棗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出處:《尚書·盤庚上》:「若火之燎於原,不可向邇,其猶可撲滅?」(2)一點點小火星可以燒掉大片原野。比喻開始時微小,但有遠大發展前途的新事物。
(3)例:明·張居正《答雲南巡撫何萊山論夷情》:「究觀近年之事,皆起於不才武職、貪黷有司及四方無籍奸徒竄入其中者,激而構煽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言之無文,行而不遠(yán zhīwúwén,xíng érbùyuǎn)
(1)言:言辭。文:文字記載。行:流傳,流行。說出的話如果沒有文字記載,就不能流傳很遠。
(2)出處:春秋·魯·左丘明《左傳·襄公二十五年》:冬十月,子展相鄭伯如晉,拜陳之功。子西復伐陳,陳及鄭平。仲尼曰:「《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誰知其志?言之無文,行而不遠。晉為伯,鄭入陳,非文辭不為功。慎辭也!」北周·庚信《燕射歌辭·角調曲》:「言而無文,行之不遠;義而無立,勤則無成。也作「言之不文,行之不遠」。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
(1)意思是燕雀怎麼能知道鴻鵠的遠大志向,比喻平凡的人哪裡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
(2)出處:《史記·卷三十六·陳涉世家》陳涉少時,嘗與人佣耕,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曰:「苟富貴,勿相忘。」佣者笑而應曰:「若為佣耕,何富貴也?」陳涉嘆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3)例:《呂氏春秋·士容》:「夫驥驁之氣,鴻鵠之志,有諭乎人心者誠也。」
10. 八個字的勵志名言有哪些
1、精誠所至,金石為開。——莊子《莊子·漁父》
意指人誠心所到,能感動天地,使金石為之開裂。比喻只要專心誠意去做,什麼疑難問題都能解決。形容真誠對人產生的感動力。
2、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荀子《勸學》
只要堅持不停地用刀刻,就算是金屬、玉石也可以雕出花飾。引申為只要堅持不懈地努力,即使再難的事情也可以做到。
3、讀書百遍,而義自見。——陳壽《三國志·魏志·王肅傳》
釋義是讀書上百遍,書意自然領會。指書要熟讀才能真正領會。
4、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孔子《論語·述而》
學而不厭指勤奮學習而不感到滿足。誨人不倦指教誨學生從不倦怠。這句話的意思是學習而不覺滿足,教誨別人而不知疲倦。
5、言之無文,行而不遠。——左丘明《左傳·襄公二十五年》
形容語言沒有記載,就不能流傳很遠。
6、與朋友交,言而有信。——孔子《論語·學而》
意為同朋友交往時說話要講誠信。
7、澹泊明志,寧靜致遠 。——劉安《淮南子·主術訓》
淡泊,指對名利的淡泊,也就是不追求名利;明,明確,表明;志,志向。寧靜,指心態安靜平和,不被世事困擾。
8、失之東隅,收之桑榆。——范曄《後漢書·卷十七·馮異傳第七》
東隅指東方日出處,指早晨;桑榆指日落處,也指日暮。比喻開始在這一方面失敗了,最後在另一方面取得勝利。
9、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董其昌《畫旨》
古代萬卷是指皇帝的試卷。讀書為了進京趕考,金榜題名。現比喻要努力讀書,讓自己的才識過人並讓自己的所學,能在生活中體現,同時增長見識。
10、一箭易折,十箭難斷。——魏收《魏書》
意指吐谷渾(屬於鮮卑族)國王阿豺臨死前告誡他的兒子與弟弟們要團結一心,比喻生動,說理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