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半古什麼意思是什麼成語

半古什麼意思是什麼成語

發布時間: 2020-11-24 05:42:20

❶ 半字的成語有哪些

有哪些半字的成語

一言半字、
半截入土、
糠菜半年糧、
半零不落、
半斤八面、
半吞半吐、
整瓶不搖半瓶搖、
行百里者半於九十、
才不半古,功已倍之、
半三不四、
半路修行、
半明不滅、
半飢半飽、
囫圇半片、
半吐半露、
半壁江山、
徐娘半老、
一男半女、
一些半些、
一鱗半瓜、
半上半下、
一支半節、
半部論語、
半面不忘、
土埋半截、
減師半德、
半路夫妻、
半懂不懂、
得失參半、
半文半白

❷ 半什麼半什麼,的成語,是ABAC式的

半飢半飽
半間半界
半夢半醒
半青半黃
半上半下
半生半熟
半絲半縷
半死半生
半吐半露
半推半就
半吞半吐
半文半白
半新半舊
半信半疑
半疑半信
半真半假

❸ 半什麼半什麼的顏色成語

符合條件的成語只有一個,就是半青半黃。

半青半黃

成語拼音:bàn qīng bàn huáng

成語解釋:農作物還沒有長好,青黃相接。比喻時機還沒有成熟。

成語出處:宋朱熹《朱子全書》第一卷:「只為明得不盡,若明得盡,私意自然留不得。若半青半黃,未能透徹,便是尚有渣滓,非所謂真知也。」

(3)半古什麼意思是什麼成語擴展閱讀

成語用法:半青半黃聯合式;作定語;指事物未完全成熟。

成語結構:聯合式成語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近義詞:青黃不接

成語例子:宋·朱熹《朱子全書·學》:「今既要理會,也須理會取透,莫要半青半黃,下梢都不濟事。」

❹ 半什麼功的成語

[shì bèi gōng bàn]
事倍功半 編輯
形容做事的方法費力大,收效小。出自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要做善事,靠著善書教化人,終究事倍功半。」

[shì bàn gōng bèi]
事半功倍 編輯
事半功倍,意為只用一半的功夫,而收到加倍的功效。形容用力小而收效大。出自先秦·孟軻《孟子·公孫丑上》:「萬乘之國,行仁政,民之悅之,猶解倒懸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六韜·軍勢》:「夫先勝者,先見弱於敵而後戰者也。故事半而功倍。」

❺ 關於「半」字的典故、成語、俗語、以及與「半」有關的故事....

【半三不四】謂心神不定,無精打采。《西湖二集·李鳳娘酷妒遭天譴》:「勾引得官家一心在你身上,就在我身邊,也是半三不四。」
【半工半讀】一面生產勞動,一面上學讀書。 徐特立 《徐懋恂由巴黎致湘學界書》:「半工半讀,則知識技能兼到,言之即能行之。」 沈鈞儒 《鄒韜奮先生事略》:「所以先生少年就學時代即全靠自己設法,半工半讀,還要照顧兩個弟弟,是非常艱苦的。」 阿英 《方誌敏同志早年寫的小說》:「他希望能留在 上海 半工半讀。」
【半上日晝】上午十時左右。《何典》第三回:「直至次日半上日晝,仍舊弗推扳,只得叫鬼囡再去候那郎中來。」
【半上半下】謂兩可之間。《朱子全書》卷十:「三年無改,謂是半上半下底事,在所當改者,但不可悤遽急改之。」《朱子全書》卷十九:「 微子 去卻易, 比干 則索性死,他( 箕子 )在半上半下處,最是難。」
【半上落下】猶半途而廢。《朱子全書》卷十五:「聖人不肯半上落下,直是做到底。」《朱子全書》卷九:「人各有個知識,須是推致而極其至,不然半上落下,終不濟事。」
【半斤八兩】舊制一斤合十六兩,半斤等於八兩。半斤、八兩輕重相等,比喻彼此不相上下。 宋 無名氏 《張協狀元》戲文第二八出:「兩個半斤八兩,各家歸去不須嗔。」《水滸傳》第一○七回:「眾將看他兩個本事,都是半斤八兩的,打扮也差不多。」 洪深 《少奶奶的扇子》第一幕:「假設我看你這個人,同別的男子,半斤八兩,相差不多,那我早就不敢同你親近啦。」
【半文不白】見「 半文半白 」。
【半文半白】亦作「 半文不白 」。
文言和白話夾雜。 毛澤東 《農業合作化的一場辯論和當前的階級斗爭》:「現在許多同志的文章,空話連篇的也有,但比較少;主要的缺點就是古文多,半文半白的味道很大。」 楊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四三章:「他的講話,不象是活人在傳達自己的思想、見解,倒象收音機在放送一種半文不白的缺乏文採的文章。」
【半生不熟】見「 半生半熟 」。
【半生半熟】亦作「 半生不熟 」。
1.不熟悉;不熟練。 元 元懷 《拊掌錄》:「北都有妓女美色,而舉止生梗,土人謂之生 張八 …… 野 ( 魏野 )贈之詩曰:『君為北道生 張八 ,我是西州熟 魏三 ,莫怪尊前無笑語,半生半熟未相諳。』座客大發一噱。」 茅盾 《過封鎖線》:「五個中間的 老徐 能說幾句半生不熟的 廣 府話。」2.沒有完全成熟或未烹煮至可食用的程度。如:這個西瓜半生不熟。如:這碟兒菜燒得半生不熟。
【半半拉拉】不完整;未全部完成的。如:事情說了個半半拉拉他就不說了。如:活幹了個半半拉拉就丟下了。
【半半路路】事物進行的過程中間。如:會議開到半半路路就散了。
【半死不活】亦作「 半死辣活 」。
1.不死不活。謂死又死不了,活著又受罪。《醒世姻緣傳》第七五回:「忙跑幾步,好失了腳掉得下去,好跌得爛醬如泥,免得半死辣活,受苦受罪。」2.沒有生氣或活力。 茅盾 《子夜》三:「彷彿那位不肯通融的錢庄經理的一副半死不活的怪臉相,就近在咫只。」 老舍 《四世同堂》十一:「醞釀了許久的 平 津 政治組織,在那半死不活的政務委員會外,只出來了沒有什麼用處的地方維持會,與替 日本 人維持地面的市政府。」 魯迅 《准風月談·看變戲法》:「[狗熊]現在是半死不活,卻還要用鐵圈穿了鼻子,再用索子牽著做戲。」
【半死半生】1.未全死。 漢 枚乘 《七發》:「 龍門 之桐,高百尺而無枝……其根半死半生。」 唐 杜甫 《又觀打魚》詩:「小魚脫漏不可記,半死半生猶戢戢。」 清 吳偉業 《吾谷行》:「一株偃蹇踞陰崖,半死半生遭屈辱。」2.比喻無意義、無生氣的苟且的生活。 魯迅 《華蓋集·北京通信》:「惟獨半死半生的苟活,是全盤失錯的。因為他掛了生活的招牌,其實卻引人到死路上去!」
【半死辣活】見「 半死不活 」。
【半吐半露】見「 半吞半吐 」。
【半自耕農】指耕種少量土地但不足以維持其生活,尚須租種部分土地或出賣部分勞動力的農民。 毛澤東 《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絕大部分半自耕農和貧農是農村中一個數量極大的群眾。」
【半吞半吐】亦作「 半吐半露 」。
說一半留一半。形容說話不直截了當。《紅樓夢》第五十回:「因 賈母 尚未說明,自己也不好擬定,遂半吐半露告訴 賈母 道:『可惜了這孩子沒福!前年他父親就沒了。』」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五:「仿 王 孟 以為高,而半吞半吐者,謂之貧賤驕人。」 巴金 《雨》七:「 高志元 起初微笑,後來卻半吞半吐地說:『當心點,不要被 熊智君 迷住了。』」
【半低不高】中等;不高不矮。《醒世恆言·賣油郎獨占花魁》:「 四媽 道:『我們行戶人家,到是養成個半低不高的丫頭,盡可賺錢,又且安穩。』」
【半身不遂】病名。半身癱瘓,多由腦內出血所引起。 唐 陳子昂 《為義興公陳請終喪第二表》:「半身不遂,手節拘急;行步飲食,須人扶助。」 楊朔 《桃樹園》:「 石老海 病的有年數了,半身不遂,兩條腿瘦得就象那乾巴樹枝,癱在炕上不能動彈。」
【半青半黃】莊稼未成熟時,青黃相間。比喻事物未達到成熟的境地。《朱子全書》卷一:「只為明得不盡,若明得盡,私意自然留不得。若半青半黃,未能透徹,便是尚有渣滓,非所謂真知也。」《朱子全書》卷三:「今既要理會,也須理會取透,莫要半青半黃,下梢都不濟事。」
【半坡遺址】我國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的重要遺址,在 西安 東郊 半坡村 。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1953-1957年進行了五次發掘。遺址略呈橢圓形,北端為氏族公共墓地,南面為居住區,其東北邊有製造陶器的窯場。窯場、墓地和居住區之間有一大壕溝。出土有大量的石器、骨器、陶器等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具。有些陶器還刻劃著筆畫簡單的符號,可能為記事記數的文字。1958年在遺址上建立了半坡博物館。
【半夜三更】指午夜時。一夜分成五更,三更為午夜。亦泛指深夜。 元 馬致遠 《青衫淚》第三折:「這船上是甚麽人,半夜三更,大呼小叫的。」《水滸傳》第二回:「[ 史進 ]半夜三更起來演習武藝,白日里只在庄後射弓走馬。」 老舍 《龍須溝》第三幕:「下回再下雨呀,甭教我出來!半夜三更的實在可怕!」
【半面之交】謂只見過一次面的交往。 清 張岱 《陶庵夢憶·姚簡叔畫》:「 簡叔 無半面交,訪余,一見如平生歡,遂榻余寓。」 茅盾 《子夜》十六:「我知道 趙伯韜 肯放款子,就可惜我這『紅頭火柴』徒負虛名,和這位財神爺竟沒有半面之交!」參見「 半面 」。
【半面之舊】謂只見過一次面的舊交。 唐 白居易 《與元九書》:「初應進士時,中朝無緦麻之親,達官無半面之舊。」 宋 蘇軾 《代滕甫辨謗乞郡書》:「凡今遊宦之士,稍與貴近之人有葭莩之親、半面之舊,則所至便蒙異待。」 宋 司馬光 《邵堯夫先生哀辭》:「慕德聞風久,論交傾蓋新。何須半面舊,不待一言親。」
【半信不信】謂不完全相信。 三國 魏 嵇康 《答釋難宅無吉凶攝生論》:「苟卜筮所以成相,虎可卜而地可擇,何為半信而半不信耶?」《三國演義》第八七回:「 定 半信不信,心中猶豫。」《西遊記》第六十回:「 行者 半信不信道:『你且說,早尋 大力王 何故?』」
【半信半疑】猶半信不信。 清 李漁 《蜃中樓·義舉》:「莫說耳聞不敢輕信,就是親眼見了,也還半信半疑。」《紅樓夢》第九四回:「眾人聽了,也都半信半疑。」 浩然 《艷陽天》第一二四章:「他們都是半信半疑的。有的說耳聽是虛,眼見為真,咱們就看他的行動吧。」
【半個前程】 清 初世襲的最低官職。 清 蔣良騏 《東華錄·順治四年》:「十二月,改世職昂邦章京為精奇尼哈番……午錄章京為拜他喇布勒哈番,半個前程為拖沙喇哈番。」拖沙喇哈番, 漢 文稱雲騎尉。
【半途而廢】見「 半塗而廢 」。
【半部論語】 宋 初宰相 趙普 ,人言所讀僅只《論語》而已。 太宗 趙匡義 因此問他。他說:「臣平生所知,誠不出此,昔以其半輔 太祖 ( 趙匡胤 )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輔陛下致太平。」見 宋 羅太經 《鶴林玉露》卷七。舊稱半部《論語》治天下,典出於此。 嚴復 《救亡決論》:「從此天下事來,吾以半部《論語》治之足矣,又何疑哉!又何難哉!」
【半掩門兒】指暗娼。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十二章:「[ 劉宗敏 ]說:『把這個半掩門兒拉出去收拾了!』」
【半推半就】心裡願意,表面上卻不肯答應或接受。形容假意推辭。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四本第一折:「半推半就,又驚又愛。」《紅樓夢》第四十回:「 鴛鴦 也半推半就,謝了坐,便坐下。」 巴金 《滅亡》第八章:「我起先推口說,我是外國人,夾在她們中間會使她們不方便,又故意找了些不大近情理的推辭,但終於半推半就地被房東女兒拉下去了。」
【半間不界】亦作「 半間半界 」。
1.不徹底,不深透。《朱子語類》卷三四:「『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雲爾。』泛說若是謙辭。然聖人之為人,自有不可及處,直要做到底,不做個半間不界底人。」《朱子語類》卷一二一:「今公等思量這一件道理,思量到半間不界便掉了,少間,又看那一件,那件看不得又掉了,又看那一件,如此沒世不濟事。」2.不明確。《朱子語類》卷七五:「問『以制器者尚其象』。曰:這都難說,『蓋取諸《離》。』蓋字便是一個半間半界的字。」3.猶言不上不下。 宋 陳亮 《又乙巳春書》之一:「 丘宗卿 亦受羣兒謗傷之言,半間半界,州府卒歸獄於 趙穿 , 亮 以此身既存而不復問矣。」4.謂平庸。《朱子語類》卷四七:「世間有這一般半間不界底人,無見識,不顧理之是非,一味謾人。」《朱子語類》卷一二九:「其所引援,皆是半間不界無狀之人,弄得天下之事日入於昏亂。」
【半間半界】見「 半間不界 」。
【半夢半醒】謂睡眠尚未清醒。《紅樓夢》第三四回:「寶玉半夢半醒,剛要訴說前情,忽又覺有人推他,恍恍惚惚,聽得悲切之聲。」

❻ 事半什麼古什麼春的成語

事半功倍:指做事得法,因而費力小,收效大。

博覽古今:博:廣博。廣泛閱讀古今書籍。形容學問淵博

刁鑽古怪:刁鑽:狡詐。形容為人行事狡詐怪僻,古怪,也形容機靈乖巧

風流千古:指風雅之事久遠流傳

亘古亘今:亘:橫貫。指貫串古今,從古到今

白雪陽春:指戰國時代楚國的兩支高雅歌曲。比喻高雅的詩歌和其他的文學藝術

春風風人:和煦的春風吹拂著人們。比喻及時給人以良好的教育和幫助

春光漏泄:柳枝泛綠,透露了春天帶來的信息。喻指秘密或男女的私情被泄露出來

春華秋實:華:同「花」。春天開花,秋天結果。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也比喻事物的因果關系

春滿人間:指生機勃勃的春意充滿人間

春秋鼎盛:春秋:指年齡。指年富力強,精力充沛

春去秋來:春天過去,秋天到來。形容時光流逝

(6)半古什麼意思是什麼成語擴展閱讀:

成語(chengyu,idioms)是中國漢字語言詞彙中一部分定型的片語或短句。成語是漢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結構形式和固定的說法,表示一定的意義,在語句中是作為一個整體來應用的。成語有很大一部分是從古代相承沿用下來的,在用詞方面往往不同於現代漢語,它代表了一個故事或者典故。 成語又是一種現成的話,跟慣用語、諺語相近,但是也略有區別。

成語,眾人皆說,成之於語,故成語。

❼ 古文中半厘是什麼意思

半厘,即0.5%的利息.

中國傳統利息單位,如:
年利1厘 即1% 貸出一萬一年收益回100元答
月利1厘 即0.1% 貸出一萬一月收益 10元
日利(拆息)1厘0.01% 貸出一萬一日收益1元

❽ 填字成語半什麼可納

填字成語半什麼可納?
半籌不納
[讀音][bàn chóu bù nà]
[解釋]籌:古代計算工具,引伸為計策;納:繳納。半條計策也拿不出來。比喻一點辦法也沒有。
[出處]元·馬致遠《漢宮秋》第一折:「若是越勾踐姑蘇台上見他,那西施半籌也不納,更敢早十年敗國亡家。」
[例句]萬騎交馳,兩軍相見,咱手裡~。

❾ 「半」的近義詞有什麼呢 最好是古文吧,表示「一半」的意思 要單個字的


古文解釋:半,物中分也.——《說文》

❿ 半什麼不什麼的成語

【半痴不來顛】痴:呆傻;自顛:同「癲」,瘋癲。裝瘋賣傻的意思。
【半籌不納】籌:古代計算工具,引伸為計策;納:繳納。半條計策也拿不出來。比喻一點辦法也沒有。
【半懂不懂】不十分懂。
【半低不高】中等;不高不矮。
【半間不界】間、界:今作:「尷尬」。比喻膚淺、不深刻,或做事不徹底。
【半面不忘】見過面就不遺忘。形容記憶力極強。
【半零不落】半:不完整;零:零碎;落:破敗。破舊不堪的意思。
【半死不活】指沒有生機和活力。死又死不了,活著又受罪。
【半身不遂】遂:通「隨」,順從。原為醫學病症名,指半邊身體不能隨意轉動。有時比喻詩文部分好,部分不好,不夠勻稱。
【半生不熟】沒有完全成熟或未烹煮至可食用的程度。比喻不熟悉;不熟練。
【半身不攝】攝:引持。指半邊身體不能隨意轉動或半邊肢體癱瘓。
【半三不四】指心神不定,無精打采。
【半文不白】文言和白話夾雜。同「半文半白」。
【半文不值】比喻毫無價值或無能、品格卑下。
【半新不舊】猶言半新半舊。
【半信不信】指不完全相信。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