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成語文化作文
A. 高一優秀作文:從成語看中華文化
成語是我國漢字語言詞彙中一部分定型的片語或短語,就像語言中的活化石,是中華民族語言文化的精華,成語蘊藏著中華民族豐富的傳統文化,體現了漢民族多種文化內涵和民族精神,為文學家研究語言和傳統文化提供了寶貴的資料,具有重要的研究意義。 漢語成語的的文化特色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成語的形式,多採用四字格的形式,並追求平仄的音律搭配,成分之間講究對稱關系,反應了民族語言的發展歷史。第二個方面是成語內容上的文化特色,成語詞性分褒義的貶義,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一些原本代表褒義的成語也逐漸演變為貶義詞,例如成語「衣冠禽獸」,古時指官服上綉的禽和獸的圖案,今義指道德敗壞的人。這說明成語於我國傳統文化有關,不論從物質層面還是精神層面遠不止以上列舉的層面。 漢語成語在一定范圍內也反映了中華文化,並且可以通過不同角度,層次去發掘。漢民族的文化,反映了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的關系,而從中華文明的載體也表現為漢語和成語,准確而生動地變現了漢民族文化的基本結構和獨特的心理結構,思維方式,審美情趣和價值體系。 我們可以分別從精神和物質兩方面探討漢語成語與中華文化之間的聯系了解成語的文化內涵更好的理解並掌握中國的成語。 (一)漢語成語與精神文化 漢語成語在古代中國的學術思想中佔主要組成成分,占據著主導地位。對於儒家思想而言,提供了豐富的人生經驗和智慧,在歷史上形成了各種制度。 (二)漢語成語與物質文化 物質文化是一種表層文化,不少成語直接表現了當時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內容,選材集中於日常所見的人或事物直接反映當時民眾的生活狀況和物質文明的發展水平。 通過以上的分析和論證,我們了解到成語中積淀著中華傳統文化,也證實因為成語利於保存且久經不忘的特性才能使中華文化綿延不絕。
B. 閱讀和寫作過程中使用成語有什麼好處
如果把漢語漢文化比作璀璨的星河,那成語就是這星河裡一顆十分耀眼的星星!成內語大部分由古代容相承沿用下來,或源自詩文典籍、神話傳說,或取材寓言故事、歷史故事,或來自民間口語,承載著民族歷史文化和風格,蘊含著民族思維習慣和智慧,是我們漢語漢文化的「活化石」,也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文化的瑰寶。因此,了解並靈活運用成語,也許正是中學生學習民族語言、了解民族文化、提升自我文化素養的「終南捷徑」。而如何將成語文化滲透於日常教學活動中,就是語文教師們的責任了。「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語文的外延就有多大」,成語教學不應局限於課堂,成語文化的熏陶也不應拘泥於語文課堂。但相較於其他領域的應用,成語對語文教學具有更重要的意義和價值;相較於其他部分,成語在作文教學中的滲透更廣泛深刻。
C. 周記帶有10個成語的作文800字
盼啊!盼啊,眼看春節就快到了,想到這,我不由得笑了起來,在春節前,人們個個喜氣洋洋,個個精神飽滿。逛街的人絡繹不絕,有的在買年畫,有的在買年貨,有的坐著火箱圍著火爐看電視,還有的人在打麻將打撲克,等等不一而足。
反正街上五彩繽紛,各種各樣的人都有,各種各樣的貨物都齊全,琳琅滿目,人們恐怕想買什麼都難選擇!
春節前,家家戶戶都燈火通明,家家都把房子打扮得別具一格,各有各的個性。他們把買來的年貨放得滿地都地。買來的年畫怎麼貼法,那就各有自己的風格和喜好了。有的正著貼,有的倒著貼,還有的歪著貼,各有千秋。人們把買來的菜全部都弄好了,只等春節一到,就可一飽口福了。家家備有鞭炮,人們穿上新衣服,准備迎新年,在春節前,人們一出門,如果遇上了好朋友,總是口中不忘說一句:「上街啊!」
人們忙碌地准備著春節大吃大喝一番。
春節到了,小朋友們對父母說著一些吉祥話兒,爸媽就拿出壓歲錢,讓小孩子們高高興興。大家都希望今年能夠吉祥如意,招財進寶。
一些親朋好友歡聚一堂,品嘗著美酒佳餚,談著一些開心的話兒。而最高興的則是我們,可以大把大把地攢取壓歲錢,然後就歡天喜地跑到街上去買很多好玩的東西,而我們只要嘴巴甜一點,多說些祝福的話兒,那可就大賺一筆了!
人們一直玩到深夜,嘴裡啃著美味水果,手裡燃放鞭炮煙花……大人小孩們載歌載舞,忘情地玩個痛快!
D. 用英語介紹成語文化
Idiom culture is the crystallization of Chinese wisdom, is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Chinese culture, idioms are the essence of Chinese, with a strong expression. Idioms contain valuable cultural wealth, from which we can appreciate the glory of Chinese ancient material civilization, understand the Chinese ancient ecation thought, traditional Chinese virtue and so on.
Idioms and proction
"Sunrise, sunset, sinking and drink." The Yellow River, the Yangtze River has nurtured our fertile home, agricultural proction is the basis of ancient China, agriculture has become the country's basic commitment to taxes. There are many idioms to the ancient ancestors of agricultural proction and life were described. "The vast fields that crisscross footpaths between fields", continuously. "That meticulous farming intensive and meticulous farming". "Hangengreyun farming" cold, hot weeding. Describe the hardships of farming. "Pipe - Chen horse": "he's good, make the farmer Hangengreyun, to force." These idioms are reflected on the agriculture, is agricultural the consensus, feudal emperors have advocated "restraining" at the end, the agriculture as the country solid Bunning foundation and achievement of hegemony based.
Agricultural procers also graally develop a soil cheerful life, living there, farming and sometimes. For example, "Gonggengle" refers to the person farming, happy to keep the saints. "Three Kingdoms Weishu guanning biography": "[] but in Hu Zhao Luhun mountains, Gonggengle, to amuse themselves by." "Volume one seven:" cautionary rhetoric "hidden in the fields of ecation, Gonggengle, two."
And some of the idioms literally describe the agricultural life, and now often use their figurative meaning. For example, "Xitianoniu" (morning glory let the cattle on the field, therefore, is to take the cattle. Metaphor heavy penalties), DDR (veterans return home farm, now refers to leave home), "Haste makes waste" and so on.
譯文:成語文化是中華智慧的結晶,是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成語又是漢語中的精華,具有極強的表現力。成語蘊含著寶貴的文化財富,從中我們可以體會到中國古代物質文明的輝煌,了解中國古代教育思想,傳統中華美德等眾多方面。
成語與生產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鑿井而飲。」黃河、長江哺育了我們肥沃的家園,農業生產是古代中國的基礎,農業成為國家賦稅的基本承擔者。有許多成語對古代先民農業生產生活進行了描寫。「田連阡陌」,謂田地廣袤,接連不斷。「精耕細作」謂精心細致的耕作。「寒耕熱耘」寒冷時耕種,炎熱時除草。形容農事艱辛。《管子·臣乘馬》:「彼善為國者,使農夫寒耕熱耘,力歸於上。」這些成語都體現了重農、尚農的共識,歷代封建帝王都提倡「重農抑末」,把農業看作是國固邦寧的根底,成就霸業的基礎。
農業生產者也逐漸養成一種安土樂天的生活情趣,起居有定,耕作有時。例如,「躬耕樂道」是指親自耕種,樂守聖賢之道。《三國志·魏書·管寧傳》:「[胡]昭乃轉居陸渾山中,躬耕樂道,以經籍自娛。」《警世恆言》卷一七:「隱於田裡,躬耕樂道,教育二子。」
還有一些成語字面上描寫農業生活,現在經常使用它們的比喻義。例如,「蹊田奪牛」(牽牛的讓牛踩了田地,因此,被人把牛奪走。比喻懲罰過重),「解甲歸田」(軍人退伍回鄉務農,現泛指離職回家),「拔苗助長」等等。
E. 含25個成語的作文
夢寐以求 mèng源mèiyǐqiú [釋義] 寐:睡著。睡覺做夢時都在追求。形容期望或追求的迫切。 [語出] 《詩經·關雎》:「窈窕淑女;夢寐求之。」 [正音] 寐;不能讀作「chuánɡ」。 [辨形] 寐;不能寫作「躂」。 [近義] 朝思暮想 [用法] 形容有著強烈的願望。一般作謂語、定語。 [結構] 偏正式。 [例句] 上大學是我~的事。
F. 英語作文 成語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s beginning to capture the attention of the world. This is true even as popular culture that has traditionally been considered Western begins to spread throughout China. Kung Fu, especially, has had a great impact on the millions of people who first learned about China through it. From that, they may come to China and learn about other aspects of this culture, such as traditional operas like the Beijing and Sichuan ones. Asian nations have long known about the greatness of ancient Chinese culture. Their own cultures are a mix of native ones and those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Korea and Japan long ago adopted ideas such as Confucianism is something that continues today even as it is challenged by Pop Culture. This strength comes from the ideas given in the Four Books of Confucianism (The Great Learning, 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and The Book of Mencius). These books built upon the ideas of an even more ancient period codified in the Five Classics. From them, the West learns such things as Fengshui and other concepts that are uniquely Chinese. China has taken steps to further this spread of its culture by establishing Chinese Cultural Centers in such places as the United States and Europe.
中國傳統文化正在吸引全世界的注意,盡管在傳統意義上被看成是西方文化的流行文化開始在中國廣泛傳播。尤其是中國功夫,對於那些通過功夫初次了解中國的成千上萬的人來講,有著非常大的影響。由於功夫,他們可能來到中國,學習了解中國文化的其他方面,比如京劇和川劇這樣的傳統戲劇。亞洲國家很早以前就知道古代中國文化的博大。他們自己的文化混合了本民族的文化和中國文化的特色。韓國和日本很早就把儒教等觀念引進了他們的社會當中。甚至在被流行文化沖擊的今天,儒教的影響也一直在延續。這種力量來自「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和《孟子》)中的思想。這些書是依照「五經」之中所體現的更為早期的思想而著成的。西方人從中了解到了諸如風水等中國所特有的文化概念。中國已經通過向其他國家派遣文化使者並在美國、歐洲等地建立中國文化中心來進一步推廣中國文化。
G. 關於成語的傳承中華文化作文1100字左右
言而無信yánérwúxìn
[釋義] 信:信用。說話不算數;沒有信用。原作「言而回不信」。
[語出答] 《穀梁傳·僖公二十二年》:「言之所以為言者;信也。言而不信;何以為言?」
[正音] 而;不能讀作「ěr」。
[辨形] 而;不能寫作「爾」。
[近義] 言而不信
[反義] 一諾千金 言而有信
H. 帶有10個成語的作文800字
從一個成語說起 我曾聽說地一個有關成語「水滴石穿」的故事.大海邊上有一根尖尖的小石柱,石柱下端有條細小的石縫,從裡面滴出一顆伶伶俐俐的小水珠,在陽光下閃著似站珍珠般的晶瑩的光芒.小水珠歡笑著,跳躍著、高唱著,從岩縫里擠出來,在沿上晃幾晃,又輕輕巧巧地落在石柱下巨石上.「噗」一聲輕響,小水珠摔疼了,叫了起來.可又展開笑顏,在寬闊的巨石上活蹦亂跳地滾動起來.它的歌聲、笑聲,在廣闊的海洋上飄飛起來,但隨即被震山響的海嘯聲淹沒了.大海怒吼著:「你這個東西,從哪裡冒出來的?唱什麼?笑什麼?攪得我邊午覺也睡不好!」 小水珠眨眨眼,仰頭看著怒氣沖沖的大海,用它脆生生的聲音說:「大海呀,你有什麼不快?你為什麼要生氣?你看上去好凶呀!」 大海咆哮著:「我尊貴的表情,豈是你能評價的?小不點兒,你想干什麼?這可是我的地盤!」 小水珠響起了銀鈴般的笑聲:「大海呀!不必生氣,不必煩惱.我不過是想穿過這石頭,到那邊去看看.」 大海狂笑著:「就憑你,哈哈……」 小水珠認真地說:「我想我能,一定能.怎麼?你不信?」 大海哼哼著:「自不量力,哼哼……」 小水珠倔強地嚷破滅:「那我們來一次比賽吧!我們倆同時開始,看誰先打穿這巨石.」 大海喝叱著:「放肆!我偉大的身軀豈能和你這渺小的東西相提並論!不過,我今天心情還算不錯,就答應你這大膽的請求吧!好讓你知道,我是多麼偉大,而你是多麼渺小!」 於是,比賽開始了.小水珠一次次地縱身跳躍,又奮不顧身地沖向巨石.摔疼了,馬上爬起來,又繼續沖擊.太陽升高了,毒辣的陽光穿透一切射向大地,燒灼著一切.小水珠感覺在自己頭頂上光耀耀地晃著.它身體一軟,癱倒在地.可是咬咬牙,強撐著站起來,再一次開始沖擊…… 此時大海在做什麼呢?「呼、呼」大海的鼾聲化做海濤聲,呼出的氣化做海風,在海岸邊傳的很遠.睡夢中,大海還在喃喃囈語:「小東西,膽大包天.那塊石頭,我一巴掌便拍爛了,急什麼……呼……」 一年,兩年……十年、百年……一晃,九百九十九年過去了.小水珠已變成老水珠了.它年輕的生命在密集的跳躍.沖擊中到了風燭殘年.可它仍在不停地跳躍、跳躍、沖擊、沖擊.巨石上已有了一條細條的小孔,這全是水珠而成的.這小孔底已薄可透光了.水珠奮力向上躍出,在空中劃出一道清亮的弧,又滑翔向孔底.「噗」.同樣一聲輕輕的響聲,洞穿,珠散.剛剛醒來的大海目睹一切,驚呆了…… 在大海眼裡,水珠是渺小的;在巨石面前,水珠是卑微的.可實際上呢?水珠的自信、勇氣,堅韌不拔正是它的可貴之處,它用它的行動戰勝了大海,證明了自己.所以,它是偉大的!驕傲懶惰的大海雖有無比的力量和龐大的身軀,但它和水珠比起來,它算什麼?在面對漫長的人生時,我不禁想:人應當做「強大」的海,還是「渺小」的水珠呢?
I. 有關網路成語的出現對文化的影響的作文600字
網路新詞:指的是網路上流行的非正式語言,具有生動貼切,簡單明了的特點。舉例:神馬,給力,富二代,官二代等。
出現背景:信息時代,網路作為信息交流的主要媒介,因其虛擬性,傳播性,已經越來越重要的左右社會人的生活。
辯證的看:
有利的一面:
1、帶有政治色彩的網路新詞本身是民意的迸發,對社會上的不平不公,網民通過網路傳遞了強烈的批判意識。這種迸發本身能形成一股社會監督的力量,監督政府行為,指導政府作為。
2、很多網路新詞都帶有趣味性,調侃性,代表了一種開放的思想狀態,成為了現代人自由宣洩情緒的重要渠道,也為「讓人們說真話」創造了有力條件。
不利的一面:
1、對一些新詞的盲目炒作和烘托,會一定程度上刺激國民神經,引發社會效應,從而影響政府形象。
2、部分新詞本身就是三俗文化的代表,這類詞彙的傳播很大程度上會給青少年成長帶來不利的影響。
總結:網路新詞可能有些不利的影響,從其對社會絕對的依附性,折射出的是社會心理及社會發展,代表的是現代人思想意識的自由形態,站在政府的角度,更多的應該是跳出詞彙看社會,成為社會管理的一個信息來源。同時對一些負面影響的不良信息傳播要用制度來加以約束。
J. 關於成語的作文400字
成語故事作文400字一:兵不厭詐
公元前633年,楚國攻打宋國,宋國向晉國求救。第二年春天,晉文公派兵攻佔了楚的盟國曹國和衛國,要他們與楚國絕交,才讓他們復國。楚國被激怒了,撤掉對宋國的包圍,來和晉國交戰。兩軍在城濮(今山東鄄城西南)對陣。
晉文公重耳做公子時,受後母迫害,逃到楚國,受到楚成王的款待。楚成王問重耳以後如何報答,重耳說:「美女、綢緞等等,您都有了,我能給您什麼呢?假如托您的福我能回國執政,萬一遇到兩國發生戰爭,我就撤退三舍(一舍等於三十里)。如果楚國還不能諒解,雙方再交手。」
為了實現當年的諾言,晉文公下令撤退九十里。楚國大將子玉率領楚軍緊逼不舍。
當時,楚國聯合了陳、蔡等國,兵力強;晉國聯合了齊、宋等國,兵力弱。應該怎樣作戰呢?晉文公的舅舅子犯說:「我聽到過這樣的說法:對於注意禮儀的君子,應當多講忠誠和信用,取得對方信任,在你死我活的戰陣之間,不妨多用欺詐的手段迷惑對方。你可以採取欺騙敵軍的辦法。」
晉文公聽從了子犯的策略,首先擊潰由陳、蔡軍隊組成的楚軍右翼,然後主力假裝撤退,引誘楚軍左翼追趕,再以伏兵夾擊。楚軍左翼大敗,中軍也被迫撤退。
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以弱勝強的城濮之戰。晉國取勝後,與齊、魯、宋、鄭、蔡、莒、衛等國會盟,成為諸侯霸主。
成語故事作文400字二:濫竽充數
爸爸在《成語故事》這本書中給我讀了濫竽充數的故事,它講的是戰國時,齊宣王很喜歡聽吹芋,但他喜歡聽大家一齊吹,那裡面有個南郭先生混在裡面,不會吹但裝成會吹的樣子。齊宣王死後,他的兒子繼承了王位,他也喜歡聽吹竽,但他和他的父親不一樣,他喜歡聽一個人吹,南郭先生聽說以後,急忙收拾行李逃回了家。
爸爸說,這個成語故事是告訴人們,那些弄虛作假的人雖能矇混一時,但是無法矇混一世,他們經不住時間的考驗,終究會露出馬腳的。諷刺了混入內行,冒充有本領而無真才實學的人。社會需要的是有真才實學的人,而真才實學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靠刻苦學習鑽研,努力拚搏得來的。「濫竽充數」的人在事業上、學習上混,只是暫時的、短暫的,最後還是要被時代前進的洪流所淘汰。
爸爸問我,你在平時的學習中是甘當「濫竽充數」的南郭,還是做奮力搏擊的雄鷹?二者必擇其一。我想,南郭先是好混,最後還是混不下去。我要努力、刻苦、頑強學好知識,掌握本領,做一個真才實學的人。
成語故事作文400字三:守株待兔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座大山腳下住著一個農夫,他每天一大早就到田裡幹活,特別辛苦。
有一天,農夫正在地里幹活,突然一隻野兔從草叢里跑了出來,野兔因見到有人而受到了驚嚇。它拚命地奔跑,不料一下子撞到農夫地頭的一顆樹樁上,折斷脖子死了。農夫便放下手中的農活,走過去撿起死兔子,他非常慶幸自己的好運氣。晚上回到家,農夫把死兔交給妻子,妻子做了香噴噴的野兔肉,兩口子有說有笑美美地吃了一頓。第二天,農夫照舊在地里幹活,可是他再也不像以往那麼專心了。
他幹了一會兒就朝草叢里瞄一瞄。聽一聽,希望再有一隻兔子竄出來撞在樹樁上。就這樣,他心不在焉地幹了一天活,該鋤的地沒鋤完,直到天黑也沒有見到兔子出來。他很不甘心地回家了。第三天,農夫來到地邊,已完全無心鋤地,自己則坐在樹樁旁邊的田埂上,專門等待野兔子竄出來。可是又白白地等了一天。後來,農夫每天就這樣守在樹樁邊,希望再撿到兔子。然而他始終沒有再得到。但農田裡的苗因為他而枯萎了。農夫因此成了別人議論的笑柄。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只有通過自己的勞動,才能有所收獲,否則終將一無所獲,留下終身遺憾。謝謝大家!
成語故事作文400字四:玉汝於成
張載年輕時喜歡研究兵法。范仲淹很欣賞他的才學,勸他說:「讀書人有自己的事業可做,何必非要談兵呢?」張載便專心致志做學問。後來張載中了進士,先後當過幾任地方官,因為他敢於直言,觸犯了執政大臣,49歲就辭官回家,在家讀書治學。
橫渠是個窮鄉僻壤,張載雖有一些田地,但收入只夠維持生計,還必須省吃儉用,但他怡然自得,根本就不掛在心上。每天起來,他一頭鑽進書房,關起門來,整日苦讀,時常思考問題而忘記吃飯和休息。深夜,妻兒早已酣然入睡,他躺在床上還若有思考。如有所得,便披衣下床,欣然提筆。遠近許多青年紛紛前來從師求學。有些學生家境貧寒,沒有學費,他反而補貼他們茶飯,和他們同甘共苦。
張載在一篇文章中說:「貧窮卑賤和令人憂傷的客觀條件,其實可以磨練人的意志,用來幫助你達到成功(貧賤憂戚,庸玉汝於成)。」
「玉汝於成」是說象玉一樣愛護,來幫助你成功。
成語故事作文400字五:不恥下問
大家都知道孔子是古代的一個教育家,還被人們稱為「聖人」。他為人學識淵博,但還是虛心地向別人學習請教。
有一次,孔子到太廟祭祖,有不明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