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比喻害怕開始的成語有哪些

比喻害怕開始的成語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0-11-24 08:43:45

㈠ 形容害怕不敢靠近的成語有哪些

誠惶誠恐、膽戰心驚、惶恐不安、怛然失色、大驚失色

㈡ 形容非常害怕的成語有哪些

1、惶恐不安

讀音:[huáng kǒng bù ān]

釋義:惶:恐懼。內心害怕,十分不安。

出處:《漢書·王莽傳下》:「人民正營;無所措手足。」唐·顏師古註:「正營;惶恐不安之意也。」

2、不寒而慄

讀音:[bù hán ér lì]

釋義:栗:畏懼,發抖。不冷而發抖。形容非常恐懼。

出處:《史記·酷吏列傳》:「是日皆報殺四百餘人;其後郡中不寒而慄。」

㈢ 形容害怕的四字成語有哪些

形容害怕的四字成語有惶恐不安、不寒而慄、心有餘悸、膽戰心驚、毛骨悚然、惴惴不安、戰戰兢兢、寒心酸鼻、望而生畏、慄慄危懼、誠惶誠恐、魂飛魄散、驚恐萬狀、駭人聽聞、大驚失色、恐慌萬狀、汗不敢出、寒毛卓豎、膽顫心驚、談虎色變、怛然失色、擔驚受怕。

1、不寒而慄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是bù hán ér lì,意思是恐懼心理引起的驚抖。

《史記·酷吏列傳》:「是日皆報殺四百餘人,其後郡中不寒而慄,滑民佐吏為治。」

那天,一下子就殺了四百多人。盡管那天天氣不冷,然而,住在這個地區的人們聽到這個消息後都嚇得不寒而慄。義縱執法嚴峻,但也存在肆意殘殺的問題、

2、心有餘悸,讀音:xīn yǒu yú jì,漢語成語,解釋:危險的事情雖然過去了,回想起來還感到害怕。

出自 柳洲《風雨桃花洲》:「談到三年前倒圩的情景,趙老大心有餘悸地說:'那次桃花洲的人淹死了一半,莊稼全毀了。'」

3、膽戰心驚(dǎn zhàn xīn jīng),成語。戰:通「顫「發抖,哆嗦。形容非常害怕。

碧野《富春江畔·冰壺與雙龍》:「我們沿著洞壁往下走,手扶欄桿,探步石級,膽戰心驚。

4、毛骨悚然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為:máo gǔ sǒng rán,釋義:身上毛發豎起,脊樑骨發冷,用來形容十分恐懼。

茨威格《偉大的悲劇》(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下冊第21課):「這里看不到任何東西,和前幾天令人毛骨悚然的單調沒有任何區別。」

5、誠惶誠恐,讀音chéng huáng chéng kǒng,誠:確實;惶:害怕;恐:畏懼。惶恐不安。原是封建社會中臣子向皇帝上奏章時所用的套語,形容非常小心謹慎以至於害怕不安的樣子;表示敬畏而又惶恐不安。現形容尊敬、恭維、服從或泛指心中有愧而恐懼不安。

郭沫若《北伐途中》:一些成了驚弓之鳥的部員們算也誠惶誠恐地先後把那段危險的地面通過了。

㈣ 形容擔心害怕的成語有哪些

提心吊膽、驚慌失措、膽戰心涼、大驚失色、驚魂未定、心有餘悸、惴惴不安、驚恐萬狀、毛骨悚然、忐忑不安。

㈤ 形容人又害怕又緊張的成語有哪些

1.
惶惶不可終日,
惶惶,亦作「皇皇」,急躁、慌亂、心神不定的樣子。詞語指心慌意亂,神不守舍,一天也過不下去了。
2.膽顫心驚
顫:發抖。形容非常害怕
3.惶惶不安
惶惶:恐懼不安。指心中驚慌。害怕,心神不安定
4.誠惶誠恐
誠:實在,的確;惶:害怕;恐:畏懼。非常小心謹慎以至達到害怕不安的程度。
5.怛然失色
怛:畏懼,恐懼。指因害怕而變臉色。
6.大驚失色
非常害怕,臉色都變了。
7.擔驚受怕
形容十分擔心或害怕。
8.膽裂魂飛
裂:破裂。魂:魂靈、神志。膽也破了,魂也飛了。形容極度害怕、恐慌。
希望能幫助到你

㈥ 形容害怕的成語有哪些

[膽戰心寒]戰:發抖。形容害怕之極。
[驚惶萬狀]驚惶:害怕;萬狀:各種樣子,表示程度極深。形容害怕到了極點。
[喪膽亡魂]形容害怕到了極點。
[驚恐萬狀]形容害怕到了極點。
[三魂出竅]形容害怕得不知所措。
[恐慌萬狀]形容害怕驚慌到極點。
[汗洽股慄]汗流浹背,兩腿顫抖。形容害怕、恐懼的樣子。
[兢兢戰戰]兢兢:小心謹慎的樣子;戰戰:畏懼的樣子。形容害怕而小心謹慎的樣子。
[怕鬼有鬼]比喻害怕什麼,偏偏要碰到什麼。
[縮頭縮腦]形容害怕不敢向前,或膽小不敢出頭負責。
[惴惴不安]惴:憂愁、恐懼。形容因害怕或擔心而不安。
[怕風怯雨]怯:害怕。形容人害怕艱難困苦,嬌氣十足。
[噤若寒蟬]噤:閉口不作聲。象深秋的蟬那樣一聲不吭。比喻因害怕有所顧慮而不敢說話。
[膽顫心驚]顫:發抖。形容非常害怕。
[慄慄危懼]慄慄:發抖的樣子。形容非常害怕。
[骨寒毛豎]形容十分害怕。
[膽戰心搖]形容十分害怕。

㈦ 形容「害怕」的成語有哪些

  1. 膽戰心驚[ dǎn zhàn xīn jīng ]:戰:通「顫」,發抖。形容十分害怕。

    出處:元·無名氏《碧桃花》第三折:「不由我不心驚膽戰,索陪著笑臉兒褪後趨前。」

    造句:一提起那次不幸的遭遇,他就感到膽戰心驚。

  2. 惶惶不安[ huáng huáng bù ān ]:惶:恐懼。內心害怕,十分不安。

    出處:《三國志·通俗演義·董卓議立陳留王》:「董卓屯兵城外;每日帶鐵甲馬軍數千入城;橫行街市;百姓惶惶不安。」

    造句:聽說連著幾天新村裡出現了居家被撬的事情,弄得大家惶惶不安,居委會治安組決心加強巡邏,早日破案。

  3. 誠惶誠恐[ chéng huáng chéng kǒng ]:誠:實在,的確;惶:害怕;恐:畏懼。非常小心謹慎以至達到害怕不安的程度。

    出處:漢·許沖《上說文解字書》:「臣沖誠惶誠恐;頓首頓首;死罪死罪。」

    造句:瞧,他見了領導那副誠惶誠恐的樣子,真讓人惡心。

  4. 膽裂魂飛[ dǎn liè hún fēi ]:裂:破裂。魂:魂靈、神志。膽也破了,魂也飛了。形容極度害怕、恐慌。

    出處:清·張春帆《宦海》第九回:「且說王觀察見防營軍作亂,嚇得個膽裂魂飛。」

    造句:這種死法,想想就令人膽裂魂飛!「蟲子!蟲子!怎麼會有那麼多可怕的蟲子!」。

  5. 怛然失色[ dá rán shī sè ]:怛:畏懼,恐懼。指因害怕而變臉色。

    出處:宋代;蘇洵《送石昌言舍人北使行》:「聞千馬騎馳過;劍槊相摩;終夜有聲;從者怛然失色。」

    造句:藉助汽車燈的光亮,我倆看到前邊棗樹林里有一群狗樣的東西在轉動,它們眼裡閃著綠光,「有狼!」我的副手怛然失色地喊了起來。

㈧ 形容「緊張害怕」的成語有哪些

1)寒毛卓豎[hán máo zhuó shù] 汗毛都豎立起來。形容非常恐怖,或心情特別緊張害怕。 出處:《敦煌變文集·降魔變文》:「見者寒毛卓豎,舍利佛獨自安然。」

2)汗不敢出 [hàn bù gǎn chū] 嚇得連汗都不敢往外冒了。形容緊張害怕到了極點。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戰戰慄慄,汗不敢出。」

3)張口結舌[zhāng kǒu jié shé] 結舌:舌頭不能轉動。張著嘴說不出話來。 出處:曲波《林海雪原》二八:「兇手感到這聲音象是一個鐵棒擊打在他的頭上,他轉頭一看,大驚失措,張口結舌。」

4)張嘴撟舌[zhāng zuǐ jiǎo shé] :猶張口結舌形容理屈詞窮,或因緊張害怕而發愣。出處:清·吳研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八十一回:「重慶道一見了他,也不暇多敘寒暄,便把領事的一番話述了出來。某觀察聽了,不覺張嘴撟舌。」

5)魂飛魄散[ hún fēi pò sàn]:嚇得連魂魄都離開人體飛散了。形容驚恐萬分,極端害怕。出處:《左傳·昭公二十五年》:「心之精爽,是謂魂魄;魂魄去之,何以能久?」

㈨ 形容「害怕的表現」的成語有哪些

惶恐不安、毛骨悚然、心驚肉跳、惶惶終日、膽戰心驚、寒心酸鼻、心驚膽戰、驚慌失色、驚天動地、驚心動魄。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