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看著就害怕的成語
1. 比喻很害怕的成語
膽顫心驚 顫:發抖。形容非常害怕
惶惶不安 惶惶:恐懼不安。指心中驚慌害怕,心神不安定
怛然失色 怛:畏懼,恐懼。指因害怕而變臉色。
大驚失色 非常害怕,臉色都變了。
擔驚受怕 形容十分擔心或害怕。
2. 比喻「受過驚嚇後,遇到一點動靜就特別害怕」的成語有哪些
1、心有餘悸;2、杯弓蛇影;3、驚弓之鳥;4、草木皆兵;5、風聲鶴唳。
3. 比喻受過驚嚇的人見到一點動靜就非常害怕是什麼成語
是:驚弓之鳥[ jīng gōng zhī niǎo ]
【解釋】:被弓箭嚇怕了的鳥不容易安定。比喻經過驚嚇的人碰到一點動靜就非常害怕。
【出自】:西漢.劉向《戰國策·楚策四》;《晉書·王鑒傳》:「黷武之眾易動,驚弓之鳥難安。」
【翻譯】:濫用武力的軍隊容易動,驚弓之鳥不容易安定。
驚弓之鳥的反義詞:初生之犢[ chū shēng zhī dú ]
【解釋】:剛出生的小牛,比喻單純或勇猛的青年人。
【出自】:夏衍《戲劇抗戰三年間》:以初生之犢的勇氣,站在一切戰斗的前列。
(3)比喻看著就害怕的成語擴展閱讀
驚弓之鳥的近義詞:
一、心有餘悸[ xīn yǒu yú jì ]
【解釋】:悸:因害怕而心跳得厲害。危險的事情雖然過去了,回想起來心裡還害怕。
【出自】:孫犁《奮勇地前進、戰斗—在一次座談會上的發言》:「如果他第一次在路上遇到的只是井繩,他就不會心有餘悸了。」
二、傷弓之鳥[ shāng gōng zhī niǎo ]
【解釋】:被弓箭嚇怕了的鳥。比喻受過驚嚇,遇到一點動靜就怕的人。
【出自】:西漢.劉向《戰國策·楚策四》;《晉書·苻生載記》:「傷弓之鳥,落於虛發。」
【翻譯】:被弓箭嚇怕了的鳥,遇到一點動靜就怕。
4. 形容害怕的表現的成語
【成語】: 望而生畏
【拼音】: wàng ér shēng wèi
【解釋】: 畏:恐懼,害怕。看見了就害怕。
【出處】: 《論語·堯曰》:「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視,儼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5. 形容看了害怕的成語
惶恐不安 毛骨悚然 心驚肉跳 惶惶終日 膽戰心驚
寒心酸鼻 心驚膽戰 驚慌失色 驚天動地 驚心動魄
驚魂未定 驚弓之鳥 大驚失色 畏縮不前 觸目驚心
心有餘悸 失魂落魄 提心吊膽 戰戰兢兢 畏首畏尾
談虎色變 草木皆兵 毛骨悚然 誠惶誠恐 魂不附體大驚失色
6. 看著就害怕的成語
望而生畏
[拼音]wàng
ér
shēng
wèi
[釋義]畏:恐懼,害怕。看見了就害怕。
[出處]《論語·堯曰》:「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視,儼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例句]孩子對你望而生畏,你怎麼不親近他呢?
7. 看著就害怕的成語
目怔口呆】形容因吃驚或害怕而發愣的樣子。同「目瞪口呆」。
怕風怯雨】怯:害怕。形容人害怕艱難困苦,嬌氣十足。
怕鬼有鬼】比喻害怕什麼,偏偏要碰到什麼。
怕硬欺軟】害怕強硬的,欺負軟弱的。
欺硬怕軟】欺:欺凌。怕:害怕。欺凌強硬的,害怕軟弱的。指吃硬不吃軟。
鉗口撟舌】閉口翹舌。形容因驚訝害怕而說不出話來的樣子。
肉顫心驚】形容擔心禍事臨頭或遇到非常可怕的事,十分害怕不安。同「肉跳心驚」。
肉跳神驚】形容擔心禍事臨頭或遇到非常可怕的事,十分害怕不安。同「肉跳心驚」。
三魂出竅】形容害怕得不知所措。
喪膽亡魂】形容害怕到了極點。
神逝魄奪】猶言魂飛魄散。形容驚恐萬分,極端害怕。
貪生惡死】貪戀生存,害怕死亡。同「貪生畏死」。
貪生畏死】貪戀生存,害怕死亡。
心驚膽顫】形容十分害怕。同「心驚膽戰」。
心驚膽寒】形容十分害怕。同「心驚膽戰」。
心驚膽落】形容十分害怕。同「心驚膽戰」。
心喬意怯】指心神不定,感到害怕。
一著被蛇咬,三年怕井繩】比喻在某件事情上吃過苦頭,以後一碰到類似的事情就害怕。
有恃毋恐】因為有所依杖而毫不害怕,或毫無顧忌。同「有恃無恐」。
8. 形容還很害怕的成語
心驚膽戰 - 毛骨悚然 - 膽戰心驚 - 惶恐不安 - 心驚肉跳 - 心有餘悸
9. 看見了就害怕(用成語表示)
望而生畏
畏:恐懼,害怕。看見了就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