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比喻文章不好的成語是什麼

比喻文章不好的成語是什麼

發布時間: 2020-11-24 09:38:42

❶ 形容「文章差」的詞句有哪些

1.索然無味suǒ rán wú wèi】索然:沒有意味、沒有興趣的樣子。形容事物枯燥無味。

2.枯燥無味【kū zào wú wèi】枯燥:單調。形容單調,沒有趣味。

3.枯燥乏味【kū zào fá wèi】形容某件事或某個人非常的無聊,讓人提不起興趣來。

4.味如雞肋【wèi rú jī lèi】雞肋:雞的肋骨,沒有肉,比喻無多大意味而又不忍舍棄的東西。比喻事情不做可惜,做起來沒有多大好處。

5.味同嚼蠟【wèi tóng jiáo là】像吃蠟一樣,沒有一點兒味。形容語言或文章枯燥無味。離題萬里——形容寫文章或說話同要講得主題距離很遠,毫不相干。

6.一塌糊塗【yī tā hú tú】形容混亂或敗壞到了不可收拾的程度。

7.聱牙詰曲【áo yá jié qǔ】聱牙:不順口;詰曲:曲折。指文章讀起來不順口

8.不通文墨【bú tōng wén mò】通:精通;文墨:指寫文章、著述等。指人文化水平不高或識字不多。

9.鄙言累句【bǐ yán lèi jù】鄙言:淺俗的言辭。指文章的詞句淺俗,不精煉。

10.詞不逮理【cí bú dǎi lǐ】詞:言語,詞句。逮:到;及。指說話、寫文章時所用的詞句不能充分、確切表達出思想感情。

11.辭不達義【cí bú dá yì】指說話寫文章不能確切地表達意思。

❷ 形容「文章的詞句說的話不好懂」的成語是什麼

形容「文章的詞句說的話不好懂」的成語是佶屈聱牙

讀音: [ jí qū áo yá ]

解釋:佶屈:曲折;聱牙:不順口。 指文章讀起來不順口。

出 處

唐·韓愈《進學解》:「周《誥》《殷》《盤》;佶屈聱牙。」

宋·陸佃《陶山集·寄龔深之曾子開》:「更憶巷南曾學士,坐將《盤》《誥》解聱牙。」

元·戴錶元《剡源集·壽陳貴白》:「我今贈君亦天物,但有聱牙佶屈村田詩。」

明·胡應麟《詩藪·內編》:「樂府至佶屈者,《朱鷺》《臨高台》等篇。」

鄒韜奮《經歷·課外閱讀》:「有些文字,尤其是所謂直譯的文字,寫得佶屈聱牙。」

例 句

文章是寫給別人看的,講究文從字順,如果佶屈聱牙,沒人看得懂,便失了作文的意義。

有些文字,尤其是所謂直譯的文字,寫得佶屈聱牙。

❸ 求一些形容文章不好的詞語,謝謝——

【聱牙詰曲】聱牙:不順口;詰曲:曲折。指文章讀起來不順口。
【聱牙佶屈】聱牙:不順口;佶屈:曲折。指文章讀起來不順口。
【白話八股】用白話寫的類似舊時八股式的文章。比喻指應命而寫的刻板文章。
【不堪卒讀】不堪:不能;卒:完畢,結束。形容文章寫得凄慘悲苦,令人心酸,不忍讀完。也指文章粗劣,使人不肯讀下去。
【博士買驢】博士:古時官名。博士買了一頭驢子,寫了三紙契約,沒有一個「驢」字。譏諷寫文章長篇累牘而說不到點子上。
【不通文墨】通:精通;文墨:指寫文章、著述等。指人文化水平不高或識字不多。
【不以詞害意】不因為只顧文辭而損害了對內容的理解。指寫文章不要只追求修辭而忽略文章的立意。
【不以辭害志】辭:文辭;志:作品的思想內容。原意是不因為只顧文辭而損害了對內容的理解。後也指寫文章不要只追求修辭而忽略文章的立意。
【鄙言累句】鄙言:淺俗的言辭。指文章的詞句淺俗,不精煉。
【詞不逮理】詞:言語,詞句。逮:到;及。指說話、寫文章時所用的詞句不能充分、確切表達出思想感情。
【辭不達義】指說話寫文章不能確切地表達意思。
【詞不逮意】詞:言語,詞句;逮:到,及。指說話、寫文章時所用的詞句不能充分、確切表達出思想感

❹ 形容自謙自己寫的文章寫的不好的詞語有哪些

1、才疏學淺
【拼音】: cá shū xué qiǎn
【解釋】: 疏:淺薄。才學不高,學識不深(多用作自謙的話)。
【出處】: 《漢書·谷永傳》:「臣才朽學淺,不通政事。」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神思》:「若學淺而空遲,才疏而徒速,以斯成器,未之前聞。」白話譯文:假如學問淺薄而只是寫得慢,才能疏陋而只是寫得快;這樣的人要想在寫作上有所成就,是從來沒有聽說過的。
【舉例造句】: 在下雖有此志,只是才疏學淺,年紀又輕,經練更少。
2、略知皮毛
【拼音】: lüè zhī pí máo
【解釋】: 比喻稍知表面的情況或稍有膚淺的知識。
【出處】: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17回:「才女才說學士大夫論及反切尚切瞠目無語,何況我們不過略知皮毛,豈敢亂談,貽笑大方!」
【舉例造句】: 此事我們只略知皮毛,不能擅下結論。
3、 吳下阿蒙
【拼音】: wú xià ā méng
【解釋】: 吳下:現江蘇長江以南;阿蒙:指呂蒙。居處吳下一隅的呂蒙。比喻人學識尚淺。
【出處】: 《三國志·吳書·呂蒙傳》裴松之注引《江表傳》:「吾謂大弟但有武略耳,至於今者,學識英博,非復吳下阿蒙。」白話譯文:你現在的軍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謀略,不再是原來的那個吳縣的(沒有學識的)阿蒙了!
4、才疏智淺
【拼音】: cái shū zhì qiǎn
【解釋】: 才:才能;疏:稀少;智:智慧。才識不高,智力短淺。用作自謙之詞。
【出處】: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八十五回:「愚才疏智淺,恐不堪當此任。」
【舉例造句】: 還有一班市儈,不過略識之無,因為艷羨那些斗方名士,要跟著他學。
5、學淺才疏
【拼音】: xué qiǎn cái shū
【解釋】: 才能不高,學識不深(多用作自謙的話)。
【出處】: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神思》:「若學淺而空遲,才疏而徒速,以斯成器,未之前聞。」明·高明《琵琶記·南浦囑別》:「你讀書思量做狀元,我只怕你學疏才淺。」白話譯文:假如學問淺薄而只是寫得慢,才能疏陋而只是寫得快;這樣的人要想在寫作上有所成就,是從來沒有聽說過的。
【舉例造句】: 本人學淺才疏,只能盡力而為之。

❺ 自己謙虛客套,說自己文章寫的不好的詞語是什麼

樓上的,樓主是要謙虛,不是在低回和辱罵自己的文章啊,應該是淺思簡言,不登大雅之堂

❻ 求形容文章寫的很誇張,並不好的成語

天花亂墜,空前絕後

❼ 形容文章錯別字很多的成語是什麼

一差二錯:
可能發生的意外或差錯。
陰差陽錯:
比喻由於偶然的因素專而造成了差錯。屬
一差半錯:
指變故,差錯。
議論紛錯:
形容意見不一,議論很多。
陰陽交錯:
指把陰和陽搞差了。後比喻由於偶然的因素而造成了差錯。
他山攻錯:
比喻拿別人的長處,補救自己的短處。
棋布錯峙:
指如對弈雙方所著棋子般交錯對峙。
千差萬錯:
指差錯很多或很大。

❽ 學生作文寫得不好,請用3個成語來評價它。

詞不達意: 詞:言詞;意:意思。泛指詞句不能確切地表達出意思和感情。
文不對題:文章里的意思跟題目對不上。指人說話或寫文章不能針對主題。
胡編亂造:沒有根據、不合情理地胡亂編造。
敷衍了事:敷衍:做事不認真,態度不端正;了:完。指辦事馬馬虎虎,不用心,只是應付過去就算完事了。
離題萬里:離:離開;題:題目,主題;萬里:很遠。形容寫文章或說話同題旨距離很遠,毫不相干。
空洞無物:空空洞洞,沒有什麼內容,沒有東西。。多指言談、文章極其空泛或不切實際。
廢話連篇:形容文章或言談中不必要的廢話太多。
雜亂無章:章:條理。又多又亂,沒有條理。

以下是四字詞語:
用詞不當、前後矛盾、白字先生、結構鬆散、內容空洞。

❾ 批評文章寫得很差的成語有哪些

索然無味 索然:沒有意味、沒有興趣的樣子。形容事物枯燥無味(多指文章)。
離題萬里 形容寫文章或說話同要講得主題距離很遠,毫不相干。
狗屁不通 指責別人說話或文章極不通順。
粗製濫造 濫:過多,不加節制。寫文章或做東西馬虎草率,只求數量,不顧質量。

❿ 自謙自己寫的文章寫的不好,都用哪些詞語來形容

描寫外形的詞語:矮而胖、頭大而肥、窈窕、直直落落、優美、秀麗、
表達作者回感悟的句子:手指的答全體,同人群的全體一樣,五根手指如果能團結一致,成為一個拳頭,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麼強弱、美醜之分了。
希望能幫助你,我也是六年級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