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表達堅持的成語故事

表達堅持的成語故事

發布時間: 2020-11-24 11:30:07

1. 堅持理想的成語故事

聞雞起舞的故事
晉代的祖逖是個胸懷坦盪、具有遠大抱負的人。可他小時候卻是個不愛讀書的淘氣孩子。進入青年時代,他意識到自己知識的貧乏,深感不讀書無以報效國家,於是就發奮讀起書來。他廣泛閱讀書籍,認真學習歷史,於是就發奮讀起書來。他廣泛閱讀書籍,認真學習歷史,從中汲取了豐富的知識,學問大有長進。他曾幾次進出京都洛陽,接觸過他的人都說,祖逖是個能輔佐帝王治理國家的人才。祖逖24歲的時候,曾有人推薦他去做官司,他沒有答應,仍然不懈地努力讀書。
後來,祖逖和幼時的好友劉琨一志擔任司州主簿。他與劉琨感情深厚,不僅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而且還有著共同的遠大理想:建功立業,復興晉國,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一次,半夜裡祖逖在睡夢中聽到公雞的鳴叫聲,他一腳把劉琨踢醒,對他說:"別人都認為半夜聽見雞叫不吉利,我偏不這樣想,咱們乾脆以後聽見雞叫就起床練劍如何?"劉琨欣然同意。於是他們每天雞叫後就起床練劍,劍光飛舞,劍聲鏗鏘。春去冬來,寒來暑往,從不間斷。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長期的刻苦學習和訓練,他們終於成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寫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帶兵打勝仗。祖逖被封為鎮西將軍,實現了他報效國家的願望;劉琨做了都督,兼管並、冀、幽三州的軍事,也充分發揮了他的文才武略。

2. 關於刻苦練習堅持不懈的名人名言成語故事

1.俞敏洪:要有一個奮勇拼搏的人生 ,三年高考最終考上北大
2.古蘇格蘭國王羅伯特·布魯斯,六次被入侵之敵打敗,失去了信心。在一個雨天,他躺在茅屋裡,看見一隻蜘蛛在織網。蜘蛛想把一根絲纏到對面牆上去,六次都沒有成功,但經過第七次努力,終於達到目的。羅伯特興奮地跳了起來,叫道:「我也要來第七次!」他組織部隊,反擊入侵者,終於把敵人趕出了蘇格蘭。
3.王羲之從七歲就開始練習書法,幾十年如一日,刻苦練字,從不間斷。他有時走在路上,坐在椅子上,還揣摩著名家書法,手指不停地在衣服上練字,時間一長,連自己的衣襟都劃破了。正因為如此,他才練出「入木三分」的筆力,筆筆剛健,字字飛龍,成為劃時代的書法家。
4.著名地理學家徐霞客,長年跋涉於奇山異水之間。在考察途中,遇強盜剪徑,衣物被劫,身體受傷,在「西望有山生死共,東瞻無侶來去難」的絕境中,他沒有氣餒,沒有後退,堅持不懈,繼續前
5.●李時珍立志編寫醫葯巨著,為此他翻山越嶺,遍訪名醫,到各地採集草葯。期間他遇到各種阻礙,可他不怕吃苦,不怕受累,二十七年始終如一,終於寫就葯學巨著《本草綱目》。
進,最後終於著成《徐霞客游記》。

3. 關於堅持不懈的成語故事

《堅執不從》

成語現解: 堅持自己的主張,不聽從別人的意見。 成語古解:元·無名氏《隔江鬥智》第一折小官勸他且待兵戈稍定,再做商量,爭奈元帥堅執不從。」
《為惡不悛》

成語現解: 堅持作惡,不肯悔改。 成語古解:無
《半信半疑》

成語現解: 有點相信,又有點懷疑。表示對真假是非不能肯定。 成語古解:三國·魏·嵇康《答釋難宅無吉凶攝生論》苟卜筮所以成相,虎可卜而地可擇,何為半信而半不信耶?」
《半疑半信》

成語現解: 有點懷疑,又有點相信。表示對真假是非不能肯定。 成語古解:唐·元稹《古築城曲》因茲請休和,虜往騎來過。半疑兼半信,築城猶嵯峨。」
《不乏先例》

成語現解: 有不少從前的事可以作為例子。 成語古解:姚雪垠《李自成》第四卷第十四章明末起義首領中一向重視養子,而且以養子繼承皇位的事在五代不乏先例。」
《藏巧於拙》

成語現解: 有才能而不顯示出來。 成語古解:明·洪應明《菜根譚》上藏巧於拙,用晦而明,寓清於濁,以屈為伸,真涉世之一壺藏身之三窟也。」
《超世之才》

成語現解: 有超越世人的才能。 成語古解:宋·蘇拭《晁錯論》古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
《出師有名》

成語現解: 有正當理由進行征伐。 成語古解:京劇《將相和》第一場趙若獻璧,乃懼怕我邦,不難臣服;若是不獻,再去征討,方算出師有名。」
《忿世嫉俗》

成語現解: 有正義感的人對黑暗的現實社會和不合理的習俗表示憤恨、憎惡。同憤世嫉俗」。 成語古解:魯迅《墳·摩羅詩力說》自尊至者,不平恆繼之,忿世嫉俗,發為巨震,與對跖之徒爭衡。」
《憤時疾俗》

成語現解: 有正義感的人對黑暗的現實社會和不合理的習俗表示憤恨、憎惡。同憤世嫉俗」。 成語古解:《明史·姜士昌傳》居恆憤時疾俗,欲以身挽之。」
《憤世疾俗》

成語現解: 有正義感的人對黑暗的現實社會和不合理的習俗表示憤恨、憎惡。同憤世嫉俗」。 成語古解:魯迅《熱風·隨感錄三十八》他們必定自己覺得思想見識高出庸眾之上,又為庸眾所不懂,所以憤世疾俗,漸漸變成厭世家,或『國民之敵』。」
《富在知足》

成語現解: 有了財富之後,要知道滿足,不要貪得無厭。 成語古解:漢·劉向《說苑·談叢》富在知足,貴在求退。」

4. 寓意堅持的成語故事

鍥而不舍
出處:《荀子·勸學》:「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託者,用心躁也。是故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明;無惛惛之事者,無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兩君者不容。目不能兩視而明,耳不能兩聽而聰。螣蛇無足而飛,梧鼠五技而窮。詩曰:「屍鳩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儀一兮。其儀一兮,心如結兮。」故君子結於一也。
故事:戰國末期趙國哲學家荀況在《勸學》中講到:學習同鏤金石一樣,刻一下就停下手來,爛木頭也刻不斷,不停地刻下去,即使是堅硬的金屬和石頭,也可以把它們刻穿,所以學習要有「鍥而不舍」的精神,持之以恆、堅持不懈才會有成效

持之以恆
【成語出處】
清·曾國藩《家訓喻紀澤》:「爾之短處,在言語欠鈍訥,舉止欠端重,看書不能深入,而作文不能崢嶸。若能從此三事上下一番苦功,進之以猛,持之以恆,不過一二年,自爾精進而不覺。」 清·曾國藩《家訓喻紀澤》:「爾之短處,在言語欠鈍訥,舉止欠端重,看書不能深入,而作文不能崢嶸。若能從此三事上下一番苦功,進之以猛,持之以恆,不過一二年,自爾精進而不覺。」
成語示例
清·曾國藩《家訓喻紀澤》:「爾之短處,在言語欠鈍訥,舉止欠端重,看書不能深入,而作文不能崢嶸。若能從此三事上下一番苦功,進之以猛,持之以恆,不過一二年,自爾精進而不覺。」

5. 關於成語故事的啟發的作文(600字)(最好是有關堅持的)

今天,我們學了《滴水穿石的啟示》這篇課文,這篇課文給予我的啟示是:目標專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恆而不半途而廢,就一定能夠實現我們美好理想。

讀了這篇課文讓我想到了德國著名的音樂家貝多芬。他雖然雙耳失聰,但是,他有厄運打不垮的信念和不屈不撓。持之以恆的精神。一個夜晚,一位客住在一間簡陋的店裡,欣賞著從樓上傳來的忽高忽低。忽快忽慢。的樂曲,似流水拂過,優美至極。突然,幾滴水從房頂的裂縫中滴落下來,正好滴在了這名客的臉上。客大驚,便上樓去看。樓上住的竟是當代大音樂家貝多芬。只見他身邊擺了一盆水。原來,是他練琴的時間太久了,手指練得都發燙了,需要用水來冷卻一下。由於太匆忙,水不小心被他打翻了。貝多芬就是憑著這種「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最終摘取了音樂巔峰上的貴冠的!

我還想到我在四年級時學滑板的事情。因為我考試得了一百分,所以媽媽給我買了一個滑板。我得到這個滑板,心裡興奮極了,便迫不及待地拿著滑板下樓練習。我先用雙手扶著牆,站在滑板上面一點一點往前滑,漸漸地,我已經掌握了平衡,可以扶著牆快速地滑起來了,然後,我試著慢慢的把手從牆壁上拿開往前滑,可是剛剛松開手我就重重地摔在地上。但是,這點小挫折並沒有使我半途而廢,我從地上爬起來繼續練。經過我一次又一次地努力,我終於學會了滑滑板。我就是這樣堅持不懈,持之以恆才取得成功的。

通過了這兩件事,我希望同學們一定要銘記《滴水穿石的啟示》帶給我們的啟示:目標專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恆而不半途而廢,就一定能夠實現我們美好的理想。

6. 關於名人堅持不懈的成語故事

懸梁刺股 [xuán liáng cì gǔ]
生詞本
基本釋義
形容刻苦學習。
出 處
西漢·劉向《戰國策·秦策一》:「(蘇秦)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東漢·班固《漢書》:「孫敬字文寶,好學,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寢,以繩系頭,懸屋樑。」
例 句
清·李漁《比目魚·贈行》:「我~年復年,把銅雀磨穿。」
近反義詞
近義詞
懸頭刺股

7. 堅持不懈的成語故事

堅持不懈復jiān chí bù xiè
[釋義] 懈:制放鬆。堅持到底;沒有絲毫的鬆懈。
[語出] 《清史稿·劉體重傳》:「遇大雨;賊決河自衛。煦激勵兵團;堅持不懈;賊窮蹙乞降;遂復濮陽。」
[正音] 持;不能讀作「cí」;懈;不能讀作「jiě」。
[辨形] 懈;不能寫作「解」。
[近義] 鍥而不舍 堅持不渝
[反義] 半途而廢
[用法] 多形容做事能持之以恆。一般作謂語、賓語、定語、狀語。
[結構] 補充式。
[辨析] ~和「鍥而不舍」、「堅持不渝」、「持之以恆」;都有「堅持到底;有頑強毅力」的意思。不同在於「~為「毫不鬆懈」;用於強調「努力、認真的程度前後一貫」;「堅持不渝」為「一點不改變、不違背」;用於強調「守信用」;「鍥而不舍」是「不停地鏤刻下去」;比喻堅持到底;「持之以恆」比喻做事情很有毅力;很有恆心。
[例句] 你這樣~地抓下去;用不了幾年必定大見成效。
[英譯] persistently

8. 和堅持有關的成語故事

卧薪嘗抄膽原指越國國王勾踐勵精圖治以圖復國的事跡,後演變為成語,形容人刻苦自勵,立志雪恥圖強。春秋 時, 越王 勾踐 戰敗,為吳所執,既放功率表還,欲報吳仇,苦身焦思,置膽於坐,飲食嘗之,欲以不忘會稽敗辱之恥。

吳王闔閭打敗楚國後,成了南方的霸主。越國是吳國的臨國,它與吳國素來不和。公元前496年,越國國王勾踐即位。為了征服越國,吳王發兵攻打越國。兩國在槜李地方展開了一場大戰,吳王闔閭滿以為可以打贏,沒想到打了個敗仗,自己又中箭受了重傷,再加上上了年紀,回到吳國,就咽了氣。
吳王闔閭死後,兒子夫差即位。闔閭臨死時對夫差說:「不要忘記報越國的仇。」
夫差記住這個囑咐,叫人經常提醒他。他經過宮門,手下的人就扯開了嗓子喊:「夫差!你忘了越王殺你父親的仇嗎?」

9. 形容學習做事堅持不懈的成語故事

堅持不懈 最出名的故事就是 愚公移山 了

有一名老人,名叫愚公,快九十歲了。他家的門口有兩座大山,一座叫太行山,一座叫王屋山,人們進進出出非常不方便。
一天,愚公召集全家人說:「這兩座大山,擋住了咱們家的門口,咱們出門要走許多冤枉路。咱們不如全家出力,移走這兩座大山,大家看怎麼樣?」。
愚公的兒子、孫子們一聽,都說:「你說得對,咱們明天開始動手吧。!」可是,愚公的妻子覺得搬走兩座大山太難了,提出反對意見說:「咱們既然已經在這里生活了許多年,為什麼不能這樣繼續生活下去呢?況且,這么大的兩座山,即使可以一點點移走,哪裡又放得下這么多石頭和泥土?」
愚公妻子的話立刻引起大家的議論,這確實是一個問題。最後他們一致決定:把山上的石頭和泥土,運送到海里去。
第二天,愚公帶著一家人開始搬山了。他的鄰居是一位寡婦,她有一個兒子,才七八歲,聽說要搬山,也高高興興地來幫忙。但愚公一家搬山的工具只有鋤頭和 背簍,而大山與大海之間相距遙遠,一個人一天往返不了兩趟。一個月干下來,大山看起來跟原來沒有兩樣。
有一個老頭叫智叟,為人處事很精明。他看見愚公一家人搬山,覺得十分可笑。有一天,他就對愚公說:「你這么大歲數了,走路都不方便,怎麼可能搬掉兩座大山?」
愚公回答說:「你名字叫智叟,可我覺得你還不如小孩聰明。我雖然快要死了,但是我還有兒子,我的兒子死了,還有孫子,子子孫孫,一直傳下去,無窮無盡。山上的石頭卻是搬走一點兒就少一點兒,再也不會長出一粒泥、一塊石頭的。我們這樣天天搬,月月搬,年年搬,為什麼搬不走山呢?」自以為聰明的智叟聽了,再也沒話可話了。
愚公帶領一家人,不論酷熱的夏天,還是寒冷的冬天,每天起早貪黑挖山不止。他們的行為終於感動了上帝。上帝於是派遣兩名神仙到人間去,把這兩座大山搬 走了。但是愚公移山的故事一直流傳至今。它告訴人們,無論什麼困難的事情,只要有恆心有毅力地做下去,就有可能成功。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