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達驚慌的成語
『壹』 形容驚慌恐懼的四字成語
誠惶誠恐
誠:實在,的確;惶:害怕;恐:畏懼。非常小心謹慎以至達到害怕不安的程度。
驚慌失措
由於驚慌,一下子不知怎麼辦才好
亡魂喪膽
形容驚慌恐懼到極點。
亡魂喪魄
形容非常驚慌恐懼或心神不寧。
不寒而慄
栗:畏懼,發抖。不冷而發抖。形容非常恐懼。
膽破心寒
形容由於恐懼而伏帖的樣子。
動心怵目
怵目:使人看了感到恐懼。看了使人感到內心恐懼。形容感受很深,震動非常大。
股戰而栗
戰:怕;栗:發抖。兩腿發抖,不停地哆嗦。形容恐懼異常。
魂飛天外
形容萬分恐懼,或受到某種刺激而失去了主宰。
驚心悼膽
悼:戰栗。形容恐懼到極點。
毛骨悚然
悚然:害怕的樣子。汗毛豎起,脊樑骨發冷。形容十分恐懼。
坐卧不安
坐著躺著都不安寧。形容因憂愁恐懼而不安的樣子。
魄散魂飛
形容非常恐懼害怕。
重手累足
兩手相重,兩足相疊,不敢有所舉動。形容十分恐懼的樣子。
膚粟股慄
皮膚上起疙瘩,大腿發抖。形容非常恐懼。
『貳』 形容驚慌 緊張的成語有哪些
[黯然失色]黯然:心神沮喪的樣子;失色:因驚慌或其他原因變了臉色。比喻相比之下,事物彷彿失去原有的色澤、光彩
[狗吠不驚]吠:狗叫聲。狗偶爾的叫聲不會引起驚慌。形容社會太平安定。
[虛驚一場]指事後才知道是不必要的驚慌
[膽顫心寒]顫:顫抖;寒:憂懼,戰栗。形容極度驚慌恐懼
[汗出沾背]沾:浸濕。汗水沾濕了脊背。形容天氣炎熱或人極度驚慌或慚愧
[驚慌失措]由於驚慌,一下子不知怎麼辦才好。
[驚惶失措]驚慌惶恐,舉止失去常態
[驚惶失色]驚慌之極而面目變色。
[張皇失措]張皇:慌張;失措:舉止失去常態。驚慌得不知怎麼辦才好。
[雉伏鼠竄]謂恐懼地躲藏,驚慌地逃竄。
[亡魂喪魄]形容非常驚慌恐懼或心神不寧。
[亡魂喪膽]形容驚慌恐懼到極點。
[亡魂失魄]魂、魄:舊指人身中離開形體能存在的精神為魂,依附形體而顯現的精神為魄。形容驚慌憂慮、心神不定、行動失常的樣子。
[心頭撞鹿]心裡像有小鹿在撞擊。形容驚慌或激動時心跳劇烈。
[心頭鹿撞]形容驚慌或激動時心跳劇烈。同「心頭撞鹿」。
[手足失措]手足失去安放的地方。形容極其驚慌。
[神色張皇]張皇:驚慌,慌張。指在緊急的情況下,神氣和面色緊張驚慌,失去常態。同「神色倉皇」。
[神色倉皇]倉皇:驚慌,慌張。指在緊急的情況下,神氣和面色緊張驚慌,失去常態。
[失魂落魄]魂、魄:舊指人身中離開形體能存在的精神為魂,依附形體而顯現的精神為魄。形容驚慌憂慮、心神不定、行動失常的樣子。
[喪魂失魄]失去了魂魄。形容非常驚慌或心神不寧的樣子。
[屁滾尿流]形容驚慌或欣喜到極點。
[捻神捻鬼]形容驚慌害怕的樣子。
[尿流屁滾]形容驚慌狼狽之態。
[毛骨聳然]形容極度恐懼與驚慌
[毛骨竦然]形容極度驚慌與恐懼
[六神無主]六神:道家認為人的心、肺、肝、腎、脾、膽各有神靈主宰,稱為六神。形容驚慌著急,沒了主意,不知如何才好。
[六神不安]六神:道家認為人的心、肺、肝、腎、脾、膽各有神靈主宰,稱為六神。形容驚慌著急,沒了主意,不知如何才好。
[恐慌萬狀]形容害怕驚慌到極點。
[驚惶無措]由於驚慌,一下子不知怎幺辦才好。
[抱頭鼠竄]抱著頭,象老鼠那樣驚慌逃跑。形容受到打擊後狼狽逃跑。
[雞飛狗跳]把雞嚇得飛起來,把狗嚇得到處亂跳。形容驚慌得亂成一團。
[張皇莫措]張皇:慌張。驚慌得不知怎麼辦才好
[張皇失錯]張皇:慌張。驚慌得不知怎麼辦才好
[皇皇不可終日]驚慌地連一天都過不下去。形容驚恐不安到了極點。
[惶惶不可終日]驚慌地連一天都過不下去。形容驚恐不安到了極點。
[鶴唳風聲]唳:鳥鳴。聽到風聲和鶴叫聲,都疑心是追兵。形容人在驚慌時疑神疑鬼。
[草木皆兵]把山上的草木都當做敵兵。形容人在驚慌時疑神疑鬼。
[東躲西跑]躲:躲藏,避開。形容四處逃散,分頭躲藏。形容極為驚慌。
[風聲鶴唳,草木皆兵]唳:鳥鳴。聽到風聲和鶴叫聲,都疑心是追兵。形容人在驚慌時疑神疑鬼。
[風聲鶴唳]唳:鶴叫聲。形容驚慌失措,或自相驚憂
『叄』 形容驚慌的成語
抱頭鼠竄 草木皆兵 風聲鶴唳 提心吊膽
奉頭鼠竄 狗吠不驚 惶惶不可終日 驚慌失措
驚惶失措 恐慌萬狀 六神無主 捻神捻鬼
屁滾尿流 失魂落魄 亡魂喪膽 亡魂失魄 張皇失措
誠惶誠恐 怛然失色 大驚失色 擔驚受怕 膽裂魂飛 膽戰心寒 膽戰心驚
骨寒毛豎 駭人聽聞 寒毛卓豎 寒心酸鼻 汗不敢出 汗流浹背 惶恐不安
魂飛魄散 噤若寒蟬 驚愕失色 驚弓之鳥 驚恐失色 驚恐萬狀 恐慌萬狀
淚如泉涌 淚如雨下 慄慄危懼 毛骨悚然 目瞪口呆 欺軟怕硬
肉跳心驚 色若死灰 舌撟不下 縮頭縮腦 談虎色變
望而生畏 畏敵如虎 吳牛喘月 心驚膽戰 心有餘悸
懸心吊膽 戰戰兢兢 張口結舌
惴惴不安
『肆』 形容人到的驚慌的成語
黯然失色 黯然:心神沮喪的樣子;失色:因驚慌或其他原因變了臉色。比喻相比之版下,事物彷彿失去原有的權色澤、光彩
丟魂失魄 形容非常驚慌,沒頭腦,無主見
風聲鶴唳 唳:鶴叫聲。形容驚慌失措,或自相驚憂
惶惶不安 惶惶:恐懼不安。指心中驚慌害怕,心神不安定
雞飛狗跳 把雞嚇得飛起來,把狗嚇得到處亂跳。形容驚慌得亂成一團
驚惶失措 驚慌惶恐,舉止失去常態
毛骨聳然 形容極度恐懼與驚慌
毛骨竦然 形容極度驚慌與恐懼
抱頭鼠竄 抱著頭,象老鼠那樣驚慌逃跑。形容受到打擊後狼狽逃跑。
草木皆兵 把山上的草木都當做敵兵。形容人在驚慌時疑神疑鬼。
奉頭鼠竄 奉:捧。抱著頭,象老鼠那樣驚慌逃跑。形容受到打擊後狼狽逃跑。
『伍』 形容描寫驚慌的成語
手足無措
驚慌失措
大驚失色
慌不擇路
慌慌張張
驚弓之鳥
心驚肉跳
面如土色
膽戰心驚
驚魂未定
措手不及
進退失據
心緒不寧
慌里慌張
『陸』 形容驚慌的成語
大驚失色。驚恐失措
驚魂喪魄
形容十分恐懼。
[拼音][jīng hún sàng pò]
『柒』 形容驚慌的,帶手的成語有哪些
1、束手無策[shù shǒu wú cè]:策:辦法。 遇到問題,就像手被捆住一樣,一點辦法也沒有。
[出處] 宋·王柏《魯齋集》:「士大夫念慮不及此;一旦事變之來;莫不束手無策。」
2、手足無措[shǒu zú wú cuò]:措:安放。手腳不知放到哪兒好。形容舉動慌張,或無法應付。
[出處] 《陳書·後主紀》:「自畫冠既息;刻吏斯起;法令滋章;手足無措。」
3、措手不及 [cuò shǒu bù jí]:措手:著手處理。來不及動手應付。指事出意外,一時無法對付。
[出處] 宋活本《錯斬崔寧》:「魏生措手不及;通紅了臉。」
4、束手無措[shù shǒu wú cuò]:措:措施,辦法。遇到問題,就象手被捆住一樣,一點辦法也沒有。
[出處] 宋·文天祥《己未上皇帝書》:「與其束手無措以委輸於虜,孰若變通盡利,以庶幾虜之可逐也。」
5、手足失措[shǒu zú shī cuò]:手足失去安放的地方。形容極其驚慌。
6、慌手忙腳[huāng shǒu máng jiǎo]:形容動作忙亂。同「慌手慌腳」。
[出處]《春阿氏謀夫案》第十八回。
7、驚慌失措[jīng huāng shī cuò]:失措:失去常態。由於驚慌,一下子不知怎麼辦才好。
[出處] 《北齊書·元暉業傳》:「孝友臨刑;驚慌失措;暉業神色自若。」
『捌』 形容十分驚慌恐懼的四字成語有哪些
惶恐不安、驚心動魄、膽戰心驚、大驚失色、面如土色、戰戰兢兢、毛骨悚然、風聲鶴唳、心有餘悸、畏縮不前、提心吊膽、擔驚受怕、驚弓之鳥
『玖』 形容十分驚慌的成語
驚恐萬狀:
驚恐:害怕;萬狀:各種樣子,表示程度極深。形容害怕到了極點。
貶義
出 處
宋·陳亮《謝楊解元啟》:「憂患百罹而未艾;驚惶萬狀而莫支。」亦作「驚惶萬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