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表達緬懷的成語

表達緬懷的成語

發布時間: 2020-11-24 11:43:35

1. 表示敬仰和懷念的成語

黃金鑄象 鑄:鑄造。用黃金鑄造人像。表示對某人的敬仰或紀念。
麟鳳龜龍 此四種神靈動物,象徵吉兆。比喻稀有珍貴的東西。也比喻品格高尚、受人敬仰的人。
肅然起敬 肅然:恭敬的樣子;起敬:產生敬佩的心情。形容產生嚴肅敬仰的感情。
泰山北斗 泰山:東岳,在山東省泰安市;北斗:北斗星。比喻道德高、名望重或有卓越成就為眾人所敬仰的人。
泰山其頹 舊時用於哀悼大家敬仰的人。
仰之彌高 愈仰望愈覺得其崇高。表示極其敬仰之意。
執鞭隨蹬 手裡拿著馬鞭,跟在馬鐙旁邊。比喻因敬仰而願意追隨在左右。
萬流景仰 為各方面的人所敬仰。
時望所歸 聲望很高,為世人所敬仰。
肅然生敬 形容產生嚴肅敬仰的感情。同「肅然起敬」。
執鞭隨鐙 比喻因敬仰而願意追隨左右。
眾望攸歸 眾人所期望和敬仰的。形容在群眾中威望很高。

2. 形容對去世的人的懷念成語有哪些

悲痛欲絕: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是bēi tòng yù jué ,是指極度悲哀,萬分傷心的樣子。形容悲哀傷心到了極點。

心如刀絞:比喻一個人在受到了很大刺激或者痛苦,心裡非常的痛苦,就如同有刀子在割自己的心一樣,形容心理非常痛苦的程度。

切膚之痛:讀音是:qiè fū zhī tòng,指與自身關系極密切。親身經受的痛苦。比喻感受深切。

痛不欲生:形容人的身心受到了嚴重的傷害,一般是心靈上的無法短時間撫慰的令人失望的崩潰的傷害,甚至都讓人失去了生存下去的勇氣!當然身體上的創傷同樣令意志溥弱的人有痛苦到不想活下去的傷疼。

痛哭流涕:形容非常傷心地痛哭。

肝腸寸斷:肝和腸斷成一寸一寸比喻傷心到極點。

3. 關於紀念的成語

關於紀念的成語有:念茲在茲、睹物思人、刻骨銘心、銘心鏤骨、念念不忘、永垂不朽、萬古流芳、青史留名、刻飢刻骨、永不磨滅、垂世不朽、名垂青史、萬古流芳、人琴俱逝、人琴兩亡等。
一、念茲在茲
釋義:泛指念念不忘某一件事情。
出處:《尚書·大禹謨》:「帝念哉!念茲在茲,釋茲在茲。名言茲在茲,允出茲在茲,惟帝念功。」
譯文:帝當思念他,念德的在於皋陶,悅德的在於皋陶,宣德的在於皋陶,誠心推行德的也在於皋陶。帝要深念他的功績呀!
二、睹物思人
釋義:看見離別的人留下的東西就想起了這個人。
出處:唐·裴鉶《傳奇·顏睿》:「貴妃贈辟(避)塵犀簪一枚,曰:『異日睹物思人。』」
譯文:貴妃贈給辟塵犀一枚簪子,對他說:「他日看見我留下的東西可以想起我。」
三、刻骨銘心
釋義:銘刻在心靈深處;形容記憶深刻,難以忘卻。
出處:唐·李白《上安州李長史書》:「深荷王公之德,銘刻心骨。」
譯文:深荷王公的德行,必將記憶深刻,難以忘卻。
四、永垂不朽
釋義:指(姓名、事跡、精神等)永遠流傳,不磨滅。
出處:三國·曹丕《鑄五熟釜成與鍾繇書》:「庶可贊揚洪美;垂之不朽。」
譯文:偉大的事跡,會永遠流傳。
五、青史留名
釋義:在歷史上留下好名聲。
出處:元·無名氏《昊天塔》第一折:「俺不能勾青史標名,留芳萬古。

4. 「緬懷過去時光」的成語有哪些

  1. 今昔之感[ jīn xī zhī gǎn ]

    【解釋】:從今天的現實回憶過去的事。

    【出自】:清·李綠園《歧路燈》第十四回:「諸舊好俱在,譚孝若已作古人。今昔之感,凄悵莫狀。」

    【語法】:偏正式;作賓語;表示對世事的感慨

  2. 重溫舊夢[ chóng wēn jiù mèng ]

    【解釋】:溫:復習,指回憶,體味。比喻再經歷一次過去的光景。

    【出自】:清·丘逢甲《嶺雲每日樓詩鈔·重過感舊園二首》詩:「水木清華負郭園,三年客夢此重溫。眼中故物詩留壁,身後浮文酒滿樽。」

  3. 憶苦思甜[ yì kǔ sī tián ]

    【解釋】:回憶過去的苦難,回想今天的幸福生活。

    【示例】:他經常給年輕人講憶苦思甜的故事

  4. 溫故知新[ wēn gù zhī xīn ]

    【解釋】:溫:溫習;故:舊的。溫習舊的知識,得到新的理解和體會。也指回憶過去,能更好地認識現在。

    【出自】:《論語·為政》:「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漢·班固《東都賦》:「溫故知新已難,而知德者鮮矣。」

  5. 數往知來[ shǔ wǎng zhī lái ]

    【解釋】:數:計算;往:過去;來:未來。明了過去,可以推知未來。

    【出自】:《易·說卦》:「數往者順,知來者逆。」

5. 關於緬懷革命先烈的成語有哪些

關於緬懷革命先烈的成語如下:

1、鞠躬盡瘁

2、寧死不屈

3、大義凜然

4、奮不顧身

5、捨己救人

(5)表達緬懷的成語擴展閱讀:

革命烈士,簡稱「烈士」,是指那些在革命斗爭、保衛祖國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中壯烈犧牲的人員。辛亥革命以來,確系為革命及抗日而陣亡和死難的人員,稱為烈士。

中國人民解放軍及人民公安部隊因參戰、公幹犧牲者(被俘不屈、 慷慨就義或被特務暗殺等),革命工作人員在對敵斗爭中犧牲者或因公犧牲者,民兵、民工因參戰犧牲者,均稱烈士。

根據1980年6月國務院頒布的《革命烈士褒揚條例》的規定,革命烈士的稱號,比以往規定的更具有嚴肅性,取消過去關於革命軍人、革命工作人員積勞病故,革命軍人因公發生意外事故死亡總稱烈士的規定,同時,打破過去只限於革命軍人、革命工作人員和參戰民兵、民工的范圍,可以擴大到全體人民,從而有利於調動全國人民為保衛祖國和建設祖國英勇奮斗獻身的精神。

6. 想念緬懷的成語

關於懷念的成語(描寫懷念的成語)

[愛賢念舊]念:思念。愛慕賢者,懷念故舊
[禾黍之悲]禾:粟;黍:穀子。對故國的懷念。指國破家亡的悲傷
[禾黍之傷]禾:粟;黍:穀子。對故國的懷念。指國破家亡的悲傷
[行思坐憶]走著坐著都在想。形容時刻在思考著或懷念著。
[停雲落月]表示對親友的懷念(舊時多用在書信里)。
[物在人亡]人死了,東西還在。指因看見遺物而引起對死者的懷念,或因此而引起的感慨。
[物是人非]東西還是原來的東西,可是人已不是原來的人了。多用於表達事過境遷。因而懷念故人。
[無可奈何花落去]對春花的凋落感到沒有辦法。形容留戀春景而又無法挽留的心情。後來泛指懷念已經消逝了的事物的惆悵心情。

7. 形容紀念的成語

愛賢念舊 念:思念。愛慕賢者,懷念故舊
出處:宋·陳亮《與韓子師侍郎》:「侍郎於此講之熟矣。愛賢念舊之心,不自知其為譖也。」
北風之戀 比喻對故土的懷念之情。
出處:《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
朝思暮想 朝:早晨;暮:晚上。早晚都想念。形容非常想念或經常想著某一件事。
出處:明·馮夢龍《警世恆言》卷二十四:「再說沈洪自從中秋夜見了玉姐,到如今朝思暮想,廢寢忘餐。」
春露秋霜 比喻恩澤與威嚴。也用在懷念先人。
出處: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詔策》:「眚災肆赦,則文有春露之滋;明罰敕法,則辭有秋霜之烈。」
蒓羹鱸膾 蒓:蒓菜;膾:切得很細的肉。比喻懷念故鄉的心情。
出處:《晉書·張翰傳》:「翰因見秋風起,乃思吳中菰菜、蒓羹、鱸魚膾。」
蒓鱸之思 比喻懷念故鄉的心情。
出處:《晉書·張翰傳》:「翰因見秋風起,乃思吳中菰菜、蒓羹、鱸魚膾。」
睹物傷情 看到東西就因想起它的主人而傷感動情。形容深切的懷念。睹:看見。
出處:明·馮夢龍《醒世恆言》卷一:「今雖年久,尚然記憶。睹物傷情,不覺哀泣。」
風情月思 指男女相互愛戀的情思。亦作「風情月意」。
出處:明·高濂《玉簪記·合慶》:「京兆府當年指腹,女貞觀重會玉簪。慢寫出風情月思,畫堂前侑酒承歡。」明·楊柔勝《玉環記·韋皋延賓》:「記當年與那人初見,只指望郵亭一夜姻緣,誰想他風情月思深留戀,安甜靜,樂幽閑。」
感今懷昔 對當前的事物有所感觸而懷念過去的人、事物或景物。
出處:晉·潘岳《為諸婦祭庚新婦文》:「彷彿示行,故瞻弗獲;伏膺飲淚,感今懷昔。」
感今思昔 對當前的事物有所感觸而懷念過去的人、事物或景物。
出處:宋·劉珙《滿江紅·遙壽仲固叔誼》詞:「嘆離多聚少,感今思昔。」
感今惟昔 對當前的事物有所感觸而懷念過去的人、事物或景物。
出處:晉·盧諶《贈劉琨》詩:「瞻彼日月,迅過俯仰;感今惟昔,口存心想。」
故宮禾黍 比喻懷念祖國的情思。
出處:《詩經·王風·黍離》序:「周大夫行役,至於宗周,過宗廟宮室,盡為禾黍,閔周室之顛覆。」
紅豆相思 紅豆:植物名,又叫相思子,古人常用以象徵愛情。比喻男女相思。
出處:唐·王維《相思》詩:「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懷土之情 懷:懷念;土:故土,家鄉。懷念故鄉的情感。
出處:漢·班彪《王命論》:「悟戍卒之言,斷懷土之情,高四皓之名,割肌膚之愛。」
迴文織錦 比喻有關相思的絕妙詩文。
出處:典出《晉書·列女傳·竇滔妻蘇氏》:「竇滔妻蘇氏,始平人也,名蕙,字若蘭。善屬文。滔,苻堅時為秦州刺史,被徙流沙,蘇氏思之,織錦為迴文旋圖詩以贈滔。宛轉循環以讀之,詞甚凄惋,凡八百四十字。」
魂馳夢想 形容思念萬分。
魂勞夢斷 形容日夜思念,精神睏乏。
魂牽夢縈 形容萬分思念。
出處:宋·劉過《醉太平》詞:「思君憶君,魂牽夢縈,翠銷香暖雲屏,更哪堪酒醒。」
家弦戶誦 家家都不斷歌誦。形容有功德的人,人人懷念。也形容詩文流傳很廣。
出處:清·張祖廉《定盦先生年譜外紀》卷上:「先生嘗寫文目一通付子宣曰:『此家弦戶誦之文也。』」
蒹葭伊人 蒹葭:初生的蘆葦;伊人:那個人。指一心尋求思戀而不曾會面的人。
出處:《詩經·秦風·蒹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蒹葭之思 蒹葭:初生的蘆葦;思:思念,懷念。指戀人的思念之情。
出處:《詩經·秦風·蒹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眷眷之心 眷眷:愛戀。依戀不舍之心。
出處:《漢書·文帝紀下》:「既定漢室,建立明主,眷眷之心,豈有異哉。」
刻骨相思 形容思念之深,歷久難移。
出處:五代·溫庭筠《新添聲楊柳枝·二》詞:「井底點燈深燭伊,共郎長行莫圍棋。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離情別緒 分離前後惜別、相思的愁苦情緒。
出處:宋·歐陽修《梁州令》:「離情別恨多少,條條結向垂楊縷。」
戀戀不舍 戀戀:愛慕,留戀。原形容極其愛慕,不能丟開。現多形容非常留戀,捨不得離開。
出處:《史記·范睢傳》:「然公之所以得無死者,以綈袍戀戀,有故人之間,故釋公。」宋·王明清《揮塵後錄》卷六:「(蔡)元度送之郊外,促膝劇談,戀戀不能舍。」
戀戀難舍 原形容極其愛慕,不能丟開。現多形容非常留戀,捨不得離開。同「戀戀不舍」。
出處: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十五回:「子牙戀戀難舍,有兩極仙翁上前言曰:『子牙!機會難逢,時不可失;況天數已定,自難逃躲。你雖是下山,待你功成之時,自有上山之日。』」
戀棧不去 棧:養牲畜的棚子或柵欄。戀棧:牲畜留戀自己的圈、棚。形容人貪戀官位,不想離去。
出處:《晉書·宣帝紀》:「駑馬戀棧豆。」
流連忘反 留戀不舍,忘記返回。
出處: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95回:「人君之宴樂有常,未聞流連忘反。」
流連忘返 流連:留戀不止。玩樂時留戀不願離開。留戀得忘記了回去。
出處:《孟子·梁惠王下》:「從流下而忘反謂之流,從流上而忘反謂之連。」
流溺忘反 猶言流連忘反。留戀不舍,忘記返回。
留連不舍 依戀著不願去。形容依依惜別的情貌。同「留戀不舍」。
出處: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九十二回:「楊大郎見他愛這粉頭,留連不舍。」
留戀不舍 依戀著不願去。形容依依惜別的情貌。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二十八回:「玄德曰:『吾初見子龍,便有留戀不舍之情。今幸得相遇!』」
落月屋樑 比喻對朋友的懷念。
出處:唐·杜甫《夢李白》詩:「落月滿屋樑,猶疑照顏色。」
眠思夢想 睡夢中也在想念。形容思念之甚。
出處:《醒世悟言·李玉英獄中訟冤》:「且說那禁子貪愛玉英容貌,眠思夢想,要去奸他。」
暮想朝思 形容時時刻刻都在想念。
念念不忘 念念:時刻思念著。形容牢記於心,時刻不忘。
出處:《朱子全書·論語》:「言其於忠信篤敬,念念不忘。」
秋水伊人 指思念中的那個人。
出處:《詩·秦風·蒹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拳拳在念 拳拳:懇切。在念:在思念之中。形容老是牽掛著。
出處:元·馬致遠《薦福碑》第一折:「老夫自登仕路以來,與兄弟張鎬,數載不能相會,未知進取功名也流落四方,老夫常切切之心,拳拳在念。」
人琴俱逝 形容看到遺物,懷念死者的悲傷心情。同「人琴俱亡」。
出處:清·王鵬運《韁村詞序》:「人琴俱逝,賞音闃然。」
人琴俱亡 俱:全,都;亡:死去,不存在。形容看到遺物,懷念死者的悲傷心情。
出處:《晉書·王徽之傳》:「取獻之琴彈之,久而不調,嘆曰:『嗚呼子敬,人琴俱亡。』」
人琴兩亡 形容看到遺物,懷念死者的悲傷心情。同「人琴俱亡」。
出處:唐·張說《為人作祭弟文》:「予羸老矣,傷心幾何。人琴兩亡,命也命也。」
人亡物在 人死了,東西還在。指因看見遺物而引起對死者的懷念,或因此而引起的感慨。
出處:宋·曾會《重登瀟湘樓》詩:「物在人亡空有淚,時殊事變獨傷心。」
入骨相思 形容思念之深,歷久難移。
出處:五代·溫庭筠《新添聲楊柳枝·二》詞:「井底點燈深燭伊,共郎長行莫圍棋。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殊深軫念 非常悲痛地懷念。
霜露之感 指對父母或祖先的懷念。
出處:《禮記·祭義》:「霜露既降,君子履之,必有凄愴之心,非其寒之謂也。」
霜露之思 指對父母或祖先的懷念。
出處:《禮記·祭義》:「霜露既降,君子履之,必有凄愴之心,非其寒之謂也。」
停雲落月 表示對親友的懷念(舊時多用在書信里)。
出處:晉·陶潛《停雲詩序》:「停雲,思親友也。」唐·杜甫《夢李白》詩:「落月滿屋樑,猶疑照顏色。」
物是人非 東西還是原來的東西,可是人已不是原來的人了。多用於表達事過境遷。因而懷念故人。
出處:宋·李清照《武陵春》詞:「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物在人亡 人死了,東西還在。指因看見遺物而引起對死者的懷念,或因此而引起的感慨。
出處:宋·曾會《重登瀟湘樓》詩:「物在人亡空有淚,時殊事變獨傷心。」
行思坐籌 形容時刻在思考著或懷念著。同「行思坐想」。
行思坐想 走著坐著都在想。形容時刻在思考著或懷念著。
出處:宋·袁去華《金蕉葉》:「行思坐憶,知他是,怎生過日。」
行思坐憶 走著坐著都在想。形容時刻在思考著或懷念著。
出處:宋·袁去華《金蕉葉》:「行思坐憶,知他是,怎生過日。」
眼穿腸斷 眼穿:望眼欲穿。眼慾望穿,腸欲盼斷。形容盼望、相思之極。
出處:宋·柳永《安公子》詞:「當初不合輕分散,及至厭厭獨自個,卻眼穿腸斷。」
楊柳依依 楊柳:古詩文中楊柳通用,泛指柳樹。依依:輕柔的樣子。古人送行,折柳相贈,表示依依惜別。比喻依依不捨的惜別之情。
一見傾心 傾心:愛慕。初次見面就十分愛幕。
出處:《資治通鑒·晉孝武帝太元九年》:「主上與將軍風殊類別,一見傾心,親如宗戚。」
一日三秋 三秋:三個季度。意思是一天不見面,就象過了三個季度。比喻分別時間雖短,卻覺得很長。形容思念殷切。
出處:《詩經·王風·采蓮》:「彼采葛兮,一是不見,如三月兮;彼采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
一日三歲 形容對人思念殷切。
出處:《詩·王風·采葛》:「彼采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
一日三月 形容對人思念殷切。
出處:《詩·王風·采葛》:「彼采葛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依依惜別 依依:留戀的樣子;惜別:捨不得分別。形容十分留戀,捨不得分開。
出處:宋·陸游《舟中對月》:「百壺載酒游凌雲,醉中揮袖別故人,依依向我不忍別,誰似峨嵋半輪月。」
意惹情牽 惹:引起。牽:牽掛。引起情感上的纏綿牽掛。
音容笑貌 談笑時的容貌和神態。用以懷念故人的聲音容貌和神情。
出處:《孟子·離婁上》:「恭儉豈可以聲音笑貌為哉?」
月明千里 月光普照大地。後多用作友人或戀人相隔遙遠,月夜倍增思念的典故。
出處:南朝宋·謝庄《月賦》:「美人邁兮音塵闕,隔千里兮共明月。」
雲樹之思 比喻朋友闊別後的相思之情。
出處:唐·杜甫《春日憶李白》詩:「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雲。」
晝思夜想 晝:白天。日月想念。形容思念極深。
無可奈何花落去 對春花的凋落感到沒有辦法。形容留戀春景而又無法挽留的心情。後來泛指懷念已經消逝了的事物的惆悵心情。
出處:宋·晏殊《浣溪沙》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一日不見,如隔三秋 一天不見,就好象過了三年。形容思念的心情非常迫切。
出處:《詩經·王風·采葛》:「一日不見,如三秋兮。」

8. 表示回憶緬懷的詞語成語名句

哀思如潮、憶苦思甜、回憶往事、思緒萬千、舊事重提、朝花夕拾、記憶猶新、念念不忘、不堪回首、今昔之感、溫故知新、回味無窮、難以忘懷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崗。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里不知身是客,一餉貪歡。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秋風清,秋月明,落葉聚還散,寒鴨棲復驚,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

再來個歌詞~哈哈

天下無雙歌詞
歌手:張靚穎 專輯:電視劇神鵰俠侶主題
穿越紅塵的悲歡惆悵
和你貼心的流浪
刺透遍野的青山和荒涼
有你的夢伴著花香飛翔
今生因你痴狂此愛天下無雙
劍的影子水的波光
只是過往是過往

今生因你痴狂此愛天下無雙
啊.....
如果還有貼心的流浪
枯萎了容顏難以忘
難遺忘……

9. 形容懷念的四字成語有哪些

1、暮雲春樹 【mù yún chūn shù】

表示對遠方友人的思念。

2、感今懷昔 【gǎn jīn huái xī 】

對當前的事物有所感觸而懷念過去的人、事物或景物。

3、行思坐想 【háng sī zuò xiǎng 】

走著坐著都在想。形容時刻在思考著或懷念著。

4、念念不忘 【 niàn niàn bù wàng】

念念:時刻思念著。形容牢記於心,時刻不忘。

5、鶴唳華亭 【 hè lì huá tíng】

表現思念、懷舊之意。亦為慨嘆仕途險惡、人生無常之詞。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