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四字成語 » 表示很有能力的成語是什麼成語是什麼意思

表示很有能力的成語是什麼成語是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 2020-11-24 12:53:47

① 形容很有能力的成語

1.能文能武
néng wén néng wǔ
成語解釋文的武的都行。現常指既能動筆也有實際工作能力。
成語出處清 錢采《說岳全傳》第三十八回:「能文能武,方是男子漢。」
2.能謀善斷
néng móu shàn àn
成語解釋善:擅長;斷:決斷。形容人能不斷思考,並善於判斷。
成語出處晉 陸機《辨亡論》上:「疇咨俊茂,好謀善斷。」
3.駕輕就熟
jià qīng jiù shú
成語解釋駕:趕馬車;輕:指輕便的車;就:到;熟:熟悉的道路。駕著輕便的車走熟悉的路。比喻辦熟悉的事很容易。
成語出處唐 韓愈《送石處士序》:「若駟馬駕輕車就熟路,而王良、造父為之先後也。」
4.降龍伏虎
xiáng lóng fú hǔ
成語解釋比喻有極大能力;能夠戰勝很強的對手或克服很大的困難。
成語出處元 馬致遠《黃粱夢》:「出家人長生不老,煉葯修真,降龍伏虎,到大來悠哉也呵。」
5.攻無不克
gōng wú bù kè
成語解釋克:攻下。沒有攻佔不下來的。形容力量無比強大。
成語出處清 百一居士《壺天錄》上卷:「古來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端賴吾能用兵之將,求之於今,邈不可得。」

② 形容工作能力強的成語 怎麼形容工作能力強

數一數二、鶴立雞群、出類拔萃、卓乎不群、首屈一指
一、數一數二 [ shǔ yī shǔ èr ]
【解釋】:不算第一也算第二。形容突出。
【出自】: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七十九回:「這門親原是老親,且又和我們是同在戶部掛名行商,也是數一數二的大門戶。」
二、鶴立雞群 [ hè lì jī qún ]
釋義:像鶴站在雞群中一樣。 比喻一個人的儀表或才能在周圍一群人里顯得很突出。
出自:晉·戴逵《竹林七賢論》:「嵇紹入洛,或謂王戎曰:『昨於稠人中始見嵇紹,昂昂然若野鶴之在雞群。』」
譯文:嵇紹進入洛陽,有人對王戎說:『昨天在人群中開始看到嵇紹,但如果野鶴昂然的在雞群。』
三、出類拔萃 [ chū lèi bá cuì ]
釋義:拔:超出;類:同類;萃:原為草叢生的樣子,引伸為聚集。 超出同類之上。多指人的品德才能。
出自:戰國 孟子《孟子·公孫丑上》:「出於其類,拔乎其萃,自生民以來,未有盛於孔子也。」
譯文:在這一群類人中,超出了所有人,自古以來,沒有比孔子更偉大的了
四、卓乎不群 [ zhuó hū bù qún ]
釋義:指超出常人。
出自:金·王若虛《揖翠軒賦》:「意其勁挺堅確,卓乎不群,舉世皆怯而我獨勇,眾人既屈而我獨伸。」
譯文:想到他堅定確切,超出常人,整個世界都膽怯而我獨自勇敢,許多人已經倒下而我獨自伸展。
五、首屈一指 [ shǒu qū yī zhǐ ]
【解釋】:首:首先。扳指頭計算,首先彎下大拇指,表示第一。指居第一位。引申為最好的。
【出自】:聞一多《家書——給父母親》:「此校確系美國之首屈一指,我畢業於此後,縱欲繼續研究,在此邦亦無處可去也。」

③ 形容人很有能力的成語有哪些

  1. 材德兼備

【拼音】 cái dé jiān bèi

【解釋】材:通「才」。既有工作的才乾和能力,又有好的思想品質。

【出處】《禪真逸史》前言:「路上為民除害,以武藝高強、材德兼備,[林時茂]被薦為建康寶剎妙相寺副住持。」

2.聰明能幹

【拼音】cōng míng néng gàn

【解釋】天資高記憶和理解力強而又有能力會做事。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82回:「聖人說,人生少時,心思才力,樣樣聰明能幹,實在是可怕的。」

3.謀事在人

【拼音】móu shì zài rén

【解釋】謀:謀劃,安排。根據個人的能力策劃事情。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孔明嘆曰:『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強也!』」

4.善文能武

【拼音】shàn wén néng wǔ

【解釋】既有文才,又通武藝。現常指既能動筆又有實際工作能力。

【出處】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楔子:「則為那善文能武人千里。」

5.知人之術

【拼音】zhī rén zhī shù

【解釋】能看出人的品行才能的能力。

【出處】漢·王充《論衡·是應篇》:「即屈軼已自生於庭之末,佞人來輒指知之,則舜何難於知佞人,而使皋陶陳知人之術?」

④ 形容有能力的人的成語

  • 風雲際會 風雲:比喻難得的機會;際會:遇合。比喻有能力的人遇上好機會。

  • 牛刀小試 牛刀:宰牛的刀;小試:稍微用一下,初顯身手。比喻有大本領的人,先在小事情上略展才能。也比喻有能力的人...

  • 勝任愉快 勝任:能力足以擔任。指有能力擔當某項任務或工作,而且能很好地完成。

  • 折節下士 折節:屈己下人。屈己下人,尊重有見識有能力的人。

  • 倚草附木 ①比喻依附有能力或權勢的人。②指精靈倚托草木等物而成妖作怪。

⑤ 形容人很有天賦,很聰明有哪些成語

形容人很有天賦,很聰明的成語有:
百伶百俐、精明強干、秀外慧中、足智多謀、神機妙算
1、百伶百俐
【解釋】:形容非常聰明乖巧。
【出自】:明·馬夢龍《醒世恆言》第二十七卷:「那焦氏生得有六七分顏色,女工針指,卻也百伶百俐;只是心有些狠素。」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近義詞】聰明伶俐
【反義詞】笨手笨腳
2、精明強干
【解釋】:機靈聰明,辦事能力強。
【出自】:唐·李賀《新唐書·蘇弁傳》:「弁通學術,吏事精明,承延齡後,平賦緩役,略煩苛,人賴其寬。」
【示例】:承輝這個人,甚是~。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一百六回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褒義
【近義詞】碌碌無為、精明干練、心靈手巧、舉重若輕
【反義詞】一無所能、一無所長、糊塗顢頇、志大才疏、碌碌無為
3、秀外慧中
【解釋】:秀:秀麗;慧:聰明。外表秀麗,內心聰明。
【出自】:卿秀外慧中,令人愛而忘死。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香玉》
你外表秀麗,內心聰明,讓人愛你愛的忘記生死。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近義詞】眉清目秀、耳聰目明、綽約多姿、秀色可餐
【反義詞】賊眉賊眼、獐頭鼠目、研皮痴骨
4、足智多謀
【解釋】:足:充實,足夠;智:聰明、智慧;謀:計謀。富有智慧,善於謀劃。形容人善於料事和用計。
【出自】:元·無名氏《連環計》第一折:「此人足智多謀,可與共事。」
這個人富有智慧善於謀劃,可以和他共事。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褒義
【近義詞】老謀深算、運籌帷幄、聰明睿智、老奸巨滑、深謀遠慮、智謀過人、神機妙算、大智若愚、詭計多端
【反義詞】束手無策、愚不可及、一籌莫展、不可奈何、冥頑不靈、愚昧無知
5、神機妙算
【解釋】:神、妙:形容高明;機、算:指計謀。驚人的機智,巧妙的計謀。形容善於估計復雜的變化的情勢,決定策略。
【出自】:南朝宋·范曄《後漢書·王渙傳》:「又能以譎數發擿奸伏,京師稱嘆,以為渙有神算。」李賢註:「智算若神也。」
【示例】:(周)瑜大驚,慨然嘆日:『孔明~,吾不如也。』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四十六回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褒義
【近義詞】妙計、神機妙術、錦囊妙計、料事如神、妙算神機、足智多謀、能掐會算、用兵如神
【反義詞】束手無策、機關算盡、無計可施

⑥ 形容一個人表達能力強,很會說話的成語有哪些

妙語連珠、談笑風生來、口若懸河、源滔滔不絕、能說會道。

一、妙語連珠

白話釋義:巧妙風趣的話一個接一個。

出處:《次韻答子由》中「好語似珠穿,妄心如膜退重重。」

朝代:宋

作者:蘇軾

翻譯:巧妙風趣的話一個接一個,我心如膜一般退擋重重風險。

二、談笑風生

白話釋義:有說有笑,輕松而有風趣。

朝代:宋

作者:辛棄疾

出處:《念奴嬌·贈夏成玉》:「遐想後日蛾眉;西山橫黛;談笑風生頰。」

翻譯:遐想以後蛾眉;西山橫眉;談笑風生臉頰

三、口若懸河

白話釋義:形容口才好,說起話來滔滔不絕。

出處:《世說新語·賞譽》:「郭子玄語議如懸河瀉水,注而不竭。」

朝代:南朝·宋

作者:劉義慶

譯文:郭子玄口才好,說起話來滔滔不絕,永遠不會停止似的。

四、滔滔不絕

白話釋義:滔滔:形容流水不斷。像流水那樣毫不間斷。指話很多,說起來沒個完。

出處:《開元天寶遺事·走丸之辯》:「每與賓客議論經旨,滔滔不竭」

朝代:五代後周

作者:王仁裕

譯文:每次和賓客議論到經典書籍的時候,說起來沒個完。

五、能說會道

白話釋義:指善於用言辭表達,很會說話。

出處:《漁樵閑話》:「但甜瓜軟處偏捏。蠟槍頭會道能說。」

朝代:元

作者:無名氏

⑦ 形容一個人能力很強,什麼都可以做好的成語有哪些

1 精明能幹 【拼音】[jīng míng néng gàn] 【釋義】機靈聰明,辦事能力強。 【出處】《新唐書·蘇弁傳》:「弁通學術,吏事精明,承延齡後,平賦緩役,略煩苛,人賴其寬。」

2 能文能武 【拼音】[néng wén néng wǔ] 【釋義】文的武的都行。現常指既能動筆也有實際工作能力。【出處】清·錢采《說岳全傳》第三十八回:「能文能武,方是男子漢。」

3 無堅不摧【拼音】[wú jiān bù cuī] 【釋義】形容力量非常強大,沒有什麼堅固的東西不能摧毀。 【出處】《舊唐書·孔巢文傳》:「(田)悅酒酣,自其騎之藝,拳勇之略,因曰:『若蒙見用,無堅不摧。』」

4 席捲天下 】【拼音】[xí juǎn tiān xià] 【釋義】形容力量強大,控制了全國。【出處】漢·賈誼《過秦論》:「有席捲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並吞八荒之心。」

5 戰無不勝 【拼音】[zhàn wú bù shèng] 【釋義】形容強大無比,可以戰勝一切。也比喻辦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出處】《戰國策·齊策二》:「戰無不勝而不知止者,身且死,爵且後歸,猶為蛇足也。」

⑧ 表示一個人能力很有限的成語有哪些

才疏學淺詞目 才疏學淺 發音 cái shū xué qiǎn 釋義 疏:空虛版.淺,膚淺,淺薄.才學不高權,學識不深(多用作自謙的話).出處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神思》:「若學淺而空遲,才疏而徒速,以斯成器,未之前聞.」明·高明《琵琶記·南浦囑別》:「你讀書思量做狀元,我只怕你學疏才淺.」 示例 在下雖有此志,只是~,年紀又輕,經驗更少.(清·吳趼人《痛史》第十一回) 近義詞 胸無點墨,目不識丁 反義詞 博學多才,學富五車

⑨ 表示「能力很強」的成語有哪些

  1. 精明能幹 (jīng míng néng gàn):機靈聰明,辦事能力強。〖出處〗《新唐書·蘇弁傳》:「弁通學術,吏事精明,承延齡後,平賦緩役,略煩苛,人賴其寬。」

  2. 能謀善斷(néng móu shàn àn):形容人能不斷思考,並善於判斷。出自晉·陸機《辨亡論》上:「疇咨俊茂,好謀善斷。」

  3. 能文能武 (néng wén néng wǔ):文的武的都行。現常指既能動筆也有實際工作能力。出自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楔子:「則為那善文能武人千里。」

  4. 能征敢戰 (néng zhēng gǎn zhàn):形容作戰經驗豐富,敢於作戰。

  5. 多能多藝(ō néng ō yì):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和技藝。出自宋·梅堯臣《乞巧賦》:「技之巧不過多能藝,使爾多能多藝,則藝成而跡卑。」

⑩ 形容男人有能力的成語是什麼

精明能幹jīng míng néng gàn
[釋義] 機靈聰明,辦事能力強。
[語出] 《新唐書·蘇弁傳》:「弁通學術,吏事精明,承延齡後,平賦緩役,略煩苛,人賴其寬。」
[例句] 吳為成的臉方上透露著~的神氣。(茅盾《子夜》十)

熱點內容
幼師專業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42:13 瀏覽:24
音樂小毛驢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0:57 瀏覽:196
昂立中學生教育閘北 發布:2021-03-16 21:40:47 瀏覽:568
建築業一建報考條件 發布:2021-03-16 21:39:53 瀏覽:666
2017年教師資格注冊結果 發布:2021-03-16 21:39:49 瀏覽:642
中國教師資格證查分 發布:2021-03-16 21:39:41 瀏覽:133
踵什麼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1-03-16 21:38:20 瀏覽:962
東營幼師專業學校 發布:2021-03-16 21:35:26 瀏覽:467
機械電子研究生課程 發布:2021-03-16 21:33:36 瀏覽:875
杭州朝日教育培訓中心怎麼樣 發布:2021-03-16 21:33:28 瀏覽:238